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高手来,求详解,好的加分。

作者&投稿:泣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溶液的导电性主要决定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离子浓度等于离子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离子的物质的量与电解质的强弱密切相关。
与A一致的是②,醋酸为弱电解质,离子浓度小,与氨水反应后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离子浓度增大,转折点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之后再加氨水,电离出离子很少,溶液体积增大,故离子浓度又减小。与B一致的是①③,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酸钡和难电离的水,离子浓度逐渐减小为0(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之后加强电解质硫酸,离子浓度渐大;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钙和难电离的水,离子浓度减小为0,之后继续通二氧化碳,CaCO3+H2O+CO2=Ca(HCO3)2,碳酸氢钙为强电解质,离子浓度渐大。与C一致的是④,NH4Cl+NaOH=NaCl+NH3·H2O,可以看出,反应前强电解质氯化铵的物质的量与反应后生成的强电解质氯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一水合氨电离出的离子很少,故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1. (2 )
2. (1,3)
3. (4 )
1. Ba(OH)2 + H2SO4=BaSO4()+2H2O 因为Ba(OH)2 强电解质,加入H2SO4后生成的BaSO4()+2H2O ,离子浓度减少,恰好反应时几乎不导电。当加入过量的硫酸时,导电能力增强。所以为B。
2. 醋酸是弱酸,导电能力弱,当加入氨水时,它们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H3COONH4,醋酸铵是强电解质,所以导电能力增强。当醋酸反应完后,再加入氨水,相当于稀释了溶液,导电能力减小。所以选A。
3. Ca(OH)2 + CO2=CaCO3()+ H2O
CaCO3+ CO2 + H2O=Ca(HCO3)2 解释与1同。
4. NH4Cl是强电解质,加入NaOH, NH4Cl+NaOH=NH3(^)+H2O+NaCl
从中可以看出: NH4Cl和NaCl的导电能力几乎一样,所以导电能力几乎不变。

与A 一致的是2原因;CH3COOH 弱电解质,当加入NH3.H2O后变成强电解质CH3COONH4所以导电性增加。
与B一致的是1.3原因: 1 Ba(OH)2强电解质,加入H2SO4会生成BaSO4沉淀和H2O所以导电性减弱,当加入了过量的H2SO4,加入了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又会增大。
3.Ca(OH)2加入CO2,先变成CaCO3沉淀,离子浓度减少了,也以导电能力减少,当加入CO2过量时,CaCO3又会变成Ca(HCO3)2 易溶于水,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与C一致的是4,原因:NH4CL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完全电离,加入NaOH后,生成的NaCl也是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完全电离,所以导电能力不变化

A2 先生成醋酸铵增大电离,过量后溶液浓度降低,导电性变弱
B1 3先生成沉淀,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然后离子数目逐渐增多
C4离子树木不变,电力程度不变

第一个空 4,
第二个空 1,3
第三个空 2

与A相同的是2,原因:醋酸和氨水都是弱电解质,到一定浓度和比例时会出现双水解,溶液中离子会增多,所以导电能力会有增强,之后会再次变弱
与B相同的是1、3,原因:都会反应生成沉淀,沉淀不能导电,之后会继续出现离子,能够导电
与C相同的是4,原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氨气,没有任何的电离情况改变,都是完全电离,导电能力不变

高二化学 高手来~

0.5L<容器的体积<2.5L
解释:先假设2mol A 和1mol B全部反应,则生成的C为3mol,要使浓度成为1.2mol\L ,容器的体积应该是2.5L,但是2mol A 和1mol B全部反应是不可能的,所以容器的体积应该是0.5L。

是画中和滴定曲线吧?
找突变重点,就是PH=7时候,氢氧化钠用量,前后两滴的PH算出来,然后把初始和末位的点标出来,像书上那样话滴定曲线.

高二化学,高手来,求详解,好的加分。
答:之后加强电解质硫酸,离子浓度渐大;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钙和难电离的水,离子浓度减小为0,之后继续通二氧化碳,CaCO3+H2O+CO2=Ca(HCO3)2,碳酸氢钙为强电解质,离子浓度渐大。

高二化学平衡,求高手解答,要过程。好加悬赏,谢谢了,
答:(1)答案为0.5a。该反应方程式左侧气体计量数之和与右侧相同,所以平衡不动,按比例算就可以了(1.5:3=x:a,x=0.5a)(2)有了第一题的奠基,我们知道:此题中只要反应物投料量之比为1:3即可达到等效平衡。设还需s mol的Z,可列出方程:2+s/3:8+2s/3=1:3,解得s=6mol (3)方...

两道必修二化学题~~~高手来 求详解!!
答:1、答案为第二层。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数最多为2*n平方 个,但是作为最外层,电子最多排8个,次外层最多排16个。以此类推.符合条件的就是是第二层。2、这个通过电子层排布可先确定C、D分别为Si、Cl。而A、B原子序数比C、D低,又AB2电子数为22,可知A为偶电子,可先就此假定A为碳原子,...

高二化学 急急急 求详解
答:②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没有SO42-。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液。无CO32-、含有Br-.④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和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含有...

化学高手进..答得好再加100
答:1.H2TiO3+SrCl2+2KOH=SrTiO3+2H2O+2KCl 2.(1)见下图 (2)1/4 (3)容纳Ti4+的八面体空隙处于晶胞的中心,是由6个最邻近的O2-氧负离子所构成。其他的八面体中心均位于晶胞边棱的中心,虽然最邻近的微粒数也是6,但其中只有4个是O2-,另外两个是Sr2+。两个正离子Sr2+和Ti4...

高二化学 滴定题 求详解
答:本题求的是H2C2O4·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由题可知25mL溶液中含有纯草酸晶体的质量为1.260g/4=0.315g,其物质的量可由③中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求得。2MnO4-~~~5 H2C2O4·xH2O 2 5 0.1×0.01mol n n=5× 0.1×0.01mol/2=0.0025mol 也就是0.315g纯草酸晶体物质的量为0.0025...

高二化学,第二题求详解,谢谢
答:B极反应2H2O+2e-=H2+2OH-;产生的氢气将溶液中的氧气赶走,并生成氢氧根;A极反应Fe-2e-=Fe2+;故A是阳极,a是正极;B是阴极,b是正极;电解质溶液可以是氯化钠溶液;A极必须是铁,B极则不一定

化学高手化学老师进来吧化学问题几道求详解,满意再加分
答:再挤出水分,豆腐花就变成了豆腐。如果不挤出水分,得到的豆腐属于化学上称为凝胶的物质,就是美味的罗泉豆腐了(东北叫水豆腐)。这里用了胶体凝聚的两个条件:加热和加电解质溶液。2、铝粉是二级遇水燃烧物品,能与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放出热量。有时干燥的铝粉也会发生爆炸,这是因为颗粒极...

必修二有机化学苯的各种性质及反应和知识点求详解?
答:苯的化学性质总体来说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1苯可以和纯净的卤素单质在铁或三卤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苯。说明苯环上氢原子可以被取代。2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称之为硝化反应。3苯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

化学高手进 !! 关于初中化学式 !! 回答的好 分还可以加 !!!
答:2)氧化铁是三价铁Fe2O3那个我不会用脚标,数字是脚标氧化亚铁是二价铁FeO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氧化亚铁是黑色粉末 3)氨气中没有氢离子,有氢原子,化合价为+1价,N为-3价。氨气中,氮最外层有五个电子,差三个达到八电子的稳定状态。氮原子与三个氢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氮原子提供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