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秧歌历史文化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

作者&投稿:蒋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纵观历史,有记录的歌舞大多是太平盛世的宫廷舞,很少对具有真正舞蹈文化的大众做些评述。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次郑重论述了人民大众在中国文艺史上发展的作用。从此,延安(中国西北)掀起了“延安新秧歌运动”,中国的舞蹈艺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秧歌”舞发源于陕北(中国西北部)的“踢场子秧歌”。本是自娱自乐的一种歌舞,在毛泽东“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专业文艺家对它进行了加工,并注入了时代精神,有着强劲的节奏、雄健豪迈的步伐,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步伐,这“秧歌”就从老解放区一直扭到了全国各地。

现在,无论是在清晨还是落日的黄昏,人们都可以在北京公园里看到一群群人粉墨登场,扭着“大秧歌”。他们载歌载舞,喜气洋洋。这不仅锻炼了人们的身体,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情趣,而且还成为了首都的一大景观。连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看着看着也不禁手脚“痒”起来,比比划划地加入到这欢乐的队伍中来。

可是,有谁知道这秧歌的来历呢?

纵观历史,有记录的歌舞大多是太平盛世的宫廷舞,很少对具有真正舞蹈文化的大众做些评述。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次郑重论述了人民大众在中国文艺史上发展的作用。从此,延安(中国西北)掀起了“延安新秧歌运动”,中国的舞蹈艺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秧歌”舞发源于陕北(中国西北部)的“踢场子秧歌”。本是自娱自乐的一种歌舞,在毛泽东“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专业文艺家对它进行了加工,并注入了时代精神,有着强劲的节奏、雄健豪迈的步伐,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步伐,这“秧歌”就从老解放区一直扭到了全国各地。

中国哪些舞蹈表现出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

“安徽花鼓灯”是淮河两岸劳动人民在继承汉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整理、创作、发展起来的民间舞蹈形式,它既具有北方民间舞刚劲古朴的特性,又具有南方民间舞灵巧秀丽的风韵。在花鼓灯的动作走势中最能体现淮河流域人民神采面貌的就是其动作中“拧”和“倾”的动势。

再就是山东的“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这两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舞蹈,共同体现了齐鲁文化的特征,齐鲁文化在舞蹈中的差异,可以通过“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来标示。“鼓子秧歌”是流传于鲁北平原的汉族民俗舞蹈,其表演风格,东西部各有特色。东部以惠民县为代表,节奏舒缓,动作伸展,气势浑厚,风格柔韧。西部以商河县为代表,节奏顿促,线条粗犷,棱角鲜明,风格刚健。其共性特征是:神、韧、稳、倾、粗犷雄浑、气势豪迈。“胶州秧歌”是流传于鲁东半岛近胶州湾一带的汉族民俗舞蹈。在传统表演中,女角的表演占有主导地位。如:翠花扮演的是中年妇女,动作开朗大方,扇女扮演的是少妇形象,动作温柔淑静,小鳗儿扮演的则是幼年女孩,动作活泼俏丽。不同角色在动作上的共性特点是拧、碾、神、韧,基本体态特点呈现出“三道弯”的形态特征。综观“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在传统民间舞表演中所具有的那种或憨直、洒脱、刚劲,或坚忍、大方、泼辣、舒展的动态、动势、动感特征,充分体现出山东人民吃苦耐劳、质朴善良、胸襟开阔、宽容大度、务实自强的性格和舞蹈风貌。

中国民间舞蹈艺术
民间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经历代发展,传承至今,其种类因地域而别,内容十分丰富。
舞蹈《跑帷子》和《跑阵舞》是由古代战争中的陈兵布阵演变而来。《打独角兽》和《扛箱舞》反映了上古人与兽的搏斗。《龙舞》、《狮舞》、《麒麟舞》、《赶犟驴》、《竹马舞》和《猫蝶舞》是典型的模拟舞蹈。《打春牛》和《打铁舞》是模仿人们生产劳动时的情景。《八美图》、《荷花灯》、《菊花灯》、《旱船舞》、《高跷舞》等表现了劳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型群众舞蹈《秧歌舞》和《腰鼓舞》是解放战争时期产生的革命舞蹈。《抬阁》、《肘阁》是典型的道具性舞蹈。震撼人心的《鼓舞》和《大铜器舞》场面壮观,热情奔放。运用道具进行表演,歌舞结合和采用虚拟、象征的表现手法是中原民间舞蹈的明显特征。中国民间艺术网站在此特别分类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介绍给大家,供欣赏和参考。

秧歌的意思
答: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1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

秧歌名词解释
答:秧歌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特点,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秧歌的表演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添了新的元素。2、社会影响:秧歌的表演不仅能够娱乐身心,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增强...

山西秧歌特色是什么意思?
答:山西秧歌不仅仅是一种舞蹈表演形式,更是一种传承着浓郁的山西民俗文化的载体。在不同的表演场合,山西秧歌还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包括山西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和历史文化等。通过秧歌的演绎和传承,这些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得以得到保护和传承。山西秧歌的舞蹈动作轻盈、灵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秧歌服装的秧歌舞蹈的特色
答:秧歌起源历史悠久,传说河北一带的秧歌是苏东坡在定州任职时编创的。古代有学者认为南宋时的民间舞蹈“村田乐”即是后来秧歌的源头。发展到清代,秧歌已遍及中原汉族地区,尤以北方更盛。古籍记载,清初康熙年间,北京的正月到处都有“秧歌小队阅春阳”,观看秧歌表演的人十分踊跃,不仅小伙子们挤得肩书粉...

中国秧歌节的胶州秧歌
答:胶州大秧歌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名闻全国,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已列为中央民族舞蹈学院必修课。曾有全国各省市和解放军专业文艺团体150多个单位先后来胶学习胶州秧歌。1954年赴北京演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职员。胶州大秧歌不同于其他秧歌之处在于(1)不仅仅...

陕北秧歌的来源说法
答:文化人类学家有一个基本共识:人类文化来源于早期巫文化。阿城的讲述让我忽然意识到,秧歌应该也不例外。陕北秧歌今天的谒庙、彩门、九曲等十来种方式,包括广场上的歌舞,都应该有巫术源头。《周礼·春官》记:“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雩(yú)是求雨之祭,是大巫率小巫们举行舞蹈方式的祭天...

拜年为什么要扭秧歌?
答: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北秧歌的知识介绍
答:东北满族秧歌是一种由民间娱乐而形成的,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满族是东北的土著民族。满族文化历史悠久。它囊括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满族民间歌舞有多种,流传较广的有“莽式舞”“大五奎舞”“野人舞”等,秧歌也是由萨满文化衍生的群众性歌舞娱乐活动。至今它大约已...

太谷秧歌的发展简况
答: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日报作者 知道团队 认证团队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手机答题 我的 太谷秧歌的发展简况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

海阳大秧歌实创于哪个朝代
答:它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还多次在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中获奖,成为海阳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如今,海阳大秧歌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欣赏和学习海阳大秧歌,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海阳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感受到民间舞蹈的魅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