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方法写一篇散文 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600字

作者&投稿:郟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借景抒情是写景作文中常用的手法。

什么是借景抒情呢?这是指在对景物作描绘时,对眼前的景物心有所动,有了感想,便在赞美景物时尽情抒发出来。如《绿满校园》一文,作者在描绘了校园四季葱绿以后,突然联想到教室里坐着的莘莘学子,这些祖国的未来不也是一片绿茵的幼苗吗?不也焕发着勃勃生机吗?于是乘势借景抒情,对祖国的未来作了畅想。应该说这一番由景物而生发出的感想,对这篇文章主题的深化很有帮助。

古语说,情动而辞发。意思是说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流露的是真切的感情,只有当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感想的时 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感染人。

写景的文章,写的是景,抒的是情,把自己的情,自己的感受融入所描绘的景色中去,情景交融,这景,才是美丽的景,鲜活的景。

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花草树木的繁茂和衰败,日月星辰的时空转换,江河湖海的变幻莫测,都能引发我们无穷的想象。善于发现捕捉其中触动自己心灵的“亮点”,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托物言志。

当然,托物言志并不是在文章的结尾硬加上一个剪贴式的标记。无病呻吟、装腔作势的虚情是作文时应力求避免的,提倡真实清新的文风,是每个小作者努力的方向。(乔斌)

〔范文〕

绿满校园

江苏 李慧玲

如果你一年四季都到我们学校来参观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这个学校不论是春夏,还是秋冬,它总是绿的。它给你的第一个感觉也就是“好绿呀”!

春天,校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嫩绿。杨树的新叶圆圆的,前端突出一个小尖角,远远望去,真像一个个绿色的小桃。悬铃木树杈上那鼓圆了的芽苞,也慢慢地伸展开来,像一个个淡紫色的小喇叭。花坛里,那毛茸茸的嫩叶摇摆着,仿佛无数只热情的小手,在向你招手致意。各种树儿都穿着绿装,披着融融春光,迎着悠悠春风,翩翩地舞出婆娑的倩影。

夏天,校园是一片浓绿。悬铃木伸出宽大的叶子,在校园上空像撑开了一把巨伞,遮住了直射的太阳,整个校园,绿阴阴的。抬头向上看,仿佛进入了神话世界:阳光透过茂密的叶片,变成了一片青雾,微风一吹,青雾缭绕,令人神清气爽,飘然欲飞。

如果说春、夏的校园绿得新鲜、妩媚,那么秋、冬的校园则绿得深沉、苍劲。当秋风吹来时,虽然杨叶落了,但树仍是绿的,它抖动着长长的枝条,似乎不愿脱去身上的绿装。悬铃木的阔叶尽管一片片地离开了树枝,但它们却没有枯黄,像一只只绿舟一样,在空中荡来荡去,直到静静地躺下,还要遮住遍地的枯草,为校园铺上最后一张绿毯。

当严冬来临,杨树、悬铃木树和小草都无可挽回地凋零之后,整个校园的绿色便集中在那几株傲霜的松树和越长越绿的冬青树上。教室前面的冬青树,伸展着绿得发亮的叶子,仿佛要把自己的绿色献给校园。一见到那北风吹不动、大雪盖不尽的松树,你便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赞美。也许有人会嫌这时的绿色太少了,不引人注目。但是,当你在冰雪中看到那松树苍翠的枝叶时,难道你不觉得,尽管冰封雪压,它那青春的血液照样在流动,生命的力量照样是不可抗拒的吗?

我们的校园是绿的,无论春夏秋冬都是绿的。然而,最动人的绿却在教室里。那里有一株株小苗,绿莹莹的,正在吮吸知识的泉水,承受着园丁的抚爱,天天向上,茁壮成长。正因为有了这些小苗,校园才四季如春,生机勃勃;正因为有了这些小苗,校园才时时处处弥漫着绿的芬芳。

呵!校园,好一个绿色的世界啊!

烘云托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佳句

有人面对困难,不思进取,屈服于恶劣环境,他们也许会拥有暂时的舒适与安宁,却是以个性为代价换来的自也有人选择逃避,他们躲在自己狭小的空间以逃避困境,他们也许会拥有一生的平静,却不曾飞扬个性,但在这社会中,必然还有一类人的存在,他们不甘平庸,不愿趋炎附势,于是他们努力改变着周围恶劣的环境,并最终使整个环境因自己的个性而充满魅力。

(摘自淄博市考生《咖啡豆的个性》)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能遗忘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是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

那就是回报。

(摘自贵阳市考生《诠释回报》)

冬,乘着秋风而来,它没有春的姹紫嫣红,没有夏的丰富美丽,更没有秋的硕果累累。一提起冬,不少人立刻想起它的寒冷萧条,枯术残草。其实不然,冬的个性就在于此。

(摘自淄博市考生《冬的个性》)

大多数的树根和花根都不美丽,而大多数的花却光彩夺目,美丽照人。正因为这些并不美丽的树根花根,才有了树木的青翠茂盛,才有了牡丹的国色天香,桂花的芳香四溢,梅花的傲雪红艳……世界正因为根所伸出的美丽而变得丰富多彩。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外表只是一种装潢,而真正表现自己的是伸出的美丽。

(摘自淄博市考生《伸出美丽》)

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洋无语,却孕育生命。我要说,爱心无语,却造福人间。

(摘自荆州市考生《把爱心带给他人》)

有一个人是能够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没有一件事是完全脱离全社会而成功的,在这样一个发展如此迅速的信息社会里,我们要更加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摘自南通市考生《合作》)

音符如一个个的小天使,带着一丝微笑,带着一丝调皮,从我的指间轻轻溜出,连缀成彩虹般美丽的乐章。音符们柔柔的,一个接着一个,张开小嘴,把弹奏者的心情,借着圆润的乐曲,轻轻地唱了出来。于是,甜甜的音符仿佛充满着花香的气味。我全身的细胞如饮了甜甜的花酒,醉倒在音符的怀抱里了。

(摘自益阳市考生《感激》)

我渴望拥有教师那颗绿色的心,浸染着春天的颜色,生机勃勃,希望无限E我盼望拥有教师那颗属于春天的心,在这颗心中,生长着一棵棵枝繁叶茂,蓬勃向上的大树;我希望拥有教师那颗再现春天的心,有明媚的阳光,也有飘逸的雾霄,有吐绿的新芽,也有绽放的花蕾,有怡人的和风,也有连绵的细雨。因为这个梦想,我的花季便永远沉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摘自荆州市考生《把梦想带给花季》)

冬,孕育着春而不争春,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她那冰清的肌肤渐渐融化为涓涓春水,无私地灌溉着贪婪吮吸的幼苗。等到到处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等到我们听到树木拔节的声晌时,她完成了一年的历史使命,带着春的谢意悄归天国,等待着明年的降临。

(摘自淄博市考生《冬的个性》)

我捧着那颗充满希望的草戒指,看着他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微笑着坐了下来,才发现身后的那片草地,绿得那么生机勃勃。

(摘自太原市考生《祝福你,一面之交的大哥》)

赞美是希望,赞美是动力。没有希望的目标犹如熄灭的灯塔,没有动力的行程困难重重。

(摘自安徽省考生《渴望赞美》)

把微笑带给生活,有如阳光普照大地的粲然,清风抚摸树林的温暖,夕阳燃烧天堂的炽热,浪花冲刷礁石的激情……

(摘自益州市考生《把微笑带给生活》)

它总像人们寒冷时的一轮太阳,酷热时的一阵清风,饥饿时的一顿佳肴,干涸时的一场甘霖……在人们需要的时候翩翩降临。

(摘自益州市考生《把微笑带给生活》)

人生,就像开放在郊外的野花,万紫千红,芳香四溢,人生的掌声,犹如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叶花瓣。恩赐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而掌声比恩赐更重要,精神的鼓励激励着每一个孤独无助的人。

写一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小段文500字~

要是说我最喜欢的植物就是四季常青的松树了.它一年四季都在我的校园里,比直的站在那里,从不离开一步.
春天,它仍然穿着那件旧衣服,不过,它在衣服上又有了一些新的花样(发出的新芽).可惜的是它不开花,没有香气.
夏天,它变得更绿了,而且是那种很深的绿.但即使是骄阳似火的太阳,也抵挡不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秋天,它不会像梧桐树的叶子一样变黄,也不会像它一样落下来,而是和原来一样的绿色.
冬天,它也不会被鹅毛大雪给打败,也可以用一首诗来表达,就是:
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这首诗就是表达松树不怕风雪的顽强的生命力.
我站在走廊上,望着远处的松树,心里想着:松树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人类难道不可以拥有吗?可以,只要我们拥有顽强的毅力和不死的信念,相信我们就可以拥有

我最喜欢的花儿就是那梅花,我尤其喜欢它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在那天寒地冻的冬天里,百花凋谢,惟有梅花是那么的生机勃勃,开得那么鲜艳美丽,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大家都以梅花为题赞美她,如宋朝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身姿优美,香气袭人,花儿更是惹人喜爱,有的白里透红,犹如刚摘下来的苹果;有的白似瑞雪,就象少女的脸庞;有的红似火,热情奔放。它们香气沁人心肺,。在同一棵梅树上,可以看到各种梅花的姿态,给人一种清新自然有的才含苞欲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梅花已盛开许久,粉红可爱。
在北风呼啸的时候,梅花却傲然挺立在寒风中;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梅花不屈不挠傲雪而放。
梅花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神为世人所尊重。梅花以它的坚强,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向上的精神。
啊!梅花我赞美你!
这么高洁的梅,当然!


人 生 如 萍

一池浮萍,青青绿绿,其中也有点点水色,无风时它像一块布平铺塘面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皱纹,又像一块天然的青绿铜镜浮在池中。
其中也有几支树杈直插过池面,萍面略显得有些破痕——可是却不能完全划破,这之中更显示出了它的生机。杂草和翠鸟也时不时地打扰着萍面,一漾一漾的,鱼波纹是不能不出现的,使浮萍更显得拥挤和紧张。
狂风大作,起皱折的是浮萍;弯身摆头的是杂草;早已无踪影的是翠鸟,皱折只是一刻,风稍微小时,萍面又恢复了原状。尔后,又是皱折,浮动不定。有时也有鱼儿的“拜访”。风是魔鬼,杂草是细菌,然而却破坏不了它。
风后,萍面依然是完整的——除了少许的杂物。
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文天祥的诗句“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啊,人生又何尝不像浮萍,平静的人生里时刻都有风波;而风浪又蕴藏着平静的人生。
曲折的人生,又何尝不是风中生存的浮萍,浮萍是为了生根于水中,而人是为了在大千世界中生存。
坎坎坷坷,漫漫人生,对着苍天长叹,叹已逝人生;对黄河咏赞,赞黄河雄姿;对着小草低泣,泣小草无人知晓;站在高山上高唱,唱高山的威武;对小河低吟,吟小河的涓涓……
若人生只有浮萍的平静,没有狂风,那人生就是一杯淡水无味可言;若只有小河的自私,那人间处处是冷若冰霜;若只有大山的高傲,那人间没有无私的爱……
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道路,都在自己的脚下,由自己掌握。
人生!浮萍!



1.托物言志的作文
那棵树
十几年的经历让我不禁觉得,本该精彩的人生却淡而无味。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同样枯燥的事情,让我厌烦。
经历过几次不顺心的事,我开始想逃离这尘世。
我对母亲说:“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再多的努力看来也只是徒劳,那么多人在我之上。我不如返璞归真,学习古人,过隐居的生活。”母亲没有说话。过了几天,母亲带我来到一座山前。那是一座我不知名的山,虽算不上高,却可用险来形容。我望着母亲,猜测着她的意图。
“你看到那棵树了么?”母亲指了指山崖。我抬头望去。陡峭的山崖间,赫然有一棵树,似已被山崖的细缝挤得弯了腰,却不乏生机。
“嗯,看到了。那是······”
“走,我带你上去。”母亲拉着我,寻了一个较缓的山坡,一步步向上走。
看着母亲额头上的汗水,我虽不解她的用意,却告诉自己一定要走上去。山顶。这确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
母亲拉着我,来到了那棵树前。“你看。”我愕然。那棵树竟是从石头中生长起来的!
“这,怎么会······”
“你看,这棵树要生长,就必须穿透坚硬的岩石。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想你会懂的。”母亲不再多说。我小心地俯下身子,看着山崖上的那棵树。它的根确是生长在岩石中,坚韧有力地向四周伸展,似乎要汲取周围所有可以利用的养分。
顿悟。
我回头看着母亲:“我懂了。要想在世间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努力克服所有挫折,顽强的面对人生。”
在这之前,还要先磨炼自己。有了真本领,才能克服挫折啊!”母亲满意的说。
“嗯,我再也不说隐居这种傻话了。”
回去的时候,我回头望了望那棵树。在蓝天下,它恍若一柄宝剑直插云霄。它在告诉我,它要和逆境作斗争。
感谢母亲让我见到了那棵树。感谢那棵破岩而出的树,它让我懂得,再难渡过的逆境,再难克服的挫折,只要顽强拼搏,它们最终只会成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帮助我们登上胜利的顶峰。
那棵树,永远生长在我心中。

2.做一朵昙花,只有香如故。
昙花一现,定格记忆。
许久过后依旧不能忘却初见昙花开放的刹那,皎洁如玉的月光下,它就那样轻盈地展开自己的双臂,拥抱这看似美好的世界,如同超脱凡世的精灵,不含一丝一毫的杂念,让人窒息的美。
但却又如此短暂。
为这惊艳的美付出的代价,便是生命的短暂。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没有犹豫,有的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倔强。就这样悄悄地绽放又凋谢,留给人无限的感慨。
再艳丽再娇贵的花,最终的命运仍旧是一天一天老去,仍旧是最终凋谢,与其如此,倒不如像昙花,虽然短暂,却可以芳香永留于世,不曾让世俗的残枝败叶玷污了自己的清白,只等来年又开出绚丽的花朵。
昙花的美,在于它所展现的生命的极致。那让人惊心动魄、为之倾倒的绝美无比。大千世界,真正能打动人心的美,莫过于昙花一现的瞬间。短暂却又可以在心永驻。像是深夜的一杯热茶,抚过泪颊的一双轻柔,面队困难的一次无畏,独上高楼的一次超脱,绝境中的一次安慰,世俗中的一泪感动,永驻在人心中一般。
不要说昙花的短暂,它们只是服从了自己的内在力量,在最适当的时候,从内心一迸而发,展现给世间一抹惊艳,一点孤傲,一些洒脱。让它们最美的记忆活在人们心里,经历千百年,依旧美丽。
肉体逝去,记忆永存。
不要再流连于世俗的花园,因为没有不败的花;不要再空虚地过着生活,因为那只是行尸走肉。
做一朵昙花吧,就是昙花,留下永存于心灵的一抹孤傲美丽。那才是极致。

3. 花的美

绢花,纸花,塑料花……假的花也是美的。放在那边,直到积满
了灰。
我却是不太爱假花的,虽然,它是好看的,仅仅好看,而已,没
有灵魂。
热爱真花,因为,她是有生命的,能绽放光彩,会黯然凋零。正
是那花落前的瞬间震撼着我。假的,是没有那分临别的灿烂的。
花的精神,对人,也是一样的。




我 喜 欢 秋 天

曾有许多人问过我“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我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秋天!”
我喜欢秋天,虽然它没有春天生机勃勃之貌,没有夏天姹紫嫣红之景,也没有冬天银妆素裹之纯,但我仍对它情有独钟。
如果说绿是春天的使者,红是夏天的色彩,白是冬天的打扮,那么黄便属于秋天。在送走夏姑娘的同时,秋婆婆迈着她那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她的到来,使万物脱下了旧衣,换上新装。树儿们都脱下了绿衣裳。换上了秋婆婆精心缝制的新衣。花儿都收敛起绽开的笑容,鸟儿也都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另一个更加温暖的世界。似乎一切都显出几分无奈,几分孤独,几分凄美。过往行人也来去匆匆,无暇观赏两旁风景。这也许是秋天不能受到大众欢迎的原因吧。
但让我们把目光从这些令人倍感哀伤的景色中移开,移向那金灿灿的田野。田里的庄稼经过几个月的培养,现在已经成熟了,这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喜悦。辛勤工作许久的农民们带着满面的笑容,走向金色的田野,收获他们劳动的果实。他们在金色的大海中干得热火朝天,一时间,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活泼热情,秋天的丰收喜悦全来到了这广阔的田间。一阵秋风吹过,“大海”泛起层层浪,夹杂着人们清脆欣慰的笑声。看着此情此景,还有多少人会不喜欢上秋天呢?
有时会有一场小雨,秋雨小小的柔柔的扑打在人们的脸上,凉凉的。这时,人们忘记了一切不幸,尽情接受秋雨的洗礼。
我喜欢秋天,喜欢那萧条的美,喜欢那丰收的喜悦,喜欢那绵绵的小雨……喜欢它的所有所有。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秋天!”尽管它并不很出众。





人 生 如 萍

一池浮萍,青青绿绿,其中也有点点水色,无风时它像一块布平铺塘面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皱纹,又像一块天然的青绿铜镜浮在池中。
其中也有几支树杈直插过池面,萍面略显得有些破痕——可是却不能完全划破,这之中更显示出了它的生机。杂草和翠鸟也时不时地打扰着萍面,一漾一漾的,鱼波纹是不能不出现的,使浮萍更显得拥挤和紧张。
狂风大作,起皱折的是浮萍;弯身摆头的是杂草;早已无踪影的是翠鸟,皱折只是一刻,风稍微小时,萍面又恢复了原状。尔后,又是皱折,浮动不定。有时也有鱼儿的“拜访”。风是魔鬼,杂草是细菌,然而却破坏不了它。
风后,萍面依然是完整的——除了少许的杂物。
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文天祥的诗句“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啊,人生又何尝不像浮萍,平静的人生里时刻都有风波;而风浪又蕴藏着平静的人生。
曲折的人生,又何尝不是风中生存的浮萍,浮萍是为了生根于水中,而人是为了在大千世界中生存。
坎坎坷坷,漫漫人生,对着苍天长叹,叹已逝人生;对黄河咏赞,赞黄河雄姿;对着小草低泣,泣小草无人知晓;站在高山上高唱,唱高山的威武;对小河低吟,吟小河的涓涓……
若人生只有浮萍的平静,没有狂风,那人生就是一杯淡水无味可言;若只有小河的自私,那人间处处是冷若冰霜;若只有大山的高傲,那人间没有无私的爱……
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道路,都在自己的脚下,由自己掌握。
人生!浮萍!






叶子的风姿
窗前有一棵树,树上有一片叶子。我望着它,它也望着我。
叶总是微微的摇摆着。我很好奇,问:“叶,为什么你老是摆动?”
“我想飞。”它说。
“叶即是叶,永远不可能像鸟一样飞的。”
“看着吧。”它纯纯的笑着,不再说话。
叶从春天摆到夏天,执著热烈。
我感到诧异:“为什么?一季的时间你已长大,应该明白了……”
“可能吧,”它望着天际,轻轻叹出一口气,“一季的时间使我懂得叶永远无法像鸟一样飞翔,可我依然无法阻止自己去飞。有时,明知是不可能的,但无法自己,不是吗?”
“既然知道是不可能的,又怎么会无法停止呢?”我糊涂了。
“可能,是因为在我心底,还想着飞翔……”它朝我笑笑,笑容里含着一抹淡淡的悲哀……
秋天到了。
我望着摇摇欲坠,即将凋残的叶子,说:“你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你还追逐着那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吗?”
“是的。”叶抬起头,眼里焕发着不可抑制的光彩,“你知道吗?人,现在我很快乐。”
“快乐?”
“嗯,这段时间,我明白了许多。我在这树梢头看着许多人来来去去,忙忙碌碌,却一直无法得到满足,你知道为什么吗?”
“是他们没有得到想要的?”
“不,是因为他们在追求‘结果’的同时,忽视了‘过程’。要知道,‘结果’的欢乐是由‘过程’带来的。没有‘结果’的‘过程’固然可惜,但没有‘过程’的‘结果’却更为可悲……你明白吗?”
我轻轻摇了摇头:“你……究竟想和我说什么呢?”
它再次展开了笑颜:“我正品味着过程啊!”
冬天,到了。
我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窗前。忽然,一个景象使我呆住了——干瘪的叶,在飞!
时间如同停流了一般,它用身子散发出年轻时的光彩。它离开了树的怀抱,在四溢的冬日暖阳中,在天空这个舞台上,飞旋着、飘舞着。虽然是如此简单的动作,却舞出了风姿,舞出了韵味,舞得比鸟更轻盈、更动人……它更像一位吉普赛少女,虽然衣着陈旧,裙袄破损,却舞得意志飞扬、旁若无人,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是平静的热烈,超脱的欢呼!空际间划过一圈一圈的元户,那是生墓旒!?
突然,像是风中的精灵在开玩笑,一阵疾风刮起,叶失去了平衡,像一只折翼的黄蝴蝶,在空中翻腾着,在坠地前作着最后的努力。最终,“蝴蝶”飘落到了地上,夕阳将它染成了金色,如同天边即将逝去的火烧云……
泪,从我的眼眶里缓缓淌了下来:“你的梦成真了,但为此付出了一生的等待,耗尽了全部的精力,你……不后悔吗?”
它没有回答,依旧是静静的微笑着,渐渐的,合上了眼睛……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在白色的天国里,天使奏着圣歌,叶子安详的飞舞着,留下一道道闪亮的痕迹……
有一个声音在说:梦的存在,是为了追求!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或者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他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做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痂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子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子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子,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期期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秃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这里有很多篇了,希望可以帮助你~~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哪些?
答: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主要有四种形式:1.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

语文表现手法有哪些?
答:表现手法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乐景写哀、以景结情、借古讽今、渲染、烘托、用典、虚实结合。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写一篇散文表达对生命感悟和思考,抒发对生命...
答:珍爱生命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曾写过《热爱生命》这篇小说,文中以巨大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对生命的酷爱,如何帮助一个人战胜死亡。古人说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命,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有许多关于生命的散文诗歌都对生命有着怜惜和珍爱。我曾经读过刘白羽写...

抒情方式有哪几种?
答:问题一:抒情方式有哪几种? 抒情方式:就是抒发感情的形式,大致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分4种,分别是因事缘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 若帮到你请采纳谢谢 问题二:古诗词的抒情方法有哪几种 (一)直抒胸臆。这是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场景和环境表明爱憎喜怒态度...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有哪几种
答:古诗词的抒情方法有两种: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四种。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1)例:阅读...

借景抒情是什么手法 借景抒情是什么样的手法
答:借景抒情是写作手法中的表现手法,指的是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或是抒发作者的情绪的表现手法。利用借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可以实现情景交融的效果,让文章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深刻,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表现手法有哪些 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

诗词鉴赏中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答:(2)赏析: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

联想/想象 欲扬先抑 以小见大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卒章显志 寄情于物等...
答:借景抒情: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作用是能使情和景互相交融,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例文:朱自清《春》。借描写春天的景色,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

诗歌抒情手法有哪些
答:太多了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语文的表现手法吗?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

借景抒情 与 托物言志 还有情景交融 这三种表达方式的具体区别
答: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指先抒情,后写景。借景抒情指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是较为常见的写作方法。【出 处】宋·张炎《词源·离情》:“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借景抒情 http://baike.baidu.com/view/370033.htm 托物言志 http://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