财务报表的利润和本量利分析里利润有什么区别?项目投资里净现金流量以哪个利润为基准?为什么? 现金流量表怎么看,从现金流量表上可以看出企业哪几方面的问题?

作者&投稿:针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财务报表的利润是包含一切费用后的净利润,本量利分里的利润是盈亏平衡点的利润,其计算如下:利润=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与财务报表的利润不同,少了一些期间费用等。
项目投资里净现金流量本量利分里的利润为基准,即是息税前利润,更能反映投资项目的价值。

我的建议是你加一个群,会计群,里面有很多高手,你找一个,然后单聊,包你解决问题!

求本量利分析法的应用领域~

本量利分析法是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的一种专门方法。本文探讨这种方法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问题。

  一、在偿债能力预测中的应用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其强弱反映了企业债务风险的大小。因此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是企业经营目标及财务目标的稳健性保证。企业的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都十分重视企业的这一能力。

  目前,企业对偿债能力进行评价和衡量的指标有许多,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等。这些指标虽然能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但却均不能揭示这一能力大小的临界状态。运用本量利分析法的原理便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知道,债务利息是从息税前利润(亦称营业利润)中支付的;债务本金虽是用税后利润所形成的货币资金支付的,但通过按所得税率调整之后,也可以转换成从税前利润中支付的现金流量。因此,根据本量利分析法的原理,就可以建立起下列描述企业偿债能力处于临界状态的等量关系式:

  息税前利润

  =债务利息支付额+债务本金支付额/(1-所得税率)

   销售×销售-单位变-固定成

   数量 单价 动成本 本总额

  =债务利息+债务本金/(1-所得税率)

   支付额  支付额

  由上述等量关系式可见,企业偿债能力的临界状态是当息税前利润等于债务利息支付额和债务本金支付额(调整后的)之和时的状态。我们把这一种状态称之为“偿债能力的临界点”。根据上述等量关系式,便可推导出下列计算“偿债能力临界点的销售数量”的公式:   

                 固定成+债务利息+债务本金/(1-所得)

           本总额 支付额  支付额     税率
  偿债能力临界=─────────────────────────
  点的销售数量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偿债能力临界点的销售数量”反映了企业为了提高偿债能力,降低债务风险而进行有关财务决策的临界状态。即:如果预计的销售数量大于偿债能力临界点的销售数量时,则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债务风险较小,债务本息的偿还有保障,可以维待现有的财务杠杆水平,甚至还可以适当提高;否则,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弱,债务风险较大,债务本息难以全部偿还,因而应降低财务杠杆水平,以减少债务风险。

  二、在营业现金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在这里,营业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由于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用营业现金流量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比利润更科学、更客观、更具有实际意义。无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还是外部投资者、债权人,都十分重视跟决策密切相关的营业现金流量信息。这就需要对企业未来营业现金流量加以正确预测。

  运用本量利分析法的原理,在假设利润全部收到现金的条件下,成本、销售数量、营业现金流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下列方程式来加以描述:

  营业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

  =销售-变动成-固定成×(1-所得税率)+折旧

   收入 本总额 本总额

  =销售×销售-单位变×(1-所得税率)-固定成×(1-所得税率)+折旧

   数量 单价 动成本          本总额

  由上述方程式可见,当“销售数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所得税率)=固定成本总额×(1-所得税率)-折旧”时,营业现金流量等于零,即营业现金流量处于临界状态。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营业现金流量临界点”。营业现金流量临界点的销售数量可根据下列销售数量的表达式来计算:

     固定成本总额×(1-所得税率)-折旧+营业现金流量
  销售=─────────────────────────
  数量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所得税率)

  在上述销售数量的表达式中,当营业现金流量等于零时,其销售数量便为营业现金流量临界点的销售数量,则说明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营业现金收入大于营业现金支出,其余额可以作其他安排;否则,就说明企业的营业现金不足,需要通过筹资等途径来加以解决,以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另外,在上述销售数量的表达式中,当营业现金流量为目标值时,其销售数量便为保证目标营业现金流量实现的目标销售数量。

  三、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在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中,使用的是现金流量,而不是利润。因此,按本量利分析法计算的利润盈亏临界点对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就没有多大实际价值。但是,这并非否认本量利分析法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在上述表达成本、销售数量、营业现金流量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方程式中,只要把这三个与整个企业相联系的变量看作是投资项目的变量,这个方程式就成为表达在投资项目使用期内这三个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方程式。由此方程可见,当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处于临界状态,即等于零时,公式中的营业现金流量应是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营业现金流量。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之为“项目净现值临界点”。该点的销售数量,便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项目净现值临界点的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1-所得税率)-折旧+净现值为零时的营业现金流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所得税率)

  项目净现值临界点的销售数量反映了企业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分析的临界状态。如果投资项目的预计销售数量大干净现值临界点的销售数量,则说明该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故该项目可行;否则,就不可行。

  最后,在上述预测偿债能力临界点及其销售数量、营业现金流量临界点及其销售数量、投资项目净现值及其销售数量中,都是假定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预测期内保持不变。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这些假定不变的因素,都有一个有效的相关范围,例如,在一定数量内,销售单价和成本水平一般不会发生变动,如果超过这个数量范围,往往就会增加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总额。另外,在时间方面,一般是以一年为期限,如果超过一年,销售单价和各项成本均有可能发生变化。总之,这些假定如果与实际情况有出入,那么对预测分析的结果就必须作相应的修正。

作者:符绍强 来源:财会通讯2002年02月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利润表是面子,现金流量表是里子。今天我们就简单聊一聊,一般情况下,怎么利用现金流来识别上市公司。

考核利润与报表利润的联系与区别
答:1、报表利润:一般是指企业利润表中的的利润总额或者是税后利润盈利和亏损。2、考核利润指:一般是国有企业、对外承包企业、政府支持的企业,考察原来的投资是否达到预期的利润、营业收入等。3、净利润是净利润的另一个流行术语,表示净利润和净利润具有相同的含义。 但是,从专业上讲,净利润用于制作财务...

科目余额表里的本年利润和利润表里的利润有什么关联和区别???
答:科目余额表里的本年利润本期发生额(即期末余额-期初余额)等于利润表里利润总额的本期数。一、本年利润科目中的余额=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二、利润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变动损失)+投资收...

考核利润与报表利润的联系与区别
答:考核利润与报表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但报表利润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与费用、支出项目加以归类,列示一些中间性的利润指标,分步反映本期净利的结果。1、报表利润:一般是指企业利润表中的的利润总额或者是税后利润盈利和亏损。2、考核利润指...

财务报表的利润和本量利分析里利润有什么区别?项目投资里净现金流量以...
答:财务报表的利润是包含一切费用后的净利润,本量利分里的利润是盈亏平衡点的利润,其计算如下:利润=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与财务报表的利润不同,少了一些期间费用等。项目投资里净现金流量本量利分里的利润为基准,即是息税前利润,更能反映投资项目的价值。

什么是本量利分析?如何进行分析?
答:本量利分析是指在对成本按形态划分的基础上就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所进行的分析。即以数量化的会计图形来揭示售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以及利润等有关因素之间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本量利分析是现代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本量利分析不仅可为企业完成保本、保利条件下...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答: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1、关系假设:由于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也就成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也就是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化成正比例变化。前者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y=a,后者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y=bx...

本量利分析与量本利分析的区别
答:1.本量利分析与量本利分析的区别在于:本量利,是在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成本,以及部门或公司组织的总体管理费用的基础上,对销售定价,通过销售量的评估,计算总体盈利能力。一般在服务行业或垄断行业;重点在定价和销量的相互作用。量本利,是在统计过往产品销售或服务类别细分,预估销售总量及生产和...

公务员资料分析里,为什么给出来的公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等于利润总额...
答:资料分析的利润率是:利润总量除以总收入 数量关系才是:利润除以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用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比值即为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

做利润表分析主要分析该公司利润表上的哪些指标?
答:盈亏平衡分析等。⑴收入增长率 收入增长率=报告期收入增加额/历史同期收入总额×100 ⑵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报告期利润增加额/历史同期利润总额×100 ⑶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本期总资产增加额/起初资产总额×100 ⑷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额/起初所有者权益×100 ...

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中净利润有什么关系
答: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的净利润之间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期末未分配利润=年初资产负表未分配利润+本期利润表累计净利润 - 提取盈余公积 - 分配股利 + 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或-)本年度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转入“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例如: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减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