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发展的几个大事件 - 百度 简述我国铁路发展的历程和标志性事件

作者&投稿:宏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制造

中国铁路电力机车的研制始于1958年,当时试制出引燃管式第一台电力机车。1965年开始试用硅整流器代替引燃管,又经不断改进,制成韶山型电力机车。

2、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宝成铁路。铁路全长676公里,电气化改造工程于1958年6月动工,1975年7月1日完工,全线正式通车。

3、中国第一条新建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第一条铁路是西起成都、东到重庆的成渝铁路。这条铁路全长505公里,1950年6月开工,1952年7月1日全线通车。铁路的修建完全采用国产器材,从而结束了中国没有一条铁路不是向外国借款、向外国购买材料建筑而成的历史。

4、中国第一条复线电气化铁路

中国第一条复线电气化铁路是东起石家庄市,西至太原市的石太线。铁路全长235公里,1974年10月动工,1982年9月29日全线正式通车。

5、中国第一条中外合资铁路

1993年3月,中国第一条中外合资铁路--深圳平(湖)南(头)铁路建成通车。平南铁路东起广(州)深(圳)铁路的平湖车站,西到深圳市南头镇,连接蛇口、赤湾、妈湾三大港口,全长50.2公里。

6、中国第一条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铁路

中国第一条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铁路--大秦铁路,于1992年12月21日全部建成通车。大(同)秦(皇岛)铁路全长653公里,1985年1月开工兴建,是中国第一条技术先进的双线电气化万吨重载单元运煤专用铁路,也是世界上载重量最大的铁路。该铁路聚集着国际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许多先进技术。

7、1997年4月1日零时第一次大提速。首次开行了快速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78组,特快列车40组,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最高时速达140公里。全国客车平均时速由1993年初48.1公里提到54.9公里。

8、1998年10月1日零时第二次大提速,广深快速列车最高时速达200公里,非提速区段快速列车最高120公里,特快最高140公里:提升了普铁档次,全国铁路平均速度达57k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铁路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60年中国铁路发展大事记



1949年1月10日,在开国大典尚未举行的时候,中央就已成立均为铁道部(后铁道部的前身),这一切只为实现那“天堑变通途”的宏伟理想。

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通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铁道建设领域的“长征”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图为成渝铁路建成纪念碑奠基仪式。

1952年9月29日,在甘肃天水,天兰铁路通车典礼的仪式上,铁道部副部长王世泰为通车仪式剪彩,这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通往少数民族地区的铁路。

正在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这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大桥于1957年建成通车,震惊世界。

1958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开通,图为当年的建设者正在激烈的讨论施工方案。

1964年,模范机组“毛泽东号”机车组被铁道部授予“学大庆红旗”称号。

1979年,中国首条开往香港的直通旅客列车广九铁路通车典礼在广州举行,时任铁道部副部长耿振林为通车仪式剪彩。

1983年,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京秦铁路通车。

1985年,铁道部最新研制的北京交通电脑查询机在火车站投入使用,中国铁路开始向信息化发展,美中不足的是当时的查询需要收费,一次4分。

1992年,大秦铁路全线贯通,这是中国第一条以货运为主的重载列车铁路,也是第一条实现微机化调度,第一条采用全线路光纤通信的铁路,科技含量在当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秦铁路的贯通,极大程度的缓解了我国煤炭运输的瓶颈。

1994年京九铁路各段全面动工,1996年9月提前实现全线开通。

1994年,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深铁路建成,并于1996年在香港和纽约上市,中国铁路从此进入高速化,资本化。

1995年,长春火车站被铁道部再次评为红旗车站,这是该站连续7年获此殊荣,为此长春火车站为了继续保持优良传统,请来空军军官为车站礼仪小姐纠正动作。

1995年,北京市铁路公安处举行专项打击票贩子大会,依法对21名情节恶劣的票贩子处以收容审查,劳教,判刑等处理,并依法处理了6000于名情节较轻的票贩子。由此引发了全国各地对票贩子的打击专项行动。

1996年,京九铁路正式通车,跨越9省98个县,全长2553公里,是当时中国最长的铁路线。

2006年7月1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迎来了首列列车,中国人在这片被国外专家誉为铁路禁区的地方创造了奇迹,从此,中国铁路建设的水平开始领跑全球。

2008年,京沪高铁开工,拉开了中国城际铁路专线的序幕,仅2008年一年,全国新开工建设的铁路达到了8000余公里。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这是第一条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刚一开通就创造了每小时350公里的中国纪录。

2009年12月,武广高铁新干线全线投入运营,这标志这我国从机车制造,到铁路设计、施工建设以及列车运行控制、铁路运营管理等方面全面掌握了高速铁路技术。

2010年春运,中国开始实行火车票实名制。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上午11时28分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

2011年6月,京沪高铁率先实行网络售票,高铁时速降到300以内。

2017年8月21日,中国最新设计建造的高铁车组“复兴号”在京津城际高铁首次投入使用

扩展资料:

我国第一列编组最长的旅客列车是于1984年3月在京广铁路北京至武昌间进行试验运行的。当时,在37/38次列车原挂16辆的基础上加挂3节软卧和1辆机车动力试验车,包括机车全长506.5米,牵引重量1066吨,由北京型内燃机车牵引。

我国最长的客运列车,是在京广线上行驶的15/16次特快列车,在广州至长沙区间,这趟特快列车挂有硬座、硬卧和软卧车厢等25节,全长600多米。

我国最短的客运列车,是广深线上广州至下源的郊3/4次列车。它用一辆轨道机车牵引一节硬座车厢,长仅29米。

我国行驶路程最远的旅客列车是广州至拉萨的T264/265,T266/263次特快列车,全程为4980公里。

我国行驶时间最长的列车是长春至昆明的K2288/5次快速列车,全程耗时为58小时32分钟。

我国铁路首次开行的直达特快列车是1986年4月1日,北京至上海间的13/14次、21/22次。它们由特快旅客列车改为直达特快旅客列车后,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9小时压缩到16小时59分,从而成为当时中国铁路运行速度最快的两趟旅客列车(最高时速可达110公里)。

“东方快车”第一次到中国。“东方快车”于1988年9月5日从瑞士苏黎世始发,途经巴黎、柏林、华沙、莫斯科等地,于9月20日到达满洲里,9月22日到达北京,9月26日离深圳去香港,然后经海运轮渡去日本小松港,10月18日到达终点东京。

我国最早的一列双层客车于1961年以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为主,在四方车辆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协作下设计制造。该双层客车在沪杭线上运行,行驶平稳,能适应每小时行驶120公里至140公里的要求。这一列车由1辆行李发电车、两辆软硬卧车、4辆可躺式座车和5辆硬座车等车辆组成。

我国首列新型空调客车,由四方机车车辆厂、长春客车厂、浦镇车辆厂等单位于1988年开始联合试制,1989年8月25日在长沙至广州间正式投入运营。这种空调客车每辆长25.5米,比普通客车长2米,每列可多载100多人,且设备新颖,装饰精致,厂修周期和使用寿命都显著延长。

我国首列双层空调客车,于1987年7月18日由浦镇车辆厂研制成功,每辆定员硬座186人,软座110人,比同样编组的普通客车提高载客能力60%。1989年8月30日,这列客车在南京至上海间投入运营。

我国首列全卧铺列车于1991年4月21日开行。该车是行驶在北京、沈阳间的53/54次特快直达旅客列车,沿途各站不办理乘降。

我国首辆双层卧铺车于1995年4月由浦镇车辆厂研制成功。该车设有80个铺位,比国内普通单层卧铺车多20个铺位,增加定员33%。卧铺车实行全年空调,配有全自动电沸水炉等便民设施。车辆运行十分平稳。

我国首辆准高速双层软席客车于1994年7月9日在浦镇车辆厂制成。这辆车设有108个座位,车辆两端设有挂屏式电子显示装置,随时可以向旅客提供站名、时间和气象等信息。车厢内温度保持在18℃至25℃。这种客车的转向架平稳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我国第一列准高速旅客列车于1994年12月22日从深圳站开出,以160km/h的时速飞驰,到达广州站用时1小时7分,比原来的运行时间缩短近1小时。被命名为“春光号”的准高速列车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83km/h。

2009年我国的武广、郑西客运专线的和谐号时速达394km/h。

2011年我国的京沪的和谐号最高试运行时速达到486.1km/h。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铁路



京广线 东西 南北方向的

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条铁路。1950年8月1日开始从重庆向西铺轨,1951年6月30日铺轨到永川,12月6日铺轨到内江,1952年1月26日铺轨到资中,6月13日,铺轨到达终点站成都。
1957年建成了长江上第一座铁路桥——武汉长江大桥。
1958年宝成铁路开通,这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1983年京秦铁路通车,这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
1992年大秦铁路全线贯通,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重载列车线路,第一条实现微机化调度集中系统线路;第一条采用全线光纤通信系统的线路,科技含量达到了国际水平。
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建成通车,北起北京西客站,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的98个市县,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包括同期建成的天津至霸州和麻城至武汉的两条联络线在内,全长2553公里。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
2008年7月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这是时速最高的铁路,时速最高超过了每小时3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上午11时28分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

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条铁路。1950年8月1日开始从重庆向西铺轨,1951年6月30日铺轨到永川,12月6日铺轨到内江,1952年1月26日铺轨到资中,6月13日,铺轨到达终点站成都。
1957年建成了长江上第一座铁路桥——武汉长江大桥。
1958年宝成铁路开通,这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1983年京秦铁路通车,这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
1992年大秦铁路全线贯通,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重载列车线路,第一条实现微机化调度集中系统线路;第一条采用全线光纤通信系统的线路,科技含量达到了国际水平。
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建成通车,北起北京西客站,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的98个市县,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包括同期建成的天津至霸州和麻城至武汉的两条联络线在内,全长2553公里。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
2008年7月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这是时速最高的铁路,时速最高超过了每小时3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上午11时28分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的辉煌成就~

一、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二、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联合国需要中国。联合国是以自己的普遍性而自豪的,然而,不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不在联合国里,联合国有什么普遍性可言。
世界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需要联合国发挥作用。如果联合国缺少中国这一块,显然在应对世界上大的问题时缺少了有力的支撑。

三、载人航天
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航天运输系统进入定型阶段。
四、港澳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了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结束了葡萄牙在澳门442年的殖民统治。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大大推进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五、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
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铁路行业的发展历经很长的时间,我国铁路在原有国情下,经过重重障碍,也渐渐发展起来。我国铁路发展主要分为几个时期:开创时期;帝国主义争夺路权时期,中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时期;中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式时期;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铁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铁路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将结合我国铁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简要谈论和分析我国铁路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形式。 关键词:铁路;铁路发展;铁路概括;铁路现状;铁路展望
1.我国铁路历史发展回顾
铁路信息和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在当时,一些有识之士著书介绍了铁路知识,并提出了发展铁路运输的简易。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沿伸向内地,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约0.5Km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中国铁路始建于1876年,迄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这都决定了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前途。 (1)开创时期(1876-1893)
1876年7月3日,由英、美合谋擅自唉中国的土地上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上海吴淞铁路,从上海到吴淞镇止,长145Km,轨距762mm,轨重每米13kg。于1877年10月拆除。
(2)帝国主义夺权,中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1894-1948)
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后,割地赔款,国力大损。英、俄、日、法、德、比、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乘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强取中国的铁路权益,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子1912年宣布“统一路政”,解散了各省商办铁路公司,把各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用以抵借外债,因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二次高潮。
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执政以后,主要以官僚买办资本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合资”方式修建铁路,从而出现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三次高潮。 (3)新中国成立,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时期(1949-495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一共抢修恢复了8,278公里铁路。194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共达21,810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314.01亿吨公里。
1952年6月18日,满洲里程至广州间开行了第一列直达列车,全程4,600多公里畅通无阻。到5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22,876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达802.24亿吨公里。
(4)中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时期(1953-1978) 从1953年开始,国家进入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到1980年铁路经过了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976年,中国人民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动乱的十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出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铁路工作又逐步恢复和发展,到1980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49,940公里,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客货换算周转量达7,087亿吨公里。
(5)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铁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1979至今)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开始了新的发展时期。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也顺应潮流步入新的时期,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迅猛的增长。 2.我国铁路发展的现况 2.1我国客货流量状况
我国是一个大陆型国家,东西跨度5400 公里,南北相距5200 公里,实现东西南北之间长大距离的物资和交流迫切需要建设一个运能充足、功能完善、点线协调的发达、完善的铁路网。据统计,从1978 年到2006 年,全社会货运总量从24.5亿吨增至185亿吨以上,平均增长7.7 % ,而铁路货运量平均增长3.4%;全社会客运量从25.4亿人增长至184.7亿人,年均增长7.6%,而铁路客运量年均增长1.3%,货客运量增长远远低于社会运量的增长。 2.2我国铁路运量状况
中国铁路现有营业里程7.6 万公里,仅占世界铁路的6%,但完成的工作量却占了世界铁路总工作量的24% ,运输负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 倍,运能利用率远远超过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但在现有线路、车辆诸多条件下,铁路运输能力已接近极限。京沪、京广、京哈、京九、陇海、沪昆等六大铁路主要干线长期处于超饱和、超负荷运输状态,难于满足运量的需求。客运方面,铁路客运能力每天提供运力242 万个席位,而实际日均输送旅客340 万人次(06 年运输旅客计12.6 亿人次),每日缺口席位98 万人次,满足率为71% ,能力缺口29% 。货运方面,铁路货运每日请求均在30 万车左右,而实际每日完成10 万车,满足率仅为33%,能力缺口67%。 2.3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概括
为解决铁路运输“瓶颈”制约问题,政府高度重视铁路发展,在扩大运输能力上,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加快新线建设;二是靠内涵扩大再生产,挖掘运输潜力(提速等)。
铁道部于1997年4月1日起至今已进行了六次大提速。第六次提速铁路共涉及京哈、京广、京沪、胶济、广深、京九等18条线路。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12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2.2万公里,比第5 次大提速增加了6000公里。其中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16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1.4万公里。达到时速200 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6003 公里。达到时速250公里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846公里。
第六次大提速概括起来主要有6 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1)提速调图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2)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大量开行; (3)客运产品更加丰富多样;
(4)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进一步压缩; (5)货运产品更加贴近市场;
(6)提速安全保障体系更加严密。
提速是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但目前通过第六次大提速,可以说是潜力挖空,铁道部表示今后不再搞提速措施,主要是新建高速或客运专线提升运输效率和能力。
3.当前我国铁路发展面临的形式
3.1加快我国铁路发展的宏观坏境非常有利
(1)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对发达完善铁路网建设、技术装备现代化等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中央领导多次考察铁路,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铁路发展取得的成绩,并对铁路部门的工作提出殷切希望,要求铁路部门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总结和深化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地方党委政府对加快铁路发展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近年来,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发展铁路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将其作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重点、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构建绿色环保运输方式的举措,全力支持加快铁路发展,不仅承担征地拆迁的繁重任务,而且出资参与铁路建设。 (3)加快铁路发展的政策环境极为有利。今年我国经济在企稳向好的基础上,将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这对于改变铁路运输经营环境、实现铁路客货运量较大幅度增长、增强铁路发展能力非常有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对于发挥铁路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非常有利。从世界范围看,交通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总排放中占有较大比重,发展铁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4)我国铁路加快发展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好。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希望与我国铁路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我国铁路“走出去”迈出重大步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交流合作的良好态势。这对于我国铁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拓展两个市场、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3.2现阶段我国铁路发展面临的挑战
(1)现阶段是大规模铁路建设最高峰的时期。截至去年底,我国铁路在建新线里程达313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115万公里;在建项目投资规模211万亿元。今后3年,还将开工建设一批新线,投资规模也将大幅度增加。这样大的建设规模和这么多高等级铁路的建设在中国铁路历史上从未有过。如何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和运营的检验;如何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杜绝重特大施工事故;如何加强设计和施工组织,确保工程进度;如何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益,确保资金安全。这些都是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2)现阶段是大量新线投入运营最高峰的时期。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已经进入收获季节。预计2010年至2012年,新线投产达到216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200公里。到2012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将达到113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以上,建成新客站800多座。如何加强施工与运营的有序衔接,搞好设备的联调联试,确保新线安全顺利开通运营;如何强化客运专线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运输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高速安全万无一失;如何统筹新增和既有运力资源,加强客货营销,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如何把铁路设备设施现代化与搞好服务统一起来,提升服务水平。这些都是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3)现阶段是新技术装备制造和运用最高峰的时期。适应大量新线建成投产和机车车辆更新换代的需要,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大型养路机械等新技术装备将进入密集生产、密集运用的时期。在机车车辆等技术装备制造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开发适应我国铁路需求的系列产品;如何严格生产和验收管理,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如何管好用好这些先进技术装备,构建科学的维修养护体系,确保各种技术装备的安全高效运用。这些都是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新中国建立后,在铁路建设方面的主要哪些变化?
答:原因:1.中国建国后的工业化运动,为新中国铁路建设奠定了基础。2.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国修建铁路,发展铁路事业提供了经济力量。3.科学教育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我们修建铁路的能力和水平。4.工业水平的提高,提高了铁路原材料的质量。5.改革开放,技术交流,开阔了我国铁路建设的视野。选答题:饮食结构...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答:3、新时代的发展:青藏铁路 1949年,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立,在毛泽东的指示下,铁路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现有线路得到修缮,新建线路甚至延伸至地形复杂的山区地带。 中国的铁路发展并没有因为1976年毛泽东的逝世而停下脚步,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铁路网络在20世纪末期终告建成。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从新...

中国的铁路是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国家对铁路建设进行了统筹规划,使得平均每年修建的铁路里程提升至800公里以上。截至1981年底,中国大陆的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50181公里,其中双线铁路占8263公里,电气化铁路占1667公里,铁路总延展里程达到了89580公里。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主要时期: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

谈一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铁路建设情况(含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
答:1949年1月10日,在开国大典尚未举行的时候,中央就已成立均为铁道部(后铁道部的前身),这一切只为实现那“天堑变通途”的宏伟理想。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通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铁道建设领域的“长征”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图为成渝铁路建成纪念碑奠基仪式。1952年9月29日,在甘肃...

中国的铁路是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铁路的修建有了统筹规划,修建铁路的速度达到平均每年800余公里。到1981年底中国大陆铁路营业里程为50181公里,其中双线铁路为8263公里,电气化铁路为1667公里。铁路总延展里程为89580公里。从1876年到1981年止,中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即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

中国铁路的发展史
答:30年代,日本侵入东北后,苏联很快就将该铁路卖给了满洲国。1945年后,苏联重新获得了控制权,并在解放后将其移交给了中国政府。由于民国时期频繁的战乱和外部势力的影响,中国铁路在这一时期的发展非常缓慢。4、建国后的铁路发展 1950年代初,新中国政府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开始建设成都到重庆的...

中国铁路是从哪一年开始建立的,至今的发展史具体是什么?
答:修建铁路动议,铁路网设想乃至第一条自建铁路均由此开始;其二,近代铁路发更迭期(1906-1949),此阶段有关铁路修建的讨论热烈,但囿于国情和技术局限,实际上修建和发展极为缓慢;其三,繁荣发展期(1949-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发展历经波折,但在铁路网构建和技术更迭中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交通有哪些变化?(越具体越好)
答:总之,经过三年恢复时期,新中国交通运输业恢复到建国前的最高水平并有一定发展。至1952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2.29万公里;内河航道达9.50万公里,船舶总吨位比1950年怎加一倍以上;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67万公里,比1949年增加57%。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货运量为1949年的三倍多,满足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并为开发西部地区...

中国铁路的发展史
答:30年代,日本侵入东北后,苏联很快就将该铁路卖给了满洲国。1945年后,苏联重新获得了控制权,并在解放后将其移交给了中国政府。因为民国时期频繁的战乱和外部势力影响,中国铁路在这一时期一直发展缓慢。4、建国后铁路发展 1950年代初,新中国政府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开始建设成都到重庆的成渝铁路...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答: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快速铁路达到6003公里,采用CRH动车组。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的最高值。2004年第四次中国铁路大提速起的快速铁路建设,通过引进加创新,攻克了九大核心技术,探索了高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