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诗(咏史诗) 怀古诗(咏史诗)用什么颜色最好

作者&投稿:充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咏怀诗》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

灼灼西颓日,余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君子于役》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1]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2. 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咏史诗二首》
阮瑀


误哉秦穆公。身没从三良。忠臣不违命。随躯就死亡。低头窥圹户。仰视日月光。谁谓此可处。恩义不可忘。路人为流涕。黄鸟鸣高桑。



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

《过华清宫绝句》
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赤壁 》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秋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江南春绝句 》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 - 胡曾 - 咏史诗一五○首
【年代】:唐
【作者】:胡曾
【题目】:咏史诗一五○首
【内容】: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
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苻坚举国出西秦,东晋危如累卵晨。
谁料此山诸草木,尽能排难化为人。

原头日落雪边云,犹放韩卢逐兔群。
况是四方无事日,霸陵谁识旧将军?

长安城外白云秋,萧索悲风灞水流。
因想汉朝离乱日,仲宣从此向荆州。

蜀江一带向东倾,江上巍峨白帝城。
自古山河归圣主,子阳虚共汉家争。

野田极目草茫茫,吴楚交兵此路傍。
谁料伍员入郢后,大开陵寝挞平王。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举火戏诸侯。
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

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
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仇。

共工争帝力穷秋,因此捐生触不周。
遂使世间多感客,至今哀怨水东流。

有虞龙驾不西还,空委箫韶洞壑间。
无计得知陵寝处,愁云长满九疑山。

关东新破项王归,赤帜悠扬日月旗。
从此汉家无敌国,争教彭越受诛夷。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长平瓦震武安初,赵卒俄成戏鼎鱼。
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

江上南风起白苹,长沙城郭异咸秦。
故乡犹自嫌卑湿,何况当时赋鵩人。

长嗟墨翟少风流,急管繁弦似寇仇。
若解闻韶知肉味,朝歌欲到肯回头。

义帝南迁路入郴,国亡身死乱山深。
不知埋恨穷泉后,几度西陵片月沉。

陈国机权未可涯,如何后主恣娇奢。
不知即入宫中井,犹自听吹玉树花。

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
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

韩信经营按镆铘,临戎叱咤有谁加。
犹疑转战逢勍敌,更向军中问左车。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白蛇初断路人通,汉祖龙泉血刃红。
不是咸阳将瓦解,素灵那哭月明中。

邓侯城垒汉江干,自谓深根百世安。
不用三甥谋楚计,临危方觉噬脐难。

东巡玉辇委泉台,徐福楼船尚未回。
自是祖龙先下世,不关无路到蓬莱。

石头城下浪崔嵬,风起声疑出地雷。
何事苻坚太相小,欲投鞭策过江来。

何人知足反田庐,玉管东门饯二疏。
岂是不荣天子禄,后贤那使久闲居。

五马南浮一化龙,谢安入相此山空。
不知携妓重来日,几树莺啼谷口风。

五月扁舟过洞庭,鱼龙吹浪水云腥。
轩辕黄帝今何在,回首巴山芦叶青。

自古功成祸亦侵,武安冤向杜邮深。
五湖烟月无穷水,何事迁延到陆沉。

重冈复岭势崔巍,一卒当关万卒回。
不是大夫多辨说,尉他争肯筑朝台。

赵王一旦到房陵,国破家亡百恨增。
魂断丛台归不得,夜来明月为?

此水虽非禹凿开,废丘山下重萦回。
莫言只解东流去,曾使章邯自杀来。

秦娥一别凤凰台,东入青冥更不回。
空有玉箫千载后,遗声时到世间来。

岩前版筑不求伸,方寸那希据要津。
自是武丁安寝夜,一宵宫里梦贤人。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路入高阳感郦生,逢时长揖便论兵。
最怜伏轼东游日,下尽齐王七十城。

古人未遇即衔杯,所贵愁肠得酒开。
何事山公持玉节,等闲深入醉乡来。

长房回到葛陂中,人已登真竹化龙。
莫道神仙难顿学,嵇生自是不遭逢。

吴王恃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醁醅。
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

一旦天真逐水流,虎争龙战为诸侯。
子真独有烟霞趣,谷口耕锄到白头。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夏禹并。
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

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
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本初屈指定中华,官渡相持勒虎牙。
若使许攸财用足,山河争得属曹家。

数罪楚师应夺气,底须多论破深艰。
仓皇斗智成何语,遗笑当时广武山。

晓入邯郸十里春,东风吹下玉楼尘。
青娥莫怪频含笑,记得当年失步人。

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
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汉江一带碧流长,两岸春风起绿杨。
借问胶船何处没,欲停兰棹祀昭王。

荆棘苍苍汉水湄,将坛烟草覆余基。
适来投石空江上,犹似龙颜纳谏时。

汉家英杰出皇都,携手河梁话入胡。
不是子卿全大节,也应低首拜单于。

虎倦龙疲白刃秋,两分天下指鸿沟。
项王不觉英雄挫,欲向彭门醉玉楼。

项籍鹰扬六合晨,鸿门开宴贺亡秦。
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路人。

光武经营业未兴,王郎兵革正凭陵。
须知后汉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

陆机西没洛阳城,吴国春风草又青。
惆怅月中千岁鹤,夜来犹为唳华亭。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北乘羸马到燕然,此地何人复礼贤。
若问昭王无处所,黄金台上草连天。

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沈陇树秋。
欲问生前躬祀日,几烦龙驾到泾州。

越王兵败已山栖,岂望全生出会稽。
何事夫差无远虑,更开罗网放鲸鲵。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即墨门开纵火牛,燕师营里血波流。
固存不得田单术,齐国寻成一土丘。

夹谷莺啼三月天,野花芳草整相鲜。
来时不见侏儒死,空笑齐人失措年。

黄祖才非长者俦,祢衡珠碎此江头。
今来鹦鹉洲边过,惟有无情碧水流。

一自佳人坠玉楼,繁华东逐洛河流。
唯余金谷园中树,残日蝉声送客愁。

侯景长驱十万人,可怜梁武坐蒙尘。
生前不得空王力,徒向金田自舍身。

山岭千重拥蜀门,成都别是一乾坤。
五丁不凿金牛路,秦惠何由得并吞。

凿开山岭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较多。
无限鹊临桥畔立,适来天道过天河。

抱玉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
空山落日猿声叫,疑是荆人哭未休。

漠漠平沙际碧天,问人云此是居延。
停骖一顾犹魂断,苏武争禁十九年。

积粟成尘竟不开,谁知拒谏剖贤才?
武王兵起无人敌,遂作商郊一聚灰。

一宿柯亭月满天,笛亡人没事空传。
中郎在世无甄别,争得名垂尔许年。

欲出昆明万里师,汉皇习战此穿池。
如何一面图攻取,不念生灵气力疲。

师克由来在协和,萧王兵马固无多。
谁知大敌昆阳败,却笑前朝困楚歌。

迟迟春日满长空,亡国离宫蔓草中。
宋玉不忧人事变,从游那赋大王风。

北入单于万里疆,五千兵败滞穷荒。
英雄不伏蛮夷死,更筑高台望故乡。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老氏却思天竺住,便将徐甲去流沙。

乘春来到陇山西,隗氏城荒碧草齐。
好笑王元不量力,函关那受一丸泥。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
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鲁公城阙已丘墟,荒草无由认玉除。
因笑臧孙才智少,东门钟鼓祀鶢鶋。

坠叶萧萧九月天,驱兵独过马陵前。
路傍古木虫书处,记得将军破敌年。

秋风飒飒孟津头,立马沙边看水流。
见说武王东渡日,戎衣曾此叱阳侯。

襄王不用直臣筹,放逐南来泽国秋。
自向波间葬鱼腹,楚人徒倚济川舟。

亲在要君召不来,乱山重叠使空回。
如何坚执尤人意,甘向岩前作死灰。

春草绵绵岱日低,山边立马看摩笄。
黄莺也解追前事,来向夫人死处啼。

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
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

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
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

英杰那堪屈下僚,便栽门柳事萧条。
凤凰不共鸡争食,莫怪先生懒折腰。

汉帝西征陷虏尘,一朝围解议和亲。
当时已有吹毛剑,何事无人杀奉春。

青春行役思悠悠,一曲汀蒲濮水流。
正见涂中龟曳尾,令人特地感庄周。

七里青滩映碧层,九天星象感严陵。
钓鱼台上无丝竹,不是高人谁解登?

楚国君臣草莽间,吴王戈甲未东还。
包胥不动咸阳哭,争得秦兵出武关。

汉皇提剑灭咸秦,亡国诸侯尽是臣。
唯有东陵守高节,青门甘作种瓜人。

玉貌元期汉帝招,谁知西嫁怨天骄?
至今青冢愁云起,疑是佳人恨未销。

徒向濡须欲受降,英雄才略独无双。
天心不与金陵便,高步何由得渡江。

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树边时。
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

年年游览不曾停,天下山川欲遍经。
堪笑沙丘才过处,銮舆风过鲍鱼腥。

冯翊南边宿雾开,行人一步一裴回。
谁知此地凋残柳,尽是高欢败后栽。

莺啭商郊百草新,殷汤遗迹在荒榛。
谁知继桀为天子,便是当初祝网人。

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
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云阳血染衣。

汉帝荒唐不解忧,大夸田猎废农收。
子云徒献长杨赋,肯念高皇沐雨秋。

日照荒城芳草新,相如曾此挫强秦。
能令百二山河主,便作樽前击缶人。

古郢云开白雪楼,汉江还绕石城流。
何人知道寥天月,曾向朱门送莫愁。

孤竹夷齐耻战争,望尘遮道请休兵。
首阳山倒为平地,应始无人说姓名。

四皓忘机饮碧松,石岩云殿隐高踪。
不知俱出龙楼后,多在商山第几重。
行行西至一荒陂,因笑唐公不见机。
莫惜骕骦输令尹,汉东宫阙早时归。
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到檀溪。
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前绕大堤。
古墓崔巍约路岐,歌传薤露到今时。
也知不去朝黄屋,只为曾烹郦食其。
魏武龙舆逐逝波,高台空按望陵歌。
遏云声绝悲风起,翻向樽前泣翠娥。
一柱高标险塞垣,南蛮不敢犯中原。
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衔薏苡冤。
大禹涂山御座开,诸侯玉帛走如雷。
防风谩有专车骨,何事兹辰最后来?
一上青山便化身,不知何代怨离人。
古来节妇皆销朽,独尔不为泉下尘。
太子衔冤去不回,临皋从筑望思台。
至今汉武销魂处,犹有悲风木上来。
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
当时未入非熊兆,几向斜阳叹白头!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草长黄池千里余,归来宗庙已丘墟。
出师不听忠臣谏,徒耻穷泉见子胥。
子胥今日委东流,吴国明朝亦古丘。
大笑夫差诸将相,更无人解守苏州。
东上高山望五湖,雪涛烟浪起天隅。
不知范蠡乘舟后,更有功臣继踵无。
蜀相西驱十万来,秋风原下久裴回。
长星不为英雄住,半夜流光落九垓。
王浚戈鋋发上流,武昌鸿业土崩秋。
思量铁锁真儿戏,谁为吴王画此筹?
战国相持竟不休,武关才掩楚王忧。
出门若取灵均语,岂作咸阳一死囚。
一溪春水彻云根,流出桃花片片新。
若道长生是虚语,洞中争得有秦人。
月满西园夜未央,金风不动邺天凉。
高情公子多秋兴,更领诗人入醉乡。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首春风一面花。
感旧不言长掩泪,只应翻恨有容华。
文帝銮舆劳北征,条侯此地整严兵。
辕门不峻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
楚王辛苦战无功,国破城荒霸业空。
唯有青春花上露,至今犹泣细腰宫。
翰苑何时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儿。
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一朝阎乐统群凶,二世朝廷扫地空。
唯有渭川流不尽,至今犹绕望夷宫。
晓日登临感晋臣,古碑零落岘山春。
松间残露频频滴,酷似当时堕泪人。
虞舜南捐万乘君,灵妃挥涕竹成纹。
不知精魄游何处,落日潇湘空白云。
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巍岑一万重。
昨夜七星潭底见,分明神剑化为龙。
楚国城池飒已空,阳台云雨过无踪。
何人更有襄王梦,寂寂巫山十二重。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
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叶公丘墓已尘埃,云矗崇墉亦半摧。
借问往年龙见日,几多风雨送将来。
庙算张良独有余,少年逃难下邳初。
逡巡不进泥中履,争得先生一卷书。
夷陵城阙倚朝云,战败秦师纵火焚。
何事三千珠履客,不能西御武安君。
六龙冉冉骤朝昏,魏国贤才杳不存。
唯有侯嬴在时月,夜来空自照夷门。
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
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
汉祖东征屈未伸,荥阳失律纪生焚。
当时天下方龙战,谁为将军作诔文?
古贤高尚不争名,行止由来动杳冥。
今日浪为千里客,看花惭上德星亭。
悠悠虞坂路欹斜,迟日和风簇野花。
未省孙阳身没后,几多骐骥困盐车。
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
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
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时国士心?
策马行行到豫州,祖生寂寞水空流。
当时更有三年寿,石勒寻为关下囚。
汉祖听谗不可防,伪游韩信果罹殃。
十处辛苦平天下,何事生擒入帝乡?
一上高亭日正晡,青山重叠片云无。
万年松树不知数,若个虬枝是大夫。
茫茫衰草没章华,因笑灵王昔好奢。
台土未干箫管绝,可怜身死野人家。
小白匡周入楚郊,楚王雄霸亦咆哮。
不思管仲为谋主,争取言征缩酒茅。
汉祖西来秉白旄,子婴宗庙委波涛。
谁怜君有翻身术,解向秦宫杀赵高。
涿鹿茫茫白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
丹霞遥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

《夷门歌》和《西施咏》
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 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钟山怀古 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淮阴怀古 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广陵怀古 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桃叶渡怀古 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青冢怀古 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马嵬怀古 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蒲东寺怀古 其九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梅花观怀古 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赤壁》 杜牧
《乌江》李清照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蜀相》杜甫

我喜欢你,zy

咏史诗(怀古诗)的主要意象~

咏史诗(怀古诗)的主要意象:意象:投笔、长城、明月、楼兰、柳营、请缨、羌笛、古地、吴钩等。在咏史怀古诗里常见到的意象有物象类,如:楼兰、羌笛、吴钩等,还有古地、古居类,如:骊山、马嵬、汴京、长安、金陵、赤壁等。
咏史怀古类诗词作为一类独特的诗歌题材,就其自身而言,就注定了它拥有“着诗”“和史”的双重特征,咏史怀古诗词“是诗”“与史“”、咏史”“与言志“”、古”“与今”的结合与统一,这是咏史怀古诗词所独有的艺术特征。

扩展资料:
咏史诗(怀古诗)常用的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根据不同风格的咏史诗来配颜色,比如:赞美古人的用暖色调的颜色。表示郁𨚲不得志的用冷色调。下面是左思的咏史诗,用绿色配蓝色较好。内容如下: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史诗(怀古诗)的主要意象
答:咏史诗(怀古诗)的主要意象:意象:投笔、长城、明月、楼兰、柳营、请缨、羌笛、古地、吴钩等。在咏史怀古诗里常见到的意象有物象类,如:楼兰、羌笛、吴钩等,还有古地、古居类,如:骊山、马嵬、汴京、长安、金陵、赤壁等。咏史怀古类诗词作为一类独特的诗歌题材,就其自身而言,就注定了它拥有“着...

关于黄河的古诗
答:《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河二首》【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咏史诗•黄河》【唐...

咏史诗的内容
答:咏史诗内容可分述古、怀古、史论史评三类。 唐末胡曾开咏史之风,自此咏史诗更为流行,除胡曾外还有汪遵、周昙著名咏史诗人。 唐末诗人胡曾是历史上第一位以“咏史”名集的诗人,撰有150首七绝,编为《咏史诗》一书,每首俱以地名为题,旨在评论古今得失,以议论为主,并非偶然感兴所作,亦不...

毛主席爱读刘禹锡的咏史诗
答:这首讽刺诗辛辣含蓄,诗意深沉隽永, *** 很爱读,曾经挥毫手书过。 刘禹锡是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有着朴素唯物论的思想家,除写过《天论》等文章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外,在诗词中也常常闪烁着哲理的光辉。1959年, *** 在和他身边工作人员谈话时说: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对》,刘禹锡发展了...

初中必知必读咏史怀古诗
答:初中必读咏史怀古诗(一)蟾宫曲·怀古元代:查德卿 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水调歌头·焦山宋代:吴潜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

咏史怀古诗常用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答:一、诗人不加评议,完全用形象说话。《咏史二首·其一》唐代: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释义:玄武湖已成了汪洋漫漫,一片降旗挂上百尺之竿。三百余年如同一场短梦,金陵钟山真的有那龙盘?这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杰作之一,仅用二十八个字,借六朝...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的怀念咏史诗
答:1 江南——汉乐府 2敕勒歌——北朝民歌 3咏鹅——唐-骆宾王4风——唐-李峤 5咏柳——唐-贺知章 6凉州词——唐-王之涣 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8春晓 9凉州词——唐-王翰 10出塞——唐-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2鹿柴——唐-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

咏史诗(怀古诗)的主要意象
答:一,咏史怀古诗词要“有史”的根据,即历史性即史事的文学化 咏史怀古类诗词作为一类独特的诗歌题材,就其自身而言,就注 定了它拥有“着诗”“和史”的双重特征。首先,文学性是咏史诗的永 恒魅力。源于历史而不泥于历史,咏史,不是对历史本事或事实的简 单敷写或重复,而是史事的文学化,是将...

什么是咏史诗``
答: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种名称,诸如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咏史等,有的还直接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标题,这些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紧密结合的,因此我认为他们都属于广义咏史诗的范畴。如果给...

咏史的古诗
答:在咏史的古诗中,作者常常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评价,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批判。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首典型的咏史古诗。诗中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和毁灭的描绘,暗示了统治者奢侈荒淫、不顾民生的行为,借古讽今,对唐朝末年的政治腐败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咏史的古诗还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