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怎么能快速学会 六年级上册数学三单元主要教什么?(我没认真学)

作者&投稿:载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分数乘法:例1/2(二分之一)乘2/3=分子和分子约分,分母和分母约分=1/3(因为2和2约分后都是1,所以没有分母)
分数除法:例1/2除以2/3=1/2乘3/2(一个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3/4(乘倒数的步骤和乘法一样,偶就不写了)

分子和分子相加,分母和分母相加。最后化简,看看他们可以同时除
以谁

下载同步名师讲课软件,认真看。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问题~

5÷七分之二=5×( 二分之七 )解释: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a÷b=( a ):( b )解释:a÷b可以看成b分之a,分数线看成除号
( 9 )的三分之二是六 解释:A× 三分之二=6 A=6÷三分之二=6×二分之三=9
在算式a(a≠0)中,当a( )时,商大于九分之五;当a( )时,商等于九分之五;当a( )时,商小于九分之五。 这个没看懂,查一下是不是题目有问题?
比的前项扩大2倍,后项缩小2倍,比值(扩大四倍)解释:可以用设数的方法,原来的比设为2:4,比值是二分之一,扩大后的比是4:2,比值是2
4除以十分之七,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十分之七是4,求这个数是多少?七分之四十 解释:4÷十分之七=4×七分之十=七分之四十
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甲、乙两车速度比是9:7,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甲行90千米,乙行70千米。解释:首先要明确这个是相遇问题,那么就有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路程 题目中已知相遇路程为480千米,相遇时间为3小时,那么可以列方程,设甲的速度为9x,乙的速度为7x,那么就有根据公式 3(9x+7x)=480 解得x=10,那么9x=90,7x=70
你要是不明白可以再问我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例 ÷3= × = 3÷ =3× =5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
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ba (a≠0 b≠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①连除:属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注:(a±b)÷c=a÷c±b÷c
四、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注: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 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 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4、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5、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不能为0) 商不变性质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不能为0)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是一个数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不能为0) 比的基本性质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附: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例:甲是乙的 ,乙是25,求甲是多少?即:甲=乙× (15× =9)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例: 甲是乙的 ,甲是15,求乙是多少?即:甲=乙× (15÷ =25)(建议列方程答)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几分之几 (例:甲是15的 ,求甲是多少?15× =9)
乙=甲÷几分之几 (例:9是乙的 ,求乙是多少?9÷ =15)
几分之几=甲÷乙 (例:9是15的几分之几?9÷15= )(“是”字相当“÷”号,乙是单位“1”)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A 差÷乙= (“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5-9)÷15= = = )
B 多几分之几是: –1 (例: 15比9少几分之几?15÷9= -1= –1= )
C 少几分之几是:1– (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9÷15=1– =1– = )
D 甲=乙±差=乙±乙× =乙±乙× =乙(1± ) (例:甲比15少 ,求甲是多少?15–15× =15×(1– )=9(多是“+”少是“–”)
E 乙=甲÷(1± )(例:9比乙少 ,求乙是多少?9÷(1- )=9 ÷ =15)(多是“+”少是“–”)
(例:15比乙多 ,求乙是多少?15÷(1+ )=15 ÷ =9)(多是“+”少是“–”)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例如:已知甲乙的和是56,甲、乙的比3∶5,求甲、乙分别是多少?
方法一:56÷(3+5)=7 甲:3×7=21 乙:5×7=35
方法二:甲:56× =21 乙:56× =35
例如:已知甲是21,甲、乙的比3∶5,求乙是多少?
方法一:21÷3=7 乙:5×7=35
方法二:甲乙的和21÷ =56 乙:56× =35
方法二:甲÷乙= 乙=甲÷ =21÷ =35
5、画线段图:
(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注: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这些都是课本中的内容,从中结合、删减,就是你要的答案了。O(∩_∩)O望采纳
提醒一下,以后可要认真听讲咯,祝你学习进步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怎么能快速学会
答:分数乘法:例1/2(二分之一)乘2/3=分子和分子约分,分母和分母约分=1/3(因为2和2约分后都是1,所以没有分母)分数除法:例1/2除以2/3=1/2乘3/2(一个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3/4(乘倒数的步骤和乘法一样,偶就不写了)...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有什么规则?
答: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例÷3= × = 3÷ =3× =5。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
答:分数中间的横线,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同桌讨论)3表示的平均分成3份,它叫分母,1表示的是这3份中的一份,它叫分子,中间的横线表示的是平均分,它叫做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3、书空:用手在桌子上写写三分之一 4、你能不能用正方形的纸折一折,用阴影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看看谁的方法多? 师:(收...

6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我不知道谁除以谁,尤其是有3...
答:A的1/3就用A乘以1/3.比如这个题:可以设全书有A页,第一天的就是A*1/3,第二天看的就是A*3/7,两天一共看了A*1/3 + A*3/7 = 80 解方程: A(1/3 + 3/7)= 80 A*16/21 = 80 A = 105 上面是解方程的方法。下面用算术法: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全书的3/7...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答:说明:可见,平均分是一个分数的开始(板书分数线),这叫分数线,是平均分的意思。 挑战: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写一个分数呢? (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三、闯关练习: 1.第一关:火眼睛睛,判断. 2.第二关:智力大比拼。填空: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3.第三关:奇思妙想. 4.机动发展:找图中的分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怎么整理?
答:(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3)完成P52“整理和复习”第2题。(4)P53练习十三第2题。二、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的意义 (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答:《 分数的再认识 》是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 五 )年(上 )册第三单元分数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通过在(“拿铅笔”、“看书”等 )情境中提出问题,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的基础...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认识教案范文模板
答:以下是我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认识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认识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