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计算天数为什么是21.75 算工资为什么要按21.75天

作者&投稿:卢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1.75天是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的算法。

1、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扩展资料

日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主要

1、按照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减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25.5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25.5,得出日工资标准。

2、按照平均每月日历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日历天数(30.4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30.4天,得出日工资标准。

3、按照当月应出满勤天数计算。即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当月日历天数减当月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得出日工资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是根据劳动法律规定计算出来的。

按照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周工作5天,52个星期的双休日104天。

因此,职工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


附:《工资支付暂行条例》(节录)
职工日工资的计算办法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
小时工资的计算办法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员工加班,请假的日工资如何计算?21.75天是如何来的?



21.75 = (365 - 52 *2)/12, 即365天减去52个周末,除以12个月。

法定计薪天数21.75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员工加班,请假的日工资如何计算?21.75天是如何来的?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扩展资料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要求,用人单位遇到节假日期间不能发放工资的,应该在最近的工作日发放工资。2018年“十一”假期,有不少单位9月底就会发放10月份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根据规定,2018年9月24日中秋节和10月1、2、3日均为法定假期,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9月22日、23日和10月4、5、6、7日,用人单位可选择给予补休或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因此,如果10天全部加班,就可以拿到24天的日工资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为什么每个月的工作日是21.75天?
答:病假工资,加班费计算,工作不足一个月时的工资计算等等,都与“制度计薪日”及日工资数相关。月计薪天数、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方法为: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日工资为什么按21.75天算?
答: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一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又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月计薪日因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因此104个休息日之外的天数都算作年计薪日,再除以12得出。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

21.75天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

算工资为什么要按21.75天
答: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

法定21.75天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法律分析:21.75天是平均月计薪天数,计算加班费就应以此作为工作时间基数:日工资=月工资收入÷计薪天数21.75;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计薪天数21.75×8小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

为什么一个月的正常出勤天数是21.75天?
答:按国家《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21.75天只是在计算日工资标准、小时工资标准时使用(计算加班工资的基础)。并不是正常的出勤天数。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

每月的工作日为21.75天是怎样算出来的
答:方法一、制度工作日的计算扣除了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具体计算方法为: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为一年52周的双休日) -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 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月、年的工作日x每日的8小时 方法二、“制度计薪日”即用于日工资的计算的月计薪天数,在工资发放的...

每月工作时间21.75天是怎么来的
答:21.75天是平均月计薪天数,计算加班费就应以此作为工作时间基数:日工资=月工资收入÷计劳动法没有每月21.75天的规定。每月21.75天是指年平均月计薪天数,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有明确规定,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薪天数21.75;小时...

每月工作时间21.75天是怎么来的
答:21.75天是平均月计薪天数,计算加班费就应以此作为工作时间基数:日工资=月工资收入÷计劳动法没有每月21.75天的规定。每月21.75天是指年平均月计薪天数,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有明确规定,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薪天数21.75;小时...

为啥每月只发21.75天工资?计算工资时候注意了,小心踩坑被员工告...
答:说到要每月算工资,小伙伴们最熟悉不过了。但是每月的工资计算天数,大家都知道是怎么来的吗?一个月31天,扣除四个周末,所以每月工作天数为23天?错!按照国家规定,月薪计算天数是21.75天。怎么计算出来的呢?21.75天月薪天数这样算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