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中国美学是什么样的? 传统的中国美学是什么样的?

作者&投稿:禽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人的美学建立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上,俗话说的好,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中国美学确实最重要的就是吃喝二字。
说一点我自己的理解吧,希望大家不要笑话。部分观点来自李泽厚先生。
首先涉及到美这个概念,就必然是通过人的感官来发生的。这就是佛教所谓眼耳鼻舌身意。每个文化中对人的每种感官的看法是不同的,这些不同也反映在语言文字等各位文化细节上。中国人对味觉,触觉比较重视。这一点与欧洲人不太一样,欧洲的文化里,对味觉和触觉并不重视,甚至会认为这些感官都不够高尚,相对的来说,欧洲人对视觉和听觉的重视程度是最高的。表现在汉字汉语中,首先是美这个汉字,是羊大两个字合成的,也就是羊大为美。为什么羊大为美呢?呵呵,当然是好吃啊。然后关于对美的词汇是什么呢?首先是品味这个词,由此延伸出来各种美的品级的称谓,大家会发现什么呢?我们评价一个东西美不美,竟然都是类似于说啊这个真好吃啊、啊这个更好吃!天哪这个好吃的不行不行了……我们评价一个美女,会说这个女人很有味道,如果说一个人性感呢,我们会说这个人骚。这基本都是关于味觉的。
至于触觉,最明显的就是中国人对玉石的迷恋。那种美,叫做温润。人类脱离了石器时代以后,还是对石头有所依恋。我们中国人找出漂亮的石头戴在身上,这就是玉石。西方人当然也找漂亮的石头,但是与中国人不一样的是,西方人更喜欢五颜六色的闪闪发光的石头,中国人偏偏最爱的是跟羊的脂肪一样温和柔润的石头,颜色到是其次的问题了。
今天那些万物皆可盘的文玩爱好者们,把木头竹子和各位植物果实摸来摸去,以把这些东西摸到光滑并渗入人的油脂为乐,这也是西洋人所无法理解的美的体验。



以美学为业,必须先说明的一点是,从人文科学的领域讲,向大众普及性介绍这门学科,与学界内部交流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要比后者严格许多,只有在领域内部取得公认权威的学者,才有资格代表这个领域向公众发言,以避免对日常话语的错误引导。这在中国美学的领域就很麻烦,因为这一学科尚无公认之权威,美学理论界是非常混乱的,就连美学研究对象这一基本性问题,学界都未达成共识;甚至可以说在中国有一“美学家”,就有一美学系统。
基于上述情况,我只能慎之又慎的表达这个问题,“传统的中国美学”尚没有被成功建构,自然无法描述其“是什么样”,更无法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常识性说明。所以,题主“传统的中国美学是什么样?”这个问题严格说是无解的,我只能将其转换为“为什么中国古典美学没有被建构成功?”并尝试探索建构中国古典美学。
我一直关注中国古典美学的构建问题,因此非常敏感汉语界对“美学”这一术语的使用(不论是学界语言还是日常语言),我将这个问题下诸多论主的回应都浏览了,诸位实际上在言说一个尚未被建构起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刻薄点讲,大家都是在答非所问了,题主所问“传统的中国美学是什么样的?”但诸位所回应的问题实际是“传统的中国审美形态是什么样的?”或“传统的中国艺术是什么样的?”
将“中国古典美学”等同“中国古典审美”(或“中国古典艺术”),这个概念偷换很难被觉察,即便当前美学学术界,也常将“美学”与“审美”两个概念模糊化处理;甚至很多美学界业已成名成家之人物,也没搞明白对“美学”深察名号的重大意义。
关于“美学”与“审美”(包含相关“审美观念”、“审美精神”、“审美思想”、“审美形态”、“艺术精神”等这一系列概念)概念其区别的意义,具体可参照我如下回答。
“中国传统美学”与“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两个名词是否为同一概念?能否相互替换?
上述问题非常重要,这直接关涉到中国美学合法性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偏偏极易被美学学习者忽视,很多美学专家也忽视了这两者的区别,毕竟今天的学界话语完全是西方世界主导的,汉语“美学”与“审美”在英语中是同一个词Aesthetics,但我们要理解的是中国美学,必须依托我们的母语思维,汉语“美学”与“审美”两词不可混淆,“审美”是人类现实的感性活动,“美学思维”是审美意识的观念化,其势必趋向理论自觉形态,“美学”学科是人类知识近代分化所产生的这种理论自觉形态。
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概念上的混乱,目前汉语语境下,会将一个“中国古典美学传统”错误等同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这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建构相当致命。
概念明晰是思维清晰的前提,要解决中国古典美学是什么的问题,我们首要考察的,便是“美学”这一学科具体所指,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学术史上的“正名”。
美学作为一舶来词,其原初意义上的Aesthetica(感性学)诞生于西方启蒙运动之中,在18世纪近代学科分化独立的时代背景下,鲍姆嘉通提出建立“感性认识的完善”的Aesthetica,将它同哲学中研究“知”的逻辑学、研究“意”的伦理学并列。
美学脱胎于西方哲学,其本义乃“感性学”之义,其初衷是研究感性认识原理的一门学科,尽管在西方美学发展的进程中,其研究对象相对模糊,形式上并未完全遵循“感性学”初衷,比如有美学家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如黑格尔将美学等同为“艺术哲学”;而康德美学之深刻与复杂性,更非简单的“感性学”、“艺术哲学”如此大而化之的概念能够厘定清晰。但无论这些哲学家对美学理解如何不同,美学这一学科从属于哲学性质,是确凿无疑的。
因此,从学科意义上讲,美学同其他哲学分支一样,如分析哲学、现象学、德国古典哲学……这都属于非常专业的学问,也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学科内部的术语,或者说属于一个小圈子的“行话”,这套行话必须经过相关的学习和思辨训练才能进入和相互讨论。在今天西方学界,美学依旧是小学科,甚至在哲学界处于边缘化的一个学科。然而,当Aesthetica以“美学”这一极具诱惑性的翻译进入中土,竟成为大众性的一门学科,譬如上世纪曾出现过两次“美学热”,“美学”从小范围的学界讨论走向了公众的话语,产生“美学之泛化”(aestheticization),此“泛化”问题不于正文赘述,有兴趣可参见评论第一条。
“美学”之名正,而后再回归“中国古典”语境,谈论建构“中国古典美学”之意义。“美学”与近代一批学科独立,根源于近现代欧洲社会转型的学术教育,因此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既然使用了“美学”这一外来术语,对基于此历史背景的美学叙述,势必依托西方话语,我们无法以民族情感否认这一史实。但现代化并不为西方地域垄断,而属于整个人类文明,因此如何阐释建构中国古典美学,就不单具备反思中国审美传统的本土性意义,其阐释本身必然蕴含现代东西方人共通的生活处境和问题意识。故建构中国古典美学不可能仅仅对中国古典文献资料所包含的审美思维、审美观念的整理复述和简单串联,更不会是西方美学家理论的移植和套用,这一学科本身即是东西方文明在深层次上碰撞和交融的产物。
上论建构中国古典美学学科之必要性,再论解决此问题所面临的困境。中国古典美学所指向的问题,是如何对中国审美传统进行现代性阐释的问题,对传统阐释并不意味对传统的复归,而是依托美学这套话语,对传统进行创造与新的认识,然而理论阐释的前提,则必须基于对中国传统审美活动的真实性体验,脱离了此人文体验构建的中国美学,只是西方美学之印证与附庸。然而鸦片战争以来(尤其是“五四”以后),中国被迫纳入现代化进程,其文化生命上与古典中国的断裂,现代中国人很难进入中国古典语境,与中国古人发生共在之体验;而这样一种体验,在以西方美学所提供的逻辑框架和审美范畴言说时,也是极其不相应的,我们如何回归中国古典审美之真实体验,与西方美学理论进行格义,构成建构这一学科的重大挑战。



我很喜欢宗白华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人与西洋人同爱无尽空间,但此中有很大的精神意趣上的不同。西洋人站在固定地点,由固定角度透视深空,他的视线失落于无穷,驰于无极。他对这无穷空间的态度是追寻的、控制的、冒险的、探索的。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
西方美学的终极在于宇宙,所以他们的美学启发了数学、音乐和天文学,以致最后的科学意识。比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数为万物本源,但这时候他们对数的崇拜并不是本着所谓科学之精神,而是美学的感知。
中国的美学也强调宇宙,但“宇宙”的含义相较西方多了一层意思,“宇”是屋宇,“宙”是由“宇”中出入往来。我们古老的农耕文明能够代代延续,靠的就是人与天相互配合,比如古人小学讲“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我们看重的不是西方语境里的宇宙本身,而是人与宇宙本身的关系,这种两两相互的关系就是“道”。即周易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所以你看中国人的词汇:黑白、正反、日月、天地、你我、往来、喜怒、生死、有无、是非。。。这些词汇均有一阴一阳构成,其本身并不指向某种实义,而是在表达某种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也都透露这循环往复,相辅相成的规律性。
由此再来看中西方的绘画,西方绘画表现出的探索意识,让解读西画本身具有了较为严谨的学术性。但中国人解读我们自己的绘画思维非常烂漫,比如苏轼将画中兰草比作君子,荆棘比作小人,而没有小人的衬托,君子也不能彰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迁想、寄情和感兴。中国人在事物与事物,事物与人,人与天地之间感悟“道”,再讲这种“道”应用于事物、人和天地,如此循环往复,无始无极。
最后,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西方美学对宇宙的探索欲,促使他们形成了科学之精神。而中国“美学”(西方语境)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使我们发展出了丰富的人生观念和经世道理,而这些也统称为“道”。
最后,录一首小诗,是我在方东美先生一本书(具体忘了)里看到的:
何自有情因色有,何缘造色为情生。
如环情色成千古,艳艳荧荧画不成。
情因色而起,色亦为情生。如此往复,无有终极。其实这首小诗可以道尽很多问题了。



沈从文谈美:美是不固定无界限的名词,凡事凡物对一个人能激起情绪,引起惊讶,感到舒服,就是美。

蒋勋谈美:

艺术并不等于美。美,或许不在剧院,不在音乐厅,不在画廊。美,就在我们生活中。如果处在焦虑,不安全中,大概美很难存在。

朱光潜谈美:

要显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当时的人受实际问题的牵绊,不能把这些人物的行为从极繁复的社会信仰和厉害观念的圈套中划出来,当作美丽的意象来观赏。

我们在时过境迁之后,不受当时的实际问题的牵绊,所以能把它们当作有趣的故事来谈。它们在当时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太近,到现在则和实际人生距离较远了,好比经过一些年代的老酒,已失去它的原来的辣性,只留下纯淡的滋味。。

而相通的一点,如蒋勋所言,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

朱光潜老先生更是振聋发聩的六个字:

慢慢走,欣赏啊!

所以,在我们谈美,谈如何欣赏美之前,请先让我们的脚步慢下来,先让我们的目光静下来,只有不被实用主义,不被物欲蒙蔽眼睛和心灵,才能真正一窥这世上美的风貌。



中国传统美学的定义是什么?~

中国传统美学的定义
  (一)美在意象,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意象世界;
  (二)意象世界照亮真实的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自然”,它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情趣的世界;
  (三)审美活动是人的超理性的精神活动。

一句话先概论,中国传统美学是在儒家礼乐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道、禅宗的审美趣味,随着历史进展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审美特征的华夏美学。
要谈中国的美学那就离不开“美”字。
说文解字原文【卷四】【羊部】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膳也。美?善同意。无鄙切注臣?等曰:羊大则。
就是说“羊大则美”。主膳也,好吃之故。很容易理解,这是一种感官上的愉快。
还有一种说法”羊人为美“。艺术起源于巫术的是艺术起源的几种说法,上古时期,巫师戴羊头,执掌巫术的礼仪。这是一种带有社会文化功能的美。
(诗歌的起源是巫术的咒语,巫和舞在上古是同一个字,儒家礼是来自上古巫术的礼仪,乐也是巫术的礼仪,后文会详细提及)。
现在说一下礼乐传统。

脱胎于上古巫术,要求的是一种行为规范要求和准则。是直接塑造人,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也是儒家的核心。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谈了。追求上下和。

乐从和,乐和歌舞是连在一起的,是祭祀的核心。礼乐分化后,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是一种直接诉诸人的内在情感,直接发自内心。
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追求天地和。
礼可以理解成理性(儒家是理性的),乐可以理解成有节制的感性(发乎情,止乎礼,反凡作乐者所以节乐)。用礼义去克制约束人的感性欲望,在礼的制约在满足欲(是满足的,但并不是完全满足)。中国之所以没有西方那样极端的悲剧,没有强烈情感冲突的元素,酒神一样的东西,就是礼乐相互牵制的作用。礼乐的相互牵制要求中国艺术不走极端。
明白中国美学的基础是很重要的,后期不管如何吸纳新的审美观念和理论,都没有跳出这个礼乐的传统。
礼乐 诗早期是为政治服务的,都在于维护群体的稳定性,教化民众,所谓礼从和,诗言志就是这个意思。成教化,助人伦。乐可善民心,感人深。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士大夫是伦理政教的拥护者,主张文以载道,但是社会毕竟发展的,伦理政教和理性毕竟管不住情感的要求,所以儒家会不断吸纳道,禅宗的核心方法,来满足感性的要求。后面会详细提及。
儒家核心:自然的人化。
仁者乐水,智者乐山。山水天地在儒家看来都是一种符号,有表意的作用。是“有意味的形式”。具有伦理和道德的含义。自然作为道德符号的寄托指向实际人生和社会。对自然的态度落在人,人始终是自然的主人,人的主体优于自然客体。比如荀子强调的“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天人感应,
人作为主体,对自然的征服(直接影响战国秦汉以征服世界的为主题的艺术)。自然被人格化了。但这不是一种宗教式,不是上帝,不是佛陀,是人。儒家不追求永恒,是执着于现世,超越和不朽都在当世,在人际和感性世界。
美在于规范,形式,尽然有序。
和道家比儒家是世俗化的。
道家核心:人的自然化。
儒家是入世的,乐观进取的,兼济天下。
道家是出世的,避退的,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也是历代士大夫持续的矛盾之处,也是互补之法。身在江湖,心存魏阙。这很好理解,比如我自己,想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又想深山老林,不问世事,半亩良田,青山绿水。这就是儒道历史积淀的影响。
儒家从人际关系来确立个体的价值,而道家则从摆脱人际关系来寻求价值。道家追求的是一种精神超脱所带来的快乐和自由感,忘己忘物,忘怀得失。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失去主体的要求,与自然为一体。物我主客与道同一。
享受自我与自然相互交融,直接诉诸于情感自身。受到束缚的感官,被符号束缚的心思,全部摒弃这些,成为虚无,才能感应天地。
美在于内在人格,精神理想,而不在于外表,扩大了华夏美的范围,把丑引入美。比如说怪石头,拙笔,奇构。中国的艺术因之得到了巨大的解放,不必拘泥于规则,不必斤斤计较工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从属自热,与自然和谐,与自然同一。对士大夫来说自然不只是欣赏的对象,更身处其中。
中国画: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引出了中国绘画最高的艺术标准: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无法用概念来去诠释,越诠释越远离本意,不可巧密得,不可岁月得。技巧和岁月得熟练都不一定能达到。这与个体的人格境界有关。气是一种生命力,是一种能量,是“势”。
儒家追求载道,要有符号的所指,而道家追求无意为佳。与物玄同,则无不适,无不适则忘适。

从语言层面看中国古代美学的特点?
答:一代之精神气质影响其艺术风格,每一朝代的不同阶段又有明显差异。如唐代初期尚清新刚健,盛期尚华美开放,中期多元并举,晚期靡丽诡异。传统文化是传而统之的文化,流传长久说明其有着历史合理性和时代适应性,在精神领域占统治地位,说明其理论形式的完善与精致,植根传统文化的中华美学精神不仅与意识形态...

为什么说"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答: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戏曲都十分重视意境。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即有即无——朦胧之美。意境应作为艺术的虚灵境界来对待。在艺术思维、艺术作品结构体系中,它在整体上是属于虚灵的部分。当然,在中国的哲学和艺术思想中,理性与感性,形而上与形而下,又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二者属于不同层次,处于一种特殊高强度的统一之中。二、有限无限——超越之美。艺术...

意境作为中国美学范畴之一,其基本内涵与审美特性是什么?
答: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理论最先出现於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

中国传统美学对审美本质经典概括的理论是什么?
答: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作出简要而整体的把握。在我看来,审美感知是由审美对象引起的,而普遍引起审美感知满足、完善、愉快的对象,就是美 ① 。美学不仅应当研究感觉规律,还应研究感觉对象的规律。易言之,美学不仅应当成为美感学、主体审美学,还应当成为美的本质学、客体审美对象学。因此,本文...

中国美术史的传统精神是什么?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融入民族元素?
答:华夏美学基因 1美真同体 2美善同义 3和合为美(龙凤呈祥为其代表)4礼乐相亲(最重要的特点和精神,古老的美学传统)中国美学讲究真善美相统一。十二生肖,龙凤呈祥,白猿献瑞(黄永玉的金猴邮票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了人民族元素)还有鹿,马,仙鹤,猛虎,都是很好的题材。还有古代陶器上...

为什么说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答: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原因有自然观念与自然美,内心世界的追求,隐逸与清静的审美价值,诗、书、画的综合表达,非言语沟通与普遍性,精神层面的审美追求等。1、自然观念与自然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自然观念和自然哲学。意境强调与自然界的融合与共鸣,通过描绘山水、四季变化等自然景观来...

中国传统美学给现代美学带来了什么启示?
答:3、审美意境。审美意境是审美活动或审美鉴赏所达到的境界,是建筑在审美评价基础上的表现或者说是人们在审美欣赏或鉴赏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这个境界应该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思想家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审美意境或审美理想本身也有几个不同的层次,即意趣、意象和意境。中国传统美学给我们重要...

在李泽厚看来中国美学的精英和灵魂表现为四大支柱
答:在李泽厚看来中国美学的精英和灵魂表现为四大支柱:儒家美学、道家美学、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中国传统艺术需要扎根中国的学术体系去阐释与发扬,以凸显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八十年代,朱光潜、李泽厚等一批美学理论研究者开始以一种跨文化比较的宏大视角,开启中西文化比较的国际视野...

中国美学和传统文化的联系?
答:中国美学讲究的是境界。主要指的是:文学艺术方面——包括绘画,音乐等。还有礼仪文化、爱国思想、宽恕大于原谅的思想,仁慈的主张,更多时候,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跟重要的,它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共通点的,即可能是大众华的东西,也可以是阳春白雪的,但起码从对象研究上说,西方社会也是涉及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