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吃透”历史的孩子,长大后到底有多牛?

作者&投稿:岑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正所谓:“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那些能称之为状元的孩子,在普通人眼中自然都不是平凡的角色。而每年的高考,就是见证不凡的好时机。

我看过很多状元、学霸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北京的文科女状元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别人分享的学习经验都是具体方法,她却表示要多读历史!

她就是2018年的北京市文科状元曹婧怡,她语文考了137分、外语141分、数学145分、文综290分,以713分的好成绩考入北大!

在她给学弟、学妹分享学习经验的时候,坦言自己从不熬夜,她认为:“学习是一件智取的事情而非勇夺,方法比用功更重要。”

这个女孩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人长得漂亮不说,兴趣爱好也非常广泛。即使在争分夺秒的高三,她的课余生活依然丰富多彩。

她参加了文学社并且担任了采访部的记者,抽空还参演了话剧《枣书》,还经常参加了一个历时5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推广厨余垃圾堆肥捅进社区活动。

这样一个全面发展的学霸,大小就是一个“历史迷”,而她在分享学习方法的时候,就曾经这样说过:

我的历史启蒙是从历史漫画开始的,这份兴趣对我而言不只是开阔了视野,对我的学习帮助也很大。

这不禁让人感叹,“吃透”历史的孩子,确实太牛了!而历史能够帮助学习,不仅仅是在曹婧怡身上得到了证明。

曾经有一项哈佛大学的调查,发现学霸的的读书清单中,历史类的书籍最多!我想这已经不仅仅是巧合!那从小学历史的孩子,究竟厉害在哪?

  1. 学历史的孩子,知识积累更丰富,更有人文修养,在写作中对于引经据典手到拈来,背起文言文更是得心应手,很多文言文其实都是出自于历史之中。
  2.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押韵。”在历史实践中,总是能找到规律和根源,而这种规律和根源会让孩子形成思辨的能力,读历史的孩子不会极端地分好人坏人,也不会评判事情的好坏,就是用辩证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这样的孩子自然更有洞察力和判断力。
  3. 让孩子拥有眼界和大格局!所谓:“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一个从小看历史的人,对于世界的变化看得更透彻,看似新鲜的事儿,在亘古的历史中早已发生过,所以这样的孩子能拥有更高的眼界和更大的格局。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历史?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彼得·海尔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我也想要孩子读历史,但是每次我一个成年人读史书都难免犯困,孩子怎么可能对历史感兴趣?

易中天却不这样认为,他表示:

其实我觉得人,他不可能完全对历史没有兴趣!就拿你孩子来说吧,她只要喜欢听故事就有热爱历史的可能!因为说白了历史就是故事,“故事”就是过去的事。

所以我们要确信,孩子是不会抗拒历史的,如果抗拒就是讲述的方式不对。你给小学生讲文言文,怎么可能不困!

我们要让历史像故事一样有趣,那孩子会天天让你讲。我们完全可以采纳曹婧怡的方法,用漫画为孩子做历史启蒙。

古人云:“不读书者鄙,不读史者鄙”。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请在你的书架上,放一本历史书吧!



历史学得好的孩子,长大之后参加了工作,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不会人云亦云,更容易抓住事情的重点去做。

历史可以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好的掌控,真正学好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我们的未来,减轻人生的风险。

这样的孩子,能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领先其他孩子一大截,会受到同学们的崇拜,老师们的喜欢,而且在工作岗位上也会受到领导的重视。

长大以后确实是非常厉害的,因为历史非常好的人,记忆力也会很好。

~

那些“吃透”历史的孩子,长大后到底有多牛?
答:我的历史启蒙是从历史漫画开始的,这份兴趣对我而言不只是开阔了视野,对我的学习帮助也很大。这不禁让人感叹,“吃透”历史的孩子,确实太牛了!而历史能够帮助学习,不仅仅是在曹婧怡身上得到了证明。曾经有一项哈佛大学的调查,发现学霸的的读书清单中,历史类的书籍最多!我想这已经不仅仅是巧合!那...

孩子从小读历史,长大后会有哪些突出表现?
答:比如说像白岩松,他从小就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多读一些历史书。而且在他的孩子上学的过程中也一直对于历史保持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在他大学的时候,他选择了蒙古史这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也可以从此见得他对于历史的热爱是多么的有深度。包括其他的一些明星也会在自己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多去学一些...

孩子不懂历史你都不知道长大了会吃多少亏
答:与同类书杂乱单一、读起来枯燥乏味的排版相比,《手绘中国历史、地理地图》,也就是今天推荐的这套,是从儿童视角出发创作,花了3年多的时间精心打磨,让孩子真正亲近历史文化,探索地图中的故事,发现广阔人生。 作者史地结合,《中国历史地图——人文版》设计科学,将五千年文明和历朝疆域结合呈现,全书通过21幅全景古图,21...

不学历史的孩子,长大不知道要吃多少亏
答:因为假如等孩子长大了才开始学,那个时候在他的眼里, 历史 就只是一门学科,一项沉重的任务,真的很难对 历史 产生兴趣。 并且,那些从小学 历史 的孩子,不仅是打好了学习基础,未来在各项能力上也注定会高人一等。 1塑造孩子的世界观 大 历史 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开篇便做了阐释,再有知识的人,如果不了解...

历史上“凿壁偷光”的孩子,后来结局如何?
答:这个孩子叫做匡衡,但是他长大之后考上了公民,却成了一个贪官,最后被革去了职位。

小时候做了哪些事情的孩子,长大以后学历史很轻松
答:第一,听音频 10年前,很流行“磨耳朵”的方式学习,不管是英语还是历史,我们那个时代的家长都喜欢给孩子听音频,让孩子在闲暇之余听历史故事,有意无意的从中吸收知识,也可以称之为熏陶或者浸泡式学习。那时候手机不像现在这样智能,随便一搜就能搜到所要的音频,在线播放就可以。只能在...

那些从小被逼着背古诗词的孩子,长大以后有什么体验?
答:我们不奢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大诗人,我们就希望她能享受到读书和背诵的乐趣,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和品位,不管身处何方,总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神充盈。 4 请不要觉得逼孩子背古诗词,就是扼杀孩子爱玩的天性。兴趣的诞生往往不是平白无故的,多少浓厚的兴趣正是始于无奈的逼迫啊! 陪伴和监督甚至逼迫孩子背诵古诗词的时候...

为什么凿壁偷光的孩子,长大后没有消息了呢?
答:后来他把墙缝挖了很大,透过来的光也变亮了,他就凑合着读书,慢慢奋发图强,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就是历史上很著名的凿壁偷光的故事。二、一时位极人臣匡衡参加了科举考试,中了丙科,他对《诗经》理解很深,受到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的喜爱。汉元帝继位后任用匡衡,匡衡一路仕途顺畅...

那个凿壁偷光的孩子,长大后陷害忠良,晚年凄惨
答:那时候就觉得这个人真的是很勤奋,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么历史上的他最后怎么样了呢?匡衡是西汉时期的人,也因为凿壁偷光而流传千古佳话,成为了刻苦读书走向人生巅峰的励志代表。长大后的匡衡呢,因为自己勤奋好学,于是步入仕途,因为好学上进,所以学识渊博,又因为对诗经的理解有着独特见解...

历史上真实的一休长大后怎么样了?
答:但其实,在日本的历史上,也的确是有一位名叫一休的和尚,全称为一休宗纯。他名叫千菊丸,是后小松天皇的儿子,动画中的一休也就是以他为原型创作出来的。不过动画中的一休,永远都是一个孩子的模样,那你知道真实历史上,长大之后的一休,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又做过些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