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中只有设防烈度为6度,如何判断抗震等级呢? 图纸上只给出了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设防分类,怎么找到抗震等级

作者&投稿:纵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图纸中只有设防烈度为6度,如何判断抗震等级呢?
  答:图纸中只有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等级应由设计明确。如图纸结构说明中只有设防烈度为6度,没有对框架等进行说明,抗震等级。则钢筋锚固长度都按抗震等级四级计。若不放心,图纸会审时请设计予明确抗震等级。
  一个地震只有一个等级,地震等级是表示地震的能量。
  烈度是地震破坏的单位(程度),烈度随着离震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比如震中烈度10度,离震中50公里变成9度,100公里变成8度。 9级深源地震,对地表震中的破坏烈度可能只有7度,而7级的浅源地震对地表震中的破坏烈度可能有10度。因为建筑抗震就是对破坏烈度来说的。所以设防烈度为6度,是无法判断抗地震等级。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确定抗震设防烈度就确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动参数。通俗的讲,抗震设防烈度就是建筑物需要抵抗地震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要区别于地震等级,因为在某一等级的地震下对不同位置的建筑物造成的破坏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不能用抗震等级来设定。望采纳

就和灯泡一个道理,80瓦的灯泡。80瓦就相当于地震的级,是个定量,离它近,热度高。远,热度低!热的感觉就相当于地震的烈度!每次地震,不同地方的烈度不一样!明白了不?

见抗震规范 表6.1.2 查表即可。
楼上回答都不对。。。。

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
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5G和O.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
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尚应符台下列规定:⑴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 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_V`,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O.02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中、边柱取1.4%,角柱取1.6%。⑵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10%。⑶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士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取L.8,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R`应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R`应增大2U%;地震作用产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数取1.8,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 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_R`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0.03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6%;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取1.6%。⑷筒体、剪力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②一般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35%,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4%; ③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率应取为1.4%.配箍特征值宜增大20%;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宜配置型钢,型钢宜向上、下 各延伸一层。⑸剪力墙和简体的连梁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当跨高比不大于2时,应配置交叉暗撑; ②当跨高比不大于1时,宜配置交叉暗撑; ③交叉暗撑的计算和构造宜符合本书第10章10.7条的规定。

施工图纸都是说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烈度,它和抗震等级怎么换算?抗震烈度为6度的抗震等级是几级?~

抗震烈度是指发生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图纸上说的“抗震设防烈度”就是指设计时按多大的地震破坏力来进行抗震设计的。
抗震等级是指不同重要性等级的建筑物对地震作用的设防水平,不仅与抗震烈度有关,还与建筑物的重要性有关。同样是6度设防烈度地区,30层的建筑肯定就比一个三层的建筑的抗震等级要高。
结构施工图上应该有抗震等级的描述,你仔细看一下结构设计总说明,因为施工中很多措施与设计抗震等级有关,例如钢筋锚固方式、构造做法等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9页,一查就知道抗震等级了。
1、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2、设防烈度
设防烈度是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确定了抗震设防烈度就确定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动参数。
在确定地震作用标准值时,用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抗震规范》3.2.2指出了加速度和设防烈度的对应关系。
通俗的讲就是建筑物需要抵抗地震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要区别于地震震级。
设防烈度取值的标准:是基本烈度,就是一个地区在今后50年期限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其具体的取值根据抗震规范中的抗震设防区划来取值。比如说北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扩展资料:
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比如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中唐山的烈度为11度,天津的烈度为8度,北京为6度,石家庄为5度。通常情况下,越靠近震中最大,越远离震中越小。这也很好理解,越靠近震中受影响越大,越远离震中受影响越小。
可以想象成一个靶子,震中就是靶心10环,外边一点9环,再靠外8环。同样的地震,震中烈度可能是9度,往外50公里可能降低到8度,再往外150公里可能降低到7度。由于地形地质的不同,所以烈度的分布并不是个完美的同心圆,只是大致上遵循着越靠近震中越大的规律。
烈度的大小与地震震级相关,但并没有明确的数值关系,而是因为其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简单说,烈度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参数,跟震源深浅、地震类型、地质条件等等都有关系,不同的地震会有不同的情况。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次相同的地震。同样都是6级地震,一个震中烈度可能是7度,另一个可能会达到8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震设防烈度

图纸中只有设防烈度为6度,如何判断抗震等级呢?
答:图纸中只有设防烈度为6度,如何判断抗震等级呢?答:图纸中只有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等级应由设计明确。如图纸结构说明中只有设防烈度为6度,没有对框架等进行说明,抗震等级。则钢筋锚固长度都按抗震等级四级计。若不放心,图纸会审时请设计予明确抗震等级。一个地震只有一个等级,地震等级是表示地震的能量...

抗震设防6度是抗震等级几级?为什么图纸中只有抗震裂度没有抗震等级啊...
答:如果一个地区的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那么设计图纸时,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通常不会低于6度。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建筑物,设防烈度可能会要求更高,比如7度或8度。

抗震设防6度是抗震等级几级?为什么图纸中只有抗震裂度没有抗震等级啊...
答:抗震设防6度不是指抗6级地震,同样6级地震,震中烈度大,依次向外烈度递减,所以烈度和地震级别是俩个概念。建筑中只能抗烈度,而不能说抗多少级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要求。假如当地地震烈度为6级,那图纸设计抗震设防不能低于6度,有些有要求的建筑设防不低于7度或8度……...

图纸里怎么看抗震等级?
答:图纸的说明里有地震等级说明,或者地质资料表里会有这些信息。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甲类、乙类建筑:当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

如何划分抗震等级?
答: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地震等级怎么划分,6度算多少级?
答: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每当我们感受人类科技的...

图纸上只给出了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设防分类,怎么找到抗震等级
答:1、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抗震等级是怎么划分的?有什么规范?
答: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2、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

抗震烈度是怎样定的?
答:根据新版抗震设计规范,前言1.0.5条,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烈度值)以及抗规315页附录A,都有明确说明。就是抗震烈度,6度为不设防,现在都不用了,一般7度抗震,还有少数地区是8度抗震,像唐山,9度...

抗震设防烈度怎么划分
答:1. 6度设防:这是最基本的设防烈度,要求建筑能承受烈度为6度的地震影响。在此烈度下,建筑物通常不会受到太大损害,但可能会有一些非结构性的破坏,如填充墙开裂、吊顶脱落等。2. 7度设防:这个级别的设防要求建筑能够承受烈度为7度的地震影响。在这种烈度下,建筑物可能会受到中等程度的破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