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八虎上将是哪些? 曹操的八虎将有谁?

作者&投稿:邓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八虎上将,也叫曹八将。曹八将是因为京剧中曹操身后总站八员上将,所以叫“曹八将”或“八虎上将”因典韦早死,徐晃又另称“无敌将”故不在其列。
  1,许褚(三国时期曹魏猛将)
  许褚(chǔ,见《辞海》)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与葛陂贼交战时在箭矢耗尽的情况下掷石攻敌,后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诈作与贼和解并以耕牛交换粮食一但在牛突然狂奔的情况下拿着牛反方向行百余步,由此在淮汝一带的人提起许褚之名皆畏惮。随曹操屯官渡时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关中之战时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浆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怀疑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当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曹丕其迁作武卫将军,负责宫中安全。曹叡继位时封其为牟乡侯,谥曰壮侯。
  2,张辽(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
  曹丕登基后,仍令张辽守御孙权。221年,张辽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后世将其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3,乐进(曹魏五子良将之一)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
  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逝世,谥曰威侯。后世将其与张辽、张郃、于禁、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4,李典(曹魏名将)
  李典,字曼成,曹操麾下将领。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巨野)人。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李典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去世。魏文帝曹丕继位后追谥号为愍侯。
  5,曹仁(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封陈侯。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大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赤壁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曹操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渭南破马超,破反将苏伯、田银、侯音,襄樊之战中挡住了关羽的进攻,与徐晃共攻破陈邵,进军襄阳。曹仁谥曰忠侯,按《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故当魏一朝,“忠”实为大誉之谥,只有夏侯惇同焉。
  6,曹洪(曹魏名将)
  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从弟。曹操追袭董卓荥阳为徐荣所败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汉中之战时,曹洪与曹休在下辩抵御刘备大军,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与马超。
  曹丕即位时封曹洪为骠骑将军,后因私事寻衅欲处死曹洪,因卞太后求情免死,贬为庶民,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后复拜为骠骑将军。曹洪逝世,追谥曰恭侯。
  7,夏侯渊(历史人物)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于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战死,谥曰愍侯。
  8,夏侯惇(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没听说过八虎上将,只有八虎骑,是:曹仁 曹洪 曹纯、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休、夏侯尚。楼上那几位说的都闻所未闻,不知道是哪个不懂三国志的人乱编的。

痴虎二虎将张辽三虎将乐进
四虎将李典
五虎将曹仁
六虎将曹洪
七虎将夏侯渊
八虎将夏侯敦

1,痴虎将许褚
2,二虎将张辽
3,三虎将乐进
4,四虎将李典
5,五虎将曹仁
6,六虎将曹洪
7,七虎将夏侯渊
8,八虎将夏侯敦

八虎上将(又称曹八将):

1,痴虎将许褚
2,二虎将张辽
3,三虎将乐进
4,四虎将李典
5,五虎将曹仁
6,六虎将曹洪
7,七虎将夏侯渊
8,八虎将夏侯惇

因典韦早死,徐晃又另称“无敌将”故不在其列。

曹操八虎上将哪八将?~

八虎上将(又称曹八将):
1,痴虎将许褚
2,二虎将张辽
3,三虎将乐进
4,四虎将李典
5,五虎将曹仁
6,六虎将曹洪
7,七虎将夏侯渊
8,八虎将夏侯敦
曹八将是因为京剧中曹操身后总站八员上将,所以叫“曹八将”或“八虎上将”因典韦早死,徐晃又另称“无敌将”故不在其列。

分别是:独眼将军夏侯惇、虎步关右夏侯渊、有天人之称的曹仁、虎豹骑统领者曹纯、精忠救主的曹洪、千里驹曹休、入为腹心出当爪牙的夏侯尚、抗蜀名将曹真。这八位将领或是在曹操创业时立下汗马功劳,或者在曹丕,曹睿时期镇守一方,各凭智勇,独当一面,为后人所崇敬。
八虎骑,又称“八虎将”,是指三国时期曹操部下的八位宗亲中的名将,因为在史书《三国志》中同属一卷,又都是出类拔萃的英豪人物,深受现代的网友们喜爱,后者尊称这八位为八虎骑。

人物简介:
1、夏侯惇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

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到摩陂,召夏侯惇同车,不经通传,自由进入曹操的卧室。后受拜前将军,督各军还寿春,徙屯召陵。

据《曹瞒传》及《世语》记载,桓阶劝曹操称帝,夏侯惇认为应先灭蜀,蜀地平定了则江东自会归服,二方既定,然后遵循舜、禹的道路,登基称帝,曹操听从这个意见。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于二月已卯日拜夏侯惇为大将军,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赐夏侯惇谥号为忠侯,夏侯家也获得优厚待遇。

青龙元年(233年)五月壬申日,夏侯惇与曹仁、程昱因功而受到曹叡在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

2、夏侯渊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常常出敌不意,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征伐关中与凉州,斩梁兴、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族、氐族、屠各等外族势力,虎步关右。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军至阳平关,夏侯渊率张郃、徐晃等将与其相拒,以徐晃破陈式、张郃驻广石,刘备攻而不克,双方相持至第二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刘备率精锐万余人,分十部夜袭张郃,张郃率亲卫奋战反击,刘备不能克。

夏侯渊派张郃守备鹿角东部,自率精锐守备鹿角南部,刘备于是全力猛攻张郃,张郃不敌,夏侯渊遂分军一半往救张郃,于是刘备又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趁夏侯渊前去救火、修补鹿角之时,派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突袭渊军,夏侯渊遂战死。谥曰愍。

3、曹仁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

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

赤壁之战结束,周瑜乘胜进取荆州,与镇守南郡的曹仁大战,曹仁用曹操遗计诈败引周瑜入城,随命放箭,周瑜中箭败退。然此后反中东吴军士诈降之计,被周瑜杀败。

后曹仁随曹操西征马超、韩遂,平定汉中,并南下抵挡孙权的进攻,此后负责镇守襄阳。汉中之战后关羽进取襄阳、樊城,曹仁死守樊城,后于战中命令弓弩手放箭,射中关羽右臂。

后曹操遣徐晃来援,终解樊城之围。曹丕称帝后封曹仁为大司马。夷陵之战后,曹仁奉曹丕之命进军濡须口,却被守将朱桓杀败,回到洛阳,不久后病逝。



4、曹纯

曹纯(?-210),字子和,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纯是曹操的堂弟。十四岁丧父,与一母同胞的兄长曹仁分家居住。

后继承了其父的家业,颇为殷富,家中僮仆、宾客有上百人之多,但曹纯年纪轻轻便能以纲纪持家,督御仆从,管理偌大家业而不失条理,因此乡里人都认为其很有才干。

曹纯崇尚学问,尊敬学问渊博的儒士,因此很多儒士都来投靠他,使曹纯的名声为远近所称颂。中平四年(187年),曹纯年未弱冠即进入朝廷担任黄门侍郎,年仅十八岁。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祸乱京师,曹操逃到陈留,二十岁的曹纯于是跟随曹操到襄邑募兵,从此开始了追随曹操征战的戎马生涯。

曹纯是曹操部下精锐部队“虎豹骑”的统领督,因在平定北方的战役中颇有功绩,被加封为高陵亭侯。死后谥曰威侯。曹纯擅战,甚得人心,为人重纲纪,不失理智,好学问,敬爱学士,闻名天下。

5、曹洪

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曹操追袭董卓荥阳为徐荣所败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

官渡之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后据张飞等于下辩,破斩任夔,退张飞与马超。曹丕即位时封曹洪为骠骑将军,后因私事寻衅欲处死曹洪,因卞太后求情免死,贬为庶民,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后复拜为骠骑将军。曹洪逝世,追谥曰恭侯。

6、曹休

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曹魏武将、军事家,曹操族子,曹洪从子。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曹操称赞其为“千里驹”,如同亲子般看待,并使他领虎豹骑宿卫。

汉中之战中,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为征东大将军,多次击破吴军,诱降吴将。公元228年,曹休在魏吴石亭之战中大败,不久因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

7、夏侯尚

夏侯尚(?—226年),字伯仁,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之侄。

曹操平定冀州,以为军司马、五官将文学,迁黄门侍郎,随曹彰远征乌桓,得胜归来。与魏文帝曹丕亲近友好,以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攻拔蜀国上庸,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升为荆州牧,封昌陵乡侯。

黄初七年卒,谥号为悼,其子夏侯玄继嗣。正始四年,配享曹操庙庭。

8、曹真

曹真(?~231年),本名秦真,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魏武帝曹操养子。

幼年丧父,力大勇猛,授虎豹骑。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封为灵寿亭侯。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参与汉中之战。

曹丕继位后,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进封东乡侯。迁使持节、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

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地区。率军包围江陵,击破吴国将领孙盛,迁中军大将军、给事中。曹丕病重时,接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封邵陵侯。率军抵御蜀国诸葛亮进攻,迁大司马。

太和五年(231年),因病去世,谥号为元,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三国前期曹操帐下有八虎骑,后期谁能称得上八虎骑的美称?
答:后期邓艾、诸葛诞、文钦等人都能称得上八虎骑的美称。一、曹操的八虎骑。三国时期有很多称呼比如蜀汉的“五虎上将”,东吴的“十二虎臣”,一听就非常有气势。曹魏当然也有比如“五子良将”,除了“五子良将”曹魏还有“八虎骑”。曹魏这“八...

魏国五大将军的头是谁?
答:八虎上将(又称曹八将):1,痴虎将许楮 2,二虎将张辽 3,三虎将乐进 4,四虎将李典 5,五虎将曹仁 6,六虎将曹洪 7,七虎将夏侯渊 8,八虎将夏侯敦 另一种说法:魏八虎骑:曹仁,曹洪,曹真,曹纯,曹休,夏侯敦,夏侯渊,夏侯尚 魏五子良将:张辽,徐晃,张颌,于禁,乐进 五子的头是张辽...

身为八虎将之首的许褚为何会怕赵云?
答:许褚、张辽、李典、乐进、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八人,被后世称为曹操的“八虎上将”。原因是在京剧中,曹操身后总站着这几位大将,久而久之,就有了“曹八虎”“八虎上将”等说法。所以这种说法并不官方,正史以及演义皆无记载。至于惧怕赵云的说法?虽然我自己就是云粉,但也不能瞎说大实话...

曹操帐下那么多实力战将,为何还总羡慕刘备呢?
答:曹操八虎骑上将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又被刘备七十多岁的老将黄忠所斩,而后又大败张郃。最后值得一提的便是赵云。众所周知,赵云一颗铁胆七尺长枪,出入万军从中犹如观鱼赏花,长坂坡七进七出,杀退曹将六十名。当时曹操也是想看看自己的战将和赵云比,如何,但是结果令曹操胆战心惊,叹息子龙不死,...

曹操五子良将和八大虎骑都是谁?
答:对于这个问题,要分清演义和史实。在演义中,并没有提到曹操的五子良将,倒是曹操手下有八虎骑:许诸,张颌,典韦,张辽,夏候渊,夏候敦,曹洪,曹仁。在《三国志》中,也就是史实中,确有刘备的五虎上将和曹操的五子良将。刘备麾下的五虎大将按照史实顺序是关张马黄赵,《三国志 蜀书》里面有关张马黄...

曹魏八虎将之首的许褚和赵云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答:蜀汉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他们同在“关张马黄赵传”。曹魏的“五子良将”,则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他们也同在“张乐于张徐传”中。而曹魏“八虎将”,又称“八虎骑”,更是曹魏...

典韦算不算曹操的八虎上将?
答:曹操身边没有八虎将,只有五良将:张乐于张徐。三国志曾记载:“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不过典韦确实是曹操身边武艺最高强的

曹操“五子良将”比刘备“五虎上将”强多少?有懂史的请回答???
答:在演义中,并没有提到曹操的五子良将,倒是曹操手下有八虎骑:许诸,张颌,典韦,张辽,夏候渊,夏候敦,曹洪,曹仁。 在《三国志》中,也就是史实中,确有刘备的五虎上将和曹操的五子良将。刘备麾下的五虎大将按照史实顺序是关张马黄赵,《三国志 蜀书》里面有关张马黄赵列传,由于关张马黄都被封为前后左右将军,唯独赵...

三国里面有不少把武将放在一块说的团体,如刘备五虎将、曹操八大将等,还...
答:西川四将:张任、刘璝、泠苞、邓贤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袆 曹魏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 东吴四友: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旸、刘桢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八健将: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

三国演义里蜀国、魏国和吴国分别有哪些战将?(包括主公!)
答:八健将: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 八虎上将(又称曹八将):1、痴虎将许楮2、二虎将张辽3、三虎将乐进4、四虎将李典 5、五虎将曹仁6、六虎将曹洪7、七虎将夏侯渊8、八虎将夏侯敦 西凉八部: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 司马八达: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