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评价

作者&投稿:郦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把准学生起点,进行有效教学 认真备课是有效教学的保证。这里说的备课,指的是既要备教材,更要备 学生。 比如教学《9 加几》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前了解到许多学生对于20 以内的 进位加法早已烂熟于心,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就有意识地将教学重点由“会 不会计算”调整为“怎么计算”上来。因为如果学生早就会算9 加几的算式,教 师就没有必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索算法的多样化,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基础直 接进行算法的最优化。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备学生远远比备 教材要重要得多,要紧迫得多,要困难得多。 再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年月日》时,先问学生在生活经历中知道哪些有关 年月日的知识,并一一板书,接着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年历卡进行验证。在这一教 学设计中,既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又通过“验证”这个环节纠正了学生原有旧 知中的缺陷,重组了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体系,使每位学生对年月日都有了系 统的认识。在把准了学生的起点后,学生就学得轻松,学得扎实了,课堂才真正 有效、高效了。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 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对于以上三种学习方式,教师应经常采用,不要手里拿着新教材,脑子里 是老观念,当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时,一定要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认识物体》时,设计了给物体分类,找朋友,摸物体, 堆物体,搭物体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做数学”的机会。这一系 列的活动设计遵循了有序、有效、有趣的原则,每个活动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分、找、摸、猜、堆等特定的数学活动中 经历探究物体形状的过程。在具体情景中初步体验认识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获 得一些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又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用手中的学具拼一拼,摆 一摆,看到底是几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几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 形。这样,学生由自己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出答案。事实证明,这样教学的效 果比教师演示“给”结果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在学生愤悱之 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争辩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引导 合作,让他们准确又迅速地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如 学习了《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后,我出示退位减法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 行速算比赛,比赛结束后让每组派代表说说计算方法,获胜的一组说出了竖着看 的规律:“后面的每一个算式的得数都比前一个算式的得数少一。”教师再适时引 导,“除了这个规律外,你们还想知道这张表中藏着的其他规律吗?先自己看一 看,想一想,再在小组中说一说你的发现。”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发现者的位置 上,让他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行探索与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扩大交流面,获得 思维的碰撞,自己发现规律。 3、创设活动情境,进行有效教学 教师要创设情境,在现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数学问题。 有效的教学情境是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主要为课堂服务。如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并得出1 元=10 角=10分后,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了模拟“小银行”的换钱活动,打破了传统 封闭的教学过程,构建了生生互动的“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 习的主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教学形式 新颖,富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活动中兴致盎然,对数学学习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性高,效果好。 学习数学,要让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很近,能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 题。如在教学《100 以内数的数数 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先让学生估一 估班上的学生人数,再数一数班上一共有多少人”的活动,这样做,既让学生了 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又让学生感到准确地数出物体 或人的个数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本内容的兴趣。 4、合理安排练习,进行有效教学 练习是学生进行有效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 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训练手段。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水平决定了他 们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了解教师所讲的新知,即使是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探 索而发现的规律,也不可能个个做到布鲁姆所说的:“高峰学习体验”,教师在新 授课结束后,应注意安排有层次的递进性的练习,以此来丰富练习的内涵,激活 学生对新知的再次认识,从而打造出灵动有效的教学课堂。设置习题之间的难易 程度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 排,这样就能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尊重学生中客观存在有差异,使 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 功的愉快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另一方面,练习的设计应注意趣味性,根据儿童好动、好奇、好新、好胜 的心理特点,我们设计有趣味性的练习,使之在欢快兴奋的气氛中学习,这样往 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活”了,“动”了,传统的课堂秩序和管理也因此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形态.如何有效组织课堂纪律一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在这新旧课堂教学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部分教师放弃课堂管理的现象,使缺失规则的课堂教学走向了秩序混乱的极端:多了热闹,少了安静;多了自主,少了秩序;多了涣散,少了专心.二是有些教师宁可对这种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并常常无奈地说:“我又何尝不想放开课堂、放开学生,让学生能顺心地学,可是课堂千变万化,一旦放开,学生的兴趣是有了,可是把课堂的有限时间占用了,后面的教学内容完不成,这样还能叫成功的教学吗?”对于课堂教学的这些尴尬处境和疑问还有很多.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的教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一、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造成了许多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惹是生非或畏缩不前的行为.因此,有效的组织教学,只有通过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积极的课堂环境.1.等学生做好准备再上课.尽管课前也指导过孩子如何做课前准备,但孩子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到上课音乐响了,还有很多孩子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有的孩子甚至还没坐好.这时,不要急着上课,而是要耐心地示范课堂上需要准备的东西,等学生全部准备好,坐端正,再和学生行礼.特别是开学的第一个星期,要让学生从假期的氛围中适应过来,养成学习习惯,良好的开端会是课堂成功教学的一半!2.榜样引导,用积极的话“诱惑”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现行课堂环境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情况.比如:在看到很多孩子不能管住自己时,我都会这样说:“某某坐得真端正,老师真喜欢!”其他孩子一听,马上也会坐坐好.这句话还能迁移成“某某读得真响亮,听得真认真,真仔细,写得真漂亮,说得真完整等等”我发现孩子都有一种攀比心理,这种话说出来提醒孩子,百试百灵.而有时,孩子为了抢发言,都会发出“恩!恩!我!我!”等声音,这是,我马上说:“我请坐得端正的小朋友回答.”学生马上坐好了.“我请声音响亮的小朋友回答.”学生站起来,会回答得很响亮.二、设计优质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采取有效策略,设计优质教学过程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一、熟知目标 明确方向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大脑,对教学内容起着支配作用,对课堂效果起着检验作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就失去了方向,教学组织就会混乱。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对教学目标了如指掌:三维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这些目标将在哪些教学活动中得到实现。此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确目标的层次性,即分清基础性目标与提高性目标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在《分数除法三》中,基础性目标为:能找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分数除法的问题;提高性目标为:能正确列式解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二者是递进的关系,只有在基础性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提高性目标的探究。
二、层层推进 强化基础性目标
基础性目标往往归属于“四基”内容,即基本经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常是教学的重点,必须进行强化,才能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打好基础,为突破难点做好知识储备。而一些老师往往认为基础性的知识太简单,不下功夫学生也能懂,不如多花些时间探究难点,这其实是个本末倒置性质的教学误区。基础不扎实,大部分学生很难联系“四基”来解决新问题,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在《分数除法三》教学中,先利用已有知识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再改变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让学生尝试解题,最后在交流中明确分数乘、除法的解题方法一样,只是求数量关系中的积用乘法,求其中一个因数用除法。在由扶到放的引导方式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层层推进,逐步达成基础性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三、注重目标实施的整体观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目标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整体上体现教学目标的有机整体性,可以从四个方面把握:1、教学整体结构突出层次性,如《分数除法三》中,先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再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然后把二者进行比较,最后到综合应用,层层推进。2、注重提问的逻辑性,从是什么、为什么到怎么样,让学生在紧凑的思维中把知识学透彻,完善认知结构。3、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与形式的多样性,做到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结合内容将动手操作、口头表达与书写融合在一起。4、充分发挥过渡语的的衔接作用。围绕目标,通过引导语和每个环节的及时小结将整个教学结构连成有机体。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交流,自然地用学生的回答完成过渡。
围绕目标而设计,紧抓目标来教学,熟记目标于心中,有的放矢,在优化教学目标中提高课堂效率,值得我们不断研究。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实施有效评价能够指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进 步。新课改提出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指导思想,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教学评价,由重视教师的教学向重视学生的学习转变。为此,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可以让学 生的学习具备方法、方向、动力,以及让教师的教学实现理想的效果。下面,笔者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评价进行了阐述。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答: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备课、教学实施和评估反馈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工具、有效的课堂互动以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答:总之,课堂教学是老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课堂教学需要艺术的研讨,对于教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永恒课题,任何一个表情、提问、操作、练习及对学生的评价,都得认真揣摩,每个细节都可以反映出执教者的教育教学思想,都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在数学课堂上的落实。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
答:1、把准学生起点,进行有效教学 认真备课是有效教学的保证。这里说的备课,指的是既要备教材,更要备 学生。 比如教学《9 加几》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前了解到许多学生对于20 以内的 进位加法早已烂熟于心,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就有意识地将教学重点由“会 不会计算”调整为“怎么计算”上来。...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答: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形成过程,必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答: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有效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1 以形促思,在数的认识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感的感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答:要让学生学习有效,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确保有效,只有有效的教学方案,才能保证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这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

如何进行数学有效教学
答:实施新课程目标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设计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就是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遵循学生的情感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一般的学习方法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处理学习材料,选 择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沈新娟
答:二、 本人的几点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看法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好课的开始。有“备”而来,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在以前的教学中,强调“备学生、备内容、备教法”的课前准备,放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兵法中强调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首先...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答:如在一年级教学的“加减混合计算式题”时,通过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公共汽车上的上、下乘客”现象来导入,学生学起来就不觉得计算乏味,由于情景接近学生生活实际,通俗易懂,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运算顺序掌握的也较好。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取有效数学信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是一个...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答:如何打造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兴趣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心理情绪对认知、创造性思维活动具有扩展、强化的功能。而小学生的天性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好胜心强。因此,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竞争不只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一种浓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