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关于爱国主义) 大国崛起中德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及借鉴?

作者&投稿:宇文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这是《大国崛起》的导言,随着那翻腾的世界之波,我的内心激荡澎湃:

500年前 世界性大国 登上历史舞台
15-16世纪 葡萄牙 西班牙 地理大发现
17世纪 荷兰 资本的力量
1688年 英国 光荣革命 工业时代到来
1789年 法国 大革命
1871年 德国 统一
1871年 日本 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
沙皇改革 强国之路多舛
美国诞生 终成世界一极

——500年 9个世界性大国 风云激荡

大国,曾经的中国该是当之无愧的吧:唐代的繁荣昌盛,让世界趋之若鹜;元代的国土辽阔,铁骑横扫欧亚;明代的文明发展,船队七下西洋···

所以当“大国”这里的行列中已然没有了中国的身影时,我的内心似乎多了一丝心疼的黯然···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爱国主义”吧,深深扎根在心中的历史积淀。

带着遗憾,好好地去看了这个纪录片后,感慨万千,收获颇多。

还是回到这个片子,那么该片所定义的大国,有什么共同点呢?我上网搜了搜,定义如下:

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现行;

二、曾经或正在称霸世界、或进行殖民统治;

三、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四、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

五、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包括正反两方面)。

有了这样的范围圈定,那么让我再来回味这些片段:

葡萄牙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面积92391平方公里,2003年时人口约1010万。这个国家的面积和资源还不如中国的福建省、在世界地图上还不如一粒葡萄干大,15世纪时不到100万的人口,打破人类传统的亚欧非三块大陆的传统。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即胡椒粒,用于保存食物),为了这个简单的愿望,葡糖牙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在恩里克王子的率领下开辟了南美洲,爱冒险的天性、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强大的宗教热情,葡萄牙人终于冲破了中世纪欧洲航海界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极限。

德国在公元1805年在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了义务教育,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在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使得铁血宰相俾斯麦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在攻陷法国首都巴黎后,德军总参谋长毛奇自豪的说道:“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这该是一个始终在向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学习的国家。记得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的始惊、次醉、终狂给日本后来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个愿意改变的国家,愿意学习的国家,的确在不愧今天,这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三百多年前,它凭借路易十四的强大王权,称霸一时;两百多年前,它依靠拿破仑的军功横扫欧洲。在19世纪,它拥有的海外殖民地仅次于英国。这里曾经孕育出影响近代世界的启蒙运动,曾经进行过各种社会理想的实践。三百年来,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幻,总是能够听到它在大国舞台上发出的声音。法兰西这个弥漫着激情和理想气息的国家,对思想与文化的尊崇早已浸润了人们的灵魂的国家。毋庸置疑,是势必会属于这样的崛起之路的!

——这是在我的脑海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国家,他们有着自己各自不同的崛起之路,但是都在摸索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知道今天也深远影响着自己的国家甚至是世界。

那么以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裕为标志的大国崛起之谜底是什么呢?
  思想文化的进步,吹响大国崛起的号角。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情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英国正是有了莎士比亚的文学、牛顿的力学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等思想文化的进步,才有了大国的崛起。纵观各大国之所以能够崛起,都有其理论观念的更新和思想文化的进步,这是吹响大国崛起的进军号角。
  社会革命的兴起,推动大国崛起的步伐。
  各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种种阵痛,为了政治民主而进行的国内社会的变革和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大国的崛起,这是不争的事实。苏联是在“一战”和国内推翻沙皇的战争后崛起;美国是在国内南北战争和“二战”后崛起。可见社会革命是带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人们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是大国崛起的推动力,而战争便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经济体制的创新,开辟大国崛起的途径。
  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美国反托拉斯的政策出台,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等,都是由上至下的经济体制创新,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计划经济更不能离开市场机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开辟大国崛起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大国崛起的基础。
  500年间,从航海技术开始,全球经历了以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三次工业大革命,这些科技的发明创造及推广运用,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事实完全可以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大国的崛起,因此重视科学,重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有4000所大学就足以说明教育和科学技术在大国崛起中的显著地位和重要作用。
  民族精神的宏扬,掀开大国崛起的篇章。
  任何大国的崛起都想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都想从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出发来调整世界格局,因此民族精神在大国崛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自强不息和秀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精神为大国的崛起谱写了一幕幕新篇章。当然本民族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其距离也是越近越有生命力。正如德国的考问世界是伟大的,而拷打世界则以失败告终。所以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离开全球利益的民族利益是没有出路的。
  讲了上述一些大的宏观的,我还想说说自己的一些从小的方面看到的,比如说那些领导者统治者,或优秀,或残暴的历史人物们。他们有着自己的不同理想与抱负,或宏伟或微不足道。但是至少我很想说说一些值得我们尊重与思考的人物。首先是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一个在12岁的时候被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著作——《地理学指南》深深吸引的孩子,从此地理学和航海战略影响了这个王子的一辈子,他终身未婚,在在萨格里什苦修了45年,在1460年他去世后才回到父母身边,虽然恩里克一生从未亲自出海远航,却无愧于“航海家”的称谓,因为欧洲航海界所有载入史册的伟大发现,都是以他倾一生之力组织实施的航海计划作为起点的。

接着是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这位25岁登基、终身未婚的女王曾被以为英国著名的专辑作家这样描述:“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坐着,孵育着英吉利民族。这民族初生的力量,在她的羽翼下,快速地变成熟,变统一了。她一动不动地坐着,但每根羽毛都竖了起来。”历史给每个民族腾飞的给予都是有限的,然而在这位最高统治者的领导下,英国没有错过时机。她甚至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为自己的民族赢得了光辉之路。在伊丽莎白一世45年的治国生涯里,这位善于协调各种关系的女王没有滥用自己权力和威望,她终身节俭,不轻易战争。当王权与议会发生矛盾的时候,她总是会根据情况做出必要的让步。在她一生中,王权的扩张始终控制在议会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这二者之间的平衡和秩序给英国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环境。为了避免政治联姻伤害国家利益,女王终生未婚,孤独地走完了一生,却留下了一个国力日盛、处于上升态势中的英国。

还有就是俄国的彼得一世,在世界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大国的君主能像彼得一世这样,远涉重洋去国外吸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在荷兰学习城市建设,在英国学习建筑学,他还获得了相应的证书。他和牛顿有过交往,与他讨论了科学方面的问题。他参观博物馆、音乐厅、各种文化艺术场所。从19岁开始,彼得一世以下士的身份在军中服役,靠着战功,而不是沙皇的身份获得了海军中将的军衔,在有生之年,他的个人用度从来没有超出一个海军中将的薪俸。他甚至到一个钢铁厂像普通工人那样劳动一天,用挣来的8块钱买了一双新鞋子。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一切,他希望所有的人也能像他那样,但这是不可能的。这对人来讲是不能承受的,对他的支持者来讲也是不能够承受的,他强加给俄国人的压力,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无法承受。彼得最后是孤独的,人们不能承受彼得残暴、野蛮的要求。彼得一世不顾一切地推行着他的改革。俄国著名的思想家赫尔岑评论说:在他野兽般的巨掌中有俄罗斯的未来。彼得一世也认为自己的严酷无情正是为了国家的强盛,而且他觉得自己有理由对俄罗斯人形成精神感召。

···只是简单罗列,都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正确表达我的一些想法,或许是真的太复杂了吧!呵呵,当然还有很多,像是拿破仑,列宁,俾斯麦等等,还有很多很多,都使我深深震撼。他们为了理想目标付出了很多,被历史铭记,当之无愧!!!虽然也许他们做的并不是全是对的,至少作为一个有梦想的人他们坚持了自己,他们是伟大的!!!深深致敬!!!

大国崛起,崛起的大国,这是一条走着的路,走向远方的路···

500年前因为人类在海洋上的航行,开启了大国崛起之门;500年后因为人类在天空飞行和太空行走,将开辟大国崛起的新进程。500前通过战争使大国崛起,人类付出了昂贵的代价;500年后通过和平促进大国崛起,人类将得到和谐与幸福。500年前以残酷的竞争为主要手段,推进大国崛起;500年后将以公平正义友好为宗旨的区域结盟为主要途径,加强国内精神文明、政治民主和社会和谐的建设来推进经济富强,实现大国的崛起。500年前的大国崛起以称霸世界为奋斗目标,500年后的大国崛起将以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人类世界为努力的方向。

未来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手上,努力!振兴中国振兴之路!!!不想再让后人留下什么遗憾是因为我们历史的曾经错过了太多了,好好把握吧!!!相信我们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让我们的明天更好!!!

大国崛起之德国,法国的读后感~

大国崛起之——“德国”读后感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国家的统一应用和平的方法,不应以战争讨伐。战争对统治者是起到了扩大版图,增加财政收入的好处。但是,却增加了国民税收,使贵族与民众的矛盾加重了。当时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所崇敬的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正是代表了德国人民渴望和平的美好憧憬。人民需要国家的统一,国家的和平。而且是永久的和平。但是,普鲁士王国却以战争的方式实现了统一,1871年1月18日,法国巴黎炮声隆隆,20公里外的凡尔赛宫镜厅却一片庄严肃穆。在这些为炫耀法国君主的风采而设置的镜子里,出现了众多普鲁士人的身影。   这一天,德意志帝国在法国的王宫里宣告了自己的诞生。这一年,距离拿破仑进入勃兰登堡门整整65年。   一个崭新的、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出现了。经过近七十年的艰苦追求,德意志人建立起来了。 大国崛起之法国读后感法国,在书中写的历史中,应该是给我们更多的启示的国家.
  这个国家,出现了启蒙思想,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他的资产阶级应该不是太强大,还没有发展到英国的比较强大的资产阶级,所以,虽然出现那么多的优秀的思想,但是并不一定适合它的国情,也不一定对整个国家会有很多的促进,所以书中写道"充满了犹豫而且很多的反复",这种探索,虽然对国家的稳定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思想,起到了一定得启蒙作用,它的作用应该是比较明显的,启蒙思想可以说是一种系统理论的总结,为以后的资本主义提供了思想方面的支持.

政治上:取消法西斯专政,和周边国家修好,从西线到东线。战后德国和日本很大的区别就是德国人重新融入了欧洲,而日本把自己孤立在亚洲;
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的契机,大力修复经济,成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
文化上:狠抓教育,即使经济困难教育也绝不松懈!德国的人均教育年龄是欧洲最高的,平均十三年。

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关于爱国主义)
答:500前通过战争使大国崛起,人类付出了昂贵的代价;500年后通过和平促进大国崛起,人类将得到和谐与幸福。500年前以残酷的竞争为主要手段,推进大国崛起;500年后将以公平正义友好为宗旨的区域结盟为主要途径,加强国内精神文明、政治民主和社会和谐的建设来推进经济富强,实现大国的崛起。500年前的大国崛起以称霸世界为奋斗...

看大国崛起的观后感5篇
答:看大国崛起的观后感1 《大国崛起》前言部分有这样的描述“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国家,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阐述其发展历史,探寻其发展轨迹, 总结 其 经验 教训,对于今天的中国尤其大有裨益。”这就对本书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

看大国崛起观后感900字5篇
答:看大国崛起观后感900字1 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题记 看过《大国崛起》使我对世界历史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这部片子是根据历史事实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在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9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成为超级强国的...

精选《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四篇
答:   德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国家统一,短时期内跃升为实力雄厚的强国;曾闭关锁国的日本重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一跃成为当时东方唯一世界性大国;俄罗斯改革图强,特别是前苏联以全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国力达到顶峰;美国地理位置优越,通过迅速吸收欧洲科技文化成果,凭借一套较完备成熟的民主...

大国崛起观后感六百字左右
答:末了,从大国崛起想到个人崛起,它也有很多借鉴意义的,一个人进行新的尝试、产生新的观念,拥有新的视野,是很容易崛起的。 大国崛起观后感六百字左右3 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是否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要的干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的“干柴”就是国民的素质和 教育 。依法国...

大国崛起观后感。
答: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大国崛起》既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有所启示,也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大国崛起观后感美国俄国日本英国。
答:首先,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其次是,再教育水平低。可以说九个大国的崛起充满了血腥,多建立...

有关爱国作文的读后感
答:(爱国主义)我的祖国 时间曾凝聚在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受尽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中国...

观爱国影片后的观后感
答: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观后感11月30日,团市委组织团员青年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

2022《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启迪7篇
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 观后感 启迪,喜欢可以 收藏 分享一下哟! 2022《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1 有一个男孩,居住在巴塞罗。被贫穷的父母卖掉,在大街上苦苦流浪。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