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二十四孝都有哪些故事?

作者&投稿:富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琯,字从律,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2、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3、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4、哭竹生笋

孟宗(?—271),字恭武,三国时吴国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5、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

二十四孝分别是哪24个故事
答:其中虽不乏过时的、落后的、乃至不合情理(愚孝)的东西,但作为孝亲的精神还是可借鉴的。《二十四孝故事》里的《孝经》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影响深远,是古代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集中体现。《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由历代二十四个...

历史上传统二十四孝中有哪些故事?
答:郭巨埋儿: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舍不得吃饭,把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觉得养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都有哪些故事?
答:1、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琯,字从律,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

有关24孝的故事
答:古人将他们的孝顺故事编写成《二十四孝》一书,成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因版本不同,所述故事的主人公也会有所不同,节选部分主人公孝心故事如下:1、【孝感动天】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

二十四孝故事有哪些?
答: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2、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哪些?
答:1、孝感动天。远古帝王舜年轻时,父亲、继母和异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但舜仍然对父母孝敬,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于是就有大象和小鸟帮他耕种,后来帝尧还把帝位让给了他。2、戏彩娱亲。春秋楚国的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 70多岁时仍然穿着五色彩衣, 拿着拨浪鼓戏耍, 就像小孩一样。一次...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有哪些?
答: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是指二十四个代表孝道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孝道的崇尚和追求。以下是二十四孝故事的简介:孝感动天:孟母三迁,为了让儿子上学,不惜迁居三次。孝顺父母:邹忌让父亲吃掉自己的肉,以表孝心。孝敬祖母:张良割股喂祖母,以表孝心。孝治家国:管仲割肉喂母,以表孝心,...

古代《二十四孝》的典故都有哪些?
答:二十四孝“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1.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有哪些
答:二十四孝(古人的二十四种关于“孝”的行为)01 虞舜圣君 大孝感天 02 老菜七十 戏采娱亲 03 郯子鹿皮 取乳孝亲 04 子路视新 百里负米 05 曾参至孝 母子连心 06 闵子芦衣 感化后娘 07 文帝事母 亲尝汤药 08 蔡顺拾葚 孝养母亲 09 郭巨埋儿 事亲奉母 10 董永卖身 天赐良缘 11 丁兰刻...

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哪些?
答:二十四孝是中国传统的美德标准之一,指的是古代儒家思想中,对子女对父母行孝的二十四种行为的总称。以下是二十四孝的故事:1. 孝感动天:范蠡割船换帛救母 2. 孝遵规矩:颜回巧撑身杖循母 3. 孝送米囊:管仲割股救父 4. 孝忍独苦:董永七年抱母 5. 孝谏思改:唐玄宗大闹阆中 6. 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