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时,金额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怎么确认?

作者&投稿:重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看核算的方法
如果是成本法 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应确认的应收款项的金额确定
如果是权益法 按照投资单位按照投资比例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确定
当 实际支付的款项小于初始确认金额 用初始确认金额-实际支付的款项 来确认商誉。

第一条途径是判断出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企业的影响:
成本法: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采用成本法核算。
权益法:投资方对于被投资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第二条途径是判断给出持股比例(一般情况下):
成本法:持股比例在50%以上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第二章 初始计量
第五条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有关规定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合并方或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六条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二)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与发行权益行证券直接相关的费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有关规定确定。
(三)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关规定确定。
(四)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有关规定确定。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时,金额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有以下两个依据:
1、《成本法》,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应确认的应收款项的金额确定。
2、《权益法》,按照投资单位按照投资比例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确定。

初始计量的两种情况:长期股权投资的四个内容从初始计量的角度来讲,分为两种情况:
1、企业合并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的投资)。
2、企业合并之外其他方式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其实长期股权投资初始确认的时候也非常难,主要是要区别入账价值是按付出对价的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如果能把知识在脑子里梳理成体系,也是很好理解和记忆的,其实就是除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某些情况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按历史成本入账,其它都是公允价值。

初始计量
成本法
初始计量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
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发放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处置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投资单位对长期股权的投资按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核算)
初始计量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投资单位所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初始确认的金额)
营业外收入(份额>初始确认的金额)
后续计量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使得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增加,按照所占份额,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也要增加)
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净亏损(使得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减少,按照所占份额,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相应减少)
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被投资单位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相应会减少所有者权益,按照所占份额,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相应减少)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发放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发放股票股利(被投资单位会相应增加股本,由于法定的增资手续没有完成所以占时不做账,但需要在账簿中登记 )
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的变动(指除当期损益以外的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其他所有者权益增加(例如被投资单位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所有者权益减少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处置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时,金额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答:如果是权益法 按照投资单位按照投资比例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确定 当 实际支付的款项小于初始确认金额 用初始确认金额-实际支付的款项 来确认商誉。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怎么确认?
答:权益法(投资单位对长期股权的投资按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核算)初始计量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投资单位所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初始确认的金额)营业外收入(份额>初始确认的金额)后续计量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使得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增加,按照所占份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原则
答:法律分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原则: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长期股权投资包括:(1)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2)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3)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如何确定
答:1.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部分差额是投资方在取得投资过程中通过作价体现出的与所取得股权份额相对应的商誉价值,这种情况下不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 2.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两者之间的差额体现为双方在...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何确定
答: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债权人不应当确认。 (五)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如下方法确定。 1、如果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又能够可靠地计量,则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

在长期股权投资中初始确认金额和对价之间有什么区别,尽量用白话解释一下...
答:初始计量 就是在投资那一刻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多少。对价就是你为取得这个长期股权投资所付出的经济价值。初始计量 可以大于 对价 可以 小于 对价 也可以等于对价 不同形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金额也不一样。企业合并形式下 非企业合并形势下都不一样。企业合并 又分为 同一控制下 非...

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什么意思?
答:您好,简单的讲:初始投资成本是投资企业所投出资产的价值;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则是指投资方所取得被投资方的净资产份额。 而他们的关联是: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二者的数值是相同的,即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价值。 初始投资成本是指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时的金额: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为享有的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

浅议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记忆口诀
答: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非暂时性的控制。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利用合并控制投资核算操纵报表利润,进而操纵股价,新准则规定合并下的...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答: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的换算方式如下:(1)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区别
答: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两个阶段,初始确认时需要考虑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问题,在后续计量时如果权益法才需要考虑比较初始成本与享有的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问题。一、初始计量:确定初始投资成本 首先,应判断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