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氏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侯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是分开的,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姓和氏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姓氏的区别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姓在先秦的含义
  朱凤瀚著《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将“姓”字在先秦时代的含义如下:

  其一,实本义是女子所生的子女。《说文》:“姓,人所生也。占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户,因生以为姓,从女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所谓“人所生也”即母所生之子女。

  其二,“姓”即是子女,子女相为亲,相组为族。所以广其义,姓可作族属、族人解,亦可以进一步将之理解为泛称的“族”的意思,如殷墟卜辞中之“多生”西周春秋金文中之“百生”。

  在卜辞中“多生”是指占卜主体(王)的亲族。西周金文中的“百生”,从铭文内容看,可以用来称本族族人,也可以泛指没有亲族关系的其他族的族人。至于东周文献中所见的“百姓”,则不仅可以有以上“百生”之义,而且有的含义更广泛,几乎近于今日所说之百姓,即民众,旧解或将”百姓”释为“百官”,其说不可信。

  其三,“姓”本义既为女子所生子嗣,则同一女子所生子嗣组成的亲族也可以称为“姓”。以表示其同出于一个女性始祖的这种特殊的亲属关系。这是“姓”的另一引申义。此种亲族组织强调女性始祖,则当如许多学者所推拟的。

  其四,“姓”在东周文献中有时是指姓族之名号,如《国语·周语下》言“赐姓曰姜”之“姓”,即应理解为所赐姓族之名号即姜。又如《左传·哀公》“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很明显“姓”在这里是指吴女所属姓族之名号,即“姬”。

  所谓姓族之“姓”与作姓族名号讲的“姓”是一实一名,属于两种概念范畴,所以会发生此种混同,当如杨希枚先生所言是由于名代表实,积久而以实为名,于是产生姬、姜之类姓之名号就是姓的概念。司马迁在《史记》中常言姓某氏,没能区别古代姓与氏之不同,但他所说的“姓”意思即是指姓族之名号。
  氏在先秦的含义
  “氏”字在殷墟甲骨刻辞中仅一见,刻辞残破,含义亦不明。西周文字中“氏”字巳较常见,其字义与东周文献中“氏”的含义有彼此相同者,其主要用法大致是:

  其一,指称个人。有多种用法:如可以接在官名后,作官称,像师氏、尹氏等。《左传·昭公》讲少昊氏诸鸟官名,亦是鸟名加氏为称,接在爵位后表示尊称,如“侯氏”。接在字或亲称后表示一种较亲近的称谓。接在姓后,指属于该姓族的女子,如“姜氏”“姞氏”“任氏”等等。

  接在作为家族组织讲的“氏”之名号后,指称属于该家族的个人,如叔孙氏、雍氏、庄氏。[16]除以上用法外,东周典籍中称上古传说中的帝王、部落首领亦在其名后加氏为称,如“黄帝氏”、“少昊氏”、“共工氏”等。

  其二,与表示姓族之“姓”义同,如《左传·昭公》:“姜氏、任氏,实守其地。”又如《国语·周语上》:“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此“姜氏”即“姜姓”,但这种用法较少见。

  其三,指一些上古的部族,其实质乃是一种非单纯血缘关系的政治区域性集团。先秦典籍在记述商周时代的历史时,已很少使用此种含义的氏的概念,只是偶用以称一些边远地外的部族,如《国语·周语上》中“犬戎氏以其职来王”之“犬戎氏”。

  其四,指一种家族组织。此种例子很多,如《左传·昭公》叔向曰:“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可见羊舌氏即叔向所属宗族的十一支分族之一。实际上《左传》、《国语》中凡列国卿大夫家族多称“某氏”,如鲁桓公之后称“孟氏”、“叔孙氏”、“季氏”,齐国的“崔氏”、“田氏”,郑穆公之遗族统称“穆氏”等,皆属于氏的此种用法,显然不同干上述那种非单纯血缘关系的政治区域性集团之氏。

  其五,“氏”亦可专指族氏这种血缘亲族组织之名号,也可以说只是一种标志。“氏”亦与“姓”一样,具有名(族名)实(族之实体)两种含义。由此也可以进一步领悟到作为亲族组织的氏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凡称“氏”,皆表未该亲属组织有自己独特的名号。按照典籍中旧有说法,也可以说是有个独特的家名。所以所谓“立氏”不仅意味着在组织上相对独立,而且意味着起一个足以表示其独立性的名号。

  其六,在西周、春秋时代,作为贵族家族之“氏”,虽本身是血缘组织,但往往不是以单纯的血缘组织形式而是以一种政治、军事、经济共同休的形式存在,其自身只作为这共同体的核心。此种共同体有时亦可以“氏”相称。
  姓与氏的共同点
  第一:皆是血缘亲属组织。

  第二:以外婚制为正常属性。

  第三:均是一种单系的继嗣群,即父系的继嗣群。

  姓与氏的不同点:

  第一:姓族在早期即因存立时间久远,亲属数目的庞大,分支族氏的增多,其成员间仍以自认的单系共同来源为亲属纽带,但未必已能追溯到一个共同明确的祖先,亦未必都可以找到彼此间明确的谱系关系。而氏一般皆有明确的、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始祖。

  第二:对于所有同姓成员来说,其所属姓是同定的。氏名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在这种背景下,父子、兄弟不必同氏,人也可以有几个氏,如晋卿士会,以士为氏,是承其祖氏,士氏初当是以官为氏,但士会由于食采于随、范。

  第三:姓是统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层次区别,虽有氏为分支,但没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却可以是多层次的。一个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来的若干小氏。从史料看,这在商代比较明显,卜文所要论述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铭文中的所谓“复合氏名”即显示了此种多层次的氏的存在形式。多层次的氏组织随着血缘关系与其作用范围的减弱而渐渐不再盛行,渐向单层次发展。但较大的氏组织内仍包括若干分支,只是分支未必皆另立新氏。

  第四:女子不论出嫁与否,皆有同定的姓。但女子出嫁前与父同氏,出嫁后属夫氏,所以可以夫氏为称,但亦可以仍以父氏为称。此从周代青铜器铭文资料可知,如:父为其女制媵器,在铭文中称其女名为“夫氏加女姓”,如辅伯鼎铭。

  出嫁女子在夫家自己制器亦自称其名为“夫氏加己姓”。夫为其妇制器,在器铭中称妇名为“妇之父氏加妇之姓”,如善夫旅伯鼎铭。可见出嫁女子在夫家并未完全失去自己的父氏。

  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

猜你喜欢

1. 世界最长的姓氏

2. 百家姓是怎么来的

3. 中国古姓氏的产生和发展阅读题答案

4. 2017年传统文化知识测试试题

5. 中国古代贵族姓氏是如何分类的

6. 属金4画的字

7. 姓氏图腾文化大全

~

可否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姓和氏的来源及区别?
答:姓起源于母系氏族时期,主要代表母系血统,用于区分血缘关系,并在后来用于区分婚姻关系。姓是不可更改的。而氏则起源于母系氏族晚期,主要代表氏族分支,用于区分子孙,并在后来用于区分贵贱。氏是可更改的。二、中国古代姓和氏的不同点:1. 姓是固定的,用于表示同姓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血缘关系,但未必...

姓和氏一样吗 姓和氏怎么区分
答:姓和氏怎么区分 简单来说,姓是以血缘关系来区分,说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祖先的子孙,也是同一血缘关系人群的标记。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作为贵族家族之“氏”,是以一种政局、军事、经济共同体的形式存在,其自身只作为这共同体的核心。姓和氏的区分是以本人的身份、地位和血缘来区分的。

“姓”和“氏”,到底有什么区别,该怎样区分?
答:只有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才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在秦汉以后,中国的姓和氏已经混合在了一起,就连太史公的《史记》中对于姓氏的记载也是混淆的,在民间人们或是以“姓”为姓,或是以“氏”为姓,两者可以说是合二为一了。至于它们在先秦时期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起源不同...

古代姓和氏的区别
答:古代姓和氏的区别是:姓是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而氏是具体的名称。姓是指家族的姓氏,是一种社会血缘关系的标志。在古代中国,姓是繁衍后代、流传家族的基本单位。在社会中人们按照姓氏进行归类,以确定家族关系和社会地位。姓作为社会血缘的象征,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被视为人的一部分。氏是指在姓氏...

古时姓与氏有什么区别
答: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原始游群时代、母系氏族时代乃至上古五帝时代(父系氏族)的姓与氏,不同于先秦和现代的姓氏观念。那时不仅可分支,可以重新命名,就是姓也并非全由其后人承继、续传。上古至五帝至西周的帝、王以及其姓、氏如下:黄帝,姬姓,有熊氏,高旭氏。颛顼,姬姓,名顼,高阳氏。

姓和氏有区别吗?
答:2. 在先秦时期,同姓但不同氏的人之间通常是不允许结婚的,而同氏但不同姓的人则可以。这种规定反映了当时对血统纯洁性的重视。3. 姓被用来表示共同的祖先,而氏则表明尽管人们共享一个氏,但他们可能并不拥有相同的祖先。4. 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在秦汉时期,姓和氏开始合并,共同构成了现代姓氏...

古人的姓和氏,你分得清吗?
答:姓和氏的最大区别就是战国之前男子只称氏,不称姓,因为氏表明了一个男人身份的高低贵贱;而女子要称姓,因为姓用来别婚姻。例如: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说到姓大家要注意了,不是秦国人就姓秦,齐国人就姓齐啊!周代实行分封制,所以建立了很多诸侯国,每个国家的姓都不一样。周...

姓和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答:姓和氏区别和联系是姓是总括家族祖先出于何处的标志,而氏是区别后代子孙分支于何处的标志。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上古有八大姓都从女旁,说明当时的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姓是代表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的符号,即同姓的成员都出自同一个母系祖先。同一母系祖先的后代散居各地,分为若干...

姓和氏有什么区别?
答:1、起源不同 姓源于母系社会。中国最早的姓,大都带有“女”字旁,比如:姜、姚、姬、姒、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姜、姚、姬等,就连“姓”字本身也是由“女”、“生”二字合成的。姓的起源比较早,是氏族的族号,形成后也相当稳定。氏则源于父系血缘关系。“氏”的...

古代姓和氏的区别
答:姓与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具体含义不同:- 姓是用来区分血缘关系的,是宗族的根基族号,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它是指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 氏则是姓的分支,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氏是指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