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的修行内观? 如何“内观”?

作者&投稿:邵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内观观习
  内观
  内观(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自我观察技巧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首先,藉由观察自然的呼吸来使心专注;接着以敏锐的觉知,开始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的实相。此直接的体验了知实相,是净化的过程。整条(法的)道路,是对治普遍性的问题的治疗妙方;与任何宗教或宗派没有关联。因此,它没有任何限制,不管什么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修习;不会因为种族、团体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冲突。而且每一个人都能平等无差别地获得实际的效益。
  勿误解内观
  内观不是基于盲目信仰的一种典礼或仪式。
  内观不是知识上或哲学上的满足。
  内观不是静养、度假或社交的良机。
  内观不是逃避日常生活上的考验与磨难。
  内观真正的含义
  内观是能根除痛苦的技巧。
  内观是生活的艺术,每一个人因而能对社会有正面的贡献 。
  内观是净化心灵的方法,使我们能以宁静、平稳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上的压力及困难。
  内观静坐的最终目标是证得完全的解脱和全然的觉悟。它的目的决不是仅仅只为了治疗身理上的疾病。可是许多由心理或情感因素所引起的病症都会被根除,是因这些均是心净化过程的副产品。事实上,修习内观可以根除三大苦的根源,亦即:贪爱、瞋恨与愚痴。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静坐可消缓日常生活上所产生的紧张情绪,对愉悦或不愉悦的境遇而生起不平衡的习性反应的旧有情结一一被解开。
  虽然内观技巧是由佛陀所开展出来,但这并不等于只限于佛教徒才可以修习。也绝对没有必要改变信仰。此内观技巧建立于此基本要素,那就是全人类都遭遇与面对相同的困难与问题,而能根除这些问题的技巧必定要是普遍性适用的。很多来自不同宗教的人都已体验过内观静坐所带来的利益,亦发觉和本身的信仰毫无冲突。
  一、导入期
  先由内观指导员利用播放内观法的录音带让内观者确认内观的目的与方法。第二天说明察觉自己的意义、过程及可能产生的抗拒,然后导入内观。
  二、初期
  初期阶段的特征是痛苦、杂念与内在抗拒因而无法集中。内观疗法称此情形为初期的困惑状态,其原因如下:
  1.课题与目前的苦恼脱节:内观的第一个课题是要省察「幼小时候的自己和母亲」的关系,与当前的苦恼似乎无关系,在毫无心理准备或并无明确答案下勉强接受此课题,难免感到困惑。
  2.思考模式不熟悉:设身处地去想,或者把过去认为是想当然的事情要从借贷关系、负债、否定自己的角度去看,当事人很不习惯此种思考模式。
  3.唤起记忆的困难:日常生活的思考并不需要重视太早的记忆,内观疗法要求对过去做系统而具体的回忆,诚非易事。
  4.生理上的痛苦:在狭窄的空间静坐,早晨至夜晚,很不舒服,伴随生理上的痛苦。
  5.自我防卫机制与抗拒:内观思考是把自己错误的待人感情或事件暴露出来,因此,在潜意识里表现对于杂念、记忆追溯之困难。
  三、中期
  第三天至第六天左右属于中期。内观加深,痛苦也随之增加,能够忍受这个痛苦,继续进行内观,就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得到别人恩惠的事实,由衷觉得自己的存在完全被接纳。 内观思考的确立或内观所达成的人格变化是相当戏剧性地展开,它是可以观察的。内观疗法称它为「转机」。改变的契机或类型是多种模式,并且是很微妙的。其因素或条件如下:
  1.内观思考的增强:并非在某一段时间的瞑思、祈祷或借助他人力量,乃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靠自己的力量去改革自我的意志为前提。集中思考训练,亦即时间上的连续、反复、查验指导、回忆的数量等增强学习,即使反复相同的主题,也应具备在质的方面有求变的意志。
  2.粉碎概念:内观的命题不只是要否定自己的过去,也要否定自己的思考模式。吉本称此为「粉碎概念」,即粉碎并改变陋习的自我训练。起初会有不愉快的感觉和厌恶自己的感觉。到了饱和点之后,反而觉得舒适与放心。
  3.记忆的重现:旧记忆的重现非常困难,不仅在数量方面很难回忆,并且不切实际。及至内观进行到某一阶段之后,回忆的数量会增加,时间的隔绝也随之缩短,现实感觉增加,存在的确在接踵而至,然后才会有「转机」的出现。
  4.洞察与情绪经验的出现:其特征如下:
  (1)自我批判带来伴随情绪激动的自我否定,可能因自我厌恶、自我怜悯、自卑而哭泣不已,于是有呆然若失或落魄的状态产生。
  (2)生理上会有疲劳。
  (3)心理上呈现一片空白状态。
  (4)精神上是非常苦闷。
  (5)同时伴随着安乐的心境,亦即大欢喜、非常肯定的经验。
  (6)精神上摆脱一切重担--怀疑、否定感情、不统整--感激自己生存的事实,对于社会有奉献的心情。
  (7)刹那间虚脱或落魄的状态消失,充满活力。
  (8)他人眼里也认为整个人都改变。
  (9)以上的情形或者短暂就经过,或者同时发生几种现象。
  四、结束期
  如果是集中内观,通常会有1小时左右的结束座谈会,互相交换内观体验。辅导员也会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继续进行内观。

推荐普贤上师言教,慧灯之光,最好在看看索达吉堪布的视频,大圆满前行,对于如何修行,内观都有次第的讲解,对于如何闻思修都有详细教授。

很简单,观心,明心见性。

如何内观~

内观禅修是怎么一回事呢?目标是什么呢?内观禅修就是使禅修者经由一段时间的训练,培养出一种开放而稳定的往内观察的能力,使自己真正的活在当下,时时照顾好自己这一颗心。这能力人人都可培养出来,但要经过一番的训练。譬如篮球国手,就有很强的打篮球的能力。没有打过的人,就没有这种能力。同样的,人人可以被训练到会开车,而拥有开车的能力,但如果没有实际的训练,即使懂得车子的原理,仍然不会开车。内观禅修就是要培养出一种往内观察的稳定能力。这种能力使自己的内心轻松而明白,以这种清醒而稳定的心,就可以面对人生的起伏,这便是内观禅修的目标。内观能力经过训练培养起来以后,就伴随着你,所以,可以说内观的能力就是你最可依赖的朋友。
一个重要基本原则是:要轻松!要很轻松地觉知自己面前呼吸的进出。眼睛自然地张开,不用闭眼睛。全身放松,背要直,肩膀要松。呼吸进来时,知道进来了;呼吸出去时,知道出去了。如此,一直将心摆在觉知呼吸上,不用专注在鼻端的一点。因为专在一点,不知不觉就会使心紧起来,而不再处于轻松的状态。坐久了,脚痛怎么办?此时可以换脚,但要觉知整个换脚的过程,而后再回到觉知呼吸的进出。这种观察呼吸的方式,便是佛陀所教导的「安那般那念」,也就是「入出息念」,一般简称为「观呼吸」,论典上尊之为「甘露法门」,可知其重要地位。「入出息念」其实很简单,佛陀说:
「盘腿而坐,端正身体,系念在前。
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彼长入息,了知我长入息。
彼长出息,了知我长出息。
或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
或短出息,了知我短出息。」
(1)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禅修的人坐好身体后,就将注意力摆在面前附近,很清楚地觉知气息的进入和气息的出去。
(2)在禅修的过程中,首先觉知到长的入息和长的出息,觉知久了以后,也可以觉察到呼吸入出的交换时的情况。这个交换的阶段,称做「短」的入息出息。此时因为内观能力已不断提升,因而可觉察到呼吸在进出之间的那一小小段落的情况。
(3)观察呼吸时,一方面身心要放轻松,一方面内心的觉知不要离开所观察的呼吸,也就是说,你的心不要跑到其他的地方去,那么,你就开始「活在当下」了,并且开始拥有一种往内观察的能力了。
(4)平时每次至少连续观察呼吸三十分钟,一天多次,只要持之以恒,一个月后就可自知自己内心的稳定力提升了。
(6)内观禅修训练的第一阶段,就是使内心的稳定度,从能力低提升到能力高。譬如投篮球,开始学习时,十个投近一二个,经过不断的训练就能投近八九个,这种能力培养出来后,就是这个人所拥有,别人抢也抢不走。没有训练过的人,就没有这种能力,这能力不是由祈求、加持而得来的。禅修训练的最后阶段,要求心能不费力气地一直(百分之百)安住在对象上。
(7)内心培养出高的内观能力后,就会发现到自己的情绪变得很稳定,处事变得得心应手,不再徘徊在人生的瓶颈内,生活觉得有趣了。
依据同样的原则,要轻松地将心摆在觉知自己当下的肢体动作上。佛陀所教导的一个重要禅修方法就是「经行」。
经行是在一段适当的距离内(约十几步)来回行走。行走时,全身放松,双手抱在胸前或握在身后,以自然而舒适的步伐行走,眼睛自然地张开,不要看太远,也不要看太近,步伐速度要自然,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在经行时,一直觉知自己的脚步移动,同时以开放的心,不排斥各种内外的讯息,不为各种顺逆的情境所动,内心保持稳定,不起贪瞋的心,一旦能够长期保持这种稳定的状态,内心即能感觉欢悦、轻安、无压力,身体舒服,而得到「动中之定」,此即生活中的定,依靠这种稳定的心,便有智慧处理所碰到的问题,而不慌乱。此时对世间的事物能有距离地观察,心不被粘住,不随境转。
在今日充满紧张和压力的生活中,经行便是一个方便而简单的纾解压力的方法。这种轻松而稳定的向内观察自己肢体动作的禅修方法,便是佛陀所说的:
「于行时,了知我在行。
于住时,了知我在住。
于坐时,了知我在坐。
于卧时,了知我在卧。
也就是说,禅修者在行、住、坐、卧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一直觉知自己当下肢体动作,如此,便能够真正地活在当下,并且开始拥有一种往内观察的稳定能力了。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两种重要的禅修方法。方法有了,剩下的就是个人的努力。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非常强壮,打起仗来,神勇无比,很受国王宠爱。但是岁月不饶人,年纪一大,却是衰弱不堪。有一天,它走到池塘边喝水时,不幸陷在泥中,脱困不得。旁边的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推不动,因为这只大象实在太重了。国王知道后,就派一位驯象师去处理。这位驯象师到达大象陷身的地方,观察了一下子,就叫人吹打战鼓。大象一听到隆隆的战鼓声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不由得精神大振,一鼓作气,就脱离了困境,从泥淖中重获自由。当年的佛陀以这只大象的故事告诉弟子们:
「你们要像这只大象自行脱困一样,要奋力的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所以想从内观禅修获得新生的人们,也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出强而有力的内观能力,将自己从生活的瓶颈中拔脱出来,不要只想依赖外力,要像大象一样靠自己的力量挣脱出来。结语
生活中必然会有问题的产生,所出现的问题常常是两难的问题。重要的是培养出一颗稳定并有觉醒的心去处理这些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经由不断的内观练习,不但看清了「身的动」,也看清了这些问题的来源──「心的动」,也就是来自各种妄念、私心的生起。经由层层的深入,可以看到身心的无常、无我,就不会执着自己的色身,也不会固执自己的意见、想法,生起贪心、瞋恨等负面的心理,因而能够心平气和的处理好两难的问题。生活中的内观禅修很简单,只是常为人所忽略。只要修行的方法对,即可渐渐培养出稳定的心。但必须留意的是,在禅修进行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的身心反应,这是因人而异的,对这些现象都不要理它,要持续不断地觉知自己当下的呼吸或身体的动作,如此智慧自然现前。唯一能使自己解脱痛苦者,只有自己的智慧现前。要想智慧现前,就要培养出强而稳定的内观能力,如此才能从两难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完全体悟生命的意义,并成为真正自在的人。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内观
内观(毗婆舍那,Vipassana)在印度巴利语中,意思是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
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什么是修行的内观
答:外是表相,内是本质。外观地水火风,内观坚暖湿动。外观其相,内观其性。这个要真正明白什么是内外才能行。

如何系统的修行内观?
答:5.自我防卫机制与抗拒:内观思考是把自己错误的待人感情或事件暴露出来,因此,在潜意识里表现对于杂念、记忆追溯之困难。三、中期 第三天至第六天左右属于中期。内观加深,痛苦也随之增加,能够忍受这个痛苦,继续进行内观,就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得到别人恩惠的事实,由衷觉得自己的存在完全被接纳。 内观...

如何“内观”?
答: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内观 内观(毗婆舍那,Vipassana)在印度巴利语中,意思是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

谁能教我怎么内观修行?看书看的头痛, 想找人教
答:可以去看看《童蒙止观》。个人建议最好有证果的师傅教你,自己练容易出偏。境界来了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所谓“观”,就是不打妄想~!!而且连不打妄想的这个念头都没有,当下就是自心。

修行的智慧:内观就是观察自己内在的世界
答:10天的内观课程有很多想要分享的东西:比如这里的女性修行者都很有气质,眉清目秀,说话满含爱意和慈悲;禅堂内鸟语禅香,禅堂外微风绿柳;膳食很丰盛,每餐都有五谷坚果和水果。作为年纪做小的娃,最后一天被阿姨们群夸和关心:骨骼清奇是习武之才,年纪小起点高是大福报,多吃点还在长身体🤗...

我的第一次禅修体验-十日内观
答:第4天,开始学习新的修行方法-内观法,即观察身上的感受。 我们对全身有系统地移动注意力,先从头到脚,然后从脚到头,从一端到另一端。但在整个过程中,不要刻意寻找或避免某种感受,而是如实地去观察、去觉知全身所出现的感受,无论那感受是冷、热、轻、重、痒、悸动、紧、胀、压力、疼痛、刺痛、脉动或振动等等。

请问佛家内观如何修行?修行需注意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修习?
答:我本人就是修内观的,葛印卡老师的传承。因为禅修不同于其他的修行,最好还是参加有老师指导的一个培训,学会了相关的技巧,就可以自己修习了。现在内观的教授都是免费的,您可以选择参加。几乎所有人都可学习。

如何内观
答:就像我借助灯光,把手投影在墙上,我的手在墙上的这个像,我在墙上怎么修改没有意义。我手一变,像就变了。这就是为什么内观很重要了 这也叫心法,“所有万法必归于心法”。所以说为什么现实中给人算命的人,就是算不出修行人的命?修行人修的是投影源。他在超越他的认知,他在转变他的认知。他...

如何修行
答:把你的服务对象视为父母众生,一切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以真诚心对待每一个众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做众生的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当你不求任何回报地去给予、去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你的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你的工作、你的一切都会顺利。不要怕遇到违缘...

干货分享 | 关于内观禅修的10个问题,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这里
答:大陆内观中心在邮件通知报名通过后,还需进行两轮确认:第一轮在线上系统确认,第二轮需要短信回复个人抵达的交通信息。缺少任何一个,报名资格都将被取消。两轮的时间节点不一样,所以千万千万不要忘记确认了,之前就听说有人因此没报上名。其他内观中心我没有经历过,但我感觉应该是差不多的。内观中心的禅修是免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