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结题论文 帮忙给研究性学习写一个结题的论文(高悬赏)

作者&投稿:石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废电池的污染--研究性学习结题
  精品源自化学科 摘要:
  一、废电池的危害性
  二、废电池的成分分析和危害
  三、深刻的个人感受,受益匪浅
  关键词:废电池、环境污染、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前言:
  近两年,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有的报道称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一节电池可以污染数十万立方米的水①。有的甚至说废电池随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引起诸如日本水俣病②之类的危害,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很多热爱环保的人士和团体开展或参加了回收废电池③的活动。我们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中学生,也应加入到预防废电池污染的活动中来。
  正文:
  废电池中含有汞、镉、铅、锌等重金属有毒物质。人若汞中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死亡率高达40%;镉的主要危害是肾毒性,还会续发“痛痛病”(引起骨质疏松,软骨病和骨折)同时还是致癌物质;人体食用含铅的食物,会影响酶及正常血红素合成,影响神经系统;
  废电池在填埋处理一个月内,其金属外壳就会被腐蚀穿孔,废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土壤、水体,对环境造成污染。据环保专家测试,如果6吨生活垃圾中混入一粒含汞电池,当这些垃圾进行填埋后,土壤中汞的浓度就会超过安全标准;若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进入焚烧厂,则其中的汞、镉等金属将会在高温下气化排入大气,使大气环境受污染,影响人体的健康。
  正常使用时电池中的汞、镉等并不会渗漏出来造成危害。
  一、(废)电池的危害性:
  万事开头难,面对着这么大的一个课题,应该从哪里研究起呢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从电池的危害性入手。人都说废电池有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废电池都有害呢电池的危害性又表现在哪里呢为此,我们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①。并不是所有的废电池都是危险品,碰也碰不得,电池种类不同,对于环境的污染差别也很大,应区别对待,有些电池如碱性干电池和镍氢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但有些电池如镉镍电池含有有害物质,进入环境长期作用,可能直接危及人们的健康。
  ②。电池污染具有生产多少废弃多少,集中生产,分散污染;短时使用,长期污染的特点,电池污染是因为电池含有以下重金属:
  铅:神经系统(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部绞痛),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变。
  汞:精神状态改变是汞中毒的一大症状。脉搏加快,肌肉颤动,口腔和消化系统病变。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就是汞中毒的典型。
  镉,锰:主要危害神经系统。镉中毒后患者手足疼痛,全身各处都很易发生骨折,俗称“痛痛病”
  ③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途径:
  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废电池也一样。我们分析了种种电池污染过程,不外乎以下几种,且这些元素本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是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使得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才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这些过程简述如下:
  电池→土壤→微生物→动物循环
  粉尘→农作物→食物→人体→神经→沉积发病
  其他:水源→植物→食品→消化
  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级的生物中成千上万地富积,然后经过食物进入人的身体,在某些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
  ④废旧电池危害的其它表现:
  那么,废电池是如何进入环境的呢,目前我国还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目前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混入生活垃圾的废旧电池在这三个过程中的污染作用体现在:
  填埋:废旧电池的重金属通过渗滤作用污染水体和土壤。(主要是干电池)
  焚烧:废旧电池在高温下,腐蚀设备,某些重金属在焚烧炉中挥发在飞灰中,造成大气污染,焚烧炉底重金属堆积,给产生的灰渣造成污染。
  堆肥:废旧电池的重金属含量较高,造成堆肥的质量下降。
  废电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处理
  21世纪朝着我们奔来,可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有没有跨入21世纪呢?垃圾随地可见,随地吐痰成了人们的习惯,废电池混于垃圾之中,污染着整个社会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说起电池,大家非常熟悉,日常生活中都要用到,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用完的废电池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对人体有些什么危害,而我们又应该怎样处理呢?作为当代的小主人,从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心和好奇心,想了解废电池中有些什么原素,它的威力为什么这么大?同学们在讨论中提出了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使我们非常急切地想通过自己探索,依靠自己,了解废电池对人体的影响及其处理对策。
  我们开始了第一阶段的研究——讨论实施计划。首先由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了解废电池的危害。我觉得先要知道废电池的危害后才能对废电池进行处理。陈峰同学提出了下一步应该如何对废电池的处理进行探讨,同学们一致认同了。XX说完,XX又迫不及待地说:仅仅知道了废电池的危害还不够,还要在学校、家庭、社会进行广泛宣传,才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同学们觉得她提出的主意非常好。经过集思广益,我们拟定了小组计划:
  一、以路桥为限,了解社会对电池的需求量(一周时)
  通过市场调查,了解社会对电池的需求量
  二、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废电池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危害的认识(一周时)
  了解电池内部结构,通过查找资料和数据,了解危害性。
  三、对废电池的处理(一周时与第二步同时进行)
  在了解电池的危害后,对它们的处理进行探讨。
  四、对社会进行广泛宣传(一周时)
  了解危害,知道处理方法后,进行宣传。
  虽然在问卷调查中受到了不少挫折和麻烦,但是我们能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对废电池危害认识的调查结果表明:中牛人中76..7%表示知道;8.3%知道很少;15%的人则根本不知道。中老人中55.7%知道,24.3%的人知道的很少,20%的人不知道。青年人(包括学生)中则有98%的人知道对环境的危害,仅有2%的人表示知道得很少,没有人不知道。
  废电池对人类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根据资料证明:电池用完后若弃之于自然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因为电池中含有汞,外层金属锈蚀后,汞就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地下水,再通过农作物或饮用水进入人体,将会损伤人的肾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理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可想而知,真是让人听了可怕极了。此外,我们还用一节五号电池做过实验。我们先将一洗净了的塑料瓶子里装了半瓶自来水,然后将一节五号电池放入水中,过了片刻,水和电池都没任何变化。我们又取来一只空瓶,像刚才一样洗净后,装入水,我们又取来一节用完的五号电池,想用刀片把它分成两半,可是不管用剪刀,还是刀片都不能使它们分开,有同学提出用斧头敲。第二天,一位同学带来了一把斧头,我们又拿出一节五号电池,用斧头对着一节电池敲了起来,没有多少间,一些灰色的粉末渗出了金属,我们又断续敲,灰色的粉末变成了漆黑的了,经过大家的分析和判断,确定了这些粉末是汞、镉、镍、铅等制度配制出来的。经过实验,我们体会到,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齐心协力,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要克服困难,才能把事情顺利完成。接着,我们又开始对废电池的处理进行了探讨。讨论中,大家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议:
  1、如到商店里去买电池,要带着一节废电池,这样就可以便宜、打折。
  2、如果要买电池,不带废电也,就不能买。
  3、写一份倡议书,告诉居民们废电池的危害,然后请他们把用剩下的废电池扔进居委会设有的废电池回收箱内……
  二、废电池的成分分析和危害:
  常用电池的组成
  电池系列大量元素或物质主要有害物质
  锌锰电池ZnMnO2NH4CIZnCI2Hg
  碱性锌锰电池ZnMnO2KOHHgKOH
  镍镉电池CdNiKOHCdKOH
  镍氢电池MHNiKOHKOH
  锂离子电池LiCo或NiMn有机电解质
  曾有媒体报道说“一颗纽扣电池能污染将近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等等。对于这种说法,笔者分析如下。美国威斯康辛麦德逊大学的一个研究组的调查结果表明:每个人的需水量差异很大,在未脱水的情况下,一个人每天的摄取量可以从最低1.2升到最高7.7升之间,而且与年龄差异关系不大。我们可以自己计算,假设一个人平均每天饮水2.3升,一年按365天计算,并假设该自然人活到75岁,则一个人一生饮水量为:2.3×365×75=62962.5升=62.9625立方米=62.9625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要理解汞等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还要参考相关的环境标准,如我们国家的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号:GB3838-2002),
  一类、二类饮水标准规定,每升水中若含有超过0.00005毫克的汞则可以认为突破了国标的限制,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可以推算5毫克汞全部溶解于水中可以污染100000升水,也就是10万升水。而我们的纽扣电池一般也就含3-4mg的汞,所以即使这些汞全部溶解于水,也只能造成6万升水的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我们至此找到了媒体的“一颗纽扣电池可以污染一个人一生的饮水”的说法的根源。但是我们前面也讲过,扩散和溶解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这只是为了引起人们高度主意的一个形象的说法,大家要客观对待。
  三、深刻的个人感受,受益匪浅
  在这次探究活动中,我们解决了许多为什么,知道了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了解了电池内有原素。不但通过查找资料,而且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体会到了电池的内部结构。现在,不但我们自己了解废电池中的原素,而且还能告诉市民电池用完后不作妥善处理的危害,多有意义啊!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享受到了劳动后成功的喜悦,也提高了我们的社交活动能力。
  但愿我们的探索和实践,能唤起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引起全社会对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关注。

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可以是论文或研究报告,也可以同时都写,也可以只写其中一个,只要能够表达出你的研究成果就可以。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报告包括论文和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又分为综合研究报告、科研报告、实验设计、调查报告、读书报告等。我搜索到了相关资料,你参考一下吧。


(一)论文
1.论文的主要特点
论文和研究报告相比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报告突出的是研究的过程性,而论文着重体现研究的结论性和理论性。论文最重要的是要有鲜明的观点和理论体系。作者通过自己研究所取得的大量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通过周密的推理,论证自己的结论和观点的正确性和实际价值。
2.论文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内容摘要
④绪论
⑤本论
⑥结论
⑦参考文献
3.撰写论文的注意事项
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总纲,它必须反映文章的中心。论文的题目要简明,易于理解并吸引读者。内容摘要是用简短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研究的过程、方法和成果。较长的论文其摘要能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选择是否继续读下去。如果论文并不长,此部分也可以省略。绪论是论文的引子,它向读者介绍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并提出观点,引出下文。本论是作者向读者展示自己研究过程和结果的部分。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通过有效地组织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本论部分条理要清晰,逻辑推:理要严密。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专有名词术语要用的准确、适当。论文行文一般不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饰手法,不采用想当然的描述。结论是对前文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结论观点要鲜明,要与前文相呼应。参考文献是指研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章或作品。列出参考文献一方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为读者核实和深入研究提供方便。中学生的论文列出参考文献也是研究过程的一个佐证。
(二)综合研究报告
综合研究报告适用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或手段的课题。
1.综合研究报告的特点
综合研究报告与论文相比在于它能很好地展示研究的过程,同时它又与科研报告和调查报告不同,它不像后者个性那样鲜明,所以它体现报告的综合性和一般性,其着重点在于介绍研究的过程。
2.综合研究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课题的由来
④课题的目的、意义
⑤人员分工
⑥方法、步骤
⑦研究的过程
⑧研究的结果
⑨结论
⑩对上级的意见或建议
⑩体会
⑩参考文献
3.撰写综合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
综合研究报告和论文相比其特点在于能全方位反映课题的要素,尤其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由于报告强调的是过程,所以过程和结果是此类报告的重点。
(三)科研报告
此类报告适用于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课题。
1.科研报告的特点
科研报告的个性比较鲜明,它主要适用于科学实验类的研究。它不仅体现了研究的过程性,更应体现其科学性和周密性。其着重点应体现在原理的科学性,过程的完整性、周密性,数据的准确性,结论正确性。
2.科研报告的结构
①课题名称
②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
②课题的由来
④课题的目的、意义
⑤人员分工
⑧方法、步骤
⑦实验的原理及预期结果
⑧实验的器材、物品
⑨实验的过程
⑩实验的结果
⑥关于结果的讨论
⑩结论
⑩参考文献
3.撰写科研报告的注意事项
此类报告不仅强调研究的过程性,尤其强调科学性;报告中的数据必须全面准确、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反映实验的本来面貌,不能夸大和杜撰。
(四)调查报告
此类报告适用于用调查的方法研究的课题。
1.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不仅要反映调查的过程,还必须明确调查的要素(时间、对象、范围、内容、方法等),其着重点应反映调查方法的科学性,范围覆盖性和对象的代表性,突出表现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调查者透彻的分析找出规律,使读者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调查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调查组负责人及组内成员
③概述
④事实描述
⑤事实分析
⑧结论
⑦处理意见或建议
3.撰写调查报告的注意事项调查报告的一些基本要素(调查目的意义、调查时、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等)应在概中表达清楚。事实描述要实事求是,材料要真实、明,数据材料可以用图表。事实分析指的是造成事实的因分析,分析要全面、透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找出律性的东西。结论是通过定量分析到定性评价的过,结论要力求准确。意见或建议是对决策部门提的,是L7改变现状,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建议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4.调查报告范文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朱 黎 劳如颖 邹小华 张宇靖 倪 鼓
一、调查目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是中学生业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随着"减负"这一方针的出台,课业负担逐渐减轻,闲暇时间开始增多,这势必为中学课外阅读提供了契机。由于课外阅读已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因而了解当今中学课外阅读情况尤为重要,此项研究通过调查目前中学生喜爱的不同读物,分析个中原因,从而进一步了解青年一代的思想素质和文件修养。
二、调查范围
新华书店、三联书店的部分中学生顾客。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30份,收回问卷,除去废卷,其中有效卷280份。
四、调查结果
经调查发现,95%以上的中学生爱好课外阅读,由于偏好的读物因人而异,为便于表达结果,我们只将最主要的调查结果列表显示(见表8-3、表8-4)。
在"您最喜欢的书籍"选项中,男女生不约而同地将"侦探推理小说"放在了首位,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意外,因为这一类的小说兼有逻辑性强和情节49人心弦等特点,它们对好奇心强的中学生确有吸引力。卡通漫画在男女生中分别占有42%和51.6%,它的广受欢迎,巳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电影小说在男生中崭露头角,或许将合成为一股新潮流。武侠小说仍得到42%的男生的垂青。看来,英雄豪杰魅力犹存。相比之下,女生青睐于古典名著应与其渗在文学情绪和细腻心思休戚相关。
正处豆蔻年华的少女也不会错过时尚杂志期刊。在"原因"选项中,"逻辑性强"和"情节吸引人"在男
女生中分别占58.3%和77.4%。这应该是理性和感性思维使然吧。但是"文学性"、"哲理性"、"知识性"等选项却少有人问津,此类书籍仍未成为主流。在"影响因素"选项中,"个人兴趣"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确,当代学生更讲究独立与个性,可传媒影响力也着实不小。
初高中生课外阅读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不少差弄。在"最喜欢的书籍"一栏中,"侦探推理"和"卡通漫画"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生中都雄锯冠亚军;初中生年纪尚小,受到师长引导的影响较多,所以"古典名著"这类正统教育的经典也开始在初中生中倍受16目,也有41.2%的得票率。在调查中不难发现:高中生阅读的书籍范围明显比初中生更广,"艺术修养娄"和"军事类"在初中几乎无人问津,在高中却有近15%的得票率。
在"喜欢的原因"这方面,高中生的答案更呈现多元化;得票率最高的"情节吸引人"也仅占61.5%,较之初中的70.6%地位明显下降;此外,"哲理性强"这一原因也在高中占一席之地,较初中上升近lo个百分点。从"影响因素"来看,初中生对周围世界的关注比高中生略逊一筹,传媒推荐在初高中分别占5.88%与11.5%,由此可见,高中生更贴近社会,视野更为广阔。随着题海战术日趋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给予孩子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超过半数的家长全力支持子女课外阅读,必将使素质教育的发展更进一步。对于喜爱的书籍,2/3左右的青少年选择购买,l/3左右采用租、借的方法,家长在经济方面的慷慨解囊,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有利条件。
至于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中,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大多数学生接受教师推荐的课外读物,足以证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为人师表,知识渊博,了解学生,自是最佳的引导者;忧的是,竞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并不关心,看来家长对这问题的重视程度,比起教师而言,已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师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不但可取,而又是必要的,它是一个不客忽视的环节。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项调查,我们初步了解到目前中学课外阅读情况:
(1)各类型书籍在学生中都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大家仍偏重于侦探、卡通、武侠等趣味性较强的读物。
(2)由于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导致择书的差异依然存在,但相对而言,后者造成的差弄性更为明显。
(3)多数学生对选择书籍有自我主见,然而传媒作用亦不小。
(4)部分师长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但与预期情况有一定距离。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提出四点建议:
(1)在全面贡彻"减负"方针的同时,要提侣扩展课外阅读,全方位汲取知识,扛宽视野。
(2)加大传媒的力度,定期向中学生推荐一些顺应潮流的读物,起到导向的作用。
(3)学校内部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如开展课外阅读选修课、座谈会等活动。使师生间能交流心得,互相沟通。
(4)可考虑将一些颇受欢迎的题材作品编入教材,探求寓教于乐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略
5.点评
该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调查报告的要素,作者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合理的加工处理,使结果得以直观展现,结果分析到位,建议合理;调查时间没有体现,调查结果和事实分析应该用标题分得更清楚些。
(五)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适用于设计类的课题。
1.设计类研究报告的特点设计类研究报告的特点不仅在于过程性,还在于其创造性,由于此类报告大多研制的是新产品,所以其报告要向读者介绍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外产品介绍一定要体现直观性、全面性和先进性。
2.设计类研究报告的结构
a. 研究的题目
b. 课题组成员
c. 课题由来
d. 课题的目的、意义
e. 研制的原理
f. 人员分工
g. 研究的方法、步骤及所用时间
h. 研究所需条件
i. 研制的过程
j. 研制的结果
k. 产品介绍
l. 参考文献
3.撰写设计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由于此类研究创造性比较强、难度大,读者在理解设计原理上难免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作者在介绍原理和产品时要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切忌故弄玄虚。产品介绍要直观,最好能结合实物或图示。产品特性介绍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
(六)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则是读书的体会文章,只要把自己的读书体会说清楚即可。
1.读书报告的特点
读书报告和其他报告相比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变通性也比较强,只要把作者读书内容(包括收获和体会)和文献来源反映出来即可。
2.读书报告的结构
①报告的题目
②作者
③正文
④文献来源
3.撰写读书报告的注意事项撰写读书报告往往作者要加进自己的体会,但不能破坏作品的科学性。读书报告结构要清晰,条理要清楚。

总之,结题报告把自己的工作过程和成果展示给别人,只要是有利于表述,格式上是可以变通的。
http://hi.baidu.com/31330213333/blog/item/ee369b54bd85075dd1090683.html

站内信联系
PS 带上鼓鼓的荷包

高一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论文..紧急!
答:张秀云、孔祥雯总结论文:全体成员 发倡议书:史秀云、赵妍妍、刘晶 ⑵活动步骤: 阶段 时间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1 1月17日至2月14日 查找有关资料 对课题有一个整体认识并借鉴前人经验2 2月中旬 设计回收方案 策划一次全校范围的废电池回收宣传活动3 2月末 设计再利用方案 有自己独特的设计 理念,有实验样品4 4...

研究性学习论文怎么写?
答:数据或取样要准确、具有代表性,事实材料要有典型性,决不能按主观意愿任意舍取数据或更改素材,更不能造假。图表要少而精,简捷明了。7.讨论    讨论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认识与分析,其作用在于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并对研究结果不完善之处作补充说明...

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报告是论文形式,还是???
答: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报告包括论文和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又分为综合研究报告、科研报告、实验设计、调查报告、读书报告等。我搜索到了相关资料,你参考一下吧。 (一)论文 1.论文的主要特点 论文和研究报告相比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报告突出的是研究的过程性,而论文着重体现研究的结论性和理论性。论文最重要的是要有鲜明的观点...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要哪些内容
答:冰雪历史的发展与冰雪精神 的培养 高一�6�1十二班 指导老师:冰雪历史的发展与冰雪精神的培养 课题组成员 小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分工: 采访 员: 资料收集: 课件制作: 论文撰写:第一部分:有关情况说明及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来源及确定 本课题源于以下三个背景 ...

研究性学习总结优秀范文
答: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 自我评价 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

高中研究性论文范文参考
答:我觉得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在科学素养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因此,我觉得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学习,从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中汲取营养,不断地加以创新。在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要注意不断的积累,不断地丰富...

如何写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的论文?
答: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的写作,首先要明确研究目的和背景,接着阐述研究方法与过程,然后呈现研究结果与发现,最后讨论研究的意义、局限性及未来方向。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而创新成果则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

怎样写好高中语文研究性课题论文
答:为现行教育体制中一种学习方式,一般有两种方式:实践性研究学习和理论性研究学习。我认为:一般学校不具备实践性研究学习的条件,再说,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也不需要利用大量的时间去搞实际调查研究,因此,我主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仍以课堂为阵地,在加强语文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教学强化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论文格式范文
答:一、指导思想 自2008年8月,本届学生从高一年级全面进入新课改实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程,其实施根据新课程实施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意见、指导方案,采用学分的形式,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达到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

【高一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论文、详细看问题补充、、、跪求!!!给追加...
答:1、假如我是秦始皇 前文《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发表后,传到某网站去,只一天点击逾十万(据说最热闹的一个小时点击达四万),创了什么纪录云云。可见炎黄子孙关心始皇的——关心自己的传统,关心中国文字统一的根源——实在多。好现象。然而,同学说,数百个回应,大部分骂我。有些是人身攻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