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是如何区分?) 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

作者&投稿:门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肉眼

指的是人眼,人眼只能看见宇宙里非常狭窄的一段,我们称它为‘可见光带’。人眼看不到红内线波长和比这波长更长的一切,也不能看到紫外线波长和比这波长更短的一切。由于肉眼只能看到稍纵即逝的‘光’,把‘光’所成现的东西当作事物的实相,而一切事物的存在是不需要‘光’来证明的,所以佛教里面说肉眼虚而不实,是六根之首,六贼之首,无明之本。

天眼

通常我们都说只有天上的神或女神才有天眼,然而按照佛教的义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我们人类也能得到天眼,有两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做到:一是透过‘禅那’(Dhyana),这是一个梵文字,通常译为‘冥想’(Meditation)。另一个方法是在肉眼上加仪器(要知道肉眼本身也是一种仪器,在今天甚至可以移植了)。

慧眼

当一个人达到宇宙万物,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成‘空’观。所有人类的痛苦以及生死都消失了,都不再执着,这种人我们说他拥有了慧眼。

法眼

一个人得到了慧眼之后,能不停滞留恋在‘空’的境界里,却体认到:虽然他在不同的境界里所看到的都是虚妄不实的幻相,然而对那一个境界而言,这些幻相即是真的,这个人得到了法眼。

佛眼

佛眼就是佛,而佛就是佛眼。简而言之,诸位所能提到的任何相对观念,在佛眼下都不再存在。甚至‘空’也不存在,因为‘空’就是佛,而佛就是‘空’。

在佛眼中:

无主体与客体,是没有绝对与相对的概念;不可思,不可议,一切皆是佛

无限的无限,是没有空间的概念;不可思,不可议,一切皆是佛

瞬息性和一发即到性,是没有时间的概念;不可思,不可议,一切皆是佛

总体性和无不涵摄性,是没有空无的概念。需悟道的人亲证,非语言文字可形容。

扩展资料

五眼,是指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有人称眼睛为「智慧之门」、「灵魂之窗」,眼睛能够明辨物象、增长知识。修行的层次越高,心眼作用的范围越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眼



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因有此碍,故求天眼。肉眼能照见一切没有隐蔽、没有障碍的可见之物。

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然虽见和合因缘所生的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故为得实相,而求慧眼。天眼能照见没有隐蔽、没有障碍和有隐蔽、有障碍的可见之物。

慧眼:是声闻(阿罗汉)、缘觉(辟支佛)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不被境所惑动。见众生尽,灭一异之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灭于内。但慧眼无所分别,不能度众生,故求法眼。慧眼能照见一切可见不可见、有形无形的事物。

法眼:是菩萨(初地以上)的眼。能彻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广行中道实相义。令此人行此法,得此道,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意思是知道某人修什么法门能够成就,就以什么法门度他)。然不能遍知度众生方便道,故求佛眼。法眼能照见一切法的真如理,真如即真相本来如此或真实不虚、如常不变,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的本来面目。

佛眼:是各种神通或功能中的最高层次和终极境界,佛佛道同,没有再超过佛的了,凡是说超过佛的,都是骗人的大妄语。佛眼功的层次大致有三点。

(1)能够改变他人的人生观,改变他人的人生追求,把他由此岸引向彼岸,使他由原来的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变成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佛,这叫普度众生。

(2)可以使没有功能的人出功能,有小功能的人出大功能,有单一类型功能的人出多种类型的功能。

(3)自身的气质与常人不同,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被他的内在气质所折服,几乎没有人能逃掉,像一个非常大的磁场,把别人都吸引过来。成佛的人身上的辉光七彩缤纷,凡是能看到的人都能同时受益,这叫佛光普照。

扩展资料:

在佛眼中:

无主体与客体,是没有绝对与相对的概念;不可思,不可议,一切皆是佛

无限的无限,是没有空间的概念;不可思,不可议,一切皆是佛

瞬息性和一发即到性,是没有时间的概念;不可思,不可议,一切皆是佛

参考资料:佛教五眼-百度百科   佛眼-百度百科



佛教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五眼,是指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分别为凡夫、天王、罗汉、菩萨、佛所具有。

梵语pan~ca caks!u^m!s!i,巴利语pan~ca cakkhu^ni。指五种眼力。

(一)、肉眼(梵ma^m!sa -caks!us ),为肉身所具之眼。

(二)、天眼(梵divya -caks!us ),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

(三)、慧眼(梵prajn~a^ -caks!us ),为二乘人之眼,能识出真空无相;亦即能轻易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定相。

(四)、法眼(梵dharma -caks!us ),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照见一切法门之眼。(五)佛眼(梵buddha -caks!us ),即具足前述之四种眼作用之佛眼,此眼无不见知,乃至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

天台宗说因位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四者,果位有佛眼。又藏[坤]、通[乾]、别[离]、圆[坎]四教于五眼之义各不相同。密教则认为五眼无优劣之分,主张前四眼之德皆与佛眼相等。此外,真言家特重佛眼,将其佛格化,称为佛眼尊。

扩展资料:

天眼:

天眼层次化分:

不过天也有层次:有地居天、空居天和禅定天。地居天就是一般民间所信的福德鬼神以及四天王和忉利天的天神;空居天是指耶摩天至他化自在的欲界天神;禅定天则指色界和无色界的二十二层次。层次越高,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所谓天眼的功能,是能见肉眼所不能见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离、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隐藏或通透显露的限制,它不需通过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天眼的修得和报得:

天眼有修得和报得的不同。一般的鬼神都有深浅程度不等的天眼,称为报得。因为没有肉体束缚的鬼神,只有灵力活动,减少了物体障碍。一般的灵媒,也就是为鬼神所寄托、依附的人,这就是藉鬼神报得的天眼,而能见人所不能见的事物。对人类而言,修禅定或可得天眼;但禅定的目的却不在于修得天眼,虽另有专修神通的方法,但若修得了天眼,也未必表示已入禅定。

天眼的预见功能:

天眼的功能除了如上所说的以外,尚有能见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现象。那是由于任何现象的发生,已经有它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造下一定的业力,便会造成一定的果报,往往现象尚未发生,而发生那种现象的力量早已形成,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将发生的事实。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够预知未来。天眼的能力越强,能见的未来越久远,精确度也越高。

在佛眼中:

无主体与客体,是没有绝对与相对的概念;不可思,不可议,一切皆是佛

无限的无限,是没有空间的概念;不可思,不可议,一切皆是佛

瞬息性和一发即到性,是没有时间的概念;不可思,不可议,一切皆是佛

总体性和无不涵摄性,是没有空无的概念。需悟道的人亲证,非语言文字可形容。

佛眼佛母咒:

曩莫萨嚩怛他蘖底瓢(一)曷啰(二合)毗药(二合二)三藐三

没第毗药(二合三)唵(引四)噜噜塞普(二合)噜(五)入嚩(二合)攞(六)底瑟姹(二合七)

悉驮鲁左你(八)萨嚩啰他(二合)娑怛你(九)娑嚩(二合)诃(引十)

参考资料:佛眼-百度百科



  佛教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五眼,是指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分别为凡夫、天王、罗汉、菩萨、佛所具有。

  .肉眼
  凡夫经由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见的距离、范围相当有限,太小、太大、太远、太近,均非肉眼所能见,或太过黑暗或强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适应。如果能得天眼,便能于物质世界中自在地观察,而不受距离、体积、光度的限制。

  天眼
  天眼层次化分
  不过天也有层次:有地居天、空居天和禅定天。地居天就是一般民间所信的福德鬼神以及四天王和忉利天的天神;空居天是指耶摩天至他化自在的欲界天神;禅定天则指色界和无色界的二十二层次。层次越高,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所谓天眼的功能,是能见肉眼所不能见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离、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隐藏或通透显露的限制,它不需通过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天眼的修得和报得
  天眼有修得和报得的不同。一般的鬼神都有深浅程度不等的天眼,称为报得。因为没有肉体束缚的鬼神,只有灵力活动,减少了物体障碍。一般的灵媒,也就是为鬼神所寄托、依附的人,这就是藉鬼神报得的天眼,而能见人所不能见的事物。对人类而言,修禅定或可得天眼;但禅定的目的却不在于修得天眼,虽另有专修神通的方法,但若修得了天眼,也未必表示已入禅定。
  天眼的预见功能
  天眼的功能除了如上所说的以外,尚有能见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现象。那是由于任何现象的发生,已经有它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造下一定的业力,便会造成一定的果报,往往现象尚未发生,而发生那种现象的力量早已形成,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将发生的事实。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够预知未来。天眼的能力越强,能见的未来越久远,精确度也越高。
  所谓精确度,就是说明天眼并不可靠,只要一加入其他的因素,未来的事态未必就会产生他的预期结果。这好比两位围棋的棋士对弈,段数越高,所见棋目越多;段数越低,所见越少。但还没有任何两位棋力相当的棋士可以一上棋盘就已经知道胜负的结果。因为世事变数太多,定数只是局部和短时间的现象,万法因缘所生,缘变则变。所以佛法不执著天眼,也不鼓励人为了使用天眼而修成天眼。
  慧眼
  慧眼是罗汉所证,见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徵象,所以能出生死轮回,不受身心世界的束缚,离五蕴、出三界。这和世间一般人所说「慧眼识英雄」、「慧眼独具」的功能,显然不同,世人所说的慧眼,是世间智慧,尚存有「我」的观念,不过比较深澈、明锐、敏捷;而罗汉所具的慧眼是无我、无执的。
  法眼
  法眼为初地以上的菩萨所具,能见万法的本性——法性,亲证诸佛法身之一分,乃至多分,绝不是如一般人所说的具有法术之士就是具有法眼;略解佛法者也称具有法眼。其实法眼和证法身有关,若是仅仅见性,尚不能称为具足法眼,而只能够确信法眼的存在和法眼的功能。
  法身遍一切处、遍一切时,它非色、非无色,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
  说是,一切都是,也可说,一切都不是。有执著者,一切都不是;无执著者,一切都是。具足法眼的菩萨,称为法身大士,非凡夫所能想像。
  无我有两种,分人无我和法无我。证人无我、离人我执,就是罗汉;证法无我,离法我执,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罗汉离人我执,得慧眼,出三界;菩萨更进一步,离法我执,证法身、得法眼、虽住三界,却不为生死所困,称为法身大士。有些附佛法的外道,动不动就说已得慧眼或法眼,其实他们连天眼都不是,而仅是气脉运动的反射作用,或是得自鬼神的灵力而已。
  佛眼
  至于佛眼,具足前面四种眼的所有功能,它是智慧的全体,也就是大圆镜智的本身,又称为大圆觉,也称为无上菩提。
  梵语pan~ca caks!u^m!s!i,巴利语pan~ca cakkhu^ni。指五种眼力。即:(一)肉眼(梵ma^m!sa -caks!us ),为肉身所具之眼。(二)天眼(梵divya -caks!us ),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三)慧眼(梵prajn~a^ -caks!us ),为二乘人之眼,能识出真空无相;亦即能轻易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定相。(四)法眼(梵dharma -caks!us ),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照见一切法门之眼。(五)佛眼(梵buddha -caks!us ),即具足前述之四种眼作用之佛眼,此眼无不见知,乃至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
  天台宗说因位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四者,果位有佛眼。又藏[坤]、通[乾]、别[离]、圆[坎]四教于五眼之义各不相同。密教则认为五眼无优劣之分,主张前四眼之德皆与佛眼相等。此外,真言家特重佛眼,将其佛格化,称为佛眼尊。

文/南怀瑾 这是佛学里佛法的五眼,五种眼睛的分类,文字都差不多。是佛先提出来问,“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佛有没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佛经的三藏十二部,就是把佛经作十二种的分类,其中一种是“自说”,就是自己开始讲,不是人家提出来问的。这一节就代表了十二分类的自说,是佛提出来的问题。 这里没有讲“佛”字,而讲“如来”。如来这个名辞代表形而上的道体,一切众生同于诸佛菩萨心性之体,就是生命的根源。他说这个里头有五种功能,所以叫做五眼。第一种是肉眼,就是与我们一样的,是父母所生的肉眼,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眼睛。肉眼能看见物质世界,我们一切的感觉、知觉,都经由它而来。 这个肉眼跟心是连带一起的,所以很多的经典,心与眼同论,在讲到心的道理时,先提到眼。眼睛是心的一个开关,所以心与眼关系非常密切。道家的阴符经就说:“眼者心之机”,眼是心的开关,所以古人很多地方都提到心眼的关系;譬如孟子讲到观察人,特别要观察眼睛。 任何人都有眼睛,但是每一双眼睛所看的都不同。就我们人来讲,譬如这个墙壁,我们大家看都是白的,实际上每个人感受白的程度、白的形象,完全不同。因为有人是散光,有些是近视,有些是一只眼睛近视,一只眼睛散光,有些色盲,各种各样不同。所以一切众生的心不同,眼也不同。 过去我们有句老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思想不同,就像人的面孔不同一样。世界上的人类,没有面孔相同的,因此说明世界上的人,心里想法也没有相同的,眼睛的看法,也没有尽相同的。不要以为这个白色黄色大家看起来都差不多,实际上差得很远,老花与不老花,老花度数又不同,因为每人的业力不同。 所以我们这个肉体及头脑思想健康与否,都因种性、业力不同而有差异。有人对气候特别敏感,今天很热,有些人不大怕热,却怕冷!因为每个人身体不同,健康不同,都是因为业力不同。 所谓一切病由业而生,善有善业,恶有恶业,业由心造,是绝对唯心的道理。 现在佛问,一个成了佛的人,有没有普通的肉眼?那当然有,肉眼就是看物理世界这些现象的。 第二种是天眼,我们普通人几乎是没有的。天眼的能力是超乎物质世界,譬如说看到鬼魂,看到天神,甚至于看到其它的世界。现在人讲的千里眼,是根据道家的传说而翻译的。天眼能够看到欲界系统里面的东西,包括太阳、月亮,其他星球等的人事;也可以看到银河系统外面的东西,这是属于真正的天眼。有些人打起坐来看到些影子啊,星光点点啊,认为是天眼,那个不是的。那个只能说是,我们无法名之,叫做眼天吧!眼啊,天啊,不晓得什么东西!(众笑) 宗教里形容天眼,是把塑的佛像多塑一只眼睛,以代表天眼,也代表了慧眼。有些人和有些生物,不但有三只眼睛,有的还有四只眼。所以佛法里有修天眼的,也有修十只眼的方法,前面、后面、头顶、心里头、喉咙里头,都有眼睛。当然,这与普通眼睛不一样,而是像摄影机、录影机一样,能够照射东西罢了! 天眼有两种,一种是报得,是多生多世修持,修定,才有这一生的天眼业报;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有这个能力,因为善行的报应所得的结果。另一种是修得,是这一生修来的,因为修戒、定、慧的成就,这一生成就了天眼。 天眼不是多长出一只眼睛来,是肉眼的本身,起了另一种功能。得天眼通的人,也与我们普通人一样,但他自然会看到多重的世界。 修持作功夫的人,气脉到了后脑,视觉神经受到刺激,眼睛里经常出现许多幻象,那可不是天眼通!不要弄错。真正有了天眼通的时候,此人目光清澈如电,看得非常透彻;换句话说,物质东西不能障碍他,他的眼睛自然有透视的能力。 春秋战国时候有一个医生名叫扁鹊,据说他有一次碰到一个神仙,给他一个能透视的宝贝,他的眼睛就变得比X光还要厉害,可以看到人的五脏六腑,所以他的诊断就不会有错。还有许多唐代以后的记载,有人的眼睛天生就会看风水,能看地下几丈深,不须要探测器,地下的水脉,他看得很清楚。 像这一类的眼还不算是天眼,只能算是报通的鬼眼,所以真正的天眼,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父母所生眼,必须修持定力到了,这双肉眼就能够看见十方世界一切东西。 肉眼是观看物质世界通常的现象,天眼则能够透视到肉眼所不能见到的世界;所以天眼是定力所生,是定中所得的神通力量。当人的生命功能充沛到极点时,可以穿过一切物理的障碍,就是所谓的神通。神通必须要定力够了,所谓精、气、神充沛了,才能作到。 再进一步是慧眼,慧眼也离不开肉眼,也是通过父母所生的肉眼而起作用的。所谓慧眼就是智眼,是戒、定、慧的功力显现;因为修定而发慧。这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慧变成了力量,成了慧力,才有这个智眼。 智慧怎么变成力量呢?我们普通聪明人,想一个道理想通了,譬如说抽烟对肺不好,应该改,道理上通了,但习气上不行,慧没有力量,改不过来。又譬如脾气坏,贪、嗔、痴,道理上都晓得,就是扭转不过来。尽管研究佛法,道理上讲的很通,碰到事扭转不过来,这是慧的力量不够,也就是不能证果,不能成道的原因。 所以真正的慧眼,是智慧的力量够了才能成的。 法眼又是什么眼呢?慧眼观空。而能够真正认识自性空、空性的体,就是法眼。法眼观一切众生平等,非空非有。光落在空,还是小乘果的一边,要能够真正观空里的妙有才行。在凡夫的境界来说,是性空缘起;在悟道智慧境界里来说,是真空起妙有,这是法眼的道理,是平等而观。 第五种是佛眼,佛眼不只是平等,而是观一切众生只有慈悲,只有慈爱。慈悲是两个观念组合起来的佛学名辞,慈是父性,代表男性的爱,至善的爱;悲代表了母性至善的爱,慈悲是父母所共性的仁德。是至善,无条件,平等,所以叫大慈大悲。佛眼看来,一切众生皆值得怜悯,所以要布施众生,救众生,这也就是佛眼的慈悲平等。 真正学佛依法修持而有所成就者,本身一定具备了这五眼。如果说,世界上有人顿悟而成佛,立地就转而具有这五种功能的话,那么他所证的佛法,大致就是对的;如果在理论上认为自己悟了,而这个五眼功能没有发起,那是自欺欺人之谈。 所以我们晓得佛说的五眼,是戒定慧到了所成就的,是自然成就的法门。这也是每一个人本性所具有的功能,只是我们因为没有经过修持,所以发不起来。假使经过修持,我们生命的本能中,自然就发起五眼的功能,这是第一层问题。 第二层问题,金刚经讲到这里,佛为什么突然提起来五眼的问题呢?他自己问,下面又没有作结论,至少对于五眼这一段,他只提出来问题。接著又讲别的去了,其中的道理在什么地方?释迦牟尼佛今天好像当眼科医生一样,把你的眼睛翻开检查检查,而且他是自动的,他又不要你挂号,什么道理呢? 这代表见处,所谓明心见性的见。真正达到了有所悟证,明心见性,这一见之下,真的现量境呈现,它自然具备了五眼的功能;所以见处即真,就是所谓明心见性之见。在金刚经这一品中,没有把这个奥秘说出来,但是我们真研究佛法,看佛经的经典,这种地方不能放过去,它的问题就在这里。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哪一种最好,最厉害?~

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因有此碍,故求天眼。肉眼能照见一切没有隐蔽、没有障碍的可见之物。
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然虽见和合因缘所生的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故为得实相,而求慧眼。天眼能照见没有隐蔽、没有障碍和有隐蔽、有障碍的可见之物。
慧眼:是声闻(阿罗汉)、缘觉(辟支佛)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不被境所惑动。见众生尽,灭一异之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灭于内。但慧眼无所分别,不能度众生,故求法眼。慧眼能照见一切可见不可见、有形无形的事物。
法眼:是菩萨(初地以上)的眼。能彻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广行中道实相义。令此人行此法,得此道,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意思是知道某人修什么法门能够成就,就以什么法门度他)。然不能遍知度众生方便道,故求佛眼。法眼能照见一切法的真如理,真如即真相本来如此或真实不虚、如常不变,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的本来面目。
佛眼:是各种神通或功能中的最高层次和终极境界,佛佛道同,没有再超过佛的了,凡是说超过佛的,都是骗人的大妄语。佛眼功的层次大致有三点。
(1)能够改变他人的人生观,改变他人的人生追求,把他由此岸引向彼岸,使他由原来的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变成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佛,这叫普度众生。
(2)可以使没有功能的人出功能,有小功能的人出大功能,有单一类型功能的人出多种类型的功能。
(3)自身的气质与常人不同,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被他的内在气质所折服,几乎没有人能逃掉,像一个非常大的磁场,把别人都吸引过来。成佛的人身上的辉光七彩缤纷,凡是能看到的人都能同时受益,这叫佛光普照。
扩展资料:
在佛眼中:
无主体与客体,是没有绝对与相对的概念;不可思,不可议,一切皆是佛
无限的无限,是没有空间的概念;不可思,不可议,一切皆是佛
瞬息性和一发即到性,是没有时间的概念;不可思,不可议,一切皆是佛

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
答:1. 佛教所讲的“五眼”是指不同层次的洞察力,而非物质上的眼睛。2. “肉眼”指的是普通人的眼睛,它有局限性,只能看到近处而无法看到远处,只能感知明亮而无法感知黑暗。3. “天眼”则是指天人的视力,它超越了肉眼的限制,能够看到远近、通塞等一切。4. 在佛教中,“天眼”并非指见到鬼神的...

什么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答:像这一类的眼还不算是天眼,只能算是报通的鬼眼,所以真正的天眼,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父母所生眼,必须修持定力到了,这双肉眼就能够看见十方世界一切东西。 肉眼是观看物质世界通常的现象,天眼则能够透视到肉眼所不能见到的世界;所以天眼是定力所生,是定中所得的神通力量。当人的生命功能充沛到极点时,可以穿过一切物...

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是如何区分?
答:佛教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五眼,是指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分别为凡夫、天王、罗汉、菩萨、佛所具有。.肉眼 凡夫经由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见的距离、范围相当有限,太小、太大、太远、太近,均非肉眼所能见,或太过黑暗或强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适应。如果能得天眼...

佛教常说的“五眼”是什么意思
答:五眼,是指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有人称眼睛为「智慧之门」、「灵魂之窗」,眼睛能够明辨物象、增长知识。修行的层次越高,心眼作用的范围越广。五眼包括肉眼、法眼、慧眼、天眼、佛眼。1、肉眼 人眼只能看见宇宙里非常狭窄的一段,我们称它为‘可见光带’(指图中的彩色部分...

佛教的五眼六通,五眼指什么
答:“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种能力,“六通”是指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前五通各种修练都可达到,惟漏尽通为佛家的境界,是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的六种无碍自在妙用。肉眼,指一般的眼睛。所见非常有限,而且无法看穿一切有形物质,只能看非常短的距离,...

佛教(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是如何区分?)
答:天眼 通常我们都说只有天上的神或女神才有天眼,然而按照佛教的义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我们人类也能得到天眼,有两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做到:一是透过‘禅那’(Dhyana),这是一个梵文字,通常译为‘冥想’(Meditation)。另一个方法是在肉眼上加仪器(要知道肉眼本身也是一种仪器,在今天甚至...

佛门的五眼和六通都是啥功能
答:五眼分别为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具体的功能如下:1、肉眼:见佛性,洞彻本地风光;2、天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3、慧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4、法眼:能彻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5、佛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二、六...

五眼六通
答: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神通是修行到一定境界层次之后自然就有的,尤其是成佛后即具足一切不可思议神通。所以佛教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以获得神通为目的修行,因为这不但与佛法的真正目标相违背,也更容易走火...

佛教五眼的具体位置 最好有图
答:天眼:天人的眼睛,它能见天界的一切,比如灵魂,这是肉眼见不到的,另外天眼也比肉眼见得远,见得细。慧眼:阿罗汉的观法,能灭掉一切生灭法,唯真心独存。法眼:菩萨的观法,能观世间的法都如同水中月镜中影。佛眼:佛的观法,能见法界的实相,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的,犹如虚空。佛就具备以上五...

漫谈佛经中的“五眼"
答:在佛教经典《金刚经》中,佛陀与弟子须菩提长老对话,提及佛拥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五眼”象征着五种不同层次的认知境界和对世界的理解。不仅是佛拥有“五眼”,众生皆有,因其本性与佛性平等。每个生命都蕴含无尽的潜能,但常被烦恼、无知和错误的行为所遮蔽,难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