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可能考到的课外大阅读,给文章题目就行了,越多越好。好的加分。 请问一下,有谁知道初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语文的阅读题、文言文...

作者&投稿:鄞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看看哈!!!!!!!!!!!!!

雪之魂
①清晨,推开窗子,一阵沁人心脾的清新扑面而来。窗外的一片银白渐渐融云,昨日千树万树的梨花已化作涓涓细流顺着树干流向大地母亲的怀抱。
②记得飞雪初临,那漫天飘舞的白色精灵曾以它的素洁与神奇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欢愉。它精心地装点着一个玉树琼花的世界,一个纤尘不染、令人神爽的世界。人们和它合影,留下它的芳姿;人们同它嬉戏,堆雪人,打雪仗,尽情享受这大自然的慷慨赠予。
③红日来临,晶莹的白雪化作雪水融入大地。“嘀嗒,嘀嗒”,这是雪逝去的足音,这足音里分明透着从容与坚定,如一支节奏明快、从容不迫的乐曲。
④雪带着纯净而来,将世界的肮脏与污垢洗涤而去,然后便融入大地。滋润万物,走完自己无悔无怨的一生的路。雪悄悄来时,不忍惊醒沉睡的人们;雪默默去时,又给人以绿的生机与渴望。这,便是雪之魂。(王嘉华)
(1)从全文看,文章第②段的叙述顺序是_____________。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文章第③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全文中“雪之魂”具体指什么?

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今天我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时候,你过来瞄了几眼,说:“奇怪,这个达文波特为什么没表情?她赢球没露出特别高兴的样子,失分好像也不在乎。”当时我笑笑,对你说:“就因为她没有得失心,所以能成为世界顶尖高手哇!”

其实,很多顶尖高手在赛场上都这样。我记得2000年全美高尔夫职业赛时,“老虎”伍兹到最后一天早上,还落后七杆,下午居然反以两杆赢得冠军。他对记者说:“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什么戏剧性,因为当时只专心比赛,我关心的就是怎么打好下一杆。”

比赛到最后往往比的是“心理”,谁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发挥出原有的水准,谁就能获胜。因为比赛时状态容易失常,选手能保持原来的水平就已经不错了。你看世界溜冰大赛,选手练习的时候.是不是个个神勇?连名不见经传的都能连着三转跳。但是到了正式比赛,面对满场观众和电视转播,却又一个接一个摔跤。

除了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保持体力也是重要的。想想,如果一张弓总被拉满,即使不用时,也用东西撑开,它能有力量吗?当然没有!它平常必须放松,到张弓射箭的时候,才能表现最佳的弹性。

所以好的选手.无论他是运动员,还是作文、演讲比赛的参与者,在他比赛之前,甚至前一阵,都会特意让身体休息。只有在真正比赛时,才使出全力。有些人甚至在动静之间,判若两人。

我以前有个学画的女学生就如此,她上课时羞羞怯怯。好像连有问题都不敢开口,但她居然是华人圈有名的演艺天才。有一次,我看到她在台上又唱又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后来常想,那些明星之所以在台上能魅力四射,都因为私下尽量收束自己,保留发光发热的能量。他们的“一飞冲天”,来自“三年不飞”:他们的“一鸣惊人”,来自“三年不鸣”。

孩子,你未来会面对许多大的考验、大的比赛,希望你能记住我说的这番道理。

1、信中作者希望女儿记住的“这番道理”是什么?

2.下列名言中,与文中“女学生”一例所要表达的意思相一致的一项是( )

A.才能是长期努力的报酬。一一福楼拜

B.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孙子

C.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爱默生

D.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3.第二段中的“戏剧性”在文中指什么?第四段中“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什么?

4.向年轻人讲道理的文章不少,本文却耐读易接受,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老人与海(节选)

①大约夜里十点的时候,他看见了城市的灯火映在天际的反光。起初只能依稀看出,就像月亮升起前天上的微光。然后一步步地看清楚了,就在此刻正被越来越大的风刮得波涛汹涌的海洋的另一边。他驶进了这反光的圈子,他想,要不了多久就能驶到湾流的边缘了。

②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

③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他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④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窜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

⑤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的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⑥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害怕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

⑦他回到船艄,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让他用来掌舵。他把麻袋在肩头圈好,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航行得很轻松,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他此刻超脱了这一切,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夜里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老人不去理睬它们,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不理睬。他只留意到船舷边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小船这时驶来多么轻松,多么出色。

⑧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它是完好的,没受一点儿损伤,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更换的。

⑨他感觉到已经在湾流中行驶,看得见沿岸那些海滨住宅区的灯光了。他知道此刻到了什么地方,回家是不在话下了。

⑩“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5.老人虽然终于杀死了前来抢夺他的战胜品的鲨鱼,但最终,拴在船头的猎物(大鸟林鱼)被吃光,只剩下一副鱼骨头。对这个结局,你是不是认为老人很倒霉,很不幸? (3分)

6.所选的文段中,老人再战鲨鱼面临着哪些困难?你能简单地归纳吗?(至少三点) (3分)

7.第③段写老人与鱼搏斗的情景,很为生动。请你指出此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试各举一例。(3分)

8.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经受过困难的考验吗?说出令人记忆犹新的一次战胜困难的经历。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3分)

三、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季羡林

⑴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⑵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⑶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⑷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⑸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⑹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9.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第⑷段“有人戏称他‘北京土地’”,这句话表明老舍先生什么性格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⑹段中与“豹窥一斑”、“鼎尝一脔”意思相近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1分)认真揣摩老舍先生为“我”付理发费的情节,试将该段侧面描写老舍先生变成正面描写。(2分)

12.把本文与《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比较,看看两篇文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哪些异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8分23秒的震撼

要凤春  编译

①那年,我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拍摄风光片,意外地捕捉到了一段动人心弦的真实画面。
  ②那天傍晚,一群野牛正沿着河岸缓缓前行,而在前方不远处,六七只狮子,正藏在草丛里,等待着猎物的到来。两头大野牛和一头小野牛不知道前方危机四伏,它们欢快地向前奔跑,距离队伍越来越远,却离狮口越来越近。
  ③没有任何征兆,埋伏的狮子们就纷纷跃起,三头野牛猝不及防,已与狮子狭路相逢。
  ④野牛急忙掉头逃跑,但是,狮子的速度更快,一只狮子几个起落,就追上了落在最后面的小野牛,并将其狠命地扑进河里。小野牛在河水里挣扎着,几只狮子一起咬住它,它们要把这个战利品拖上河岸来享用。但就在小牛即将被拖上岸时,河水里突然一片翻腾,一条巨鳄从河中一跃而起,它张开血盆大口,牢牢地咬住了小牛的尾巴,向河里狠命地拖拽着小牛。就这样,群狮与鳄鱼在河边展开了争夺小牛的拉锯战。几番撕扯,胜负已见,最终小牛被拉上了岸。
  ⑤我看着镜头里那可怜的小牛,它即将成为狮子的美餐了,这也许是自然界弱肉强食的必然结局。但我发现,镜头里突然有了新的内容。
  ⑥那刚刚逃走的两头野牛,竟带着近百头身强体壮的野牛狂奔而来。原来,它们在生死关头,丢下小牛逃去,并非为了苟且偷生,而是去搬救兵。
  ⑦众野牛如风而至,把几只狮子团团围在中间,一头野牛开始狂追一只狮子,这画面让人毕生难忘:在强悍的猛兽面前,这头食草动物的温顺软弱已经荡然无存,它吼声如雷,似威武的战将;而那狮子的威风,早已消失殆尽,它在这头野牛面前落荒逃跑。但是,剩下的狮子依然咬住小牛不肯松口。
  ⑧野牛们终于发怒了。它们结成战阵,逼近狮子。一头野牛对着狮子疾冲上去,用牛角猛力一挑,一只狮子就飞到了空中,然后狠狠摔到地上。几个动作,在瞬间内一气呵成,让人忘记了这竟是一头野牛。群牛怒吼,开始发动进攻,在雷霆万钧的气势下,剩下的几只狮子终于面露惶恐,它们无力地抵抗了几下,便松开口,四散逃窜了。
  ⑨如血的残阳中,野牛们如一个个勇猛的战士,它们用勇敢与力量,上演了一场悲壮的生命之歌,令人动容。
  ⑩我看了摄像机上的时间,从小野牛落入群狮之口,到众野牛奋力救出小野牛奇迹逃生,这一过程只有短短的8分23秒。
  ⑾8分23秒的牛狮之战,完全颠覆了我曾经对于强者和弱者的定义。强者与弱者,原来并不取决于体魄的强壮或孱弱,也不在于其食肉还是食草。
  ⑿强与弱,是一种精神与意志的较量。有些个体,看似软弱,可它们一旦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在一起,就会形成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再强悍的对手都会被折服,被击败。

13在不使用“猝不及防”和“狭路相逢”两个词语、又不改变原段意思的情况下,请重写第③段。(3分)

                                       

  

14、选文语言形象生动,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请从第⑦段筛选出表现野牛勇猛与力量的词语。 (3分)

15、第⑩段和第⑾段都提到“8分23秒”,有什么作用?(3分)

16、读完本文后,你一定明白了一些道理,请把你的感悟简要地写在下面。(3分)

课外阅读参考答案

一、给女儿的一封信

1.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要保持体力。(意思同即可)

2. B 3. “戏剧性”指最后关头反败为胜。(意思同即可) “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一个人身体总处于紧张状态。(意思同即可)

4.以亲切的口吻、平等的态度与女儿交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事例说理。(言之成理即可)

二、老人与海

5.老人虽然失败了,但他在与鱼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常的毅力和勇气,表现了一种不可被征服的精神上的胜利,他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6.①天黑,目标不准②老人本已身体疲惫③鲨鱼多而且凶猛④武器几乎没有……

7.只有棍子和舵把 4、视觉: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听觉: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感觉: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8、提示:叙事要扣住战胜困难的主题,所得的启示要有一定的哲理性。

三、记忆中的老舍

9.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三件事。一是上大学 时,同学请老舍先生吃饭,“我”作陪;二是老舍先生请开会的同行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三是老舍先生为“我”付理发的费用。

10.表明老舍先生和蔼、亲切、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没架子 ,又熟悉北京、热爱北京的特点。 16小中见大。

11.两篇文章描写人物相同之处在于运用语言、行动、神态 、肖像等方法表现人物性格。不同之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刻画人物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多,而且在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点明人物性格特点;而本文除正面描写外还有侧面描写,还通过记事来表现人物性格,语言也更含蓄。

12.(提示:老舍先生为“我”付理发费,是侧面描写,可换成正面描写。)

四、8分23秒答案:

13、示例:没有任何征兆,埋伏的狮子们就纷纷跃起,三头野牛事先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就已经和狮子迎面相遇了。

14、如风而至 团团包围 狂追 吼声如雷

15、照应题目;强调牛狮之战时间之短;突出牛狮之战带给“我”的震撼之大。

16、示例一:强者与弱者,原来并不取决于体魄的强壮或孱弱,也不在于其食肉还是食草;示例二:强与弱,是一种精神与意志的较量;示例三:有些个体,看似软弱,可它们一量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在一起,就会开成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这种力

《狼》
《失败也是英雄》
《曹刿论战》
《王顾左右而言他》
《邹忌讽齐王纳谏》
《伟大的悲剧》
《拐弯处的回头》
《惊蛰》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可能出什么作文题目?~

  初一的作文一般都是记叙文,写人写事的。

  初中生作文题目大全

题目:我的课余生活
  要求:以记叙为主,可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题目:从这以后,我盼望长大(从这以后,我害怕长大)

  要求:任选一题,要写出真情实感

  3.题目: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提示:“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以用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

  4.题目: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

  5.题目:考试,我想对你说

  6.题目:一次难忘的实践

  要求:每个同学在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有过自己的实践,请选择难忘的一次,写一篇 记叙文。

  7.题目:当我面对______的时候

  要求: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挫折、荣誉、失败、成功”等),使题目完整。内容要健康,有真情实感。

  8.题目:我眼中的________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人、事、物,如“母亲、考试、大海”等)。文体不限,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9.题目:_________,感觉真好

  感觉就是简单的心理过程。平时,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你的感觉往往是非常好的。请以“帮助别人(或得到理解……),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你要写的那一方面内容,填在题目的横线上。要写出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以记叙为主,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10.题目:渴望得到__________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

  11.请自拟题目作文,题目中必须含有“喜欢”一词。

  1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个假日的下午,父亲陪他上小学的儿子到体育馆去玩。儿子在球场上拍打着篮球,瞄准篮筐,双手托球,一次次地试图把球投进篮筐。父亲在远望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儿子正玩得高兴时,几个大一点的男孩走来,抢走他的篮球,互相传递着上篮投球。儿子被抛到一旁,变成了观众……

  或许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许有过类似的见闻,对这样的困境,你是怎样想的?又是如何对待的?请以此为内容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1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甘肃省庆阳县师范学校学生李勇,小时候父亲就中风瘫痪,1995年3月母亲又因积劳成疾去世。15岁的李勇在悲痛中一边操持家务,一边照顾父亲。6月他考上了庆阳师范,要上学,父亲怎么办?15岁的李勇一咬牙,卖掉了家中仅有的200多斤玉米、400多斤糜子和一些黄豆,凑够了1000多元钱,背着父亲到学校报道。在学校附近,他租了一间房子,又像往常一样,边照看父亲,边上学。为了父亲,他没有在学校食堂吃饭,也没有住学校宿舍,每天一下课,他就匆忙赶回“家”,生火做饭,照料父亲……
  李勇“背起父亲上学”的事迹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中国青年报》以《孝心一片动天下》为题再次做了报道,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将李勇的事迹搬上了银幕。

  看了这段材料,你从李勇身上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想?请你给李勇同学写封信,谈谈你的感想。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不空谈。说心里话,有真情实感。符合书信格式。

  14.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可能风雨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要求:读以上材料,你有何启迪?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15. 生活中,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换位考虑问题。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干部和群众之间,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换位,可以使我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关爱,少一些磨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换位”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感情要真挚。

  16.有付出就应有回报。社会、学校、家庭、他人也许为你(或他)付出过许多,你(或他)是如何回报的?你(或他)也许为别人付出过许多,你(或他)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请以“回报”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 记叙文。思想感情要健康,要有真情实感。

  17.我国以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奥运的口号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如果你有幸成为奥运志愿者的一名,在2008年北京奥运来临的那一刻,你会为北京奥运做些什么?请以这一活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或记叙你的活动,或抒发你的感想,或发表你的见解。

  18.假如你是下面一段文字的“我”,请进行合理想象,以“这是我的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八年级开学,“我”被同学们选为班长。于是“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管理班级。不久,一些同学说“我”爱管闲事,好出风头。对此,“我”说:“这是我的责任。”此后,班里常响起这句话。一学期下来,当听到同学们渐多起来的赞扬时,“我”还是说“这是我的责任”。

  19.题目:假如我是教育部长

  话题作文:

  20、承诺的故事

  21、妈妈,我为你感动

  22、感动我的一瞬间

  23、心灵的感动

  24、寻找感动

  25、都是感动惹的祸

  26、感动之后的思考

  27、感动的力量

  http://www.oh100.com
  28、为平凡而感动

  29、拒绝感动

  30、学会感动

  31、今天,你感动了吗

  32、雷锋出国了

  33、唐僧经商记

  34、多个朋友多堵墙

  35、春天的故事

  36、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37、拒绝春天

  38、小荷才露尖尖角

  39、化作泥土更护花

  40、秋日私语

  41、冬天里的故事

  42、合作

  43、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

  44、被遗忘的角落

  45、因你而精彩

  46、北国之秋

  47、交往——快乐

  48、雨停了,太阳就出来了

  49、今夜星光灿烂

  50、乡水悠悠让我陶醉

  51、学会宽容

  52、大自然,让我陶醉

  53、学会表现自己

  54、拒绝诱惑

阅读题应该是后两单元的某篇课文
文言文阅读是《狼》
课外阅读可能是《失败也是英雄》
作文可能是综合性学习里的题目
默写古诗应该是后五首

一年级下册语文常考知识点
答:5、一列火车在铁轨上行驶,轰隆轰隆非常神气,自以为跑得最快最快,把谁也不放在眼里。它抬头看见一架飞机,“嗡嗡嗡”直叫,飞进云里,把火车甩得老远老远。火车见了十分生气,它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低头对铁轨发了一通脾气:“老兄,全怪你缠住我的手脚,限制了我的速度。”6、火车一听更加火...

请问一下,有谁知道初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语文的阅读题、文言文、课外...
答:文言文阅读是《狼》课外阅读可能是《失败也是英雄》作文可能是综合性学习里的题目 默写古诗应该是后五首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常考的阅读
答:课内阅读:《最后一课》《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斑羚飞渡》《爸爸的花儿落了》

2013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最容易考什么,哪篇课文,哪篇文言文,哪种...
答:6.可能会出一个课外文言文,不过不要怕,文章的词语应该是学过的,只不过换了一个文章。7.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语文书上有介绍几篇课外阅读的书,《童年》《昆虫记》等等,有可能让你写出自,或是分析人物性格,作者是谁。8.阅读题,不会写也要蒙上。9.像其他的课文,比如 第一课,鲁迅的...

上海市虹口区2011学年度语文七年级下半学期期末考试会考到哪些古文(课...
答:卖油翁,口技,核舟记 老山界 永远执着的美丽

问一下,人教版初二下学期语文的重点课文都有什么?要快!!急用!!明天...
答:1.白杨礼赞 2.马说 3.纪念白求恩 4.敬业与乐业 5.陋室铭 6.短文两篇(活板。核舟记)7.山市 8.孔已己 9.范进中举 10.口技 11.送东阳马生序 12.有的人 13.专题《水浒传》最后,祝愿你考试成功

我初二下学期,明天考语文,谁再说下可能会考什么或者你想到的重点
答:2、文言文。可能是一片课内的,一篇课外的。文言文就需把重点字词会翻译;了解大意大意。什么“其”“而”“以”“于”“之”“者”“乃”“然”在文中的意思理解,可能试卷中要翻译 重点:《岳阳楼记》,《小石潭记》3、基础部分。一些课文后面的字词认认真真的看一遍,将不会的,有疑惑的,...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答:试卷分析对课程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一) 一年级期末考从整套题型来分析,很适合一年级学习阶段的学生,难度中等,不过一(2)班的成绩不够理想,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考试有十一大题型...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可能考到的课外大阅读,给文章题目就行了,越多...
答: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可能考到的课外大阅读,给文章题目就行了,越多越好。好的加分。 50 2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现在情景喜剧越来越少了?wyq19981114 2012-06-23 · TA获得超过31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0.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看看哈!!!

一二年级期末考试内容有什么?
答:小学一二年级在双减之后,不能有书面作业,同时期末考试的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那就是由原来的书面考试,增加了口语考试。口语测试主要是语文学科,数学则是一些简单的公式,语文学科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字的读法,都是一些学生经常读的词语,出现在课文当中的,也是平时会练习到的。第二部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