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仁、义、礼、智、信”出自传统文化的哪家学说?是什么意思?请详细解释和说明。 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孝悌谨信谦勤俭等修养的要义是什么?

作者&投稿:公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北京为迎奥运正大力开展礼仪教育。“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孔子之仁、义、礼、智、信

  仁者:仁爱,仁慈,仁义之师之仁。
  义:义务,大义,义举之义。
  礼者:礼貌,礼让,礼义之邦之礼。
  智者:智慧,智力,睿智之智。
  信者:诚信,信誉,公信之信也。

  孔夫子的社会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举贤任能,修信讲睦…..”说的是大同世界。但是他的理想是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接纳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个个讲的是王霸之术,要的是富国强兵,没有时间听他鼓噪什么“礼”、“仁”呀!这样一个失意者,死后理想也没有被他的弟子实现,以王霸之术得天下的君王,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秦始王“焚书坑儒”、汉高祖刘邦可以“尿溺儒冠”;后来帝王们重视孔夫子了,把他尊为圣人,可只是重提“愚忠”、“愚孝”,在我们所以看到论语里并没有这么提。
  相反,还可以看到“君子事天而不事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要是“愚忠”、“愚孝”的话,孔夫子就不应该离开鲁国,周游列国,不该再去求“苟我用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历代帝王,并不想实现他的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举贤任能,修信讲睦…..”,只是想采用儒学保得王权不变,因为“夫子”的学说不主张造反,主张的是“仁义礼智信”。
  夏、商、周"三代",商因道德腐败而亡国。周代上下800年,以"礼乐"治国、平天下,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礼制"体系。"礼"成为调整尊卑贵贱,上下左右人际关系的规范。"我周公,作周礼",周代已成为一个礼的社会、礼的国家,为中国成为"礼仪之邦"开出先河。

  春秋时期的齐国,不仅成为当时的霸主,而且道德文化也有了高度发展。管仲(?--前645年)不仅帮助齐国对政治、经济、军事进行改革,使国家得以振兴和强大,而且对道德在治国中的价值,提出了新的主张。他以为,人的道德行为与其经济生活状况有直接关系,故曰"仓廪实而之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又曰"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易治,民贫难治",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他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如果全国上下"绝礼"、"绝义"、"绝廉"、"绝耻",人民就会失去正直的本性.民众的思想就会反复无常.社会就没有了法度,社会风尚就会遭受危害,国家必然灭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道德发展的新标志。礼、义、廉、耻"四维"传至当今2600余年,历久弥新,仍然是当代"以德治国"的核心内容。

  春秋末期的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在承继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创造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但是,当时社会上通行的主导道德规范,仍然是自周以来形成的"礼",而不是"仁"。孔子本人的政治主张是"吾从周",其道德理想是用"克己复礼"改变"礼崩乐坏"的时局,从"仁"与"礼"的关系上,他主张"内仁外礼",从"礼"的政治价值上,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之用,和为贵",能使人际关系和谐是"礼"的最高价值,他认为所有的人都要学礼,懂礼,行礼,否则就不能立足于社会,这就是"不学礼,无以立",他要求学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算是一种道德修炼的真功夫。综观孔子以"仁"为中心的道德哲学,他集千年中华道德智慧之大成,是"周人道德之代表"。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是战国中期的儒学大师。他的"仁政"思想,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社稷(国家)次之",为后世"民为邦本"等政治伦理奠定了思想基础。他在哲学上提出了"性善论",为道德及其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首创了"五伦",提出了"四德":仁、义、礼、智。他将"仁"列为首位,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将"礼"降到第三位,表明周代以"礼"为首的退位。将"智"作为一德,也是对孔子智、仁、勇"三达德"的一种继承。他认为"四德"源于人的"心",于是提出了"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辱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有无"四心"乃人与禽兽之别也。他还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与气节的标准,对于中国人形成独立的意志与人格,对形成中华道德精神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观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早于孔子百余年,孔子早于孟子百余年,先后经过三百余年,完成了对周代以"礼"为核心社会道德的"推陈出新"。从"四维"到"四德",为后世千年中华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到了汉代,中华伦理道德进一步系统化。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只是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增加了"信",可见"信"已经成为一种公共生活准则,若世人皆不守信,社会生活就难以维持,以致造成社会混乱。从此,自春秋以来所逐步形成这五种道德规范,才真正成为被官方认定、推向社会并影响深远的道德规范

  到宋代,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其中再次恢复了管仲提出的"四维",去掉了"仁",增加了"孝"与"悌",将家族道德置于首位。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国之基,"家和万事兴",因此"齐家",家庭与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多子女大家庭中的人伦关系,已经不仅需要纵向伦理的"孝",更需要调整横向伦理的"悌",有了纵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横向的"兄友弟恭",建构一个纵横交错的家庭伦理十字架,就有可能实现"家和万事兴"。"家"是"国"的细胞,只要这个细胞健康而充满生机,整个社会、国家就有可能祥和稳定、发展繁荣,"家固而国宁"。故宋代从"家"与"国"的辩证关系上,突出"孝悌",并将其置于"忠信"的前面,是一种审时度势的创造。这"八德"是宋代对中华道德的新建构,是对中华道德的新发展,它一直影响到明清,以致影响到朝鲜、韩国等东亚各国。

  从清末到民初,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于中国弱势文化的冲击,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认为,道德是中国之长项,只要推陈出新,就能够建构中国的新道德。梁启超等维新派,试图以"孝、悌、忠、信"这"四德"为基础,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华,建构中国新道德。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这是"中体西用"、中西道德精华相融合的杰作。这"八德",调整了"孝"与"忠","家"与"国"的位置,表明民族和国家观念,高于家族的观念,既是对古人"教孝即教忠"的继承,也适应了现代"国家至上"的价值观。中国在宋代以前,没有"亡国"意识,只要"家固"便可"国宁",故有"以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到了近现代,西方列强是要吞掉一个个的"国",沦为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在血和泪中领悟了"国破"必然"家亡"的真理。因而,各国人民的"国家观念"、"爱国意识"不断强化。孙中山立足中国、面对世界,顺乎历史潮流,将"忠",也就是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放在首位,建构"以国为本"的中华伦理道德观,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表明,以孟子"五伦"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千年之后,宋代以"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又过近千年,清末民初,孙中山以新"八德"为标志,形成了"以国为本"的伦理道德观。"三个为本"分别成为不同时期道德教化的着重点,反映了不同时代对道德发展的必然要求。道德是历史的产物,又推动历史的不断进步。

  而今,中国又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相继提出"三个主义"和"三德",即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进而又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家"、"国",这"三个为本"在当代的辩证统一,必将反映当今人际关系的新伦理、新道德,并做出新概括,从而建构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新道德,在新的千年推动中华道德有新⒄埂?

  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一些恒久不变的道德规范,是由人类社会生活长久不变的内容决定的,即使这些似乎"千古不变"、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自己的内涵。因此,每个历史时代的中国人,都有继承前人道德智慧的责任,又有"推陈出新"发展中华道德的义务。

  承接中华美德与公民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的面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建设的新发展,也是对中华美德的新承接。

  "爱国守法"中的"爱",是一种"情感",这种"爱"的情感来源于"亲情"的"孝"。"孝"乃德之本,在亲情"爱"的基础上,才逐步形成:爱人、爱地、爱天,爱己、爱群,爱家、爱国、爱天下。从个体道德品质形成来看,讲"爱"必先讲"孝"。

  "明礼诚信"中涉及到中华美德的三个"德目","礼"、"诚"、"信"。 突出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时代特色。诚信建设,要从开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资源当中,去寻求智慧。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基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诚,是真实无妄,是道德的根本,是人间之常道。信,是重诺守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诚信之道,是求真务实之道,是人、集体与国家尊严的体现,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黄金律。要极大地提升公民对诚信品德的认同度,要建立维护与建设诚信的相关制度,以营造当代中国诚信之道。正是因为诚信如此重要,党和政府才明确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重点。

  "团结友善"体现了中华美德的"宽"与"恕"。这是"多元"社会与国际环境所需要。

  "勤俭自强",体现了"勤"、"俭"、"廉"与"耻"四种美德。因为"勤以养廉","俭以养德","知耻近乎勇"。"耻"是个人的"脸",是人的尊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无耻,何谈自尊、自强。

  "敬业奉献",体现了"忠"与"义"。"忠"的本质是"责任",尽职尽责,忠于职守。"责任",是"敬业"灵魂。"义"是追求、是气节、是利他,奉献是"重义轻利","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上述解释若能成立,那末"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之中,就至少包涵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勤、俭、宽、恕等,中华美德中的12个基本"德目"。因此,2001年国家颁布的"20个字"公民道德规范,是中国人用了50余年的时间,付出了巨大历史代价,经历了反复探索的历程,终于形成的基本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公民道德规范"新体系。

  中华美德现代转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任何新道德的生成与发展,都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血脉,都不能割断本民族道德文化的历史。历史已经证明,那种企图全盘否定历史,另起炉灶,建构"新的道德体系"的"大手笔",只能是用自己的手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土地的愚想。历史也证明,作为民族价值观的道德建设,不能依靠"进口",否则,民族原有的道德文化被"丢掉",引进来的道德又长期不能在我中华文化沃土上扎根,也就不能为中国人所认同,于是,"旧的"扔掉了,新的建立不起来,造成道德文化的长期"断裂"与"空白"。道德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一两代人的不懈奋斗,决非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者所能成就。

  十年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连续开展重点研究课题"大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锁定的八个核心德目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值。在十年的"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实践中,通过确定德目体系、编写教材,逐渐发现"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种道德,是建构当今学校德目体系的重要依据,这"八德"不仅是5000年来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不断创造、更新和发展了的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是当今社会生活之中、在大中小学的"学生守则"当中、在市民公约当中、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当中、在治家之道、兴业之道、治国之道当中,所浸透着的民族精神。为了建构学校传统美德的德目体系,也为了帮助参加教育实验的教师与教育工作者,了解"八德"的历史演变;把握和分辨"八德"精华与糟粕的两重性;认识"八德"的历史价值;探讨"八德"对现代社会道德问题的回应;掌握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路径。课题组在1999年用了一年的时间,组织 8位文科博士编写、并由红旗出版社于2000年初,出版了《大众道德》丛书,每位博士撰写其中一部,这8部书是: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依据每个德目的不同功能,这八德又大致可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义"与"忠"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是道德灵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价值导向;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觉意识和价值目标;

  第二、"诚"与"信"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是道德品质,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经济价值;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是道德品质,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经济价值;

  第三、礼"与"廉"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是道德品质,是道德外在表现和文明价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现和政治价值;

  第四、"孝"与"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础和价值动源;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础和价值选择。

  这"八德",从社会、经济、政治等等领域,涵含盖了个人与家庭、社会的道德关系。一个中国人,如果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这八种品德,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不会落后于时代,而且会成为新世纪的强者。整个国家,建立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就可以逐步建成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仁:仁爱,仁慈,仁义之师之仁。
义:义务,大义,义举之义。
礼:礼貌,礼让,礼义之邦之礼。
智:智慧,智力,睿智之智。
信:诚信,信誉,公信之信也。

详解: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北京为迎奥运正大力开展礼仪教育。“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儒家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
五常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仁"就是爱人,孔子主张人与人要互相爱护,相处融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义"应是对君主的忠心不二
"礼"是指人应当守礼,大概是君臣之礼,长幼之礼一类的.
"智"是智慧吧.要好学,不耻下问.
"信"是诚信,不失信与人.

儒家~~
孔子提倡的~

儒家

传统文化精髓:何为“仁,义,礼,智,信”~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仁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人与人相互亲切关爱。《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温良者,仁之本也。”“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仁:
仁字并没有简化,只是一般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仁是会意字,从人,从二。《说文解字》说人是“天地之生,最贵者也。”还说,凡是属于人的都从人。二,是会意字,古文作“丄”,就是上字。二、上都是高的意思。
《说文解字》说,二是地之数。那么,结合起来看,仁就是专属于世上的人的高尚情怀。儒家讲“仁义礼智信”,仁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人与人相互亲切关爱。《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温良者,仁之本也。”“仁者可以观其爱焉。”。《春初·元命苞》说,“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吕氏春秋》:“於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 宋范仲淹《君以民为体赋》:“莫不被以仁慈,跻於富庶。”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公故仁慈,天曙,以梦告司庖,饬举蟹投水。”
仁者是对有仁德者之称。有时候,用仁来指有恩于万物生育的事物。古代历来推崇仁政,认为尊德行仁的才可以叫做王。

义: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管子最早提出了“义”(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右国颂”,“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估计比孔子早提出礼的概念。最早是会意字.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示仪仗;“羊”表示祭祀品。
本义:正义;我的威仪;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有义德之美。
儒家的“义”就是东方人本主义的表现。“义”就是平等、互重,确认他人的人格与自我人格同等地位,他人的利益权力与自我等同,他人的发展权与自我等同。儒家文化中没有救世主,而是用“义”来引导人相互尊重彼此谦让,“义”的表现之一就是“让利”。利益享有权是等同的。在财利面前,儒家主张让利于人,既然他就是我,我能得的他更能得之。从而可以有条件地快速实现利益共享。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们会礼尚往来一翻,这虽是一种有趣的民俗,其中却体现着“义”的思想。当收到礼物的一方在恭送拜访者离开时,通常会把礼品的一部分返送回去,这是优先享有利益者在反馈于让利人,在增进了友谊亲情的同时也共享了物质利益。“义”还表现为对风险与责任的主动承受,这样就会将风险分散直到最小化。这种对财利的推让和对风险的担承并不是无原则的,是以个人的承受能力为前提,总之是在和谐的氛围中最合理地分配利与责,这一过程无需法律强制监督,始终是社会舆论在起作用。



礼:
礼中国古代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春秋时的政治家子产最先把“礼”当作人们行为的规范。孔子也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礼,这“礼”既指周礼的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他对“礼”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点;把“礼”当作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手段,当作治国治民的根本。荀子也很重视“礼”,把“礼”看作是节制人欲的最好方法。战国末和汉初的儒家对“礼”作了系统的论述,主张用礼来调节人的情欲,使之合乎儒家的道德规范。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有序竞争,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竞争,是“适者优存”,而不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如何去实现,就要用一整套的法规去规范它,这就是“礼”。儒学经常谈及社会秩序的建设和社会角色的定位。所谓“正名”就是要明确权利和义务。儒教也被称为“礼教”,礼的真正目的不是被动地调和矛盾,而是主动去引导竞争促进发展,协调社会分工,建立激励机制。儒家学者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要制定、完善社会竞争秩序,根据时代的需求,不断的去完善“礼”,并模范地遵守礼法。“非礼勿动,非礼勿言”,“克己复礼”。提倡“仁”就要遵从“礼”,遵从“礼”不是让人自我封闭,自缚手脚,而是为了明确责、权、利,通过有序竞争,更好地展现才能,发展自我,服务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进步。

应遵循的原则
“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 “
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对方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应持正确的态度

自从民国以来,中国的礼仪制度在不断变得简单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礼”,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而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再受到“礼”的约束,甚至把儒家文化等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而把西方文明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儒家文化中占据相当分量的高尚的东西,我们还是要继承并发扬;而在另一个方面,西方的文明也不见得完全像我们所见所闻的那样人性。随着中国的一步步发展,“礼”无与伦比的魅力必将会再度大放异彩,使世界眼中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开放的民族,而中国当然就是一个文明、开放的国度。可以说,中国的形象,将会因为“礼”而更加亮丽,清新。


智:
智”,即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才能去实行“仁”。只有统治者才是“智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可成为“仁人”,而“小人”无智。儒家把“智”看成是实现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要实现“达德”,而要实现“达德”必须经过“知”的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汉儒则把“智”列入“五常”之中。

智,会意兼形声,“知”的后起字。从日,从知,知亦声。知,会意字,从矢从口。矢是象形字,象镝括羽之形,本意是箭,引申为正直、端正,再引申为出口无悔的发誓。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才能叫智,也就是知。而且,真正的知、智,一定是真理,一定是真象,也一定不会偏离道德仁义。
“智”的含义是富有时效的知识与明智选择,其表现在于能圆满、高效地处理好社会矛盾,处理好发展与稳定、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统治集团与被统治集团的利益关系,尤其是自身的进退与信仰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儒家知识份子具有高超的智慧与远见,敢为天下先,既要有创新能力,又要有耐心,既要精确策划放眼全局,又要注重细节,身体力行。“智”是实现儒学实践价值的关键,智中包含着“知”——对社会规律与现实进程的真切把握。孔子又常常把“智”与“仁”相提并论。“智”常要儒生们在道义与财富面前做出选择,真正的儒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孔子自身就是明证,他不苟合于权贵,周游列国终不见用,而渴求真理的决心却愈发坚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布衣终生无悔。并不是因为他自命清高、避世独立,而是良知自证,一时的荣华贵显较之永恒的真理和崇高的社会责任谁轻谁重。“智者不惑”,儒家的“智”既包括了知识论,又包含着价值论,是理想与实践的统一。

信:
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

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信的本意是真心诚意、专一不移。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言是指事字,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以“言”作偏旁部首的字,都与说话或道德有关。《说文解字》说,“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就是说,心里有什么直接表白才叫言,而推理辩论诘问的话应该叫语了。因此《法言义疏·问神》曰,“言,心声也。”如果一个人言不由衷、说假话,肯定是不会有信誉。
《诗·卫风·氓》曰:信誓旦旦。古代的人一旦信誓,就决没有不兑现的时候。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左传.宣公二年》:“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 -。理工大的吧

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出自哪里?
答: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中的一段,原文是:“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意为“仁、义、礼、智,这不是外界磨砺出来的,而是我自己本身就拥有的,我从来就没有想过离开这些。”孟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他强调人的本性具有善的因素,主张人应该发扬自己的善性,并...

"温良恭俭让,礼义仁智信"什么意思
答:让即谦逊。先秦·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仁义礼智信“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仁义礼智信各指什么?
答:“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这是立身之本。现在有必要学习发扬广大。“五常”也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

论语中关于信的10句,,要有出处……
答: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篇》白话文释义: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本,依照礼来实行,用谦逊的言语来表述,用诚信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样做才是君子啊!”9,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

古代的"三纲五常"中,"五常"指的是什么
答: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那么仁、义、礼、智、信表现于行为又是什么?朱熹指出,“仁”是“爱人”“人道”的意思;“义”是承担合理的责任的意思;“礼”是道德约束,起到为达到“义”而预防的作用;“智”是指知识,尤其是现代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更...

有关仁义的文言文
答:无疑,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教育,会大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3. 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文言文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

论语12章里面的成语
答:学习《论语》的好处:1、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儒家思想的传统,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2、学习《论语》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于我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有...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他们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礼:讲文明,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信:是说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守信用、讲信义。

解读孔子,儒家思想精髓是什么?
答: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