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阶段和每一阶段的成果

作者&投稿:石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华民族理论来源:
  1、中国传统;
  2、马克思主义。
  中华民族理论的发展历史:
  1、毛泽东的民族问题思想
  2、邓小平民族理论
  3、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发展
  4、新一届党中央的理论发展
  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吸收中华历史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FON6hiuylYq0aDpRFY2vDqwzH8WdmrMmmx99g2Cto-LO1qDVbPk0NwRFwmR7SbrgR_vXcvqqluZFkYmQqYG8zYdAkGtT035U4G2ANS9Ki3

百度文库有

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内容体系是什么样的?~

本来,中国就是汉族(古称华夏民族)人的国家,只有汉族人被称为中国人。
后来汉族入侵非汉族地区、非汉族入侵汉族的地区,中国的民族就复杂了。
形成:
早在西周,就有中华(汉族的前身)-四夷的对立,这是最早的民族理论。那时候尊重中华,贬低四夷。详尽体现这个理论的书籍是孔子编纂的《春秋》以及战国时期的对春秋的《三传》。其理论核心是抬高代表华夏-汉族利益的周天子的地位,抵御其他民族的入侵。具体可以看原著。
发展过程:
这种“大汉族主义思想”是汉族对待其他民族的主要思想。一直到解放后的50年代中后期(与苏联对峙的时候)才改变。这种改变的过程非常明显,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把中华民族当作汉族别称;而后者则把中华民族当作中国境内所有民族的称呼。这种具体可以从50年代初期的文章作品和文革时期的文章作品中对比看出。
内容体系:可以看解放后各个著名历史学家的著作。

4








最早:南朝顾欢《夏夷论》







中国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的来源:西方——日本——中国

(三)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民族概念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





1913
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
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六个基本特征

(一)构成民族的
6
个基本特征:

1.
共同历史渊源(
A
地域渊源(共同地域)

B
族体渊源(共同族
源)


2.
共同生产方式;
3.
共同语言;
4.
共同文化;

5.
共同风俗习惯;
6.
共同心理认同(
A
成员对民
族整体、
B
民族成员之间)


(二)中国共产党六个基本特征理论的特点:内容丰富、表达通俗、归纳科学。

(三)民族基本历史类型

1
.三大属性: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生物属性

2
.分类的依据:
A

民族属性(
3
个)

B
民族特征(
6
个)

3
、具体分类:从自然属性分: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

从社会属性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

一、民族与宗教的区别

1.

是不同的社会现象:

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属社会历史范畴;宗教是观念形态,属思想意识范畴。

2.
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不同

二、民族与宗教的联系

有的民族全民族信仰宗教;
宗教在一些民族的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宗教对一些民族的特征有重要影响。


第三节


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

一、民族结构

民族结构的内容: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意识结构。

民族结构的特点:整体有机性;相关同步性;相对稳定性;自动调节性;动态开放性;调控可塑性。

民族结构的社会作用:
1
.民族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民族自身的内部活力;

2
.民族内部结构对民族关系有重大的影响。

二、民族素质

内容: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心理意识素质、身体素质

特点:群体性;积淀性;传承性;变异性;综合指标性

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关系: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识别

一、民族识别的必要性

第一,民族识别是党和国家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第二,民族识别是确定我国民族数量和称谓的需要。

第三,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


5
第四,民族识别是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推动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民族识别的依据

1.
民族特征
;



2.
民族源流
;


3.
民族意愿
;



4.
就近认同

三、实践的三个阶段

(一)三阶段
:

1.
第一阶段(
1950

1954
年)
2.
第二阶段(
1954

1965
年)
3.
第三阶段(
1978

1987
年)

(

)

恢复和更改民族成分的规定


思考题:

1.
民族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
简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的六个特征。

3.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民族识别?

4.
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是什么?

5.
简述民族结构和民族素质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民族发展的规律

民族发展规律
:
产生——发展——消亡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一、形成的基本条件

条件: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产品交换发展

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

形成时间:在原始社会末期(野蛮时代高级阶段)进入阶级社会时形成的。




二、形成的基本规律

一般规律(原生形态民族)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从血缘到地缘)

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
:同源异流;异源同流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一、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决定性因素



2


阶级斗争
——
非常重要的因素


3


民族精神
——
重要动因


纵向:奴——封——资——社(质变)

横向: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民族特征方面的发展。
(量变)

基本内容:
1.
民族经济发展















2.
民族政治发展

3.
民族文化发展(交流与交融)

4.
民族人口发展(通婚)

二、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

内因:民族属性——自然、社会、生物;民族结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家庭、人口;民族
素质——科文、思政、心意、身体。

外因:民族关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三、基本规律


6
一般过程

基本模式:常态、异态、跳跃

基本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民族发展中,一方面是民族趋同的趋势,另一方面是民族性增强的趋势。在
社会主义的民族发展中,出现了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的趋向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性日益增多的趋向。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一、民族同化

概念:民族在自身发展和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
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类型: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民族特权进行的。

自然同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密切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特点:
1.
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2.
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

3.
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

4.
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因此民族特征的消失标志着民族同化的完成。

5.
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

二、民族分化与组合

民族分化(同源异流)


民族组合(异源同流)

三、民族融合与消亡

民族融合、民族消亡的含义:

民族融合

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最终导致民族特征、
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的完全消失。

民族消亡
,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和,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民族融合的特点:
1.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3.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

4.
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辨证统一的结果

5.
民族融合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民族消亡的条件和一般规律
:
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区别:
1.
发生的时间不同
;

2.
发生的范围不同

3.
发生的结果不同

4.
实现的途径不同

民族是怎么形成的?
答: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一定的历史时期,民族就会消亡。民族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民族语言、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经济和生活,即民族文化、民族特征形成的过程。民族形成之后,各民族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过程中,共同性必然越来越多,差异性越来越小,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因素也就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民族差别的消失...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
答: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 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 1.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开端(1)先秦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的逐步走向统一与融合中国经历了四千年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才形成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答: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言:“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也’之一观念浮现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但如前所述,中华民族实体则是远在“中华民族”这个族称出现以前数千年就形成了。从中华民族内部结构来看,数千年来,内部各族族称在不断变化,大约数百年一易。族称的演变显示出其中历史...

第一章 20世纪中期以前的民族学理论
答:文化进步论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社会,在18世纪拉马克和达尔文的金华学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极大的启发了当时的西方社会学家,于是诞生出西方民族学界的第一种民族学理论——文化进化论。 文化进化论认为我们的社会文化同生物一样是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发展而来的,其主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当时的西方社会文明同世界...

民族问题的历史发展
答:民族是在人类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也已经历了很长的历史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殖民制度虽已崩溃,但民族压迫和殖民剥削仍然存在,只是形式有所变化。因为在被压迫民族普遍觉醒,民族解放斗争空前高涨的情况下,那种旧的、残暴的、赤裸裸的殖民统治已不能维持下去,不得...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 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怎么理解呢_百 ...
答:成王使荣伯作《贿息慎之命》.周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周围少数民族产生巨大影响.这一时期西北戎、狄和西南巴、蜀等族的铜器都模仿周人.同时,少数民族对周朝也有重大影响.在推翻已经腐朽了的西周王朝时,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幽王,于是周室衰微而东迁,进入春秋时代.春秋时,南蛮中的群蛮、百濮、卢戎等居于长江...

纵观古今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概述民族关系对中国历程的影响
答:汉民族是一个人口规模庞大、发展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和内部发展差异较大的民族群体。在这一民族群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以封建政治制度的完善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和农耕文化的发达而深刻地影响了周边民族,与此同时,汉民族的发展也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社会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正是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长期...

中国民族问题报告的目录
答:西方民族政治理论对中国民族理论的影响第二节 一些国家民族政策的取向及其实践启示结语第六章 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完善与发展第一节 民族政策体系和过程第二节 中国民族政策的目标取向及面临的现实挑战第三节 对民族理论和政策发展完善的思考与探讨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条件是什么?
答:中国不仅从贫穷走向富裕,而且发展成果惠及全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从而打破了原来由超级大国支配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快了世界政治从单极化向多极化的演进和发展,增强了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力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坚持的中国战略思维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民从近代...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谁能帮我回答一下呢?_百度...
答:,这不仅说明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化、民族化的特色,而且也说明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原则与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双重渊源。 (四)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原则与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在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年代,毛泽东在同党内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实事求是原则的雏形。 30年代,毛泽东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