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禁止贩卖私盐,大家知道原因么? 古代为什么要禁止贩卖私盐呢?有什么作用吗?

作者&投稿:娄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私盐是指凡未经盐务部门和税务机关批准,私制、私运、私销的原盐,或以工、农、牧、渔等免税盐改变用途或出售,以及未经外贸部门许可而由国外输入或对外输出的原盐和再制盐。

中国私盐产生的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自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实行食盐官卖,严禁私煮之后,“盐始有官、私之分”。

(古代制盐图)

一、古代私盐泛滥情况

私盐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社会问题,一直是屡禁不止。特别是从宋代开始,私盐贩子组成人员复杂,人数众多,“民以私贩为业者,十率五六”,特别是广西、江西一带,甚至出现整个村子的人都在贩私盐的。


史书上记载:“赣、广间,常以岁杪贩盐,空聚落往返,号盐子”。


四川地区“蜀盐私贩者众,禁不能止”;产盐的徽、严、衢、婺、建、吉等州私盐贩子“动以千百为群,盗贩茶盐”;而江浙等地的广大江河上,有“私盐百余舰往来江中,杀掠商贾”,甚至连都城里,都有私盐的影子。


私盐买卖不限于中原和江南地区,连边境地区也甚为猖獗。北宋与西夏和辽国接壤地区,许多边民“出塞贩青白盐,虽严禁所不能止”,“私市契丹骨堆渡及桃山盐”以食。甚至出现武装贩私盐的团伙,“动辄以千百为群,盗贩私盐”。

(盐商)

二、古代私盐盛行的原因

(一)、代表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均田制”瓦解后,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出现了按田地、资产交税的“两税法”。

这使得原来国家田赋收入的大部分转移到了土地所有者手中,国家税赋收入大大减少,两税收入远远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和开支。

于是,统治者对茶、盐、酒等物资的专卖更加严格,盐税收入在国家收入中占比越来越大。唐代中后期就出现“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的情况,盐税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宋真宗期间,盐税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5%以上,仁宗时上升到18%,到了南宋,更是上升到50%以上。

(采盐)

(二)、食盐专卖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很大,但它的弊病也不少。官盐一般质量不行,价格还居高不下,越是边远地区,盐的质量越差,“涉道愈远,杂恶殆不可食”。而且价格还奇高。

造成这个的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与政府管理上的漏洞是分不开的。南宋绍兴年间,由于战火不断,客贩不通,造成“荆湖、京西盐价每斤卖及两贯以上”,普通百姓无法承受。

(三)、与官盐相比,私盐物美价廉,很受老百姓的欢迎。所以私盐越卖越红火,官盐的竞争力越来越低,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贩私盐的行列。


(产销供应)

(四)、上图所示,是宋代官盐的销售地界规定。为了垄断盐利,官府规定,什么地方产的官盐供应哪些地区,都有明文规定,不经允许,不得跨地区销售。这种规定考虑到古代交通不发达,合理划分销售区域,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时候造成盐多的地区大量滞销,盐少的地区又没有盐可食用。“淮南诸场积盐如山,而荆湖两路民无食盐”。在不产盐的河北地区出现了“去城稍远贫家下户往往不复食盐,至有以盐比药之语”。



盐是重要的生活用品和必需品。禁止贩卖私盐的原因有那些?



古代禁止贩卖私盐,大家知道原因吗?~

古代时食盐和铁器是国家一直管控比较严格的事情,在冷兵器时代铁器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铁就能铸造武器,有了武器就避免不了会有一些有异心的人,那为什么要对食盐的管控也那么严格呢?

盐不会伤到人,这东西只是生活之中的调料品,国家为什么要那么较真呢。当然盐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盐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吃的东西。咱们现在各种饮食专家满天飞,经常会有各种言论,爆出这不能吃,那不能吃。但是大家应该从没有听过是哪个专家说盐不能吃吧,只是说让我们少盐,但是从来不会说什么不许吃盐。而也就是因为盐有这么大的必要性,导致官府认为盐有太大的暴利了,所以官府就把盐控制起来了。
而真正说起来,不允许私自卖盐这个事儿还是从汉武帝那个时候开始的。在汉武帝时期,一直都在休养生息的汉朝终于开始有所行动了,这个朝代开始对付周边的匈奴。但是也就是这样常年的战争,让大汉朝非常吃不开,导致国库入不敷出了。最终汉武帝想出了一个法子,直接就采取了桑弘羊的商业策略,开始采用“盐铁官营”,而在那之后,官府就开始垄断了盐和铁的售卖。

而值得一说的是,在古代的时候,其实谁控制了盐也就意味着谁控制了人力。在汉武帝时期,人们吃盐根本就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在汉武帝插手之后,就导致人们开始吃不起盐了。在之前,盐价是非常低的,而盐也有官营和私营两种,这两种盐的价格差不多,都非常便宜,老百姓吃哪一种都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人们在吃盐上面的选择很无所谓。但是在汉武帝接管了盐之后,百姓就很难受了。每天要干着重活,而且还会落到连盐都吃不起的地步。
根据历史记载,古代真正不准人们贩卖私盐是在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而汉武帝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没钱了。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个有着很大野心的帝王,在他之前汉朝一直都受到匈奴的欺辱,好几次匈奴都打到了汉朝的都城,汉武帝之前的皇帝都不敢对匈奴怎么样,只是一味的委曲求全,采取联姻的方式来平息战争。
汉武帝登基之后,他就不在忍让匈奴,经常和匈奴展开大战,霍去病、卫青等人都是汉朝抗击匈奴的名将,战争最是费钱,汉朝连年和匈奴抗争,所以国库日渐空虚,甚至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一个国家没有钱是不行,所以汉武帝就必须要想办法赚钱,
最后汉武帝听取了大臣的建议,他把盐还有铁的经营权都收归国有,意思就是全国的盐还有铁不管是制造还是销售都由国家管理,这些都是生活的必须品,朝廷垄断了这些资源之后,自然就可以赚的钵满盆满。
汉武帝作为统治者他实行的所有政策都是为了维护他的统治,所有的百姓生活都离不开盐,现在盐被牢牢的掌控在官府的手中,老百姓就只能从官家手中买,如果百姓有造反的迹象,朝廷还可以通过控制盐的买卖来控制百姓,这样就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而铁是在秦始皇时期实行的,当时就有将天下兵器收归咸阳的做法。铁在当时是很厉害的,如果掌控了铁,那可不赚大发了。可以随意制造兵器,发动武装力量。而且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非常重要,在农业上也用的非常广泛。要知道当时铁犁牛耕的技术已经是相当普遍了,很多东西都是由铁制造的,铁对于人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而如果官府一旦控制了盐铁也就意味着全国人民都被套的牢牢的。大家想一下,吃个饭,炒个菜必须的盐都受到官府的控制,那么人民怎么敢有异动,一发现,官府把盐停了,看你咋办。而铁就更好说了,在古代那个冷兵器时代,如果铁不管控,一堆人弄到一块儿造一大堆武器来造反,官府那就麻烦了,所以官府要对铁的流向了如指掌,这样国家人民造反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在古代盐一向都是国家十分重视的东西,因此国家很少将盐工业放开,朝廷不仅不让民间生产开采盐而且还不让私自贩卖,只能由官家统一售卖,而且得到的钱都必须全数充入国库。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之所以对盐的销售格外重视以及对盐的管控相当严格,其主要的原因除了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物品之外,还一个原因就是盐每年可以给朝廷带来大量的税赋。在古代,朝廷的国库里有三分之一的钱都是来自盐的开采和销售上缴的。
如果有官员私自开采盐和销售贩卖盐的话国家财政就会不稳,导致朝廷没有过多的钱支付军饷以及其他用度,所以朝廷专门成立了盐铁转运使等官职。
那么在古代,朝廷大可以让私人商贾自己经营销售盐,然后让这些商贾上缴盐的赋税,为何要禁止民间开采和销售盐呢。我们可以先从盐被官家管控的渊源来分析。


1.官盐的起源与发展: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必然产物
官盐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扩充军备,每年需要大量的军饷,而这些军饷都是通过增加民间赋税以此增加财政收入。
齐国在丞相管仲时期为了增加国内的经济收入以及增强经济实力创立食用盐专卖,也就是盐的开采和销售收归国有。
管仲的这一提议得到了齐桓公的支持,之后齐国的国力空前强大起来。就此官盐被历朝历代所采纳。在齐国之后,很多朝代都禁止民间私盐存在,加强对官盐的管理。
后到了汉朝,历代帝王逐渐将官盐放开,允许民间商贾通过朝廷的投放进行交易,不过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国库空虚,商贾的队伍壮大了不少,汉武帝便下令盐铁的经营权完全归属官府。
到了东汉之后,官盐再次被放开直到隋唐时期,盐的经营权才逐步被官府收回,不过当时免收盐的赋税的。到了安史之乱,盐再次被收归官府。
因此从这些朝代对盐的管控方式可以看到盐关系到朝廷的财政收入,当国库充足迎来太平盛世时期就会放开官盐的管控,到了国库空虚战乱不断就会严格管理官盐。在古代官盐使得朝廷富足起来,成为封建统治阶级赚钱充实国库的工具,也因此盐是统治集团牢牢抓住的专卖商品。
然而在古代,因为盐铁官职等级森严,因为销售官盐的银两逐级上缴导致中间被不少贪官贪污了许多,根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官盐可以每年为朝廷带来上千万两白银的财政收入,可实际上官盐所带来的利益并不止这些。


2.官盐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渠道
在古代曾经出现过几次盐被封建统治集团所垄断达到顶峰,一次是在唐末,一次是在汉武帝时期,再一次就是明清时期,这几个时期朝廷都在之前经历过一些大小好几次战争。
就清朝来说,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盐对朝廷的财政收入是多么重要。根据《清史稿·食盐盐法》记载,乾隆年间乾隆十八年,朝廷在官盐垄断上获得了700余万两白银,这这笔钱占据了当时清朝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而且这笔钱还不包括那些被逐级盐官所贪污的银两,到了光绪年间,官盐所带来的财政收入是2400万两之多。
乾隆一生曾几次下江南玩耍游历,每次下江南内务府都会很担忧,因为每次出去都会花了不少钱,相当于清朝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所以有一次乾隆再次下江南,内务府就让江淮盐官和盐商出钱,可想而知光江淮盐政就可以支付乾隆帝下江南的钱。因此,古代对盐管控不允许私盐的存在,就是因为担心国库的钱子往外流,流到了老百姓的手里,从而壮大了富商大贾。
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统治集团是不允许商贾的势力高于士族官僚阶级的,所以历朝历代都会变相打压商贾,然而朝廷也是需要这些商贾贡献钱财充实国库。在古代也出现几次因为朝廷对盐管控不力导致盐税外流国库空虚,统治集团知道盐的重要性后几次下令严查私盐。


3.历朝历代颁布禁止私自贩盐的法令
在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避免国库空虚导致国家陷入动乱,对盐铁严格管制,盐官的调任也是非常勤快,在乾隆时期就曾出现过几个盐官因为失查导致盐税不足,乾隆直接将其就地正法,甚至有的诛三族。
在汉武帝时期也是如此,根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对私盐打压是很严厉的,根据汉武帝在位时的历法,如果一家人走私私盐就会将左趾挂上铁钳这样的刑罚在当时是很残酷的,史称“钛左趾”,而到了五代十国,对私盐的惩处更是严苛,如果一个人走私私盐达到一斤一两就可以直接就地处决,明代到了朱元璋,就更加残酷了,只要与盐相关的不好的事情,但凡与走私私盐相关挪用盐赋税的都会被剥皮抽筋要么就是诛九族。
到了清代,因为清廷划清了行盐制度,所以给了私盐发展的机会,导致清廷的财政收入一时之间少了许多,清廷再次将走私私盐提到了台面上并且专门成立了打压私盐的官府。


4.走私盐对封建政权所带来的影响
在古代如果统治阶级对私盐打压力度小就会造成私盐猖獗,国家财政收入无法足额入库,国库不充实就当战争需要时就会极大影响军心,在古代每每发动战争的一方都是国库充实的,发动战争需要大量的银两做支撑正所谓粮草先行。
隋唐时期为何统治阶级对官盐管理不是很严格,甚至私盐猖獗,原因当时战争不是很频繁,国家财政收入光铁矿石等就可以支撑财政开支,可是到了安史之乱之后,国家就疯狂打压私盐,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的根基受到了重创,急需要大量的银两。
在古代,官盐是归户部管辖,而在户部的底下又分为铁和农政以及盐等,这几个项目都是每年财政收入的大头,当然不允许私盐的存在。
除此之外,古代禁止私人贩盐和古代封建统治阶级打压商贾也是存在一定关系。
在隋唐时期,商贾的地位得到了极大了提升,商贾队伍也不断壮大起来,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因为私盐肆虐壮大了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命门之一也是国家经济运转的工具之一。在古代,经济运转最频繁的就是米行以及盐行等,米和盐关系到百姓的生活生命,如果百姓没有米和盐必定会动荡社稷,所以自古以来,所有的帝王都是十分重视米粮盐。
如果私盐横行就会影响到朝廷的经济运行,在古代为何朝廷不允许商贾势力壮大,其原因就是不允许商贾的生意影响到官办生意。在乾隆时期因为一次的海运官盐失事导致清朝短时期出现了经济下滑的情况,官盐出现了事故乾隆十分恼怒直接严办了大批盐官。可见盐对百姓的生活是何等重要。

私盐在古代为啥被禁?又为啥越禁止盐贩就越猖狂?
答:五代时,盐法最酷,贩私盐一斤一两就可以正法。宋代之后略为宽松一点,杀头的标准变成“私贩三斤者死”。 (斩私盐贩子) 到了明清时期,私盐的打击力度更大。清朝就先后颁布了《豪强贩私律》、《武装贩私律》等,贩卖私盐量大者一经捕获,一律死罪。 《豪强贩私律》规定:“凡豪强盐徒,聚众至十人以上,撑驾大船...

中国古代为何禁止私盐贩卖,其中究竟有何不为人知的秘密?
答:盐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盐的使用和制作也起源于中国。《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因此,盐一直以来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为何历朝历代都禁止私盐贩卖?只允许官盐流通。在秦朝时,政府就已经开始对盐的价格进行严格规定,这也是历史第一次对主要的商品进行垄断控制的佐证。盐作为政府的...

为何历朝历代都禁贩私盐
答: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拿汉朝为例子,汉武帝之前 国家的盐禁还比较宽松,很多人靠自己煮盐、贩盐致富,但 到了汉武帝中期时,由于长期对匈奴作战,导致军费支出太 多,国库亏空,于是汉武帝便接受东郭咸阳、孔仅等人的提 议,对盐进行国家专卖,民众不得煮、卖私盐,而且盐的价...

为什么古代不能贩卖私盐
答:古代不能贩卖私盐的原因有食盐是战略物资、与官盐有冲突、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影响社会稳定、保证食盐质量。1、食盐是战略物资 盐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还能够维持身体的平衡,如果长期缺食盐的话,身体就会无力。古代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打战的,所以战场上的士兵都需要食盐,食盐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战略...

古代朝廷打击私盐贩卖,是为了经济利益吗?
答:虽然朝廷一再严厉打击,但却呈现出一种私禁愈严、则私盐愈盛的趋势。 从唐中期私盐大规模出现开始,到五代时期便已经呈泛滥趋势,除了因生活不下去铤而走险的普通百姓之外,就连官吏、押送纲船军将、驾船梢工都开始贩卖私盐,而在当时武强文弱的大背景下,尤以军人贩卖最为严重。 到了宋朝,私盐活动无论是规模还是...

古代为什么不准贩卖私盐,盐的背后代表的是什么?
答:古代不准贩卖私盐,盐的背后代表的是: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食盐背后能够带来丰厚利润;历代帝王正是看中这一点,将食盐用作国家来运作来充实国库,维护社会稳定。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根据来源不同,分为海盐、井盐还有矿盐、湖盐,这是根据提炼食盐的来源不同划分的。古代不准贩卖私盐,是因为...

我国为什么打击私盐贩卖
答:也牵涉到社会稳定.所以,这种关系着民众生计的物资一般都掌握在国家手中,不允许私营,得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来实现有计划的供给,平时可以控制物价,战时可保证物资供给,避免社会主义建设上的资源浪费。这在其他国家也同样不允许贩卖私盐的。因此,国家对食盐的生产、批发和零售均有严格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