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历史沿革 齐鲁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一个医院,谢谢了!

作者&投稿:里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名医辈出 术求精湛
1890年,美国基督教会在的青龙桥北后坡街117号创立济南华美院时,是济南首家西医诊所和分科最全的医院。1908-1917年的济南共和医院时代,她发展为当时中国国内最新型\最大\设备最佳的医院之一。此后一度名医荟萃,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同济医院并称为建国前中国四大教会医院,颇负盛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如今在一些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心血管内科\血液病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小儿内科等。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教授,如尤家俊\赵常林\孙鸿泉\高学勤\于复新\孙桂毓\朱汉英\张振湘\江森\王天铎\侯宝璋\杨仁中\张茂宏\张运等,可谓名医辈出。
在“人才兴院”战略下,齐鲁医院麾下不仅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还聚集起了一批年轻的生力军。2006年,医院新增山东省杰出学科带头人\省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各5人;引进在国际国内有相当影响力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7名;招收新职工博士后1人,博士21人;派出海外研修30余人,公开竞聘护士长后备人选19名。显示出了充足的后劲。医疗质量靠人才,也要靠管理。2006年,齐鲁医院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在环节质量管理\病历书写\病案管理\信息统计\进修医师\传染病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制度创新;组织了全院三基三严训练和考核,加强了医疗质量检查和督导;进一步强化医疗调度和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了会诊\手术准入\应急体系等制度,实现了医务管理水平质的提升。
2006年全年,齐鲁医院完成门诊挂号工作量145万余人次,较2005年增长7.14%;急诊接诊37072人次,抢救1466人次,抢救成功率为89.63%;完成健康查体4万余人次。全年共出院病人44261人次,同比增长8.1%;完成手术量24620台,同比增长7.07%;床位使用率99.77%;人均住院日14.42天。通过制度创新和加强管理,明显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2006年,每门诊人次平均收费同比减少103.2元。
不断改进医保服务质量。完善了医疗保险工作流程,重点抓好定额管理,建立医保定岗医师制度。全年医保总门诊量达77700人次,住院5697人次。医院被评为全省医疗保险A级信用先进单位,患者满意率超过95%。加强了公费医疗制度建设,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原则,有效控制了公费医疗超支现象。全年普通公费医疗门诊量为16万余人次,住院1414人次;公费医疗超支同比减少25%,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逢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来鲁视察或重大会议,镁光灯下,人们可能不会注意到医务人员的身影。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干部保健中心,2006年全年,齐鲁医院完成这样的保健任务62次,多次受到中央\省委省政府等的通令嘉奖。
2006年,在护理质量上,齐鲁医院加强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核心制度\“三基三严”\CPR\急救技术等学习和考核;进一步完善三级护理质控网,加大检查和督导力度;修订并完善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全年涌现出护理新技术9项,中心七赵玲玲被评为全国综合性医院先进护士,普外科张彬彬被评为省“十佳护士”,手术室黄敬爱被评为全省先进护理工作者。
薪火相传 天使摇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除了是一个救死扶伤的阵地,还是一个医学教学的“重镇”。医院现有的60个临床,医技科室中,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5个,省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8个。医院设有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山东大学临床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博士生导师74人,硕士点33个,硕士生导师195人。2006,新增血液病\妇科肿瘤等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耳鼻喉科学和放射科学等5个学科被评为“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妇产科学\放射科学被评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一批批白衣天使在这里起步。2006年,按计划完成本科理论授课8076学时,授课人数4769人次;见习带教2236学时,带教人数1307人次;实习教学7358学时,带教人数252人次。稳步推进整体化临床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强化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加大教学检查力度;积极推动教学精品建设,组织进行了双语教学比赛等活动,提高了整体临床教学水平。研究生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加强了导师队伍建设,2006年遴选博导8人,硕导申报48人。张运院士\张茂宏教授被评为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圆满完成研究生招生的复试和录取工作,全年招收硕士157人,博士92人;研究生学术水平稳步提升,全年共有36名研究生获得山东大学各类奖学金,占医学院获奖总数的50%;6人获得山东省和山东大学优秀学位论文称号。
继续医学教育稳步推进。全年协办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7项,省级项目6项;举办院级继续医学教育讲座56次;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参加全省公共课程考试3次,合格率达81.9%。住院医师培训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规范。31个学科申报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经过卫生部综合评估\书面审核及实地评审,29个专业通过最终评审,在全国同级别医院中居于领先地位。成功申报卫生部临床药师专科培训基地,完成了首批招收任务并通过卫生部的中期验审。顺利完成住院医师和社会化招考学员的培训考核任务。
科研不辍 挺进巅峰
2006年,齐鲁医院的科研工作打了一个“翻身仗”:一是开始向大项目进军;二是科研经费大幅上升,创院内历史新高;三是论文数在全国医院中排名第16位,为历史最好水平。齐鲁医院在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的研究上开始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2006年,全院共获得国家“863”重点项目1项,国家“973”分课题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教育部创新引智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在山东大学各学院中名列第一;山东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项,省科技攻关计划22项,省优秀中青年奖励基金16项。纵向科研经费合计4808.5万元。全年中标项目的质量也有大幅度提升,其中张运院士牵头的国家“863”重点项目经费高达2000万元,创下山东省医学界最高纪录。
科研成果数量质量同步增长。2006年全年共获省部级奖励24项,厅局级奖励14项,在山东大学各院系中位列第一。其中心内科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建院以来首次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全年共完成27项成果鉴定,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12项;共发表科技论文833篇,论文数在全国医院中排名第16位,其中发表SCI收录论文24篇,EI收录4篇,ESTP收录11篇,为历史最好水平。这说明齐鲁医院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影响力及总体科研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齐鲁医院的许多专家活跃在我国医学研究的“第一梯队”。仅2006年年底传来的消息,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孔北华教授当选《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产科副主任马玉燕任该杂志编委;小儿神经主任孙若鹏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四届常务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核医学科主任韩建奎连任山东省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齐鲁医院的不少学科是国内医学研究的重地。如耳鼻咽喉科是我国耳鼻咽喉学科的发源地和奠基地之一\山东最早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科室之一;妇产科是我国首批妇产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妇科肿瘤医师培训基地,国家药品妇产科临床实验基地,国家级核心期刊《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编辑部所在单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岗位;该院始建于1914年的医学影像学学科也是全国该专业首批硕士点。齐鲁医院创始之初便为济南市第一家西医诊所,此后一直保持着国际视野和开放的胸怀。2006年,医院除巩固与美国哈特福德医院\肯塔基大学医学院\日本和歌山县立医科大学等机构的既有海外友好合作外,又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加拿大阿尔博塔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机构开展了初步的合作。2006年来访境外人员100余人次,派出专家与留学人员200余人次,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科研院所开展实质性合作项目10余项。
便民利民 胸怀大众
“2007年是国家医疗卫生体制面临深刻变革的一年。深化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发展,履行神圣天职,增进人民健康,是我们每一位卫生工作者的伟大历史使命。”在2006年底总结大会上,齐鲁医院院长魏奉才对全院职工说。医院的药品采购是国家治理商业贿赂“重点行业的重点部门”。2006年5月,齐鲁医院的一项新尝试引起了广泛关注--“网上购药”:通过自行设计的药品信息网站,收集药厂推荐药品的有关材料,然后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部分专家评审,决定药品是否引导进或淘汰。在用药上,实行单品种用药总量前10位的品种统计,并实行前两位淘汰制;每月公示消耗量前10位的抗菌药\使用这些药物前3名的科室;每季度抽查病房60份病历进行抗菌药物分析并公示分析结果。
为有效缓解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齐鲁医院自2006年4月1日起开展了惠民医疗服务。对低保\残疾人\特困职工\烈士\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家属\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农村五保户\残疾军人等7类患者实行优惠,开设60张惠民病床,对部分手术条目实行了单病种最高限价。医院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工作以来,共为400余位符合惠民医疗政策的病人实行优惠服务,优惠金额数万元,使特困患者得到医疗优惠,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为减轻患者负担,医院积极采取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推行了无节假日门诊\无节假日检查\无节假日手术;逐步拓展了门诊手术,能在门诊做的手术尽量不住院。落实了检验“一单通”制度。开通了服务热线电话,设立导医服务台,便民门诊,增配轮椅\担架\便民服务车等设施,对老弱病残或其他需要帮助的患者实行全程导医服务。门诊实行划价\收费\取药一站式服务,对急症患者提供检查\治疗\收费\取药\抢救“绿色通道”。为方便患者就医,医院新建了乳腺病房\脑血管科病房\镇痛病房\介入病房等8个病房,扩大了神经外科\小儿科\产科等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病房\缓解了病房拥挤\住院难问题;并对皮肤性病等门诊建立单独诊疗室,增加产科等小病房数量,保护患者隐私。
齐鲁医院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在2006年4月的山东省新农合启动仪式上,该院成为向省红十字会募捐的先进集体;12月组织了“支援新农合大型义诊活动”,为平邑老区农民免费送医送药;全年共组织济南市救助站义诊活动等公益活动30余次;派出医疗队和专家组10余支,分赴塞舌尔\宁夏中宁等国际国内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援助。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百年传承下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正走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医院的路上,走在卫生工作改革与调整的大潮中。医院将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推进开放式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人才兴院战略“三大战略”,深化医院管理改革,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维护公益性质,减轻群众负担,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1890年 -- 济南华美医院
1908年 -- 济南共合医院
1917年 -- 济南齐鲁医院
1953年 -- 山东省立二院
1957年 -- 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1985年5月-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00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省齐鲁医院是那年改名齐鲁医院的?~

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始建于1890年,是由美、加、英三国基督教会兴办的,开办时称为济南华美医院。因此,齐鲁医院新建的大楼也被正式命名为“华美楼”。1908年,医院又改称为共和医院。
  1917年,该院有了齐鲁医院的名字,作为当时齐鲁大学医科附设医院。到了1952年,大学院系调整时,齐鲁医院又称为山东医学院的附设教学医院。1953年,齐鲁医院与现在的省立医院分别被命名为山东省立第二医院和山东省立第一医院。
  省立二院的名字使用时间并不长,到1957年,医院又改名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虽然省立二院的名字仅仅使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但在许多老济南人心里却扎下了根,直到现在他们仍愿以“省立二院”称呼齐鲁医院。2000年,随着山东大学的调整,医院改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直沿用至今。

是一家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天辰路2000号,始建于公元1890年,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是济南市医保定点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历史沿革
答:百年传承下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正走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医院的路上,走在卫生工作改革与调整的大潮中。医院将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推进开放式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人才兴院战略“三大战略”,深化医院管理改革,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维护公益性质,减轻群众负担,为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历史沿革
答: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0年,当时的名称为济南华美医院,是济南地区医疗事业的一个重要起点。随后在1908年,医院更名为济南共合医院,继续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1917年,这个医院正式改名为济南齐鲁医院,标志着其在医学领域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进程进一步深化。1953年,医院更名为山东省立二院,承...

北协和 南湘雅 东齐鲁 西华西是什么意思
答:3、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东齐鲁指的是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齐鲁医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成立的山东登州文会馆,其后经历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等时期,最终并入山东大学。4、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西华西指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川大华西医学中心前身是华西医科大学。华西...

为啥会有“北协和,南湘雅”的称法
答:有北协和,南湘雅的说法,要是协和医院在建院之初至今都是国内顶级的综合三甲医院。湘雅建院历史悠久在建院之初。实力堪比协和所以有北协和南湘雅之称。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历史沿革
答: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四月二十一日,当时山东省政府发布民人字262讯令,批准设立济宁县卫生院,首任院长为湘圃,医院设在西门大街41号。五月十三日,卫生院迁至南门里城隍庙广徐家院(现军分区南院)。随着一九五一年济北县人民政府的成立,医院也随之迁至济宁二十里...

齐鲁大学现在叫什么
答: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泉城济南,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历史沿革,学校(科学院)于 2017年5月由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整合组建而成。齐鲁工业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由解放军胶东军...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答: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21日,济宁县卫生院成立筹备处设在西门大街41号,同年山东省民人字262讯令设立济宁县卫生院,于湘圃首任院长。五月十三日卫生院院址迁移到南门里城隍庙广徐家院(现军分区南院)。一九五一年成立济北县人民政府,同时卫生院院址迁移至济宁二十里铺镇...

中国历史最悠久最权威的国家中医院在那里?
答:历史沿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1911年8月,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和其弟张祭创办南通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前身)。1914年6月,张謇先生将南通医院改为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在原医院东南边建造新院,并题写了院名。1922年,医院附设二年制助产护士讲习所。1927年,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私立南通...

山东省立医院的历史沿革
答:高密、平度等地,在乳山县腾甲庄建院,通过宋庆龄女士得到了国际救济总署的援助,改善了医疗设备,具备了教学和抢救重伤员及诊疗疑难病症的条件。1947年,流亡于四川万县的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重返济南,划归医院。此时,山东省立医院员工214人,病床257张,谓之“鲁省卫生机构之巨臂,规模之大华北称著”...

铁路中心医院百年医院历史沿革
答:医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4年改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一步融合了中医特色。2006年,医院增设了第二临床学院,教育与医疗并进,强化了医疗研究能力。2007年,医院正式成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展现了中西医结合的医疗理念。至今,铁路中心医院作为历史悠久的医疗机构,持续为大众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