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名称的由来 湖北的十堰地名的来历

作者&投稿:彤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堰地名由来:十堰历史悠久,过去农民为了饮水灌溉,在当地的白二河和张湾河上修建了10个小水库,分别为一堰二堰,十堰由此得名。后来历尽变迁,堰就成了地名。  

十堰最早的地名叫陈家街。曾经是郧县的一个区。实际上“十堰”这个地名早就有了,是个村庄名,在现今火车站附近,后来推而广之,泛指整个市区。

扩展资料:

十堰市地处中纬度地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5.4℃,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9℃(1996年7月19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1.9℃(1976年1月16日);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69.6mm,降雨量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

降水量达456mm,占全年降雨量的59.2%。降雨量表现为东南部略多于西北部。区内年总平均降水日数为115-120天,夏季最多(34.5天),秋季略高于春季(分别为32.2天和30.7天),冬季最少(仅15.8天)。

十堰市境内以青峰断裂为界,南属扬子准地台区的青峰台褶束,北为秦岭褶皱系。其中秦岭褶皱系区又以两郧断裂、竹山断裂分别隶属于金鸡岭复向斜区、武当山复背斜区及北大巴山褶皱区,各区构造形迹差异明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堰市



十堰地名由来:十堰历史悠久,过去农民为了饮水灌溉,在当地的白二河和张湾河上修建了10个小水库,分别为一堰二堰。。。。十堰由此得名。后来历尽变迁,堰就成了地名。
很有意思的是:十堰人问你住在那里时,喜欢问:你在几堰?呵呵。
个人认为十堰这个地名是无比优美的,让人想到田野阡陌,小桥流水,山岚叠翠,清泉淙淙。民风纯朴,情意浪漫。夏天想到这个地名就透出清凉无比,冬天想到这个地名就透出暖意融融。一些人主张把十堰市改为武当市车城市东风市南水北调市,我看纯粹是瞎折腾。这么多地名,叫也叫不过来啊!干脆一年改一个,轮番着叫。那才不落俗套呢,呵呵。
据地方志记载,十堰最早的地名叫陈家街。曾经是郧县的一个区。实际上“十堰”这个地名早就有了,是个村庄名,在现今火车站附近,后来推而广之,泛指整个市区。
拦水用的堤坝叫做“堰”,十堰,即十道拦水堤坝。十堰作为地名存在,其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十堰的地名来源于十堰镇。相传,古时此地原名张家庄,后改名陈家街。清代中叶,人们在陈家街东侧的百二河拦河筑坝,沿河先后筑起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六堰,在花果园犟河上拦河修起了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两处共有十个堰。自从筑起十个堰以后,十堰便成为行政区划的一个专名。另一说:明代志书记载堰有10处。即十堰、九倾坪堰、虎尾堰、白龙堰、尖山堰、黄龙堰、双龙堰、佃户堰(白浪上堰)、么堰(白浪中堰)、谭家堰(白浪下堰),十堰作为地名,便由此而来。

十堰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郧县曲远河畔发掘的两个完整的南方古猿头骨化石,定名为“郧县人”。人类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亚洲人类发展“链条”上空缺的一环,被列为当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首。十堰市域在商、周时属绞、庸等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利县;东汉、魏时属锡县;唐、宋时属武当郡郧乡县;元代始设郧县。现今的城区,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7年,国家为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设立了郧县十堰办事处,196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十堰市(县级市),1973年升格为省辖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郧阳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这里是道教和“武当拳”的发祥地,武当道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问度娘阿!

十堰名字的由来~

十堰地名由来:十堰历史悠久,过去农民为了饮水灌溉,在当地的白二河和张湾河上修建了10个小水库,分别为一堰二堰。。。。十堰由此得名。后来历尽变迁,堰就成了地名。


很有意思的是:十堰人问你住在那里时,喜欢问:你在几堰?呵呵。


个人认为十堰这个地名是无比优美的,让人想到田野阡陌,小桥流水,山岚叠翠,清泉淙淙。民风纯朴,情意浪漫。夏天想到这个地名就透出清凉无比,冬天想到这个地名就透出暖意融融。一些人主张把十堰市改为武当市车城市东风市南水北调市,我看纯粹是瞎折腾。这么多地名,叫也叫不过来啊!干脆一年改一个,轮番着叫。那才不落俗套呢,呵呵。


据地方志记载,十堰最早的地名叫陈家街。曾经是郧县的一个区。实际上“十堰”这个地名早就有了,是个村庄名,在现今火车站附近,后来推而广之,泛指整个市区。

成名由来 十堰地名始于明朝。明成化二十年 (1484年) ,薛刚纂修《湖广图经志》载有:“十堰,在县 ( 今郧县 ) 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这是关于十堰地名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十堰是因为在百二河上垒石为埂,拦蓄河水,共修筑十道堰,以灌溉农田而得名的。志中录有明代韩弼诗一首——《十堰春耕》:“布谷声中水满溪,南畴北陇把锄犁,劝农不费田官力,腰鼓一声人自齐”,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十堰人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十堰市名称的由来
答:十堰地名由来:十堰历史悠久,过去农民为了饮水灌溉,在当地的白二河和张湾河上修建了10个小水库,分别为一堰二堰,十堰由此得名。后来历尽变迁,堰就成了地名。十堰最早的地名叫陈家街。曾经是郧县的一个区。实际上“十堰”这个地名早就有了,是个村庄名,在现今火车站附近,后来推而广之,泛指整个市...

十堰名字的由来
答:十堰地名由来:十堰历史悠久,过去农民为了饮水灌溉,在当地的白二河和张湾河上修建了10个小水库,分别为一堰二堰。。。十堰由此得名。后来历尽变迁,堰就成了地名。很有意思的是:十堰人问你住在那里时,喜欢问:你在几堰?呵呵。个人认为十堰这个地名是无比优美的,让人想到田野阡陌,小桥流水,山岚...

都江堰名字由来
答: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市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到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

都江堰的由来50字
答:三国蜀汉,改称湔县、都安县,属汶山郡。西晋,徙都安于导江村(今聚源镇),在都安旧治(今灌口镇)置晏官县。刘宋时期(南北朝时代的南朝),汶山郡治迁灌口,辖都安、晏官二县。南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划今都江堰市岷江以西地域及崇州市、汶川县部分地置齐基县(治所在今青城乡五里村)...

十堰的堰是什么意思
答:“堰”是指修筑在内河上的既能蓄水又能排水的小型水利工程。比如都江堰,类似于水库大坝。“堰”作为十堰农耕文明的根源和载体,作为山区灌溉田地的水利工程形式。根据现存十堰地方志书记载,十堰地名最早可追溯到明成化、嘉靖年间。《湖广图经志》记载:十堰,在县南(现郧阳区南部),沿着溪流修筑了十道堰...

都江堰名字的来历
答:都江堰最初的名字并不叫都江堰,关于它这个名字的由来,历史上还有一个演变过程。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于是都江堰就有了“湔堋”之名。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

都江堰简介
答:名字由来:因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率众修建的著名水 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

都江堰的由来
答:二、都江堰名称的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

都江堰的由来介绍
答:都江堰名称的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

都江堰的建造者最早记录在什么典籍上?还有什么书籍上有记载呢?_百度知 ...
答:名字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市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到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