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文化苦旅》,走进神秘幽深的敦煌莫高窟

作者&投稿:老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老的西部丝绸之路,驼铃声声。神秘的敦煌莫高石窟,风尘阵阵。

沧海桑田,千山万水,在散文家余秋雨的眼里,都带着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正如他所说:“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这位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的学者迎着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雨,一路西部放歌,走进了茫茫沙漠中的古城敦煌,走进了幽深圣洁的莫高石窟。

公元366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云游四野,到了沙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的山上,想选择心静之地栖宿。他在峰头环顾,突然看到一幅奇特的画面。“对面的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乐樽和尚被这万道金光震撼,他擦了擦眼睛,是晚霞吗?不是,晚霞就在西边,正与三危山的金光遥遥相对。他刹那间激动万分,泪流满面。“乐樽激动地站在那里,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在这个慧悟空灵的佛者眼里,这里就是神秘的西方极乐世界,这里就是他多年寻踏的佛门圣地。他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的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让它永远金光闪闪,烁烁万年。

乐樽和尚请来能工巧匠,在沙漠深处的陡坡叮叮当当地开工凿石。他把自己看到的奇景广为播扬,远近信士都来到此地朝拜胜景,捐资献爱。一天又一天,上至王公,下至平民,或者独筑,或者合资,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祈,凝磨成一座座幽秘的石窟。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情深意浓,每一处精雕细琢的石窟中才情冉冉升腾,每一幅浓烈潋滟的壁画缭绕飞天。

在余秋雨的笔下,莫高窟壁画色彩线条蜿蜒迂回,沿着这条线的足迹,看到了莫高窟壁画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直到元朝末期。朝代更替,政权转移,经济发展,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迥异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百姿千态的飞天壁画。

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大约170年。北魏驰骋沙场的多为北方膘壮之士,所以这时期的壁画线条粗犷朴拙,运笔豪放,大胆着色。一处壁画呈现一个故事,一抹着色就是一首绵延的历史长歌。其中,北魏《尸毗王割肉救鸽》的故事最为精彩。

这是佛成道之前的修行事迹,称为“本生故事”。早在释迦牟尼的前身,为尸毗王时,慈悲仁厚,广行菩萨道,唯求立地成佛。帝释和毗首羯磨想试探尸毗王的慈悲和道心,两个人就变成老鹰和鸽子,演出了老鹰要吃掉鸽子的一出戏。

尸毗王为了从鹰口中救出鸽子,他求老鹰不要吃掉这个弱小的生命。老鹰说:“我不吃掉这只鸽子,我就会饥饿而死。”尸毗王说:“我佛慈悲为怀,普渡天下一切众生,我把我身上的肉割下来给你吃吧。”老鹰说:“可以吃你的肉,但是你割下来的肉要和这只鸽子的重量一样。”尸毗王拿来一个秤盘,让鸽子站在一端。奇怪的是,他割下的肉总是比鸽子的重量少一点,于是,他不停地割,浑身鲜血淋漓,身体颤抖摇晃。老鹰不忍心,对他说:“你都快要死了,不要再割了,就让我吃了这只鸽子吧。”尸毗王坚决不肯,割的筋断肉尽,他使出最后的力气,自己站到秤盘上。他舍身救鸽的精神顿时感动得大地猛烈震颤,枯树生叶开花,天降缤纷香雨,老鹰和鸽子就此也不见了。霎时,尸毗王身体恢复完好,他经受住了血淋淋的考验,变成了释迦牟尼,于是圆满布施波罗密。

隋炀帝下扬州,歌舞升平,香船美女。这个时期佛教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形态,加之那时国家逐渐昌盛,国力慢慢强大,工匠的艺术才华已经突显,大气精细,壁画线条流畅柔细。盛唐时代社会繁荣,艺术成就登峰造极。敦煌莫高窟有半数以上是隋唐所建。与前代偏重佛本生及说法图不同,这时候的壁画多是以“经变”与供养人为主的题材,或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或描绘开窟造像者的肖像,光彩焕然。如《文化苦旅》中对盛唐壁画线条的描绘:“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

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的飞天艺术精美绝伦,几乎是每窟都有。历经隋代的演变,飞天中大多是能歌善舞,千姿百媚的女子。她们翩翩起舞,造型优美,不仅给人“天衣飞扬,满壁皆动”的直观形象,也通过壁画把古代女子美好的容貌,绰约的风姿以及灵动的神韵充分展现出来。“这里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不管他画的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在心底惊呼,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统一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功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唐代时期的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并蓄,经济繁华鼎盛,声誉远扬海外,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余秋雨看着莫高窟中佛祖脚踏莲花的唐代壁画,感慨万千:“唐代就该这样,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如此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

据说把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如果连起来,整整长达60华里。前来一睹古风遗韵的游客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摄取这层次丰富的景深。游客们在观看壁画,也在观看历史的进程,我们品读《文化苦旅》,也在净化我们的灵魂。

一个人如果没有灵魂,就会像王圆箓一样,成为敦煌石窟的罪人。他是个无知愚昧的道士,他的魂灵鄙陋至极。就是这样一个小丑,不知为什么成了莫高窟文物的管家。在这个千古罪人的眼里,几卷经文、几尊泥塑值什么钱?傻傻的外国人买它何用?于是,他把古国千年最灿烂的文化,无数的经卷、织绢和绘画写本卖给了野心勃勃的外国冒险家,让他们把难以数计的敦煌文物一箱箱地运走,他只是收一点点的小钱……

余秋雨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上前的小丑。”

一位年轻的诗人写到:“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历史使人警醒,旅行让人明智。不知什么时候,也能像余秋雨一样,走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一睹敦煌莫高窟风雨不衰的容颜,把飞天舞曲奏响。

~

追寻《文化苦旅》,走进神秘幽深的敦煌莫高窟
答:据说把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如果连起来,整整长达60华里。前来一睹古风遗韵的游客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摄取这层次丰富的景深。游客们在观看壁画,也在观看历史的进程,我们品读《文化苦旅》,也在净化我们的灵魂。一个人如果没有灵魂,就会像王圆箓一样,成为敦煌石窟的罪人。他是个无知愚昧的...

文化苦旅的赏析
答:《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在读书理论之中引发的对祖国山河的一种向往,在其中所表现的历史苍茫感,对历史古迹和历史人物的身世忧患感源于一种生命的感喟,生命是如此博大,生命又是如此多舛;生命是如此轰轰烈烈,生命以是如此寂寞难奈。余秋雨散文有一种穿不透生命秘密的茫然感,又有一种看透生命的虚无感。

文化苦旅莫高窟读后感
答:我正好手头有他的《文化苦旅》一书,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翻阅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

《文化苦旅》3000字的读后感
答:对于一个理科生的我,《文化苦旅》有点复杂、有点文化,每次我看里面的文章时,都要看上三四遍,涉及一些不熟悉的文学知识,还要百度什么的,但还总能感到体内有一股热流暗涌。也许是我的文字太过贫乏吧,我无法细述我的感动,但这本书确实是一本感动人的书,他给了我游览山水所得不到的独特感受。...

读文化苦旅有感作文
答:跟随者余秋雨先生走过的苦旅.我将重游这个伟大的民族所创造的奇迹。 当我走进《莫高窟》,我的惊叹只是渺小的沙石.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千万年文化的沉淀,一段段历史的重温,一个个朝代的轮替都盘旅在这里,这不仅仅是宗教的天堂.更是中华文明的缩影.走进盛唐的繁华.明清的纷乱.余下的便是近代学者的脚印,我只能用膜拜...

大学生《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
答:是的,他的有一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但也有人说他的作品是文化散文衰败的标本。我想我认为是...

《文化苦旅》读后感
答:《文化苦旅》让我畅游了一遍中国,明白了一个国家的伟大,感受了一个国家的风情,也懂得了从不一样角度去看待一切。这样,即使废墟也能放射光彩,我们要永远坚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时,我总是无味的过日子,自从读了《文化苦旅》,我学会了用自我的眼睛仔细地观看世界,发现每一天都与众不一...

《文化苦旅》讲的是什么
答:《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全书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

《文化苦旅》读后感
答:从此,它蒙了辱,中华民族蒙了辱,但却正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异彩。中国文化何其多,却偏偏忽视了这座文化宝库,何其悲哀! 重读《文化苦旅》,感悟着实不少,却不能一一详述,只是:读《文化苦旅》,洗礼灵魂;寻千年文化,感悟古今。 《文化苦旅》读后感4 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他因深厚而沉默,也许是沉默的...

文化苦旅的作文素材
答:《文化苦旅》是一篇篇小巧的散文组成,极适合在闲暇是阅读,信手取来,读上几篇,或合上书细细品位,或全当一时解闷。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心绪,打开他的散文,你都会渐渐融入他的文字里,随他走遍大江南北,领略各地风光,感受他效仿古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读《文化苦旅》的第一印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