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制作菌包平菇 怎么制作菌包平菇?

作者&投稿:杜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制作菌包平菇的方法如下:

菌包制作,平菇分生料、发酵料和熟料。

生料和发酵料是边放菌种边装包,熟料是需要灭菌后再接种。

1、(生 料)配料—拌料—装包接种—培养

2、(发酵料)配料—拌料—建堆发酵—翻料—建堆发酵—翻料

3、建堆发酵—翻料—建堆发酵—调湿—降温—装包接种—培养

4、(熟料)配料—拌料—装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各种蘑菇用的原料是不同的,配方也是不同的。北方8月份温度较高,种植高温平菇,9、10月可种植早秋平菇。

扩展资料

不同的栽培季节应使用不同温型的品种,若品种温型与栽培季节不符,将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导致绝收。

在选购菌种时,不但应选择菌丝生长快、抗逆性强、出菇早、产量高、香味浓的品种,还应了解该菌种对温度、营养、氧气、湿度、酸碱度等条件的要求,以作为栽培管理时的参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菇菌种



步骤如下:

1、收到菌包后,准备一个大一些的塑料桶或者纸箱(纸箱的话最好在里边垫上一张防水薄膜),在里边倒入一小杯水,把菌包封口处的报纸撕掉,然后将菌包在塑料桶里边。(当然有泡沫箱的话,也可以把这些菌包放在泡沫箱里面)。

2、在桶上面盖上一张报纸,用喷水壶把报纸浇湿,每天早晚各一次(有条件的可以多喷几次,保持报纸潮湿是最好,但是也不要太多水),浇水要注意,只要浇湿报纸就行,尽量避免水浇多了滴到料面上,如果水浇多了,请把报纸拿起,将上面多余的水抖掉。

每天浇水的时候把报纸动下,一是能让下面的袋子透气,二是可以看看有没有菇蕾长出来,如果有菇蕾出现,可以适当增加喷水的次数,但还是要注意水量不能大,最好不要淋到料面让料面积水,如果发现料面有积水,要及时把袋子拿出来,把多余的水倒掉。

3、出菇管理:一个星期左右,可以看到已经开始出菇了,当然出菇的时间跟管理有关系,管理好的,菌丝长满后5-7天就开始出菇,空气比较干燥,管理不是太好的,可能要20天左右才开始出菇,这些都是正常的。(出现菇芽之后就不能盖报纸,一定要把报纸掀开,每天要加强喷水保湿)。

4、出菇后就要每天勤管理,一定要多观察,因为有菇长出来了,生长就是很快的了,基本三到五天就长老了。(温度低就长得慢,温度高湿度大就长得快)。

5、收菇像这样的就差不多可以摘了哦。摘了之后,就开始进入下一阶段的管理。特别要说明的是摘蘑菇,可不是一朵一朵的摘哦,要一整簇的掰下来。,掰下之后,要用干净的小刀或着木条把残存的菌柄、死菇清理干净,让出菇口露出新鲜的培养料。

拓展资料

生长环境:

1.营养:平菇可利用的营养很多,木质类的植物残体和纤维质的植物残体都能利用。人工栽培时,依次以废棉、棉籽壳、玉米芯、棉秆、大豆秸产量较高,其他农林废物也可利用,如木屑、稻草、麦秸、玉米芯等。

2.温度:菌丝生长不同种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不完全相同,多数种和品种在5~35℃下都能生长,20~30℃是它们生长共同的适宜温度范围,低温和中低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中高温类和广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左右,凤尾菇的最适生长温度25~27℃。 

3.湿度:菌丝体生长的基质含水量以60%~65%为最适,基质含水量不足时,发菌缓慢,发菌完成后出菇推迟。生料栽培,基质含水量过高时,透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同时易滋生厌氧细菌或霉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菇



具体步骤:

1、收到菌包后,准备一个大一些的塑料桶或者纸箱(纸箱的话最好在里边垫上一张防水薄膜),在里边倒入一小杯水,把菌包封口处的报纸撕掉,然后将菌包在塑料桶里边。(当然有泡沫箱的话,也可以把这些菌包放在泡沫箱里面)。

2、在桶上面盖上一张报纸,用喷水壶把报纸浇湿,每天早晚各一次(有条件的可以多喷几次,保持报纸潮湿是最好,但是也不要太多水),浇水要注意,只要浇湿报纸就行,尽量避免水浇多了滴到料面上,如果水浇多了,请把报纸拿起,将上面多余的水抖掉。

每天浇水的时候把报纸动下,一是能让下面的袋子透气,二是可以看看有没有菇蕾长出来,如果有菇蕾出现,可以适当增加喷水的次数,但还是要注意水量不能大,最好不要淋到料面让料面积水,如果发现料面有积水,要及时把袋子拿出来,把多余的水倒掉。

3、出菇管理:一个星期左右,可以看到已经开始出菇了,当然出菇的时间跟管理有关系,管理好的,菌丝长满后5-7天就开始出菇,空气比较干燥,管理不是太好的,可能要20天左右才开始出菇,这些都是正常的。(出现菇芽之后就不能盖报纸,一定要把报纸掀开,每天要加强喷水保湿)。

4、出菇后就要每天勤管理,一定要多观察,因为有菇长出来了,生长就是很快的了,基本三到五天就长老了。(温度低就长得慢,温度高湿度大就长得快)。

5、收菇像这样的就差不多可以摘了哦。摘了之后,就开始进入下一阶段的管理。特别要说明的是摘蘑菇,可不是一朵一朵的摘哦,要一整簇的掰下来。,掰下之后,要用干净的小刀或着木条把残存的菌柄、死菇清理干净,让出菇口露出新鲜的培养料。

扩展资料:

平菇废菌棒的用途很多。例如经过发酵处理以后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可以作为优质有机肥料。可以作为花卉基料。可以制作生物燃料块等等。

平菇摘完菌包还可以再利用,首先把它们的栽培袋薄膜脱掉,然后适当的打碎,调节好水分65%含水量,堆积起来,堆高一米二,长度不限,堆积一个月后,就可以成为栽培花卉的好材料。也可以添加鸡粪,羊粪,猪粪等做成生物肥料,所以,出完菇后的菌包的用途仍然是很大的。还可以给养殖蚯蚓的企业,地鳖虫行业也需要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菇菌种



平菇原种制作

  配方 1 :阔叶木锯沫 80 斤、玉米面 25 斤、克霉灵 1 两、白糖 1 斤、硫酸镁 5 两、磷酸二氢钾 3 两、石膏1 斤、碳酸钙 1 斤。含水量 65% 。
  配方2 :玉米芯 80 斤、稻糠 15 斤、夫子 10 斤、克霉灵 1 两、白糖 1 斤、硫酸镁 5 两、磷酸二氢钾 2 两、尿素 3 两、石灰 2 斤。含水量 65% 。
  配方 3 :阔叶木锯沫 40 斤、玉米芯 40 斤、豆饼粉 10 斤、玉米面 10 斤、白糖 1 斤、克霉灵 1 两、硫酸镁5 两、菇丰素 15 克、二氢钾 3 两、碳酸钙 1 斤、石灰 1 斤。 含水量 65%.
  配方 4 : 玉米 100 斤,磷酸二氢钾 0 。 5 斤,硫酸镁 0 。 5 斤,白糖 1 斤,碳酸钙 2 斤, 629 消毒剂1 瓶。
  拌料:先将主料和夫子或玉米面、石膏、白灰干拌均匀。然后将其它药品溶化于水中,形成浓的原液。然后把原液均匀加入水中拌入料里。拌匀、含水量掌握在 65% ,即拌完料后用手握一把料,手指缝有水滴但不下落。最好用“亚泰牌装袋机”拌料,节省劳力、搅办均匀,而且还可以装多种规格的菌袋,一机多用。
  装瓶标准: 每瓶能装干料 2.5 两,装完湿料连瓶称重应为 1.1 斤,这就证明装料量、松紧度都要适度。料中间打一个眼以利菌丝快速生长,装完瓶后马上擦净瓶身,盖上丙烯塑料,套好皮套,进行高压灭菌 1.5 公斤压力保持 2 小时以上。灭菌结束后,瓶温降到 30 度以下搬入接种箱中,接种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 用 629 消毒剂或气雾消毒盒或电子接种器配合使用。一支生产母种可转接 5--8 瓶二级种,接完后马上放入 25----27 度的恒温箱中培养,没有恒温箱也可以放在能保持 25 度条件下培养。每 3---5 天检查一次,把长势不好、不纯的及时挑出。经 25 天左右培养,就能长满瓶,满瓶后应再巩固培养 5 天,才能转接三级种。二级种可采用12*24丙烯袋装,因为罐头瓶不好买,大规模制种都有采用塑料袋.
  原种制作要领:料要干,无变质,加入原料必须精确,灭菌必须达到杀死一切微生物。接种要在绝对无菌条件下进行,盖瓶塑料必须用聚丙烯塑料,因为丙烯塑料比玻璃还透明,就是有小米粒大小的杂菌,也能清楚的观察到。

各种蘑菇用的原料是不同的,配方也是不同的。北方8月份温度较高,种植高温平菇,9、10月可种植早秋平菇。原料配方合理,加足量的水,翻拌均匀后装袋、灭菌、接种,适宜温度暗处培养。



怎么制作菌包平菇~

培养基配方; 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木屑78%、麸皮20%、石膏和糖各1%、杀菌剂0.2%。料水比为1:1.2-1:1.3。

1、培养基的配制: 按照上述配方比例称取配料,先将木屑、麸皮、石膏等干培养料放在清扫干净的光滑水泥地面上用铁锹反复翻拌均匀。然后,按料水比称取干净冷水倒人塑料盆等容器中,把杀菌剂、糖放入水中用光滑木棍等反复搅动,直至完全溶解并混合,然后将其应用到均匀。
2、反复混合后即可装料。装料与灭菌:装料时厚度应在0.04mm以上,不易脆裂,无破漏,韧性强优质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装料应紧密适中,装完料后,把袋口扎紧即可进行常压灭菌。如果条件有限,生产数量很少,装完材料后,可以固定培养袋口.
3、再套一个稍大的塑料袋扎紧袋口后放入大铁锅内,盖上块板或盖子,并在上面压上重物以防止漂浮,然后将水倒入锅中浸没培养袋,再点火加热至100℃,保持2小时-3小时,出锅后移入接种室,当温度下降,然后脱出外袋。当温度降至25℃时,可以进行接种。

4、接种与培养:接种可采用一端接种或分层接种法。菌种应采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和分解能力强的速生高产优质无污染的健壮菌种,并适当增大接种量。接种的一端应尽量用菌种覆盖培养料表面,使菌种优先占据材料表面,形成生长优势,较快地萌发生长并控制杂菌的污染,接种后立即扎紧袋口即可进行培养。 培养室应使用性能更佳的场所,如保温、密闭、通风。
5、培养袋应垂直放置在培养架上或水平放置在培养架上。培养温度尽量控制在25℃ -27℃,并保持相对稳定。应定期进行翻袋换位和消毒,并做好保温,通风,降湿等工作,一般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约30天,菌丝可充满塑料袋。当菌丝变成浓白色时,可将其移出培养室使用或储存。

6、出菇:接下来就是等待出菇了,在出菇的大棚里,地面上撒一层白灰,有利于清洁。排袋时要按单行排放菌袋,行的长度根据大棚而定,最高放7-8层,行与行相隔1米,为防止菌袋滑脱,要在菌袋底层靠走路的菌袋旁打安全桩,出菇菌袋排放完后,首先使菇棚内具备适宜出菇的环境条件。
7、此时菇棚内不宜过暗,要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每天还要对大棚顶和空间袋上喷雾一次水,增加环境湿度,经过3-4天后,菌袋的两头有原基时,用刀片在有原基的地方划一个三角口,这时切勿对原基喷水,否则会造成大批蘑菇死亡,要停水两天,等进入珊瑚期后,应及时通风,让空气在昼夜24小时内都要形成对流,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经过3-4天菇体就可以长成了,采收了,一般可以采8潮以上。

拓展资料生长环境:
1、营养。平菇可利用的营养很多,木质类的植物残体和纤维质的植物残体都能利用。人工栽培时,依次以废棉、棉籽壳、玉米芯、棉秆、大豆秸产量较高,其他农林废物也可利用,如木屑、稻草、麦秸、玉米芯等。
2、温度。菌丝生长不同种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不完全相同,多数种和品种在5~35℃下都能生长,20~30℃是它们生长共同的适宜温度范围,低温和中低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中高温类和广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左右,凤尾菇的最适生长温度25~27℃。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菇《生长环境》

1、第一步,收到菌包后,准备一个大一些的塑料桶或者纸箱(纸箱的话最好在里边垫上一张防水薄膜),在里边倒入一小杯水,把菌包封口处的报纸撕掉,然后将菌包在塑料桶里边。(当然有泡沫箱的话,也可以把这些菌包放在泡沫箱里面)。

2、第二步,在桶上面盖上一张报纸,用喷水壶把报纸浇湿,每天早晚各一次(有条件的可以多喷几次,保持报纸潮湿是最好,但是也不要太多水),浇水要注意,只要浇湿报纸就行,尽量避免水浇多了滴到料面上,如果水浇多了,请把报纸拿起,将上面多余的水抖掉。
每天浇水的时候把报纸动下,一是能让下面的袋子透气,二是可以看看有没有菇蕾长出来,如果有菇蕾出现,可以适当增加喷水的次数,但还是要注意水量不能大,最好不要淋到料面让料面积水,如果发现料面有积水,要及时把袋子拿出来,把多余的水倒掉。

3、第三步,出菇管理:一个星期左右,可以看到已经开始出菇了,当然出菇的时间跟管理有关系,管理好的,菌丝长满后5-7天就开始出菇,空气比较干燥,管理不是太好的,可能要20天左右才开始出菇,这些都是正常的。(出现菇芽之后就不能盖报纸,一定要把报纸掀开,每天要加强喷水保湿)。

4、出菇后就要每天勤管理,一定要多观察,因为有菇长出来了,生长就是很快的了,基本三到五天就长老了。(温度低就长得慢,温度高湿度大就长得快)。

5、收菇像这样的就差不多可以摘了哦。摘了之后,就开始进入下一阶段的管理。特别要说明的是摘蘑菇,可不是一朵一朵的摘哦,要一整簇的掰下来。,掰下之后,要用干净的小刀或着木条把残存的菌柄、死菇清理干净,让出菇口露出新鲜的培养料。

拓展资料
病虫害防
不出菇
平菇栽培过程中,发菌成熟的菇床迟迟不出菇,或采过1~2潮菇的菇床,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料温偏高。菌丝培养成熟的菇床,若无较低温度的影响,其料温下降的速度很慢。若料温高于出菇温度范围,则原基不易发生,这种现象在秋栽的低温型品种中最为常见。
2.环境不适。菇床所处环境温度,高于所栽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或低于所栽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都会产生不出菇或转潮后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前者春、夏、秋季均会发生,后者多出现在冬季低温季节。
3.积温不足。在低温下种植时,菌丝长期处于缓慢生长状态,虽然发菌时间较长,但由于有效积温不足,菌丝生理成熟度不够,而迟迟不能出菇。此外,无论何时种植,出菇前的温差变化太大,均不利于出菇。
4.水分不足。发菌期由于揭膜次数过多,覆盖不严或土壤吸湿等,会造成培养料含水量下降,或菇床表面失水偏干;此外,产菇期菇体大量消耗培养料的水分后,如菇床水分补充过少,也会造成不出菇或转潮后不正常出菇的现象。 [2]
5.菌丝徒长。培养料含水量过高,菇床表面湿度饱和,干湿差变化小,会造成菌丝徒长,在菇床表面形成厚厚的菌皮。
6.虫害影响。杂菌污染菇床后,不但与平菇菌丝争夺养分,而且能分泌有害物质,抑制平菇菌丝的正常生长;害虫侵入菇床后,则大量咬食平菇菌丝,并使平菇菌丝断裂失水死亡。病虫危害重的菇床,平菇菌丝的正常生理代谢和物质转换要能受到破坏,进而造成不出菇。这种现象在整个产菇期内均可发生。
7.通风不良。菇床通风不良,供氧差,膜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光线太弱,均不利于出菇。这种现象在地下菇场较为常见。
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平菇各生育阶段的特性,进行精心管理,避免造成以上不出菇或不正常出菇因素的发生,而获得稳产高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菇

平菇发菌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摘完怎么发第二次
答:二、平菇摘完怎么发第二次 1、发第二次时首先要保持一定温差刺激和适宜的空气湿度,可以喷一点水在平菇菌包上面,平时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和光照刺激,但是不能让菌包晒干,要保持湿润。 2、平菇在出完一茬菇后10-15天才会长出第二茬,这时必须清理菌板表面的老菇根和死菇,然后轻压菌板使老菌...

提高平菇的产量是农户关心问题,怎么提高平菇的产量?
答:根据当地的气温湿度等环境影响,出货的时间不同,大概在5~10天出库10~20天就可以收获。如果买的平菇菌包数量多,那就要用塑料桶或者塑料箱子来装。在桶或者箱子里到半杯或者一杯的水,然后撕开菌包开口的包装纸,把菌包放进桶内。根据气候和环境,平菇会在五至二十天左右出小菇,这时候需要把纱布或...

平菇发菌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摘完怎么发第二次
答:二、平菇摘完怎么发第二次 1、发第二次时首先要保持一定温差刺激和适宜的空气湿度,可以喷一点水在平菇菌包上面,平时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和光照刺激,但是不能让菌包晒干,要保持湿润。2、平菇在出完一茬菇后10-15天才会长出第二茬,这时必须清理菌板表面的老菇根和死菇,然后轻压菌板使老菌皮破裂,...

平菇菌包怎么用土种植
答:1/3 分步阅读 蘑菇菌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种植,但是一年中最适合的种植时间还是在春季夏季份,因为此时的雨水比较多,空气环境湿润,这个时间段成活率很高。蘑菇对环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它一般喜爱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2/3 蘑菇菌对土壤的要求非常高,它喜爱生长在土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肥沃度高的...

怎样种植平菇最容易?教你轻轻松松种出平菇来!
答:平菇作为一种常见的菌子,不仅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味道也相当鲜嫩,不止如此,它还十分好种植。有好多“平菇爱好者”喜欢吃平菇、种植平菇,但却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甚至金钱,那怎样种植平菇最容易也最省钱呢?接下来让给你小编娓娓道来。种植平菇的简单方式1.购买平菇菌包 种植平菇前需要购买平菇菌包,...

平菇菌包这样是什么问题
答:温度、湿度没有控制好 测量料表层25厘米左右处温度,待温度升到55℃以上时,开始计时,维持12小时左右,进行翻堆,翻堆要领是将料堆上下换位,内外相调,翻好堆后,重新建堆,操作与初建堆时相同。当料堆温度再升到55℃以上时,保持12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翻堆,一般需要翻堆3次。料发酵好后,拆...

黑平菇菌包的结构
答:菌盖,菌褶,菌柄,孢子印,菌丝体。1、菌盖:黑平菇的菌盖呈扇形或半圆形,直径在5至15厘米之间,表面呈现出暗褐色或黑色,有不规则的褶皱和细小的鳞片。2、菌褶:黑平菇的菌褶呈现出浅灰色或棕色,较薄,质地柔软,长度在5至10厘米之间,宽度为2至3毫米。3、菌柄:黑平菇的菌柄较长,在10至15厘米...

平菇菌包加食盐起什么做用
答:平菇(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台湾又称秀珍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中医认为平菇性温、味甘。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通等病症。 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求助大家,有谁知道,用过的平菇菌包种菜可以吗?
答:可以的。我就是用水把它泡开,再混土种我是3份土,1土菌包,泡过菌包的水还能淋菜可以做液肥

自己在家怎样种平菇
答:自己在家种平菇的方法如下:1、需要去买一袋平菇菌包,这是长出蘑菇来的基质,我们都知道蘑菇不是栽种出来的,也不是树上结出来的,这种的菌类是从菌包中长出来的。2、将菌菇包打开一个口透气其他的位置不要动,然后喷一些水在里面以便维护好植株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润的环境,加入的水分会被菌菇包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