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西部地区,怎样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 我国西部怎样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作者&投稿:牟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谈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

在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任务。而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没过于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在现代城市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它所起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得以认识。

现代城市中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城市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人们的生活、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也会日益提高。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条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园林绿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降低噪声、遮荫覆盖、防风防灾、美化城市,对改善人民的生活、生产环境,提高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给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游览、休息场所。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一)、关于净化空气的功能。现代城市的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氟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的空气污染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为控制空气污染,加强城市绿化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树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产生750公斤氧气,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有绿化的地方比没有绿化的市区街道,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少85%以上。

(二)、关于调节气候,遮荫覆盖,防风防灾的功能。实践证明:夏季绿地的气温要比城市中的路面、广场等建筑区的温度低10℃左右。七、八月份柏油路面的温度高达30℃―40℃,而草地的温度只有22℃―24℃,林地中的温度更低,一般情况下,公园中的空气湿度,要比城市其他地方高27%。由于城市绿化能发挥调节气候的作用,从而为人们创造了遮荫覆盖、防暑降温、凉爽舒适的良好环境。防护林带,可以抵御风沙的侵袭,并使保护区范围内冬季温度得到相对提高。

(三)、关于降低噪声的功能。城市中的噪声是一种有损听力中枢神经的环境污染。林木对声音有散射与吸音作用,所以,在城市中特别是道路两旁多植树木可以降低噪声。据资料记载,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噪声可降低8―10分贝。

(四)、关于美化城市的功能。园林绿化可以运用形状、色彩风格各异的花草树木,利用各种不同的地形、道路、河流及建筑,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美化市容,使城市绿树成荫,百花争妍,使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变得优美、舒适、清新。

(五)、关于公园绿地的游憩功能。城市中的公园以及其他各公共绿地,是广大群众游览、健身休息以及进行某些科普教育、文化活动的场所。紧张的工作、劳动之后,“闹中取静”,人们到公园游憩,漫步于绿地之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轻松愉快,有助于消除疲劳。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园绿地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方面的功能更为人们所重视。

这些功能是其它基础设施所不能比的,但这些功能,许多是看不见、摸不着,是间接体现的,或者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的,不象其它基础设施比较直接,短时间可见效。因此,还有很多人的绿化意识以及保护、爱护绿化的意识不是很强。

现在,我们再从“生态”角度去看城市园林绿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园林的认识,只停留在纯绿化和纯观赏的阶段,认为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锦上添花的装饰品,仅起着美化环境的作用,或体现某些人某种复杂的人文观念。而现代园林则要求既要用优秀的传统思想和现代形式高度统一,高度和谐,又要融入新鲜血液,即人类、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新学科――生态学。创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园林,因为它才是二十世纪园林发展的方向。它与古典园林的主要区别在于生态方面。

生态园林的特征是景观、生态和文化的紧密结合。我们在此引入“生态”的概念,一方面缘于现代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渴望,这其实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天性,另一方面,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突出人性,以人为本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当然,生态园林不是自然的复制,而是运用丰富的植物建立人工植物群落,以植物和动物(包括昆虫)为基础生活条件,集中体现树木和人类相依相存的关系,充分挖掘景观、生态和文化元素。所谓景观是指植物造景:如开朗的空间,宽阔的草坪,郁郁葱葱的森林,五彩缤纷的鲜花和活泼可爱的小动物,辅至以画龙点睛的建筑;生态则指其区域内各组成元素的有机组合:如树、草、花和人类的和谐,它们之间关系等;而文化是构成园林最活跃的元素,人类的历史、思维、思想、表现赋予大自然于生命和思想,我们常常称之为城市的“文脉”。如果园林没有文化,它就失去了生命,失去了灵魂。

二、如何提高城市品位和环境保护

现在,在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任务。而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没过于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在现代城市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它所起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得以认识。

(一)、重视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执行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城市整体规划,严禁侵占规划绿地。城市绿地的规划应合理布局,远、近期结合,点、线、面结合,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二)、加强建设项目配套绿地建设的监督管理,提高绿档次。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包括市政建设项目),必须从其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入手,加强其配套绿地建设的监督管理,特别是施工前的设计审核把关必须严格,以提高绿化档次。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住宅小区的建设,其配套绿地必须严格控制,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档次,不要再出现只见草坪不见树的现象。

(三)、实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制度,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单位(企业)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现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基本无严格地、强制性地、比较细化的标准,不象建筑工程。而绿化工程中的植物是有生命的,又是具有观赏性的,那么它的好坏不能简单地、硬性地去套某一标准,而只能靠施工单位(企业)的自律去选择植物。

(四)、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并把历史运用和体现于园林之中,提高园林的历史文化底蕴。

(五)、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绿地的养护水平和质量。绿地的建设是短时间的,而养护管理是长期的,因此,绿地的养护管理水平和质量,具体体现的是城市经营者的管理理念和水平,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许多绿地已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对照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的标准看,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任重而道远。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是以城市空间范围内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联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由于人是城市中生命成分的主体,因此,城市生态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居民变动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物质和能量代谢功能及其与城市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城市物流、能流及经济特征),城市自然系统的变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城市生态的管理方法和有关交通、供水、废物处理等,城市自然生态的指标及其合理容量等。可见,城市生态学不仅仅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而是为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寻求良策。

城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城市具有新闻传播网络系统,可以迅速传播大量信息。城市具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如电话、电报、传真、计算机网络等,能够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衔接起来,高效地组织社会生产和生活。

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输入分散、无序的信息,输出经过加工、集中的有序的信息。在城市的输出物中,除了物质产品和废物以外,还有精神产品,这就要靠信息流来完成。报纸、广告、书刊、信件、照片、电视、电话、收音机、电脑及电脑网络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人们的集会、交谈、讲演等,也是交流信息。一个城市信息的流量大小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

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城市大气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和氟化氢等。

粉尘 粉尘包括降尘(粒径在10 μm以上)和飘尘(粒径在10 μm以下)等颗粒性物质。降尘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降落,多产生于固体破碎、燃烧残余物的结块等。刮风和沙暴也可以产生降尘。飘尘主要来自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烧煤、烧油、冶炼钢铁等都会排出大量飘尘,其中含有多种金属微粒,如铅、汞、镉、铬、钒、铁及其氧化物,对人体有毒害作用。飘尘极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人患病。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危害很严重的污染物,因此,常被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主要是由燃烧含硫的煤和石油等燃料时产生的,有色金属冶炼厂、硫酸厂也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往往和飘尘结合在一起,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上呼吸道与水生成亚硫酸和硫酸,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时间久了,可引起慢性结膜炎、鼻炎、咽炎及气管炎等。硫的氧化物在空气中遇水汽生成具有腐蚀性的酸滴、酸雾或酸雨,其毒性比二氧化硫大10倍,对农作物的危害特别严重。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包括亚硝酸、硝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多种氮的氧化物,但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氮肥厂等工厂也会产生一些。

二氧化氮可使人患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等疾病。近年发现二氧化氮有致癌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不良影响。

一氧化碳 据报道,现在大气中的一氧化碳,有80%是来自汽车尾气。一氧化碳危害人体,轻者可引起贫血、心脏病及呼吸道感染等慢性疾病;重者会立即死亡。

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和工厂烟囱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化氢,经太阳光紫外线照射而生成的一种毒性很大而且不同于一般煤烟废气的浅蓝色烟雾。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过氧乙酰基硝酸酯、烷基硝酸盐、酮等一系列氧化剂。

光化学烟雾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使人眼睛红肿,喉咙疼痛,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视力衰退,头晕目眩,手足抽搐。

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在我国西部地区,怎样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建议走访在西部地区的一些环境保护专家和相关政府机构,比如 林业局 生态协会 环境保护局

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相协调发展,因为西部是一个落后的地区,所以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建设一些环保型社区,大力倡导环保型人才科技创新。向西部地区人民大力宣传环保知识,环保演出团进入社区。

成渝两地如何协调发展、规划及管理
答:四川、重庆两地许多经济指标虽然在西部地区有一定的优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甚至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如何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如何彻底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及移民安置后的产业空虚,如何创造性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也是中央对两地共同的期待。 被称为“世界级难题”的三峡工程...

关于祖国西部建设的资料
答:目前,全区7个设市城市实际建成区绿地率仅为16.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仅为18.3%,与全国设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27.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1.7%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按照新型"组团式"绿化模式的要求,城市绿化应突出区域性的大面积绿化效果,让这些成规模的绿地、森林成为"城市之肺"。为此,建设厅制定...

国家推动西部开发的方法是什么?
答: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二、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 (一)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是什么,如何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答:东部沿海经济区以长三角为引擎,实力最强。其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均略高于全国的1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经济区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为引擎,经济总量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都占到全国的115。南部沿海经济区以珠三角为引擎,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背景
答:面对东西部地区发展长期存在的显著差距,以及这一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支持西部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战略任务。西部大开发战略源于中共中央对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深入贯彻,是...

关于西部建设的资料
答: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以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我国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并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重要举措之一。

2011中国西部生态城市建设博览会2011中国西部生态城市建设博览会...
答:在2011年,一场规模盛大的博览会在中国西部地区展开,即2011中国西部国际生态城市建设博览会。这场博览会得到了陕西省政府的积极支持,由城市建设协会和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联手组织。博览会定于11月23日至25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其核心主题聚焦于“彰显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生态城市集群,构建和谐魅力...

我国西部大开发有哪些战略?未来中国西部发迎开怎样的发展?
答:中国西部迎来经济发展,30%的增速 经过改善之后,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是有所恢复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变,目前的势头是比较好的。所以未来西部必须要迎来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就是让经济指标保持30%以上的增速。只有目标上去了,速度增快了,那么我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发达,经济实力才能...

中西部铁路建设引领新增长战略
答:作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西部铁路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拉动投资和内需,还能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中西部经济崛起,有“一石多鸟”的作用。 首先,中西部铁路建设能够直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带动经济增长。从驱动投资的产业上分析,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可能面临着人口周期所形成的长周期拐点,制造业投资受产能过剩约束,可以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