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想毁了孩子一生,就要在孩子哪三个年龄时格外注意?

作者&投稿:无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人常说“三岁看到老”。在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头三年,你做对了吗?在你的引导下,他能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吗?他的专注力有没有被破坏?他的学习能力强吗?

不知道孩子的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会违背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那么,在宝宝成长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些什么呢,粑粑麻麻赶紧看过来!

心理发育阶段

口欲期

(0~1、2岁)

表现:

不停的吮吸,通过吮吸来安抚自己,探索世界。

父母需要注意:

本阶段的孩子主要的心理需要是“安全感”,吃,也是在满足安全感。父母不要制止孩子的吮吸行为,只要保证他放进嘴巴的东西是干净安全的就可以了。

肛欲期

(2~3岁)

表现:

开始学习控制大小便,学习控制一切。

父母需要注意:

肛欲期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时期,宝宝会想尽办法和家长对抗,划清自己的边界。当孩子任性,比如打人咬人的时候,我们只需制止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打S你”只是他排除他人的意思,家长不要去谴责,也不要去说教,因为那和粗野的行为是不同的,我们就让孩子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使用他的自我吧。



俄狄浦斯期

(3~5岁)

表现:

出现性别意识,开始对异性父母格外亲昵。开始由“妈妈、我”的二元关系,转化为“爸爸、妈妈、我”的三元关系。

父母需要注意:

这个阶段的男孩子开始黏妈妈,排斥爸爸;女孩子开始黏爸爸,排斥妈妈。父母双方需要共同参与到和孩子的交往中,逐渐让孩子由对同性父母的嫉妒转为模仿,从而稳固自己的性别认同。

以上三个阶段,如果每个阶段的需求被满足,则会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否则将会滞留或者带着上一阶段的残留特质进入下一阶段。(比如,有些人在口欲期时候没有得到吮吸满足,到成年后,则会发展出:暴饮暴食、吸烟、酗酒、话多、咬指甲等特质。)

心理发展阶段

自闭期

(0~1个月)

表现:

意识不到其他人的存在。只能关心到自己的舒适度,而不会理解有一个人在那儿为自己服务。

父母需要注意:

及时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

共生期

(1~5个月)

表现:

开始出现对妈妈的微笑,能模糊地把妈妈和温暖舒适的感受联系到一起,但还不能够把妈妈当做一个独立的人看待。

父母需要注意:

依旧及时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以保证他们的全能感(自信心)不被过早地破坏。



初阶段分化

(5~10个月)

表现:

宝宝越来越能体验到与妈妈(和其他人)的分别,自己和他人的区分变得越来越清晰。

父母需要注意:

不要因为觉得孩子不够大方而故意锻炼他,这一阶段如果父母从孩子眼前消失,孩子会认为父母永远消失了。

实践分化

(10~15个月)

表现:

开始爬行,走路,能从实际距离上离开母亲。但仍然需要不时地回头确认妈妈的存在,妈妈是宝宝的“基地”。

父母需要注意:

当孩子不断地跑回你身边,请不要觉得厌烦而把他推开或者嘲笑他,你的存在和注视对他来说很重要。

个体化阶段

(15~30个月)

表现:

不断地挑衅父母,行为极端、倔强。

父母需要注意:

要懂得把情绪和事情区分开,你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但在具体事情上又要有自己的坚定性,并且要允许孩子进行健康的独立活动。



客观恒定

(30~36个月)

表现:

逐渐可以在妈妈不在场的情况下,依旧可以独自游戏。孩子可以接受“好妈妈”和“坏妈妈”同时存在。

父母需要注意:

如果父母本身是对自己的好与坏不那么接纳,就可能导致孩子没办法在心中保存一个完整的妈妈的形象,孩子将继续依赖妈妈在场才能获得安全感,从而没办法发展出独立完整的人格。

对于心理发展阶段,宝宝成年后,他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事业成就等,都与刚出生这头三年和重要客体(通常是妈妈)的亲密关系密不可分。



3岁时,因为孩子在两岁以后意识逐渐发展,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甚至会有叛逆的倾向,这个时期家长不应该任由孩子性子来,要进行正常的疏导。7岁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习能力非常强,也到了上学的年龄,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不好方面的影响,家长们要格外注意多沟通,不可以用喊叫解决问题。10岁时,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这个时期向青春期过度,开始懵懵懂懂,情绪会有明显的叛逆倾向,家长要注意教育方式,不可以硬碰硬。

应该在3岁,14岁,21岁,因为这几个年龄段分别是幼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会影响孩子的三观。

我觉得,首先是5~10个月的,然后还有就是10~15个月的,再就是15~30个月的年龄段是最为注意的。

~

家长不想毁了孩子一生,就要在孩子哪三个年龄时格外注意?
答:本阶段的孩子主要的心理需要是“安全感”,吃,也是在满足安全感。父母不要制止孩子的吮吸行为,只要保证他放进嘴巴的东西是干净安全的就可以了。肛欲期 (2~3岁)表现:开始学习控制大小便,学习控制一切。父母需要注意:肛欲期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时期,宝宝会想尽办法和家长对抗,划清自己的边界。当孩...

如果不想毁掉孩子的一生,父母就不要在哪三件事上放纵?
答:1、过度满足 现在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孩子需求的过度满足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有的家长出于一种攀比心理,秉持着“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不能缺”的理念,不考虑孩子是否真的需要。小时候被过度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对生活、身边的人也会提出各种过分要求,这对未来的成长非常不利。作为家长,我们需...

不想毁掉孩子一生,家长在生活中不能做哪些事呢?
答:是天下之亲,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但是,“没有规则就不能成为规则”是指给孩子的行动创造“能做的事”和“不能做的事”的界限。父母对三件事纵容的话,会毁了孩子的一生。过度满足。在家庭经济环境变好的现在,孩子的过剩满足变得理所当然了。在父母中,也有人从“别人家的孩子也需要我们家的...

如果不想毁掉孩子的一生,就要避免成为哪3种类型的妈妈?
答:1、太过保护孩子 现代社会,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都十分疼爱孩子。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要是疼爱保护过头,就会有问题出现。过度保护就是一种不健康的爱孩子的方式。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深,生怕孩子受一点点伤害,所以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放不开手。世界固然复杂,存在很多危险,但是孩子一旦...

家长如果不想毁了孩子的一生,就不能纵容他的哪三个恶习?
答:依赖性强,不爱思考,遇到问题就找家长。独立,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就发脾气、闹情绪,甚至动手打人。要让孩子学会忍耐,学会控制情绪。做事三心二意、没始没终。

若不想毁了孩子的格局,就不要在他要零花钱时说哪3句话?
答:1、 这都是爸妈的血汗钱,你可别乱花!大多父母都会担心孩子会乱花钱,所以在发放零花钱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嘱咐孩子,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你拿到钱可不要乱花。这句平常的话,在心理学家眼中却隐藏了两大"雷点"。第一个雷点,是过度向孩子表达自己的辛苦,会导致孩子产生负罪感,将父母辛苦工作的...

如果你想毁掉一个孩子,那么你就对他百依百顺
答:所以一味地认为对孩子百依百顺,看不得孩子哭,看不得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受不了孩子遇到点点挫折,才是疼爱孩子的表现,那么这个观点真是大错特错了。你保护了孩子几年几十年,你不可能保护他一辈子。只有让孩子经历挫折和逆境,孩子才能经受住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才能健健康康地长大。所以不要再把...

我们该不该为了孩子毁了自己的人生?
答:不管站在有没有孩子的角度来想,怎么想都不应该。首先,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终究会离开你而独立生活,你毁了自己的生活,孩子又离开后,你还要不要继续生活下去,你的生活寄托是什么?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但不是这种毁灭式伟大,这种爱的方式太沉重。其次,站在家庭的角度...

不能为了孩子忍气吞声,是这样吗?
答:二、万女士,我会选择离婚,因为不想毁了孩子一生 刚发现前夫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时,我的想法和身边很多女性朋友一样:为了孩子,忍忍吧。可是我是个有感情洁癖的人,我思来想去实在接受不了他的背叛,于是开始和他大吵了几次,那一年我儿子才三岁。我和他吵架的时候,我儿子在旁边哭到失声。A...

不想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就不要做哪几件事情
答:夸孩子很难,讽刺挖苦孩子却脱口而出,父母本意是想让孩子一直进步,不要放松。可是在孩子那里就是父母永远对自己不满意,自尊心从来不被父母看重。如果伤害孩子太深,就会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阴影,成为亲子关系中无法修复的伤痕。3、跟别人作比较,嫌弃孩子笨 有网友发帖,从小最讨厌的就是父母拿自己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