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校? 什么是学校?简述其具有的特点

作者&投稿:堂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古代学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相传在虞舜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称之为“庠”的学校。高一级的叫“上庠”,近似国学的前身;低一级的叫“小庠”,近似乡学的前身。

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于是也就有了专门传授和学习文字的机构“成均”。这也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夏朝时学校分成了四种,按其级别的高下分别称之为“学”、“东序”、“西序”和“校”。商朝取代夏以后,又将这四种学校的名称改为“学”、“右学”、“左学”和“序”。

西周时较高级的学校,分别称之为“辟雍”、“成钧”、“上庠”、“东序”、“瞽宗”。其中“辟雍”最尊。在诸侯各国则有称为“泮宫”的学校,较低一级的学校,有每25家设立的“家塾”,也有每500家设立的“序”。

到了汉代,最高一级的学校称为“太学”,太学以下的学校有“东学”、“南学”、“西学”、“北学”等。魏晋南北朝时“太学”又称为“国子学”;北齐时则将其称为“国子寺”。至隋代,隋炀帝又将“国子寺”改名为“国子监”。此后,“国子监”之称一直沿用到明、清两代,但后来被称为“国子监”的已非以前性质的学校,而是一种实施教育管理的部门,至于各类学校则分别称之为“书院”、“书堂”、“私塾”等等。

至于“学”和“校”两字的合用,最早见于《诗经》,比较严格意义上的见于汉朝。《汉书•董仲舒传》上有“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汉书•循吏•文翁传》说:“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班固《东都赋》中也有“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之语,可见汉代学校已经盛况空前了。

学校的定义历史来源:

自夏商,便有了“庠、序”(就是学校)。孟子曰:“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一出现,便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己任,从而出现为培养人才所采取的因材施教等教育之法,历史赋予学校较高的地位。二千多年齐国的稷下学宫引发了百家争鸣、孔子在大成殿的甬道开设杏坛以六艺而教众贤、宋朝的六大书院所承担着选俊功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丘逢甲等先贤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黄宗羲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他认为学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之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论在南京晓庄学校之实践时,还提出“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去”……直至如今现代化的学校,培养人这一性质也没有变化,因为这才是学校应有之义;只不过对于“培养人才”之内涵是更为丰富、更顺应人之个性发展国家需要及社会进步,也使学校更显生命与活力。

由此可见,学校这一组织之特殊,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使命,自古至今,教书育人成了这一组织所特有的使命,多少千古伟人;便是从学校走向更广阔的历史空间,于是便有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学校是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是排忧解惑的地方,教你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较好的三观,

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教会你生活的技能,和分辨善恶好坏的判断能力教会你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的的地方同时学校也是传授知识的地方那里有朗朗的读书声和成绩进步的喜悦,也有高考考入自己理想大学的喜悦,也有高考不是称心如意,甚至落榜的遗憾小学懵懵懂懂,初中打下基础,高中扎实基础,高考一鸣惊人,再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大学更是让你明白怎么才能在社会立足,给你提供在社会上立足的条件,有的人考入自己心咦的大学有的遗憾落榜,埋头苦读,只为再战高考,总之学校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地方



学校(英语:School),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
学校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承担着对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
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五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201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1.2万所,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拥有校舍建筑面积总量达32.6亿平方米。[1]
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比上年增加0.70万所,增长1.33%;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9亿人,比上年增加674.48万人,增长2.39%;专任教师1792.97万人,比上年增加60.94万人,增长3.52%。[3]
截至2020年,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高职(大专)院校1482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本名单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2]
中文名
学校
外文名
school
类型
教育教学机构
领导
校长、党委书记、主任
职工
教师、教工、辅导员
相关视频
1.1万播放|01:27
教育部:没有明确应急预案的学校不能开学|天下财经
1.4万播放|03:47
高考成绩500分以上的考生,适合这3所特色大学,薪酬待遇高
6.2万播放|00:33
这也太惨了,还怎么敢逃课呀
2.6万播放|00:57
真的没有开玩笑,这所学校的确教授忍术、分身术等课程,超想去啊
17.2万播放|00:18
学校工资又违法了!
1.7万播放|00:33
小学利用课间操传承中华武术魂,网友:这样的学校氛围值得推广
8.5万播放|00:26
千万不能去的5个学校(四)#星知计划#
9783播放|02:52
143所新建改扩建学校如期投用 新增学位13.04万
4.5万播放|00:08
学校开设重点班合法吗?
5403播放|01:06
最新石家庄民转公的学校,已确定!求实、新星、新世纪外国语等!
查看更多
历史来源教育来源教育科研校级分类TA说
历史来源
词语来源
西周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
西汉时学校分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当今的大学。地方上置学宫。
唐时代办学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
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
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
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
辛亥革命以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教育来源
最初的教育活动与人类的生产,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人们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知识,技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逐渐增加,有些人就可以从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脑力活动;同时语言文字也在丰富和发展。这样,独立的教育机构—学校便逐渐孕育产生了。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活动进入一个自觉的历史时期。
据考证,原始社会后期,就有了专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特殊场所,这就是学校的萌芽。青少年在这里接受一些训练,学习自理,参加社会劳动,如建筑房屋、耕种、收获,照看牲畜等;学习唱歌.跳舞、游戏,学习礼仪和行为规则。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有识之士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势力的干扰,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随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立了全新的教育体系,普通民众及其子女普遍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人们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机会更多了。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青壮年文盲率大大降低;中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适用人才;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已形成规范的本科教育.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
教育科研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不同于其它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它是为学子的成长和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基础阵地。

学校(英语:School),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承担着对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五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学校(英语:School),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学校的名称起源于民国。

什么是学校~

我相信,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因此,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凡能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资源和财富,并因此有助于为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力量的一切手段,都被汇集到学校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因此,我相信,教育是一种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我相信,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对于儿童说来应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就像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我相信,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形式来实现的教育,不过是真正现实的贫乏的代替物,必将流于僵化而死气。我相信,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当简化现实的社会生活,使之缩小到一种“具体而微”的雏形状态。现实生活是如此复杂,以致儿童不可能同它直接接触而不陷于困惑迷乱;他要么会被社会中多样的过程和行动所淹没,以致失去恰当的反应能力,要么会被各种不同的活动所刺激和诱惑,致使他的能力过早地被发动,或是失之褊狭,或是丧失统一性。我相信,既然学校生活作为一种简化了的社会生活,那么,它应当从家庭生活里逐渐发展出来,应当采取和继续儿童在家庭里已经熟悉的活动。我相信,学校应当把这些活动呈现给儿童,并且呈现方式要把它们再现出来,从而使儿童逐渐地了解他们的意义,并能在其中作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这里有一种心理的必要性,因为它是确保儿童生长的连续性的唯一方法,是把过去的经验背景赋予学校所传授的新观念的唯一途径。我相信,这里也有一种社会的必要性,因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儿童在其中获得养育和道德的训练。学校的任务就是加深和扩展与学生的家庭生活有关的价值观念。我相信,当前教育上大多数的失败,是由于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递某些信息,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行为方式的场所。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在遥远的将来;儿童所以必须在学校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来在学校外做其他的事情,学校里所作的事情只是其预备而已,因此,它们并成为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也不具有真正的教育作用。我相信,道德教育是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的学校教育的核心概念。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行动中与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时,而被体验和经历着。现在的教育制度破坏或忽视了这一点,致使达到任何真正的行为训练都变得困难或者不可能。我相信,儿童应当通过他在所属共同体中的活动而被激发、管理和控制。我相信,在现在的情况下,太多太多的刺激和控制来自于教师,这是因为它忽视了学校就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我相信,对于教师的地位和也必须基于同样的基础加以解释。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灌输特定的观念,或强迫儿童形成特定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而是作为共同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儿童起教育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做出恰当的反应。我相信,学校中的训练应当从作为整体的学校中的生活出发来进行,而不是直接由教师来进行。我相信,教师的任务是依据其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认识来决定怎样使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我相信,儿童的分班和升级的所有问题,应当参照对于所有人都同样的标准来决定。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形式。特点:1.学校是具有分段的组织。学校可以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五个不同阶段。2.学校是专业教学的场所。在法律意义上,学校是专门从事学制系统内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教师团队也是经过了学校专业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同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3.学校是具有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我国可以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4.学校具有分层培养的特点。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后,学校会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分别从事普通的学科教育和专业的职业教育,学生也会在此分流。5.学校是学生聚集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学生基本都是青春活力的、不谙世事的,因此总会有纯洁美好的感情和年少无知的蠢事,总的来说是纯粹的。


什么是学校?
答:学校,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学校的特点如下:1、职能的专门性 学校教育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不同之处首要的便是学校教育的专门性。学校教育的专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任务的专一。学校惟一的使命是...

学校是什么?
答:学校(英语:School),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分类: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五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校 ...

学校是什么?
答:2.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固定场所 在教育学中,广义的教育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狭义的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这也说明了学校教育的特殊地位。3.学校是一代人又一代人的青春 一般提到学校,人们的脑海中想起来的大概都是那段无忧无虑的只顾学习的那个年纪,而那个年龄段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学校是什么?
答:学校是探索求知的学园;是生动活泼的乐园;是充满亲情的家园;是美丽优雅的花园。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之本。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我们就像是一只只小鸟,在这片天空下飞翔。

学校是什么?
答:小朋友说学校是我的什么1、小朋友说:“学校是知识的殿堂。”2、小朋友说:“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3、小朋友说:“学校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一处美丽的地方。”4、小朋友说:“学校是天,我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5、小朋友说:“学校是一只有魔法的大雁,带我领略大自然的美妙。”6、小朋友说:“学校是一盏灯...

什么是学校?
答: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能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因此,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

什么是学校?
答:我们在学校也必定会犯错,不管是深是浅,不管是自己犯错或是朋友犯错,我们都从中学习,那将来我们踏入社会时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上学可能会压力,担心考不好,但上学也可是为很轻松好玩的事。有时候上学是为了与同学见面,与他们谈话,玩耍。上课时间我们还是得专心,吸收新知识,同时跟好朋友们一起...

什么是学校?
答:到了汉代,最高一级的学校称为“太学”,太学以下的学校有“东学”、“南学”、“西学”、“北学”等。魏晋南北朝时“太学”又称为“国子学”;北齐时则将其称为“国子寺”。至隋代,隋炀帝又将“国子寺”改名为“国子监”。此后,“国子监”之称一直沿用到明、清两代,但后来被称为“国子监...

什么是学校
答:学 校 是 什 么 学校是什么?这好象已经有了很多的答案,最基本的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每个人对学校的具体感受却是不同的,下面是一位初中七年级学生的话:“记得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被送进了‘儿童监狱’——学校。从那一天起,我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被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