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言文代表作

作者&投稿:郗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苏轼在古文 诗歌 词作方面的代表作

苏轼在古文 诗歌 词作方面的代表作(如各类只要一篇,则选其中的第一篇):

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教守战策》、《留侯论》、《喜雨亭记》、《韩文公庙碑》、《答谢民师书》

诗:《游金山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吴中田妇歌》、《饮湖上初晴后雨》、《新城道中》、《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荔枝叹》

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水龙吟》(是花还似非花)、《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

2. 苏轼的散文代表作

1、《留侯论》 《留侯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

2、《记游定惠院》 《记游定惠院》是北宋词人苏轼谪居黄州时期所作的散文,文中记述了苏轼与二三友人一天愉快的游赏,随物赋形,信笔抒意,以淡雅的笔触,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渲染出一种清新隽永的意境。引人人胜,耐人寻味。

3、《晁错论》 《晁错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人物评论文,评论对象为西汉初年景帝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晁错。这篇文章总结了削藩失败是晁错被杀的原因。

作者认为,晁错被杀,首先有七国叛乱给皇帝造成的压力和受到政敌中伤的原因,但又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即晁错自己也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才给了政敌攻击他的机会。 同时,作者通过对晁错改革失败的叹惋,表达出自己愿意为国效力但有志难展的抑郁心情。

4、《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5、《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3. 苏轼的诗词文代表作分别有那些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①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②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③。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稼说(送张琥)】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

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

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

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

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

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

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

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

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

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

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

也,其亦以是语之。

4. 求苏轼的十首宋词代表作

苏东坡一生写过许多经典好词,豪放、婉约兼而有之。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5、【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8、【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9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10、【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5. 求一篇苏轼的古文

苏轼代表了北宋诗文的最高成就,尤其是散文成就为最高,其转益多师,采众家之长,加之其才气横溢,文采风流,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苏轼的许多散文名篇,是诗文革新运动丰硕成果的重要标志,代表了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

(一)、苏轼的文道观与苏轼散文的艺术风格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认为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六一居士集叙》),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答虔倅俞括》)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例如“日与水居”的人“有得于水之道”(《日喻》;此点与《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相同)。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象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不少人才。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诗受到金代诗人、明代公安派作家和清代宗宋派诗人的推崇。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 史论、政论—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等,大都是同苏轼政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品。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除有一部分大而无当带有浓厚的制科气外,确也有不少有的放矢、颇具识见的优秀篇章。如《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见解新颖,不落窠臼,雄辩滔滔,笔势纵横,善于腾挪变化,体现出《孟子》、《战国策》等散文的影响。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韧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 2小品文 史论、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所写书札尺牍如《上梅直讲书》、《与李公择书》等,大都随笔挥洒,不假雕饰,使人洞见肺腑。随笔、杂感、琐记,写人记事,言简而明,信笔挥洒,颇饶情致。如《记承天寺夜游》、《记游松风亭》,随手拈来,即有意境和性情。此类文字,实开晚明小品文一派。另有《仇池笔记》,亦系后人辑录而成。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正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例如《日喻》中的两段比喻。



~

苏轼徐州防洪文言文
答:题云龙草堂石磬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折为督邮腰,悬作山人室。 殊非濮上音,信是泗滨石。 登云龙山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 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送郑户曹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水绕彭祖楼,山围戏马台。

唐宋八大家有哪些,唐宋八大家有哪些代表作品?
答: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的诗词都有哪些? 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唐朝 韩愈——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有《原道》《论佛骨表》《...

求唐宋八大家散文代表作!!!一定要是散文代表作!!!谢啦!
答:汉--韩愈 刘--柳宗元 争--曾巩 王--王安石 修--欧阳修 三书(苏)--苏洵、苏轼、苏辙 韩 愈——以尊儒反佛为主的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有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文祭十二郎文》;柳宗元——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

答案:苏轼的轼是什么意思
答:轼(shì),本意是指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古人名、字都是有联系的 苏轼字子瞻,瞻就是“远看”,《左传·曹刿论战》说曹刿看见齐军败退了,“登轼而望之” 取高处看得远的意思。

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答:翻译:苏轼看到王安石辅助神宗用独断专行来处理事务。这句话出自《宋史·苏轼列传》,原文如下: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因试进士发策,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恒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为问,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

苏轼元丰七的文言文年
答:代表作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等。 4. 苏东坡生平年表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三苏是哪三个人?是什么关系?
答:1、苏轼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

天石砚铭文言文翻译(天石砚铭文言文注释)
答:《天石砚铭》文言文翻译:苏轼十二岁的时候,在所住的纱_寓所空地上,和一群少年玩掘地的游戏。得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鱼,外表色温润晶莹,呈现浅绿色,里外都点缀着细小的银星,击打它就发出铿锵的声音。试着拿它当砚使,很容易发墨,只是没有储水的地方。先父说:“这是一方天砚啊!具有砚...

值得抄写的文言文
答:3. 有什么好的古文值得背诵 孔子世家赞 《史记》 [原文]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时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

苏轼成才文言文翻译?
答: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