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什么营销理念 什么是商业性质啊?

作者&投稿:银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博士生于1931年,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现任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是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国际市场学S·C·强生荣誉教授,具有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及苏黎世大学等其它8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现任美国管理科学联合市场营销学会主席,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理事,营销科学学会托管人,管理分析中心主任,杨克罗维奇咨询委员会成员,哥白尼咨询委员会成员。除此以外他还是许多美国和外国大公司在营销战略和计划、营销组织、整合营销上的顾问。同时他还是将近二十本著作的作者,为《哈佛商业评论》、《加州管理杂志》、《管理科学》等第一流杂志撰写了100多篇论文。  
科老的贡献之一:让营销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是典型的学院派专家,他生于1931年,是美国最著名的传播类大学----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在很大程度上,西北大学之所以成为市场营销与传播类高校的翘首,与科老息息相关。科老的学术背景惊人,他拥有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等8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同时又担任美国管理科学联合市场营销学会主席等职务,被多家著名企业聘请为顾问。他的一生似乎都在写作,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写出了近二十本著作。

  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是《营销管理》,这部被称为“营销圣经”的巨制己经在全球14次出版,令他被公认为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现代营销学之父”。

  《营销管理》是一部教材,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全面的关于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教材,也是被认为是所有营销人必读的教材——尽管读起来很辛苦。

  这部教材从洞察市场、联系顾客、识别与细分市场、培育品牌一直说到开发产品、管理渠道、大众传播、开拓全球市场,内容之丰富、体系之完整史上无出其右,这令市场营销真正成为一门系统化的学科。

 

  打个比喻来形容科老干这件事的意义吧:这就好像一个江湖,各行各业都有山头。原本卖货郎并不入流,但科老苦心孤诣,收罗各种卖货秘诀,编印成册,集大万于一身,于是让卖货郎也登堂入室,成一宗脉,自此与各行各业平起平坐,成为一门有身份的职业。自然,科老亦成一代宗师,受人顶礼膜拜。

  科老的贡献之二:将企业定义为首先是一个营销组织

  上面的比喻其实并不太恰当,事实上,科老最重要的思想在于:销售不是营销;企业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营销组织。

  这意味着,营销并不单单是销售人员的专业,而是整个企业组织运营的核心。这一下子就把营销的队伍扩展到整个企业层面,意义非凡。

  “企业必须积极地创造并滋养市场”。“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杰出的企业创造市场。”这是科老最著名的论断,与管理大师德鲁克的思想相映成辉。

  科老的观点背后的逻辑是:全球大部分产业产品过剩,实际上,问题不是出在供给层面,而是需求层面。过多的产品在追求过少客户的青睐。与此同时,全球化、资讯科技以及网络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变化,对企业生存环境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这些都要求企业进行转型。只有逃脱传统的营销局限,转而由营销来打造企业战略,才能对市场容量及企业自身定位做出更明确的界定,才能在转型中成功。

  整个《营销管理》其实也是围绕这样的主线展开,你可以将这本圣经看作企业运营的教科书——一种基于市场需求的公司经营法则,销售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从调研到传播再到新产品推出的整个过程才叫营销。

  英国权威媒体《金融时报》评价说,菲利普·科特勒对营销与管理的贡献之一是:、在鼓吹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上,他比任何一位学者或者商业作者做得都多,从而把市场营销从一种边缘性的企业活动,提升成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但,实事求是地说,真正能理解和遵从“创造市场”的企业永远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企业现在、以后都将处于“把产品销售出去”的生存状态,所以他们更加现实主义的需要是:从《营销管理》中学到如何销售的技能。

  还好,即使是功利主义分子,也能从中找到经典的教义。

  科老的贡献之三:4P的发展

  有个段子说:某人深夜路遇警察,被喝令检查。警察问:干什么的?答:跑业务的。警察问:跑业务的?那你说说4P是什么?答: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警察敬个礼:辛苦了,早点回去吧!

  这个段子大概是业务人员的自嘲,但倒也形象地反映了4P理论的深远影响——从来没有哪一句话能如此简明扼要地代表营销的要素,正如它的初创者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所说,“它的伟大在于它把营销简化并便于记忆和传播”。

  4P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Theory of 4Ps)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早的雏形是1953年尼尔·博登(NeilBorden)提出的“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mix)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罗姆·麦卡锡教授在1960年总结性地提出4P, 科老是这个理论的支持者和发展者,1967年,他在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第一版进一步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

  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价格(Price):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渠道(Place):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

  促销(Promotion):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的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

  进入20世纪80年代,科老提出了“大市场营销”概念,即在原来的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他认为21世纪的公司还必须掌握另外两种技能,一是政治权力(PoliticalPower),就是说,公司必须懂得怎样与其他国家打交道,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政治状况,才能有效地向其他国家推销产品。二是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营销人员必须懂得公共关系,知道如何在公众中树立产品的良好形象——这显然更像是对企业家的要求。在科老的营销学中,企业家就应当是位首席营销员。

  6P之后,科老又提出战略上的4p:探查;细分;优先和定位。

  有必要多说一句的是,在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中,定位是指消费者头脑中对某一品牌在该品类中占据的位置,更多的强调来自顾客的心智资源。而科特勒的“定位”发生了变化——企业的战略选择。比如:如果某公司想生产出世界市场上最好的机床,那么该公司就应该知道,他的产品的质量要最高,价格也要高,他的渠道应该是最好的经销商,促销要在最适当的媒体上作广告,还要印制最精美的产品目录等等。如果我不把这种机床定在最佳机床的位置上,而只是定为一种经济型机床,那么我就采用与此不同的营销组合。

  如此一来,4P就变成了10P,“大市场营销”理论将市场营销组合从战术营销转向战略营销,意义十分重大,被称为市场营销学的“第二次革命”。

  当然,最广为人知的依旧还是4P,人类似乎再也找不到比这更贴切的营销关键词。尽管之后出现了4C、4R等新潮理论,但人们发现万变不离其中,至今为止仍然可以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来解读营销行为。

  而科老,虽然不是这个理论的原创者,却是最重要的支持者、发展者和运用者。你甚至可以认为,如果没有科特勒,4P不会如此的深入人心。

  科老的贡献之四:推崇互联网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菲利普·科特勒之所以伟大的一个显著的原因是:与时俱进。

  在他步入古稀之年之后,仍然对世界保持着旺盛的热情和清晰的认知,并且不断在他的著作中阐述和修正。其中,互联网的意义与作用是他在营销管理中大力鼓吹的对象,这与他的全方位营销概念是一脉相承的,而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恰恰为他的理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力工具。

  在他的《科特勒营销新论》中,为全方位营销下的定义是“……公司将创业资源的安排、供应链的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能量整合在一起,以换取市场上的更大成功。”显然,互联网就是整合的最佳工具,它将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组合成合作网络。

  在《营销管理》最新的版本中,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多地成为营销突破的案例,亚马逊、雅虎和eBay都是他的研究对象,而这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似乎尤其能验证科特勒的主张:市场营销必须成为商业活动的中心,它的重点必须是在客户身上。在一个产品泛滥而客户短缺的世界里,以客户为中心是成功的关键。

  的确,无论是美国的亚马逊、脸谱,还是中国的阿里、腾讯,无一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他们对客户体验的重视等同于企业的命脉,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客户的需求和满足而展开。

  科老在他的生命暮年,不遗余力地宣扬互联网对营销的重要价值,显示出真正的大师级别的高瞻远瞩,而事实也在不断地证明,他的预言和判断是对的。在今天的商业世界,己经离不开互联网这个背景,要么上网、要么死去,似乎己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互联网与营销这件事上,也许即使没有科老的鼓吹,历史的浪潮也一样汹涌。但科老的价值在于:就象船上的一位老水手,他的呼喊让人们更早地确信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商业和商务的区别~

1、概念不同: 商业形成初期是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活动。商务概念的提出是改革的产物,是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
2、起始时间不同:商业是从中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商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到了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务则是现代。
3、实质不同:商务是利用互联网、WEB网站实现业务是基本的特征,但更为核心的是企业内部必须运营在一个基于完善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流程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之上。商业则不是。

扩展资料:
电子商务分类:
1、互联网营销与大数据分析:主要开设的课程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经济学原理、电子商务概论、程序设计、互联网营销基础、社会化媒体营销、移动媒体营销、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营销、搜索引擎优化(SEO)、搜索引擎营销(SEM)、互联网营销实施、大数据分析等。
2、跨境电商方向主要开设课程: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经济学原理,电子商务概论,程序设计,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进出口通关实务,外贸网店经营管理,跨境电子商务营销与服务,跨境支付与结算,国际物流与运输等。
3、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方向主要开设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电子商务概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Web程序设计,Java程序基础,Linux基础知识,Android开发及应用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业

商业性质就是有盈利性,运营目标中有以赚钱为目的就可以称为商业性质。商业性质可以理解为从事的经营范围,比如餐馆或者是房地产。商业,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物品与服务的一种行为。商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是指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而狭义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商业兴起于先商时期的商国,形成初期是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商业是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也指组织商品流通的国民经济部门。工商业是城市的主流和主导力量,先进发达的商业是现代城市经济发达的象征。现代的商业分为线下以及线上两种,极大提高了贸易的效率。大多数的商业行为是通过以成本以上的价格卖出商品或服务来赢利,如微软、索尼、IBM、联想、通用都是盈利性的商业组织典型的代表。然而某些商业行为只是为了提供运营商业所需的基本资金,一般称这种商业行为为非赢利性的,如各种基金会,以及红十字会等。商业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它的本质是交换,而且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商业就是一种互联网对于线下需求的渗透过程,尤其是基于现有基础的消费习惯和商业模式。所以对于线下模式的颠覆,往往都是来自于互联网企业,把线下的商务模式和产品加入了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改变,更好的满足特定目标群体或是扩大目标受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呈现出跨界抢食的彪悍,因为整个人群的业务中心已经从线下实实在在讲究耐心和勤奋,各种奋斗,从而转变成为线上的即时满足和快速搜索,以及附加线下体验的这个过程了。

营销大师有哪些
答:营销大师有很多,以下是较为著名的一些:菲利普·科特勒 菲利普·科特勒是市场营销领域的权威人士,被誉为现代营销之父。他深入研究市场营销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市场营销理念和策略。通过其理论和实践,科特勒帮助众多企业实现了营销转型,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唐纳德·...

谁能跟我讲讲“网络营销促销”的知识??
答:1994年,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顾客让渡价值"的概念。"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各种成本的总和,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

从营销1.0到营销3.0
答:营销3.0的时代是通过价值观和商业模式的共鸣而获得顾客忠诚的时代。比如菲利普科特勒先生在《营销管理》这本书中列举出来了180个营销3.0的企业,包括了万科、宜家、宝马、本田等等。特征:按照可持续发展、负社会责任,以挣钱同时解决某个社会问题为使命企业做很多“好事儿”的同时,兼顾了员工利益和供应商...

市场营销学之父是谁
答:市场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博士是当今营销学界的权威。德鲁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科特勒是为管理做出实质贡献的学人。据说,德鲁克还曾经向科特勒请教有关非牟利机构的营销问题。很多人尊称他为“现代营销之父”。科特勒博士见证了美国40年经济的起伏坎坷、衰落跌宕和繁荣...

图解科特勒营销管理作者简介
答:菲利普·科特勒,被尊称为“现代营销学之父”,他是一位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人物。他是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终身教授,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在营销领域独树一帜。同时,他也是美国营销协会的重要成员,担任着该协会的理事职务。在业界,科特勒更是备受瞩目,他作为营销顾问,为通用电气公司等...

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的作者简介
答: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现任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具有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及苏黎世大学等其它8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并任美国管理科学联合市场营销学会主席,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理事,德鲁克基金会顾问,建立科特勒咨询集团并兼任许多美国和外国大...

预见2023,品牌营销趋势探寻|IAI演讲
答: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4.0:从传统营销到数字营销》中说道:“在注意力稀缺和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品牌需要为消费者创造WowMoment”而在Z世代极速生长的当下,这种“WowMoment”越发成为了品牌沟通年轻人的关键玩法,而细数如今的诸多品牌营销链路,跨界营销所带来的异质化流量与话题碰撞无疑成为了其中最具...

介绍几本关于销售方面的书籍
答:作者:(美)科特勒(Kotler,P.)等著,何志毅 等译 网上购买价格:¥41.20 No7: 罗宾汉市场营销(罗宾汉法则被称作全球企业市场营销的最实用法则之一,采百家之长,成就自己的公司)作者:(美)安德森 著,潘晓? 译 网上购买价格:¥23.80 去当当购买 No8: 市场营销/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

科特勒营销管理读后感
答:菲利普·科特勒,现代营销学之父,其《营销管理》在营销界,是被视为《圣经》一样的存在,下面给大家分享营销管理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营销管理读后感1 营销无处不在。我现在写这篇文章,也是和别人做交流,也是在营销自己。营销的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沟通的过程。当我们和其他人或其他组织交流时,不管是当面或非当面的...

市场营销内容
答:7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企业为了在近期竞争中取胜必须对长期的战略规划做出通盘考虑,使战略营销计划必须先于战术性营销组合的制订,因为只有在对市场进行研究、细分和定位的战略计划的基础上,战术性的营销组合才能顺利实施。1971年,杰拉尔德·泽尔曼和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社会营销”的概念,促使人们注意营销学在传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