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抗日战争有战略反攻阶段么? 抗日战争中,战略相持阶段是最后胜利的关键,战略反攻阶段是什么...

作者&投稿:拓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和日军逐渐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形势下进行的。中国对日战略反攻包括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两个阶段。

从1943年7月开始,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也开始反攻作战。

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成为了日本在中国战败的转折点。

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两军会师于芒友。至3月,反攻胜利结束。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解放缅甸领土8万余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毙伤日军4.8万余人,基本消灭了日军第18、56师团。

扩展资料:

战略反攻阶段的重大战役介绍:

1、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会战,是日本陆军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贯穿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

战役中至少2.4万日军死亡,加上伤病者共十万人。日军尽管达成作战企图,却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除此之外,由于分散了兵力,反而为国民党军队反攻提供了条件。

2、湘西会战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战”(日方称“芷江攻略战”,我方称“芷江保卫战”)。

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 。

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龙潭镇、温水乡和邵阳市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有。

抗日战争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两个阶段后,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当时,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我根据地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

扩展资料:

战略反攻阶段的过程:

从1943年7月开始,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宣布投降,并投入同盟国一方。从此,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实际上解体,日本法西斯更加孤立无援。

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也开始反攻作战。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首都开罗开会,通过《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94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关于1944年的方针》。此后,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和秋季攻势。

1944年4月,日本动用12个师团、41万人的庞大兵力,在中国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即“一号作战”。

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成为了日本在中国战败的转折点。

1944年6月20日-30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率官员访华,并与蒋介石举行会谈。

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两军会师于芒友。至3月,反攻胜利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有。在德国纳粹投降后,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宣布对日宣战后,我抗日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当然有,从1944年1月至1945年日本投降为战略反攻阶段。日寇虽然在1944年取得了第四次长沙会战和豫湘桂战役的胜利,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是却分散了兵力,为反攻创造了条件。

有。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和日军逐渐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形势下进行的。中国对日战略反攻包括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两个阶段。

抗日战争3个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抗日战争分3个阶段是:
第一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标志是卢沟桥事变
第二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标志是日军改变战略方针
第三阶段:战略反攻阶段——德国法西斯投降,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标志是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此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顽强抵抗,与日寇浴血奋战。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规模会战,这些大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作战实力和精锐部队,中国军队以空间换时间,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战略相持阶段。
第二阶段:1938年到1943年底,是抗日战争中时间最为漫长的战略相持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又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1938年11月至1941年11月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武汉后,开始改变策略,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伪中央政权。国民党顽固派加剧了反共摩擦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妥协和分裂的方针,敌后战场开始发展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1941年12月至1943年底,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后期。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北上进攻苏联,亦不能西进进攻印度。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大发国难财,使其统治日趋腐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度过了抗战中最困难的阶段。
第三阶段:1944年初至1945年8月,是局部反攻和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时期。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攻。国民党军在滇西缅北作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赢得了美英盟国的巨大赞誉,但在豫湘桂战役中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溃败。豫湘桂战役的溃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了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中国共产党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获得人民的热烈响应。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本土先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我国东北。国民党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举行反攻。日本帝国主义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中国跻身世界四大国之列,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拓展资料:
实际上中国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侵占东三省。29军、19路军,还有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都抗击日寇的侵略,但中日之间没有正式宣战。 日本自己在靖国神社了写着,1931.9.18--1937.7.7在华战死22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
中国军民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迎来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的胜利。
抗战开始时(1937年)的军力对比:
装备对比:
陆军:日本一个常设师团与中国一个整编师相比,步骑枪比中国超出1.5倍。轻、重机关枪超出1.1倍,轻、重炮更是超出3.1倍。
另外,日本一个常设师团还多有炮兵车和辎重车1000余辆,坦克24辆。中国一个整编师几乎没有坦克,而炮兵车和辎重车数量不详。
海军:中国海军总吨位11万吨位。日本海军有总吨位190万吨位。
空军:中国空军只有飞机600架。日本陆海军共飞机2700架。
抗战开始时的战争潜力对比:
军事武器装备全是用钢铁做成的,没有钢铁怎么做飞机坦克?我们当时飞机、坦克都生产不了,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比如步枪、轻机枪,而日本可以生产飞机、大号坦克、航空母舰、巡洋舰、战斗舰等等,1936年日本年生产飞机能力600架,坦克200多架,而我们生产不了。
而到了1937年,日本为了适应侵略战争的需要,更是大量增加了军事工业投资。1937年军事工业的投资达22.3亿日元,比1936年增加了2.2倍,占当年工业投资总额的61.7%。
其中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达到了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余辆的水平,造船能力为40余万吨,造舰能力为5万吨。
至于步兵轻武器及小口径火炮等的年生产量,完全可以满足进行大规模战争时的年需要量。
八年抗战中,日本本土钢产量更是中国的1000多倍。
参考资料:在抗日战争中,那些令人吃惊的数字-中国网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是指从1943年7月开始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国对日战略防御阶段是指从1937年7月7日开始到1938年10月为止。
从1943年7月开始,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两军会师于芒友。至3月,反攻胜利结束。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解放缅甸领土8万余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毙伤日军4.8万余人,基本消灭了日军第18、56师团。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是指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38年十月的武汉会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7月16日、17日,中华民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在庐山先后发表《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号召全民族抗战;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
1938年8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参战日军达30多万人,中国军队达110万人,战争中日本损失8万人,因病减员8万人,由此丧失了战略进攻的能力。兵团司令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使日军第106师团遭到毁灭性打击,阵亡4000人。
10月25日,湖北重镇武汉三镇相继陷落。中国国民政府的作战中心迁往重庆继续抵抗。苏联空军志愿队参加了保卫武汉的空战。在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伤亡40万人,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迎来了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我国的抗日战争有战略反攻阶段么?
答:有。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和日军逐渐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形势下进行的。中国对日战略反攻包括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两个阶段。从1943年7月开始,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

抗战取得最后胜利阶段叫什么
答:战略反攻阶段。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

抗战历史上有三个阶段,分别是防御,相持,反攻那么我想知道这三个阶段的...
答: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全面抗战的三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抗日战争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一、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此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顽强抵抗,与日寇浴血奋战...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指的是
答:第一阶段是战略防御阶段,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结束2。 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开始,持续到1943年12月。 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军队以空间换时间,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战略相持阶段2。 第三个阶段是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

《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提出抗日战争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答: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毛泽东特别强调游击战争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意义,他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它作了更全面、详尽的论述。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是哪三个
答:抗日战争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是: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1、战略防御阶段,时间是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民族抗战开始,历经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等大的战事。2、战略相持阶段,时间是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

...战略相持阶段是最后胜利的关键,战略反攻阶段是什么?战略防御阶段...
答: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是指从1943年7月开始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国对日战略防御阶段是指从1937年7月7日开始到1938年10月为止。从1943年7月开始,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两军会师于芒友。至3月,反攻...

193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认为抗日战争经过哪三个阶段
答:第一个阶段:敌进攻我防御;第二阶段:敌战略保守我准备反攻;第三阶段: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论持久战》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该著作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