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短短13年就结束了,是秦二世的暴政,还是国家财力支撑不住才倒闭了? 本要传承万年的秦朝为什么到秦二世就灭亡了?

作者&投稿:尹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王朝的迅速灭亡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的暴政,已经超过了农民所能承受的范围。秦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制王朝,历来深受人们所关注,它的短命也从古至今有着不同的讨论。

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结束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制王朝。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向北讨伐匈奴,向南征服百越之地,可以说,秦王朝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本版图。客观的来说,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也是不能抹灭的,但是让更多的人去思考为什么这样一个强盛的王朝却只短短存在了十几年。后人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在秦王朝之后而存在的汉朝统治者刘邦他认为秦王朝之所以这么短命,在于秦王朝没有分封子弟。在农民起义爆发的时候,没有秦王室的弟去镇守地方。跟我们现在所学习到认识到的不同,刘邦他们反而认为分封制会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也是汉朝为什么会在汉初的时候实行郡国并行制度,这也是刘邦为什么在消灭异姓诸侯王之后还会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原因,在他看来分封是有利于王朝的统治的。

现在我们看秦王朝为什么那么迅速灭亡,主要的原因在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不把人民当人,“天下皆为刑徒”,意思就是在秦王朝都统治下,普通民众都像囚徒一样。秦朝的百姓徭役负担非常重。要去建长城,要去修秦始皇陵墓,要去修驰道,要去修宫殿,要去开挖水渠,正常的农业生产已经无法进行,赋税负担还很重。秦朝的律法还很严苛,在这种高压统治下,才有了陈胜、吴广的“斩木为兵,揭竿起义”。



我觉得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是有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快灭亡

秦朝的灭亡一是因为秦二世的暴政让百姓无法生存,二是因为被灭的六国残余势力心有不甘。

秦朝短短13年就结束了,这两个方面的原因都有。

这主要都是管理者没能好好治理,让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大秦帝国那么牛,统一全国后为什么短短二十多年就灭亡了呢?~

首先,我要说明问题中不准确的部分。事实上,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公元前207年秦朝末年,只有15年,并不像题目所说的超过20年。
众所周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专制集权国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那么它为什么要走这条短暂的道路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秦朝疆域)
一是大规模建设耗费了秦朝的国力。长城和秦始皇陵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只要外国领导人访问中国,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去这两个地方,成为我们国家形象的象征。此外,秦朝的重要建设项目包括阿房宫和秦之道。据记载,秦朝人口2000万,工程劳动力200万。概念是什么?200万人口,占当时秦朝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全国每十个人就要拿出一个人来建设这些工程,而不是投入生产和生活。这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无疑是一场灾难!

(长城)
其次,秦朝没有产生像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朝成祖朱棣这样有前途的国王。秦始皇的一生是辉煌的。13岁时,他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后来,他走上了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道路。他不愧为“千年一帝”。但秦二世不同。与秦始皇相比,他在历史上的名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不为人们所青睐。

(秦始皇)
第三,农民起义继续进行。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陈升、吴光领导)。此后,中国大地似乎又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时期,战乱不断。楚汉战争爆发于公元前206-202年,是这一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以项羽的失败告终,从而催生了西汉王朝的建立

从根本上来说,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在于之前短时间内的扩张让这个大王朝难以消化。面对如此广阔的疆域,直接进行中央集权统治必然要耗费极其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除此之外刚刚建立的秦王朝还具有很多周朝邦国的习气,这就意味着秦朝在统一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对所有地区所有人民一视同仁。这从秦朝建立之后所实施的很多政策就可以看出。
另外,秦朝所实施的财政制度对秦朝的灭亡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战国时,秦国就实施“以战养战”的政策,对外扩张使秦国迅速获得了土地和人口,但也导致财政的迅速崩溃。
秦在统一六国之后,将这种政策复制到了全国,此时六国已经被消灭,大秦王朝的敌人变成了南岳和匈奴,于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发动50万大军去平定南越,公元前214年又发动了30万大军去北伐匈奴,
可是要知道南越和匈奴属于游牧民族他们的生产方式和农耕民族有着明显的差距,虽然战争胜利了,但是所取得的财富远远不足战争支出。


一、秦朝迅速灭亡的内部原因
(一)郡县制的实施
相比于分封制来说,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但是秦始皇在实施郡县制时存在操之过急的问题,当时秦朝刚刚统一六国,在地方上仍然存在一些反对秦朝统治的势力。在《汉书》中记载“羽使率三万人从汉王,楚子诸侯人之慕从者数万人”。由此可见,地方旧贵族在起义时依然拥有着极高的号召力。并且他们的行动力极强,比如说高渐离击筑袭击秦始皇,张良于柏浪沙狙击秦始皇等。
对此秦始皇也实施过一定的措施,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秦始皇曾下令“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但是这一措施是失败的,虽然把地方就贵族困在了都城周围,但依然没有完全消灭社会危机。
并且这些地方贵族在当地的影响力极大,他们被困于都城周围,无疑加剧了地方和中央的矛盾。总之,郡县制的操之过急,给秦朝树立了敌人,埋下了灭亡的伏笔。


(二)秦律严苛
《秦律》是从商鞅变法时期形成的,商鞅在李悝所制定的《法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秦律》,相比于其他六国的法律来说,《秦律》极其复杂严苛。之后汉朝和唐朝的法律都是在秦朝法律基础上完善形成的。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政治水平并不适合如此严苛复杂法律的实行。比如说终结秦朝统治的刘邦,当时刘邦在押解犯人时出现了犯人逃亡的现象,按照《秦律》应当被斩,为了活命他选择带兵起义。
《秦律》过于严苛,使东方六国的贵族以及百姓无法适应,对百姓来说,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触犯了法律,就要遭受残酷的惩罚。对六国贵族来说,废井田开阡陌严重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当时六国中的贵族还在实行井田制,这一土地制度无疑侵犯了他们的权利。这些贵族虽然国家被灭,但是他们的手中还是掌握着一定的权力。
由此可见秦朝的法律缺乏变通性。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官员们往往会从中捞取个人利益,这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迫使了百姓们揭竿而起


(三)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秦始皇时期为了更好的统治天下稳定政权,采取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说,这些措施的实施过程是极其艰难的。
首先“车同轨”就意味着重新修筑桥路,这增加了百姓劳役;统一货币,对过去的其他六国人民来说也是极其不便的。这些制度的顺利实施,必须要通过行政措施来进行调整。因此这一系列制度对国家的行政机关以及百姓们的生活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最终这些措施因为严重影响到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最终的效果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还激发了社会矛盾。
(四)法家思想的影响
战国时期秦国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法家思想的影响,秦始皇重用李斯,对韩非子的“法、术、势”结合的理论深信不疑。皇帝制度的建立就体现了他唯我独尊的自我意识。
秦二世当政时也将这一思想融合到了统治当中,但是此时的这一思想已经发展扭曲,成为了秦二世暴政的借口,他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怀疑忠良,任用奸佞,屠杀兄弟。


(五)统治者的个人原因
(1)统治者的暴政
秦始皇在灭亡东方六国之后,没有尽快让百姓们休养生息,反而好大喜功,接连建立了多座大工程。先是修长城,建驰道,再修灵渠,建皇陵。这些工程的修建大大压迫了底层百姓,最终超过了百姓的极限,引起了百姓反抗。
(2)不立皇后,不设太子
在秦昭襄王继位之初,秦宣太后把握朝政,虽然帮助秦国灭掉了心腹大患义渠,但也引来了楚国贵族势力对秦国朝政的控制,或许是由于这一原因,秦始皇忌惮外戚专权,所以在位期间拒绝册封皇后和太子。
这种情况导致了秦王朝的统治缺乏外戚支持,加上郡县制的实施,削弱了嬴氏宗氏的力量,最终在刘邦兵临城下时,秦子婴没有做出任何反抗,这是因为他深知此时的嬴氏贵族,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刘邦抗衡。
(六)奸臣当道
说起秦朝时的奸臣,就不得不提指鹿为马的赵高了,赵高是个有能力的人,精通法律,深得秦始皇的信赖,还是秦二世胡亥的老师。
在赵高的挑唆下,蒙氏兄弟相继离世,尤其是蒙恬的死亡,更是让30万大军群龙无首,最终在秦灭亡时,这30万大军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秦朝覆灭。
除了大臣以外,胡亥的兄弟姐妹也相继被杀,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朝政乱作一团。最终,赵高掀起政变,杀害了秦二世。


二、秦朝迅速灭亡的外部原因
秦朝末年,社会动乱快速且剧烈,从秦始皇去世的公元前210年7月到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这8年内秦国迅速有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变成了割据的乱世,由此可见秦朝时期社会矛盾的激烈。
(一)地方贵族与秦王朝矛盾激烈
在郡县制的实施下,地方贵族的权利被大大削减,那些与贵族联系紧密的士人阶级也失去了上升的道路,在战国时期这些士人阶级往往会依附贵族,成为门客,但如今分封制已经被消灭了,过去的六国士人能够进入秦朝为官的寥寥无几,加上“禁书令”的执行,这些士人阶层皆对秦王朝恨之入骨。之后很多贵族纷纷在当地召集士兵发动战争,不少士人都加入了反抗队伍。
(二)百姓与秦王朝矛盾激烈
在秦政府的苛政下,百姓们深受其苦不堪重负,由于秦律的严苛,很多百姓选择揭竿而起,其中最著名的有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短短13年就结束了,是秦二世的暴政,还是国家财力支撑不住才倒闭了...
答:秦王朝的迅速灭亡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的暴政,已经超过了农民所能承受的范围。秦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制王朝,历来深受人们所关注,它的短命也从古至今有着不同的讨论。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结束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制王朝。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向北讨伐...

秦二世继位多久亡国的
答:秦二世公元前210年即位,在位两年既是公元前206年灭亡,当时亡国之君是子婴,献玉玺给刘邦而王国。秦二世:原名胡亥 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10年―前207年在位。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

秦朝有多少年历史、???
答: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五年。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朝灭亡。

比如秦始皇统一全国,什么时代结束?
答:秦始皇统一时代是到秦二世就结束了,也不过十多年,历史是最短的。

谁知道秦始王的资料的快快回答。本人作业急用!!!
答:安国君在位时间很短,先是为父亲服丧一年,正式即位后仅仅三天便死了。子楚即位,就是秦庄襄王。刚即位,便让吕不韦做了相国,还封为文信侯。但子楚在位时间也不长,仅三年便死去了。公元前247年,刚13岁的赢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因为年幼,政事便落入了吕不韦和赵太后之手。励精图治灭六国赢政做了秦王之后,吕不韦...

秦朝最后一位皇帝是?
答:秦朝最后一位皇帝是子婴。子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秦二世三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子婴生平鲜见于...

秦二世胡亥当了多少年的皇上
答:秦二世胡亥当了3年的皇上。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

胡亥秦二世一个暴君他的生母变成了一个神秘的兄弟并夺取了权力
答:秦二世是秦始皇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在位仅三年,时年二十四岁。胡亥因赵高而登上宝座,最终因赵高而结束了的一生。可以说是成功在赵高,失败在赵高。秦二世是秦始皇的第18个儿子,也是他最宠爱的儿子。他的大哥是傅肃,历史上有名的公子。为了能够继承秦始皇的皇位,他杀了十几个兄弟姐妹,并设计逼迫...

为什么秦朝在后期短短二十载就完全分崩离析呢?
答: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结束分裂割据状态的朝代,国家实力不可谓不强大。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却在短时间内,灭亡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政治上所实施的治国策略并不适合当时的国家状态,加上统治者的残暴,导致国家内外矛盾冲冲。在文化上焚书坑儒之后,秦朝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文化信仰体系,更是导致其他六国对秦文化的不认...

秦二世胡亥在位多少年,历史上秦二世在位多少年 胡亥之后的皇帝是谁
答:历史上秦二世在位多少年 秦朝第二个皇帝胡亥总共在位短短三年时间。他在秦始皇死后,公元前210年那年登上皇帝之位,于公元前207年被赵高的亲信所逼自杀而死,此时胡亥享年共二十四岁。 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虽然最受秦始皇的宠爱,但时他理应没有继承秦朝皇位的资格。按照礼制来说,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才是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