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静女古今异义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 求几篇文言文的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

作者&投稿:延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一词多义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其:形容词词头,多么。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虚词

俟我于城隅 

于:介词,在。

3、通假字

爱而不见

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说怿女美

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自牧归荑

归:通“馈“,赠送。

匪女之为美 

匪:通“非”,不是。女:通“汝”,你,这里指代“荑草”。

《国风·邶风·静女》(周代)作者:无名氏,

《国风·邶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扩展资料

作品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诗经·邶风·静女



1、爱:“薆”的假借字。隐蔽,躲藏。

2、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

3、汝,你,指彤管。

4、踟(chí)蹰(chú):徘徊不定。

5、娈(luán):面目姣好。

6、贻(yí):赠。彤管:不详何物。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7、有:形容词词头。炜(wěi):盛明貌。

8、说(yuè)怿(yì):喜悦。女(rǔ):汝,你,指彤管。

9、牧:野外。归:借作“馈”,赠。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10、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洵:实在,诚然。异:特殊。匪:非。贻:赠与。

扩展资料:

青春年少时的两情相悦,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动人心魄的美。诗的第二、第三两章,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子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

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

物因人美,爱屋及乌——彼此的心意就如同天空一般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邶风·静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辞清情深|倾听《诗经》里一曲曲爱的歌谣



《诗经·邶风·静女》
一、 通假字
1.爱而不见 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2.说怿女美 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3.自牧归荑 归:通“馈“,赠送。 4.匪女之为美 匪:通“非”,不是。女:通“汝”,你,这里指代“荑草”。 二、 一词多义(或重点词语) 1.其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其:形容词词头,多么。 2.之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重点词语
静女其姝 姝:美丽。 静女其娈 娈:美好。
贻我彤管/美人之贻 贻:赠送。彤管有炜 炜:鲜明有光的样子。 说怿女美 怿:喜爱。
洵美且异 洵:的确,确实。
俟我于城隅 俟:等待。于:介词,在。
三、 特殊句式
1.俟我于城隅 状语后置句 2.匪女之为美 判断句

静女

举例说明成语中的古今异义,通假字,虚词用法等~

《诗经·邶风·静女》 一、 通假字 1.爱而不见 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2.说怿女美 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3.自牧归荑 归:通“馈“,赠送。 4.匪女之为美 匪:通“非”,不是。女:通“汝”,你,这里指代“荑草”。 二、 一词多义(或重点词语) 1.其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其:形容词词头,多么。 2.之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重点词语 静女其姝 姝:美丽。 静女其娈 娈:美好。 贻我彤管/美人之贻 贻:赠送。彤管有炜 炜:鲜明有光的样子。 说怿女美 怿:喜爱。 洵美且异 洵:的确,确实。 俟我于城隅 俟:等待。于:介词,在。三、 特殊句式 1.俟我于城隅 状语后置句 2.匪女之为美 判断句

50.怜
(1)公子解救人危难的精神在哪里呢? 怜:同情
(2)自己命名为秦罗敷,身体可爱没人比得上。 怜:可爱
(3)男人也会爱惜它们的孩子吗? 怜:爱惜
(4)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 怜:爱戴
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
(5)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 怜:值得同情
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
(6)士兵在叫,函谷被攻占,楚国人一把 怜:可惜
火,可惜把阿房宫烧成焦土。
51.弥
(1)夜晚雪刚刚停了,小麦充满视野。 弥:满
(2)顺从它,它的欲望就增强;抗拒它,它就加急侵略的步伐。 弥:更加
(3)久病不治,已经病危将死。 弥:病危将死
(4)接着整个月都不下雨,老百姓才以此作为忧愁。 弥:经
52.莫
(1)到了晚上,月亮很亮。 莫:通“暮”傍晚
(2)除非像刘备这个人就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 莫:没有
(3)一个人把守着关卡,一万个人也进不来。 莫:不会
(4)不如用我的长处去攻打别人的短处。 莫:不如
(5)现在你有这儿大的一棵树,担心它无用处为什 莫:通“漠”广大
么不把它种在虚无的故土,大无边的旷野.
(6)事体,事情。不能分开解释。 莫:或许
53.乃
(1)你一定没有忘记你父亲的志向。 乃:你的
(2)就命疲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 乃:于是
(3)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 乃:竟然
(4)到了城墙的东面,只有二十八个骑兵。 乃:只
(5)如果事情不成功,这就是天意。 乃:就是
54.内
(1)一会儿,从窗帘里面扔出一块纸。 内:里面
(2)然而像侍卫这样的臣子不敢在内部松懈。 内:内部
(3)现在将军您外表上假托顺从的名义,而内 内:内心
心却怀有犹豫不决的心思。
(4)家里有一个高堂和两个老婆。 内;内室
(5)把守边关不要接纳诸侯。 内:接纳
(6)把狼放在袋子里。 内:放进
(7)百姓交纳粮食一千当,可以当任爵子一官职。 内:交纳
55.期
(1)超过期限,根据秦朝的法律都要判砍首 期:日期,期限
(2)好剑只期望它能够斩断东西 不期望它能够比的上莫邪 期:希望
(3)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可以说的了 期:周(年)
(4)约定说: "晚上看到(树下)点起火就一齐放箭. " 期:约定,约会
56.奇
(1)用对待秦国的心去礼待天下罕见的人才 奇: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
(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 奇:以……为奇,惊异
(3)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 奇:零数
(4)现在如果违背了他的情意,恐怕这件事不太合适 奇:适宜,适合
(5)这珍贵的货物可以积蓄 奇:珍贵的
(6)如果魏军到来,我们就派出他们意料不到的军队来攻打它. 奇:使人不可测的
(7)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奇:佳,好,宜
(8)怪物产生怪念头 奇:怪物,异物
57.迁
(1)应战、守城、迁都都来不及了 迁:迁移
(2)终于在五国被灭之后也灭忙了,为什么呢 迁:灭亡
(3)又升迁为太史令一职 迁:调动官职
(4)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 迁:贬滴,放逐
58.请
(1)您不如解衣露体伏在刑具上请求大王处罚 请: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事
(2)蔺相如捧着缶,请秦王击缶作为娱乐 请:请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
(3)将士请示要去什么地方 请:请教,请示
(4)于是设置酒宴去宴请他 请:宴请
(5)愿意奉献十金 请:愿意
(6)公子听说这个人,就前去问候他,想要送他厚礼,他不肯接受 请:诘见,诘问
(7)就邀请门客,准备了百余辆兵车,想率领着门客前去与秦军拼命 请:邀请
59.穷
(1)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 穷:困窘,处境困难
(2)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穷: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3)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 穷:贫困
(4)用尽我毕生的时光来治疗梅病啊 穷:穷尽
(5)又向前走,想要走到那桃花林的尽头 穷:寻求到尽头
(6)偏僻的里巷,狭小的房屋, 荒山, 湍急的河流 穷:僻,荒
(7)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 穷:穷冬,严冬
而破裂却不知道
60.去
(1)想要叫张良和他一同离开 去:离开
(2)我自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官到浔阳,疾病缠身 去:过去的
(3)替汉室除去 贼,清除污秽 去:除掉,去掉
(4)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隔四十里 去:距离
(5)等昔日的豪华景象和英雄业绩全都被风雨吹打掉了 去: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6)被臣属所背叛的领导人,就是被“天”所丢弃的人 去:丢弃
(7)毫无顾忌的抱走了屋上的茅草跑入了竹林 去:前往
(8)将送别时依依不舍之情,离别的无限哀怨的消息传 去:越来越远
出,以扣合谜底“相送情无限
61.劝
(1)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 劝:劝说
(2)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 劝:劝说,劝告
(3)有功劳的人必定给予奖赏,那么俸禄越优厚人就越受鼓励 劝:受到鼓励
62.却
(1)于是蔺相如拿着宝玉退后站立 却:退
(2)后来秦国又两次进攻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他们 却:使退,击退
(3)总是推却就不恭敬了 却:拒绝
(4)什么时候能够(和你)一同坐在西窗下,剪烛 却:还,再
夜话,再说说巴山夜雨时的情景
(5)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都到哪里去 却:回头
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都高兴得像要疯了
(6)医治了眼前的病痛,挖掉了心上的肉 却:去掉,消除
(7)渐行渐远,逢人交谈,口音越来越不同。这时又听到一声莺乡山中鸟鸣, 却:但是
备感亲切,只是这时又怨恨莺声不该勾起自己的乡思
63.如
(1)坐了一会儿,沛公起来上厕所 如:到……去
(2)东郭先生依照老丈的意思,把狼装进袋子里 如:按照
(3)时间犹如流水一般,不论昼夜时刻流逝 如:像
(4)沛公默然了,说:“本来就赶不上他啊 如:及,赶上
(5)如果能够顺利成功,天下就能平定下来了 如:如果
(6)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 如:如…….何
64.若
(1)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 若:如,似,像
(2)你上前为(他)祝寿 若:你的
(3)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简单易行 若:如果,假如
(4)你连寡妇和弱小的孩子都尚且不如 若:比得上
(5)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 若:像那……
65.善

举例说明成语中的古今异义,通假字,虚词用法等
答:女:通“汝”,你,这里指代“荑草”。 二、 一词多义(或重点词语) 1.其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其:形容词词头,多么。 2.之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求静女的知识点
答:女:通“汝”,指荑。 古今异义:氓:古义指民众,百姓,课文指“那个人;今义指“道德败坏的人” 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 宴:古义指欢聚,今义指宴会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夙兴夜寐”中的“夙”和“夜”,分别指在早晨、在晚上 使动用法:“士贰其行”“二三其德”中“贰”“二三”。 形容词用作...

静女这课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有哪些
答:这是我们的作业,作业是这样布置的:七年级上册有,又下册出现过的一起:通假字但手熟尔(“尔”同“耳”,罢了)词类活用陈康肃公善射(形容词

各种文言文虚词整理
答:(一)文言虚词的分类 1.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 吾、予、余、我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②第二人称 女、汝、若、尔、而、乃、子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关于静的一词多义
答:本义:松开争夺的手去看天蓝色。引申义:停下来。安静;宁静〖quiet;tranquil;peaceful〗静 静言思之。——《诗·邶风·柏舟》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国语·晋语》本朝不静。——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音律》静乃明几。——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审分》莫不静好。——《诗·郑风·女曰...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例题
答:6. 高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 百:一百许里(数词,十个十)猿则百叫无绝(喻很多) 言:闲静少言(动词,说话)黔娄之妻有言(名词,说过的话) 食:食不饱(吃)一食或尽粟一石(吃)食(饲养)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策: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驱策,驱使) 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虽...

文言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古今异义词有哪些?
答: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

文言文实词义项
答:(《静女》)(3)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2、安(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 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 ④安定...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
答: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 负盖 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 堪克 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 是适 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 幸修 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一)古今异义古今词义...

中有哪些一字多意词和古今异义词要求
答: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180个实词虚词详解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