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马斯克发射的火箭不如50年前的,为什么他却火了? 来看看马斯克的科技货架 现实版钢铁侠当之无愧

作者&投稿:友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马斯克从造车到造火箭,成为了全球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对象,有人说他是一个吹牛不打草稿的骗子(曾有人说贾跃亭是中国版马斯克,现在看来也不知道是侮辱了马斯克还是抬高了贾总),也有人称他为未来的开拓者。他提出的“星链计划”曾在国内引发巨大争议,有通信技术专家站出来指责他这是公然“亩产万斤”。

那么他是不是真的厉害呢?在技术发展的历史中有他的一席之地吗?

是的,就目前看来,造车且不说 SpaceX 项目确实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我们这代人全面迎来太空时代的剧幕就是由他升起的。

遥遥无期的太空时代

在《小猪佩奇》中有一集叫“时间胶囊”,老师让佩奇和小伙伴们想象一下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有人说未来要住在月亮上,有人说要坐着火箭串门。在埋佩奇他们的时间胶囊时他们挖出了爸爸妈妈小时候埋的时间胶囊,里面也有一盘录像带。播出来看看,小时候的猪爸爸第一话就是:“未来的人你好呀,你们现在一定住在月球上了吧!”

真是正宗的英式冷笑话呀,确实,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苏争霸的时候,两个超级大国大忽悠向人们描绘了一扇正在打开的太空时代大门,仿佛在不久的将来去太空度假将成为中产阶级标配。

在这场忽悠大战中苏联明显入戏更深,将太空大战真当了一回事,在其中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资源,这在苏联倒下的进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991年,美国终于独孤求败了,也彻底放弃了太空争霸的路线,因为投入回报比真的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美国在登月计划中虽然获得了不少工程学上的突破,但付出的资金也实在是太高了。

整个阿波罗计划耗资255亿美元,在如今的通货比例下超过了2000亿美元,每发射一次就等价于烧掉了一组航母舰队。在经历了六次登月后,美国终于终止了这一烧钱游戏,而苏联更是一次成功登月都没有完成过,至此太空竞赛终于完成了它最华丽的一章,从此沉寂了将近50年。

▲一次就能烧掉这么多,真是财大气粗

航天常年停留在手工业时代

因为时代跨度太大,很多人都觉得登月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确实如此,现在想再造出一台土星五号火箭都做不到,难道这么些年美国的技术还退步了?或者说……登月阴谋论?

土星五号的巨大发动机

其实答案往往出乎意料,土星五号的很多部件其实是“纯手工打磨”的,是的你没有听错,那个时代赶鸭子上架的政治任务是不计成本的,就像我国的第一辆红旗轿车一样,是用无数工时与巨量的报废件堆出的成功。

▲这不是一台工业制品,而是一台手工业制品

后来NASA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决定开发一种既便宜又稳定的航天技术——航天飞机。当然后来我们知道航天飞机既不安全也不稳定,是一条完全走歪的技术路线,直到近几年都没有新突破。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美国)对太空探索停滞的原因了,一方面是没有动力,另一方面是很长时间里航天还处于“手工业时代”,收支不能相抵的任何行为都是没有未来的。

▲是的,苏联也搞了航天飞机

价格屠夫马斯克

而马斯克最大的贡献,或者说意义正是体现在这里,他的SpaceX计划是一个完全的商业性质航天发射,而他追求的不是“更高、更强、更远”,而是“更便宜”!

▲SpaceX的星际飞船,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廉价电影道具

不要小看了成本的意义,我国“四大发明”中的纸既不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材质,也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唯一一种可以大规模生产并推广的方案,是在电子时代到来前的最佳传播方案。

同样,现在的SpaceX已经可以将航天发射的成本从阿波罗计划的每公斤44万美元降到了5000美元,降幅达98.8%!非常成功的回收方案与高度机械化的量产方案,划时代地将航天发射带入了姗姗来迟的“工业革命”!

▲塞满卫星的火箭,一次60颗

这所带来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在这个工业的时代,一旦某个产业实现工业化,也就意味着白菜化的开始。在这位的低价推动下,马斯克才胆敢启动惊人的“星链”计划,总计4万颗,每年损耗还要补充8000颗卫星,远多于正在人类的所有在轨卫星。这一疯狂的计划无论最终能否完成,至少现在的成本要求已经是完全可行的了,这种完全颠覆过去航天工业运行模式的创举,一般都被称为“革命”!

▲60颗卫星排队划过天空,就算是肉眼也能看见

所以在我看到,未来可期,一个在太空度假的时代或许不会离人类太远了。马斯克是一个敢想敢做的狼灭,当然这其中时代的进程也很重要,总而言之他是一个可以给人类带来惊喜的人,我喜欢。

我是酋知鱼,一条想上天的科学作者,欢迎关注!



  在今年五月底,马斯克创立的Space X公司首次载人试航发射成功 ,这是第一次由私人公司主导的载人航天活动,可以说马斯克是继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后,新时代美国又一位商业偶像,可是风光的背后并不总伴随着鲜花掌声,马斯克也是一位曾被唾弃、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发射的火箭还不如50年前的,可为什么他却火了呢?

传奇励志的创业经历

经过Paypal等项目巨大成功所积累的财富后,马斯克选择了“上天”——航天,这是个高度垄断、成本极高的行业。万事开头难,马斯克坦言刚开始他连火箭零件都看不明白,于是他花了半年时间啃下了火箭发射动力学,他希望让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去太空冒险。但是困难接踵而至,第一次发射火箭炸了,第二次又炸了,第三次还是炸了,在最艰难的时期,果不其然看他笑话的人又跳了出来,他被财团告上了法庭,被贯上了“骗子”的名号,变卖名车房产,钱包只剩下最后20万美元的全部家当,就连自己的偶像阿姆斯特朗对其表示质疑。

沮丧的马斯克也只能笑笑说:希望他们能来到这看看我们是有多么努力如果爆炸失败了就当是看一场大型的烟花吧以及我从不放弃类似这样的话语,坦诚自己那时的精神接近崩溃。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四次马斯克的火箭终于发射成功并且拿到了NASA的10亿美元大订单,让公司起死回生,开启了逆袭之路,2015年猎鹰九号陆地回收成功、2016猎鹰九号海上平台回收成功、2018年马斯克把自己的特斯拉汽车送上了太空、2020年又把两位宇航员送上了国际空间站......他用行动打了当初质疑者的脸,很多人都笑话他吹牛,是个江湖骗子,可是他却让自己所吹的”牛“一步一步成为现实,这就是厉害的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

以颠覆性技术取得成功

纵观马斯克整个商业史,他几乎把创新颠覆创造性技术发挥到了极致,最早期的Paypal快捷支付、志在星辰大海的Space X、颠覆传统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特斯拉,还有他的脑机接口、超回路列车等等,哪一个不是我们常人想都不敢想的,即使是有想出来的,也没有人能将想法付出实际。他的许多想法和我们主流认知是相悖的,就拿载人航空来说,他将一位宇航员的运送成本压缩至了5000万美元,几乎是竞争对手的一半左右,而且还提出火箭回收的想法,还将如此大胆的想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出来,这是连很多权威机构都不敢多想的。

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英雄

硅谷”钢铁侠“有着顽石般坚定的意志,有一句话非常适合马斯克:一个人的命运当然得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进程。在这个被疫情和种族问题困扰的美国和世界土壤上,无比需要一位英雄式的传奇人物,马斯克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在创立Space X之前,马斯克只能算作是一位硅谷商客,但在经历讽刺嘲讽后的成功后,马斯克也成功迎来蜕变、化蛹成蝶,成为这个时代史诗级的英雄和精神领袖,让全人类为之振奋,毕竟每个人都有梦想,而将梦想实践到如此地步的这世上也就仅此几位。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机遇,虽然马克斯发射的火箭不如50年前,但是他这种敢于挑战既成事实的勇气,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的,50年间信息的流通速度有很大区别,这也是他为什么火的重要原因。

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钢铁侠”马斯克发射的火箭是多么的落后,但是在那个时代来看,他的发明是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走在世界的前茅,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能用现在的眼光看待过去。

每个时代的“火”都有不同的意义存在,马斯克造车、火箭都成了人们津津乐道讨论的话题,他五十年后发射的火箭也有这个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钢铁侠”马斯克发射的火箭不如50年前的,为什么他却火了?~

“钢铁侠”马斯克发射的火箭不如50年前的,他却火了的原因如下:
第一:人们崇尚的不是航天科技,而是英雄主义。
其实很多人喜欢看钢铁侠的电影并不是去看航天科技的,如果要了解现在的航空技术的话有很多纪录片或者书籍可以看,看电影本来就是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大家更看重的就是娱乐性,很少有人会去深究电影里面的航天技术,也没有人在意马斯克发射的火箭并不算先进。

至少在电影中钢铁侠就是一个科技商人,他使用的所有东西都是高科技的产物,给人一种非常高端的感觉,只要电影中这样的感觉对了,人们就觉得这个电影拍摄得很好。而且这部电影的重点并不在于马斯克发射的火箭,而在于钢铁侠这个人,人们崇尚英雄,而马克思就是人们心中的英雄。

所以在观众眼里,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马斯克这个人的人格魅力上面,不会过多的关注马斯克发射的火箭,毕竟这一幕也只会发生几秒钟的时间,而马斯克这个人会在整部电影中大篇幅的出现,加上人们喜欢英雄人物,所以他肯定会火的。

第二:看电影就是为了娱乐而已,观众不会较真。
说实话在看电影的时候还去探究火箭的技术不如五十年前这样的问题,可能只有航天专家才会关注,正常的观众是发现不了的,而且也不会那么较真。本来电影拍摄出来就是让人娱乐的,重点就在于电影的故事性,真实性在电影中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地方,因此人们喜欢钢铁侠本来就是喜欢马斯克这个人,并不是喜欢钢铁侠这部电影中的科技的部分,虽然科技的部分会给这部电影加分,但是不是重点。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突然膨胀起来了,竟然开始浏览起各大汽车品牌的官方网站,好像自己的存款有多么的无处安放一样。而在这各有千秋的几十个官网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当属特斯拉的官网。
且不说内容如何,单从这官网的名称来看,特斯拉就足够引人入胜了。不信可以去搜一下,大部分汽车品牌的官网都是以“品牌全称+广告语”,或者二者颠倒一下作为网站名称的。再来看特斯拉的官网名称——“纯电动车、太阳能面板和清洁能源存储 | Tesla”。

如果点进去光看车这一部分的话,特斯拉的官网倒和是其他品牌的官网都差不多。关键是它有一个“ENERGY(能源)”选项,这个选项点进去之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于是我决定好好了解一下,看看马斯克这些年都捣鼓了些什么,到底能不能称得上“现实版钢铁侠”。
1、光伏发电

首先要讲的自然是特斯拉官网中的那个“ENERGY”。早在1994年12月,马斯克就读宾西法尼亚大学时,曾写下论文描述太阳能“能源站的未来”:“一对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漂浮在太空,其中每个有4000米长,通过微波向地球发射能量,而用来接收能量的天线长达7000米。”这篇论文因富于想象力而被教授给了98分。
Solar City(太阳城)公司是在美国最先开始做光伏发电产业的,曾一度亏得一塌糊涂。2016年,马斯克以26亿美元收购了SolarCity,成为该公司董事长和最大股东。收购之后,同样的产品一下子从SolarCity制造变成了Tesla制造,于是渐渐也就火起来了。在过去的几年中,特斯拉携手太阳城推出了Powerwall(能量墙)和Solar Roof(太阳能屋顶)等产品,并为为用户提供从系统设计、安装以及融资、施工监督等全面的太阳能服务。

一周前马斯克刚宣布了,特斯拉今年将在全球拓展太阳能屋顶业务,并将很快进入中国和欧洲市场。2019年,特斯拉太阳能屋顶推出了最新的第三代产品,具备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低的成本,发电效率有了明显的上升。马斯克表示,太阳能屋顶是特斯拉重要的产品线之一,预计2020年太阳能屋顶的市场需求将会非常强劲,仅美国每年就有400万个新屋顶“诞生”,全球范围内有1亿套房屋可使用该产品。

价格方面,太阳能屋顶为每瓦2.11美元,以2000平方英尺(合185平方米)的屋顶和10千瓦的功率为例,需要33950美元(合23.8万元人民币)。虽然一听就很贵,但是仔细一想如果能买得起带“屋顶”的房子,可能也就不差这这二十多万了。
根据特斯拉公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透露,特斯拉太阳能业务环比增长26%,增长速度显著。
2、Starlink(“星链”计划)
在讲“星链”计划之前,不得不先讲一下马斯克的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是由马斯克于2002年6月创立的一家太空运输公司,说白了就是一家造火箭的公司,也是马斯克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在近二十年内,SpaceX在太空运输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SpaceX的Falcon 1是世界上第一颗私人生产的液体燃料火箭;SpaceX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轨道级火箭首次重复利用的私营公司;SpaceX于2018年2月首次发射了号称目前最强火箭的猎鹰重型火箭,并且在火箭内放置了一台特斯拉Roadster跑车,跑车驾驶座还有一名叫“Starman”的假宇航员……更多成就还请自行百度,实在讲不完。

接下来可以讲Starlink(“星链”计划)了。“星链”是SpaceX的一个项目,SpaceX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据说还要加3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这个计划听起来有点科幻甚至很扯,发射这么多的卫星有什么用呢?

当超过4000颗微型卫星被成功部署后,剩余的7518颗卫星会陆续被发射进340km高的超低轨道。这样“星链”便可完成在全球全空间无死角的Wifi覆盖并大幅增加使用容量,做到真正代替传统光纤的高速、高带宽、低延迟全球互联网。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颠覆传统运营商的巨大变革。
SpaceX计划通过12批火箭发射任务首先将720颗“星链”卫星送入轨道。每一批发射任务都由60颗卫星组成,每颗卫星重约为260公斤。在完成这一阶段任务后,该公司希望于2020年晚些时候开始为美国北部和加拿大的客户提供“星链”服务,2021年开始覆盖全球。
2月27日也就是十天前,SpaceX将第五批60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截至目前,SpaceX已累计发射300颗“星链”卫星。
3、火星移民计划
基于SpaceX公司,除了“星链”之外,马斯克还有一个更疯狂的计划,同时也是无数科幻电影曾出现的主题——火星移民计划。

火星移民的第一步是先找地方造出合适的飞船。2月25日,加州洛杉矶批准了SpaceX租用港口的土地,建设一个工厂用于研发和制造星际飞船,这个工厂也将是距离总部最近的星际飞船工厂。星际飞船是马斯克用于人类定居火星的项目,研究人员称它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宇宙飞船,能够乘坐一百人,相当于普通载人飞船成员数量的三十倍。
第二步,是将人“塞”进飞船并发射到宇宙中去。美国宇航局将在2020年4月下旬或5月之前向国际空间站(ISS)运送两名宇航员,这次任务被称为Demo-2,将是SpaceX在18年历史上的首次载人发射。Demo-2也将标志着历史上第一次由私人公司建造的航天器将人类送入轨道。

除此之外,上周SpaceX和Space Adventures(太空猎奇)公司签下合约,双方计划在2021年年底至2022年年初启动太空旅游计划。SpaceX的Crew Dragon(载人龙)飞船每次最多可搭载4名游客。游客将先在美国进行数周的训练,之后在佛州搭乘载人龙飞船升空。每次的行程可以在轨道中呆上五天。
最后一步便是成功在火星着陆,并在那里长期生活。此前NASA的火星移民计划,是准备对火星进行一系列的改造,让它具备地球的气候环境后,再一点点的进行火星移民。马斯克表示,他将于2024年,成功在火星上建立人类社区,通过筛选报名,成功将第一批地球人运送到火星之上,成为“有去无回”的第一批火星居民。至于这个社区如何建立,马斯克尚未与大家透露,还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4、地下高速交通
上天和入地自古便是不分家的一套“组合技能”,马斯克也不例外。2012年,马斯克提出了“超级高铁(Hyperloop)“的概念,其原理是利用磁悬浮让列车的运送舱在几乎真空的管道中前进,每舱可搭乘28人,以每小时600英里的速度飞驰着穿越国家,甚至跨越大陆。
2016年12月,马斯克在一次堵车中发推文说:“堵车快把我逼疯了!我要造一台隧道挖掘机,开始挖隧道”。为此,敢想敢干的马斯克立马又开了一家“无聊”的公司——TheBoringCompany(挖洞公司)。

目前,挖洞公司正在洛杉矶建造一个地下隧道网络,在隧道中,系统将自动通过电动滑板来传输汽车,电动滑板的最快速度达到 130英里/时(约209公里/时)。马斯克曾表示,这个地下隧道网络将多达 30 层隧道,可传输汽车,也可以传输超级列车。不过,这 30 层隧道没这么容易实现,马斯克只能在自己的 SpaceX公司停车场下面挖了一个隧道作为演示,如果要继续挖,他还得拿到政府的许可证明才行。

十天前,挖洞公司宣布其承建的拉斯维加斯会议中心园区地下首条商业隧道完工,长约1600米。这条隧道全长1.3公里,深12.2米,接驳拉斯维加斯会议中心南大厅与新设的西大厅。两个地点之间如果用普通汽车驾驶,需时大概15分钟,但是通过新建成的隧道,配合特设的Tesla电动汽车全速运行,则可以将两个场地之间的运输时间缩短至1分钟左右。
5、脑机接口
如果说上天入地加上有钱仍无法与钢铁侠媲美,接下来这个让人细思极恐的黑科技,可能会让奇异博士都兴奋不已。
一家名叫Neuralink的公司在2016年夏天便已经成立,直到最近人们才刚开始听闻这家公司,并惊奇地发现马斯克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与马斯克的其他几个公司不同,Neuralink公司的工作内容只有一个——研发“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是指创建在人类或动物脑与外部设备间的直接连接通路,被脑机接口串联的大脑能够与外部设备之间互相传送信号,交换信息。简而言之,就是说可以通过“意念”来控制电脑等设备。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了脑机接口,脑子想什么电脑立刻干什么,再也不用担心因手速跟不上导致的“死亡闪现”等下饭操作了。

马斯克相信这项技术将对研究、监测和治疗诸如帕金森症或痴呆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产生巨大的影响。而目前阶段,脑机接口仍面临许多伦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如何限制脑机接口对人类隐私的收集、分析、传播与使用从而避免人类变成“透明人”,或者与机器人统治人类类似的,AI会不会通过自我发展从而实现对人类大脑的直接控制等。
6、电动汽车
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到特斯拉上,毕竟这个马斯克科技金字塔最底端的公司,却是我们目前生活中接触到的科技领军品牌。

特斯拉在电动车行业的地位无需多言,近年来也有许多厂商陆续推出了各种性能电动车想要撼动特斯拉,虽不能说是蚍蜉撼树,但差距还是蛮大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立,也让众多国产品牌不寒而栗。国产品牌继续加油吧,在此且以保时捷Taycan Turbo S作为ModelS高性能版的竞品,稍微分析一下。
售价方面,Taycan Turbo S(下称前者)为179.8万元起,ModelS高性能版(下称后者)为89.39万,前者在不加选配的情况下贵了一倍。续航里程方面,前者NEDC续航里程为465km,后者为650km高出前者40%。车身重量方面,前者车重2338kg,后者车重2100kg,前者在比后者续航低40%的情况下重了238kg。性能方面,前者最大功率560kW,最大扭矩1050N·m,0-100km/h加速时间2.8s;后者最大功率577kW,最大扭矩931N·m,0-100km/h加速时间2.6s。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前者为L2级别,后者为L2级别但承诺将在以后自动升级至L4级别。
奇怪的认知会蒙蔽双眼,但参数是不会骗人的,此番对比,高下立见。

不久前发布的特斯拉Cybertruck更是惊呆了众人。极具科幻的造型,30倍冷轧不锈钢为车身,还有那马斯克现场翻车的装甲玻璃,加以超出众多在售高性能皮卡的优越性能,使得Cybertruck成为了特斯拉全新的一张名片。
所以今后马斯克有任何前所未有的操作我们也无需惊叹了,因为在他科技货架中最下层的特斯拉就已影响了整个汽车行业和人类出行方式。马斯克的目标,是要用科技提升人类未来的生活品质,“现实版钢铁侠”的称号对于马斯克而言,有之过而无不及。

最后说一个小彩蛋,在《钢铁侠2》的25分51秒处,马斯克作为客串演员上镜,并且史塔克还亲自夸奖了SpaceX公司的Merlin引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钢铁侠”马斯克发射的火箭不如50年前的,为什么他却火了?
答:“钢铁侠”马斯克发射的火箭不如50年前的,他却火了的原因如下:第一:人们崇尚的不是航天科技,而是英雄主义。其实很多人喜欢看钢铁侠的电影并不是去看航天科技的,如果要了解现在的航空技术的话有很多纪录片或者书籍可以看,看电影本来就是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大家更看重的就是娱乐性,很少...

“钢铁侠”马斯克发射的火箭不如50年前的,为什么他却火了?
答:马斯克从造车到造火箭,成为了全球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对象,有人说他是一个吹牛不打草稿的骗子(曾有人说贾跃亭是中国版马斯克,现在看来也不知道是侮辱了马斯克还是抬高了贾总),也有人称他为未来的开拓者。他提出的“星链计划”曾在国内引发巨大争议,有通信技术专家站出来指责他这是公然“亩产万斤...

特斯拉的马斯克到底有多牛?马斯克为什么这么厉害
答:2. 火箭的发射轨迹通常是朝向天空的,那么如果将这一轨迹放到地面上,不也是可行的吗?这就是马斯克计划中的超高速列车,速度可达1200公里/小时的灵感来源。第一原理思维教会创业者们,是否有人做过并不重要,只要遵循自然规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有可能成为现实。当被问及是否相信命运或宗教时,马斯克回...

特斯拉CEO马斯克的“癫狂”之路:“钢铁侠”是怎样炼成的?
答:马斯克第一步就是要打造一款载人火箭。 当时火箭航天技术多属于国家机密,马斯克三次造访俄罗斯,想斥资买一款退休的火箭进行研究,后来马斯克发现火箭之所以成本过高,在于火箭的制造与材料成本,且均为一次性发射。 更让马斯克失望的是“自60年代以来,火箭技术根本就没有得到发展”。 实现目的的真正方式在于如何严控成本。

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星链能否替代5G?
答:马斯克这个星链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目前也就SpaceX在低成本下干这个活,注意了是低成本,因为他解决了火箭回收的问题。02、星链和5G是互补关系。如果马斯克的要发射42000个卫星,估计时间也得到2030年吧。那个时候发达国家地面的网络情况肯定要比目前更佳,而他这个计划更多会服务于一些基站建设不怎么完善...

现实中的钢铁侠——埃隆马斯克,来看看他要改变世界的商业帝国
答:Space X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的火箭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回收多次使用的,这就让火箭发射成本大大降低。(这项技术目前只有四个人拥有:美国、俄罗斯、中国、马斯克)借助于Space X的这一套火箭系统,马斯克做了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可以用它来帮助别的机构发射卫星赚钱,他接了NASA(美国宇航局)10亿美元的订单,还帮...

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和他的超级宇宙飞船
答:马斯克的星舰飞船由火箭和客用飞船两部分组成,它们紧密协作,需借助太空推进剂转移技术实现星际间的物资交换。SpaceX下一代的猛禽发动机,以其强大的推力,为这个梦想提供了关键动力。星舰的潜力不仅在于将人类送往火星,还在于其广泛的商业应用,如卫星部署和国际空间站补给,以及马斯克提出的“点对点旅行”...

屡败屡战的spacex星际飞船,背后有着怎样的科研力量?
答:而且他最著名的产品当属阿波罗登月飞船的着陆动力系统,当然除此之外,马斯克也在不断寻找新的火箭设计师。为此他不惜开出非常优厚的报酬。而肖特维尔也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师,在航天公司工作10年,并且撰写了很多论文,马斯克甚至将副总裁的业务给她。其实对于这种航天事业个人还是非常支持的,毕竟我们也期待...

航天史上的里程碑,马斯克的火箭创造了哪些历史
答:这是民营公司有史以来所打造的最大火箭;这枚火箭将开启“超重型火箭(LEO轨道载荷50吨以上)”的廉价发射纪元。相比起“重型猎鹰”,你或许更了解它背后的“创造者”——Elon Musk(埃隆·马斯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硅谷钢铁侠”。事实上,这次“重型猎鹰”运载的货物不是卫星,正是Elon Musk自己的...

天问一号将进行关键刹车,刹车成功的话会成为我国航天的一大突破吗?
答:一、先介绍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刹车”的背景 “天问一号”是在2020年7月23日中午时分成功发射,当时发射采用的长征5号遥4火箭,能够将6吨的载荷送入霍曼地火转移轨道。“天问一号“总质量为5吨多,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大约在1吨左右,连同着陆装置“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