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18401895历史阶段特征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作者&投稿:植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一)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1、政治:
(1)列强入侵,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加深;(一鸦(1840-1842),二鸦(1856-1860))
(2)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抗争:①虎门销烟②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体现:持续时间14年,《天朝田亩制度》;体现时代特征: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资政新篇》,结果:联合绞杀,宗教:外来宗教。
2、经济: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③近代工业出现:外商企业;
(2)工人阶级产生
(3)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通商口岸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开始变化。逐渐多元化:服饰:西装、长袍马褂并行不悖;上海成为租界;在华传教士办报;
3、思想:向西方学习,萌发新思潮: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4、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从“夷务”到“洋务”

1840至1870历史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2)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3)思想上:“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
(1860-1901年)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60-1901年)
【阶段特征】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40多年历史呈现出的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1、先秦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秦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开创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
3、魏晋南北朝
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面。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隋唐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5、宋元
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战争一度频繁,但各民族交流密切,进一步走向融合。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中国的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6、明清
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与此相适应,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逐渐落伍了。

高中历史中国18401895历史阶段特征
答:1、政治:(1)列强入侵,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加深;(一鸦(1840-1842),二鸦(1856-1860))(2)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抗争:①虎门销烟②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体现:持续时间14年,《天朝田亩制度》;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