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下缘、佛好吗?

作者&投稿:隐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论,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一种助力,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所以缘对于因的关系之重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缘,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佛教把这些关系加以研究分析,可以心、色二法分别论之。心法依四缘生起:一、因缘,亦名亲因缘,即自心中业识的种子,彼为成熟心法之主因,故名亲因缘。二、无间缘,亦名等无间缘,即众生攀缘的心、前念、后念接续不断,故名无间缘。三、所缘缘,指众生心念所攀缘的物件,经云:「心本不生,因境有」,故一切外境皆为所缘之缘。四、增上缘,除前三种缘外,其它所有增加上去的力量,皆名增上缘。此四缘生法,譬如会抽烟的人,想抽烟是出于自心中习气的种子,即是亲因缘;抽烟的欲念不断即是无间缘;得遇见了香烟即是所缘缘;烟瘾大发即是增上缘;此四缘成熟了抽烟的行为。色法依二缘生起:一、亲因缘,比如一粒椰种具有能生椰树为因,是最有亲切的关系名亲因缘。二、增上缘,比如肥沃的泥土以及阳光、空气、温度、水份等等帮助椰种发育长大的助力,名增上缘。世间一切诸法的生起都离不了这四缘的关系。

果报的「果」研究起来,也可分成现果、来果、后果的三种。所做的善恶之因,在现在这一生成熟招果的叫做现果;在来生成熟的,叫做来果;在后后多生成熟的,叫做后果。这是从三世的时间上,说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长和成功的必然性,有如是因,招如是果,其间关系虽极复杂,而是有条不紊,毫厘无差的。同时果报所以有现生成熟的,有来生成熟的,有后生成熟的,其原因约有二种:一是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种在地下,瓜种当年生成可结瓜果,而桃核出生,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四缘并进,条件具备,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只有一种两种,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因阳光不够,空气缺乏,那末这瓜或桃的成熟,自然又要延迟了。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定理,就怀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见世间许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而那些做恶的坏人,反而晨夕享乐,过着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是很简单的,即好人今受苦报,因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好,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亦是这个道理,因他前生种的好因已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逃不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话是值得我们玩味的。

因果的定律还有两个要点: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不论好恶,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要想有办法,唯有修习佛法,断尽三界烦恼,获得出世圣果,方可免除轮回受报的痛苦。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佛、天理无私,不受贿赂,不过多做善事,多增善缘,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这是有可能的;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欲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为需要的。
-----------因缘与果报——佛学入门 另外,净土宗所修持名念佛,即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阿弥陀佛为“光中极尊,佛
中之王”,其佛国为弥陀四十八大愿所成就,特别是一条圆证三不退为其他宗派所难
,所以人们常执持弥陀佛号,正所谓今生心念于佛,来生去佛不远,深符因果本意,
愿你成就。

请教一下“缘”字在佛教的解析是怎样的?深奥一些,谢啦。~

佛教缘分的解释 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这时,路过 一游方僧人,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 ,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 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 书生大悟。 前世,究竟是谁埋的你? 孟婆说:“行路的人,喝碗孟婆汤解解渴。”口渴的人心急的喝了。于是,那个前世埋他们的人,在他们头脑中渐渐模糊了 。他们开始惊惶的四处张望,妄图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今生的爱人。“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实,你携起他的手时,就是前世残存的记忆在提醒你了,前世埋你的人,就是你身边与你相濡以沫的爱人啊。 月光下的大海,泛着粼粼的波。 和你的爱人去看看月光下的大海吧,在大海的最深处,也许就藏着你前生的记忆呢。 三生石上的旧精魂,真的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么?与前世埋过我的爱人,携手在银色的沙滩,那该是今生最完美的一种幸福 了吧 我等到了上辈子葬我的人! 【缘起】 (一)梵语prati^tya-samut=pa^da,巴利语paticca-samuppa^=da 之意译。音译钵剌底帝夜参牟播头。一切诸法(有为法),皆因种种条件(即因缘)和合而成立,此理称为缘起。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种条件之互相依存而有变化(无常),为佛陀对于现象界各种生起消灭之原因、条件,所证悟之法则,如阿含经典多处所阐明之十二支缘起,谓‘无明’为‘行’之缘,‘行’为‘识’之缘,乃至‘生’为‘老死’之缘,‘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示生死相续之理,同时亦由‘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之理,断除无明,以证涅盘。此缘起之理乃佛陀成道之证悟,为佛教之基本原理。盖佛陀对印度诸外道所主张‘个我’及诸法具有实在之自性等论点,均予否定之,而谓万有皆系相互依存,非有独立之自性,以此解释世界、社会、人生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之根源,建立特殊之人生观与世界观,成为佛教异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之最大特征。 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载,佛陀为摄受众机,所施设之缘起法有一缘起、二缘起、三缘起、四缘起,乃至十一缘起、十二缘起等数种之多。其中,一缘起系指一切之有为法总名为缘起者;二缘起指因与果;三缘起指三世之别,或指烦恼、业、事等三者;四缘起指无明、行、生、老死等。如上所述,各种由因缘所成立之有为法,皆可称为缘起、缘生、缘生法、缘已生法。然据俱舍论卷九及尊者望满(梵Pu^rn!a^s/a )之说,‘缘起’与‘缘生’之法,两者互有所别,即若就其‘因’而立名者,即为‘缘起’;若就其所能生起之‘果’而立名者,则为‘缘生’。 自教理史观之,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莫不以缘起思想为其根本教理,于原始佛教,以阿含经之十二缘起说(十二因缘)为始;于大众部、化地部中,缘起法列为九无为法之一;继有大乘唯识、瑜伽师地论之赖耶缘起说,楞伽、胜鬘、大乘起信论等之如来藏缘起说(真如缘起说),华严宗之法界缘起说,以及密宗之六大缘起说等,形成一贯之佛教历史思想,而与中论、天台等之‘实相论’共为佛教教学之两大系统。〔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四十七多界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品类足论卷六〕(参阅‘缘已生’6123、‘缘起论’6129) (二)梵语nida^na。音译为尼陀那。意译为缘起、因缘。与上述(一)中之‘缘起’语意相同,而使用于不同之情形,指十二部经(原始佛教经典)之因缘部。即说明佛陀或历来祖师为应众生之机,而宣说或撰述经、律、论三藏之缘由(理由、由来),如华严宗教义中‘缘起因分’之缘起即属此义。此外,后世创立寺刹佛堂、刻造佛像,或记载高僧大德灵验行状之各种来由因缘,亦称为缘起。参考资料: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阿弥陀佛
梵语 Amita , 义曰:无量光,无量寿,又义甘露(密教称为甘露王)。他原是世自在王如来时的法藏比丘,发愿成就一个尽善尽美的佛国,并要以最善巧的方法来度化众生,后来成佛,创造西方极乐世界。法藏比丘则成为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记载阿弥陀佛故事的经典,早在东汉即有翻译。六朝时强调往生极乐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弥陀佛信仰上。并逐渐形成后来的净土宗。随着净土宗在中国的普及,阿弥陀佛成为最流行的佛陀。甚至阿弥陀佛四字成为一般中国佛教徒间相互问候语。

「南无阿弥陀佛」义曰:皈依阿弥陀佛。「南无」是梵文 Namas 的音译,意为致敬,归敬,归命的意思,是佛教徒一心归顺与佛的用语。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亦称为无量寿佛。

师父让我发一个一日一善的在发一阿弥陀佛!请求师父帮我解释一下好吗
答:这是师父在让你积功德呢!每天一日一善,若是一元,一年就是365元;若是一分,一年就是3.65元,不是在于钱多钱少,而是在于你的起心动念,知道这些钱是供养佛法僧的,渐渐的坚持下来,可以积累福报,改变命运的

和父母缘分尽了的预兆,佛说:“缘分尽了”会有预兆吗?
答:两个人有缘相遇,是一件难得的事情。 如果,你有相爱的念头,希望与对方牵手之后,就能走过余生漫长的时光;那么在相处之后,就应该守住爱情的初衷,与所爱的人一起,将美好守护下去。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已经与父母缘分已尽?我感觉缘分已尽了,但是还是想确定一下,父母给我打,我接 即使有,你们之间的相处,没有了之前...

佛教好,还是道教好吗?
答:天师又曰:“佛是太上老君四十三化,化一金人,游至西域番邦胡地天竺国,从空坠下番王金殿莫能识认 ,议名曰佛开化此国吃斋念佛,男女向善,才立佛教。后至汉明帝夜梦西方来一金人,身背一展弓,斜插二支箭,天明设朝宣召文武上殿圆梦,因言此兆是一佛字,人言西方有佛,我主登基洪福当现,...

最近老是运气不太好,就去求佛,你相信这世界上真的有佛吗?
答:有时候人的心理就是这样的,遇见这种情况时,大多数人都会把功劳归在佛身上。有时候其实只是心里的一种信仰。比如就拿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来说吧,我一个亲戚生病了,不好的病,从医院回来以后,找了个风水仙算了一下,那人说是住的房子的问题,后来我这个亲戚就挪到了老房子,挪之前还烧香拜了佛,...

请懂佛的人解释一下
答:至於求平安、求健康,佛也教导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达到自在、幸福、美满,这里面就包含了平安、健康、长寿。佛告诉我们一切要顺乎自然,所以佛给我们讲自在、随缘,你就能得到。附:学佛次第及相关资源净空法师网站 http://www.amtb.tw/儒释道网路电视台http://www.amtb.tw/tvchannel/live8_js1.htm视频版「认识佛教...

佛也会死去吗?
答:因为大乘佛教的生命源泉的般若智,是从空到不空;空,就是对缘生法上空去有见、无见,空去生死见、涅盘见,空去众生见、佛陀见,统一于不二的一实相印,‘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的不空的肯定。于是说涅盘时无一法不是涅盘,涅盘即实相故,生死即涅盘故。觉悟这个...

如果是一个虔诚的信佛者,佛真的会保佑她吗?
答:至今成了挣钱“经营”的一个好项目,也确凿引来了祈求得子的许多妇女的崇拜,增加了寺庙的收入。你若告诉那些拜它们的人说:这是王子、是男的,恐怕那些拜佛的老太太会联合起来骂你“傻瓜”。“佛”仍“人”字旁加个“弗”── 人走了就没有的意思。可怜啊,一种从来不知道《宗教信仰》是什么,...

佛释门中有求必应,佛主菩萨保佑,是不是任何人只要诚心拜佛求佛:都会...
答:因此,此心与佛菩萨「感应道交」,并不神秘,也不困难,只要心愿与慈悲智慧相应,便能获得加持。如同一般所说:「自助、人助,而後天助。」使我们更有勇气、毅力和决心,完成心中所愿。请问您去寺院拜佛烧香,有什么心愿或是新希望,有没有一份对自己的祝福?对家人的祝福?对社会的祝福?对全世界的...

悬赏50:佛,菩萨,金刚,侍者,罗汉,。。。这些好乱,谁给我通俗解释一下啊...
答:佛是天人师,是最圆满的,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 菩萨是觉悟有情的意思,菩萨还有无明未破,无明都破了就佛 金刚是护法 侍者就是随从,比如阿难尊者就是佛陀的侍者 罗汉是已了生死的人,是小乘的最高果位 毗沙门天是在佛教中为护法的天神 摩利支天是天女的形相而命名的,有自在通力的天神 ...

释延佛算命很准吗?
答:有缘被他算过两次,都是被动算的(算后才知是他)。方式是看相和测字。神通不敢说一点没有,但绝不会丝毫不差,我不想去指责一个出家人,我们的命运还是在自己手里。总之一句话,就算是释延佛本人也要遵循因果的定律,何况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