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的运动特色

作者&投稿:毓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打波依阔的规则同现今的曲棍球运动规则近似。在球场两端各设一个营门,两队上阵队员为11人,各有1人守门。门前各有2人守卫,其余的人进攻对方。由场地中心开球,打入对方营门为得分,得分多者为胜。有一个裁判员在场地内负责裁判工作。少年们打毛球,青年们则打木球。在明媚的春天的夜晚,青年们常以屯旁宽阔的草坪为场地,举行富有乐趣的打火球比赛。这种形式的曲棍球运动,特别吸引观众。被双方队员争击的火球。飞来窜去,构成一道道划破夜空的火线图景,观看者不禁发出此时彼落的喝彩声。打曲棍球比打其他球激烈和危险得多。然而,就是这种曲棍球运动,培养了达斡尔族男子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和顽强斗志。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比赛多在重大节日、集会或空闲时以氏族(莫昆)、村屯为单位举行,比赛场地大都选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开阔的地方,场地大小无统一规定,场地两端各设一个球门,参加比赛的两队人数相等即可,以打进对方球门多者为胜。比赛规则规定不得从左侧抢球和击球,不得用球棍打人或拌人,除守门员外不得用手按球和以脚踩踢球。
曲棍球运动与民俗
在中国北方嫩江之滨,古老的曲棍球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就连春播歇晌,当地达斡尔农民都就地取材,用木棍将一个马粪蛋儿当作曲棍球拨来拨去。
曲棍球运动在莫力达瓦十分普及,无论男女老少,不分春夏秋冬,拿杆就能打,有球就会玩。每逢节日和喜庆日子,各个莫昆(部落)都要选派高手进行比赛。曲棍球也与达斡尔族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过去姑娘们出嫁时还要带上一根精美的球棍,以示对心上人的赞美和期望。
达斡尔族语言中的一些生动比喻也与曲棍球有关。如:帽子怎么能像曲棍球一样到处乱扔。对于不成材的木料和不求上进的人,达斡尔人常比喻说:真是块歪木,只配做曲棍球棍。如果要挖苦无能者也常说:连曲棍球都不会,别的还能干什么?



达斡尔族的曲棍球~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辽王朝的契丹人最爱打曲棍球。辽代以前的唐、宋年间也颇盛行。中国古代曲棍球的先驱者姓名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唐代初期,古代曲棍球运动就已经盛行了。现存大英博物馆的一只唐朝彩色花瓶和现存日本正仓院的一块刺绣丝绢上,都绘有唐代儿童打曲棍球的图案。
  令人惊奇的是,当时打曲棍球的竟然都是女子,唐代宫词上就载有"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之句。这里说的步打球就是指曲棍球运动。当时的宫女到寒食节这一天,要到宫殿前表演曲棍球给皇帝看。
  唐代的"步打球"和北宋的"步击"游戏,以及达斡尔族的波依阔,同现代曲棍球极为相似。"步打球"的形象,还可以从保存至今的两条唐代花毡上见到(现保存在日本奈良东大寺佛殿西北的正仓院北仓内)。达斡尔族人民所用的球棍,形状与唐代花毡上"步打球"所用的球棍相似,除长度、重量之外,也与现代曲棍球相似。
  随着时间的流逝,此项运动后来在我国其他各民族中基本消失,唯有在莫力达瓦被达斡尔族世代相传下来,成为达斡尔族民间最为流行的体育运动。现在这种曲棍球竞技运动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聚居区。当地人称这种游戏为"波依考",意思是"弯曲的棍"。他们把所用的球称为"波列"。

  所以推算其应有1300多年历史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有1 2 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有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方言。由于达斡尔族长期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大部分人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鄂温克语。
  “达斡尔”是达斡尔族自称,由于音译不同,曾有过“达胡尔”、“达呼尔”、“达古尔”等不同的写法 。“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的语言、地理分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有121357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达斡尔族长期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大部分人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鄂温克语。"达斡尔"是达斡尔族自称,"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的语言、地理分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的运动特色
答:打曲棍球比打其他球激烈和危险得多。然而,就是这种曲棍球运动,培养了达斡尔族男子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和顽强斗志。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比赛多在重大节日、集会或空闲时以氏族(莫昆)、村屯为单位举行,比赛场地大都选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开阔的地方,场地大小无统一规定,场地两端各设一个球门,参加比赛...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运动特色
答:达斡尔族的传统曲棍球运动,其竞技特色鲜明,规则与现代曲棍球类似但又有独特之处。球场两端设有两个营门,每队上阵11名队员,其中一人负责守门,其余人员分为防守和进攻两部分。比赛通常从场地中心开始,进球对方营门即为得分,最终得分多的一方获胜。有一位裁判员在场内进行公正裁决。少年时期,达斡尔...

独具特色的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文化
答:木球用柞树根削磨制成;毛球用畜、兽毛搓制而成;火球主要用于夜间运动,它以桦树上长出的已硬化的白菌制成,壳硬内空,球上穿通数孔,注入松明,点燃后烟火不熄。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比赛多在重大节日、集会或空闲时以氏族(莫昆)、村屯为单位举行,比赛场地大都选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开阔的地方,...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简介
答:在嫩江之滨的达斡尔族社区,曲棍球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是这个民族悠久传统的一部分。这种独特的体育活动在达斡尔语中被亲切地称为"波列",其专用工具"波依阔"或"贝阔"是由当地生长的柞木精心制作而成,其击球部分长而扁,类似冰球杆的设计。冬季漫长且寒冷的气候条件,使得曲棍球成为达斡尔族人民冬...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曲棍球运动与民俗
答:曲棍球运动在莫力达瓦地区广受欢迎,不分年龄、性别和季节,只要有杆在手,就能体验到这项运动的乐趣。每逢节日或庆祝时刻,各部落的居民都会组织比赛,展示他们的技艺。这项运动已经深深融入达斡尔族人的生活,甚至在传统习俗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姑娘出嫁时,精美的球棍不仅是嫁妆的一部分,更是对爱人的...

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运动项目有哪些?
答: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 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历史悠久。达斡尔族把曲棍球运动称作“贝阔”,旧式的球棍是选择根部弯曲,树干挺直坚韧的柞木削制而成。球称之为“波列”,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3种。木球用杏树根、柞树根削磨成圆形。毛球用动物毛团制而成。火球用桦树上长的已硬化的白菌...

传承千年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
答:曲棍球是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历史悠久,开展最广泛,独具特色的运动项目,相传是辽代契丹人“击鞠”运动的继承和延袭。据史料记载,唐代盛行“步打球”运动,极类似当代曲棍球运动。辽代,契丹人中盛行这种球类运动,在《辽史》中称为“击鞠”,下端弯曲的击球棍称为“月仗”。随着时间流逝,此项运动...

传统曲棍球是哪个族的体育活动
答:传统曲棍球是达斡尔族的体育活动。曲棍球是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历史悠久,开展最为广泛特色的运动项目,相传是辽代契丹人击鞠运动的继承和延袭。据史料记载,唐代盛行步打球运动,及类似当代曲棍球运动,唐朝诗人王建曾赋诗描写宫女们表演步打球的情形,“殿前铺设边楼,还使宫女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

传统曲棍球是哪个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答:传统曲棍球是达斡尔族喜爱的体育活动。这种运动在达斡尔语中称为“贝阔他日克贝”,其中“贝阔”指的是球棍,而“朴列”则是曲棍球的称呼。民间使用的曲棍球分为木球、毛球和火球三种。比赛场地通常长十几米,宽约数十米,中间划有界限作为发球位置,两端的球门分别被称为“阿那格”(狩猎营地)和...

传统曲棍球是哪个民族的运动
答:达斡尔族。达斡尔传统曲棍球运动是传统曲棍运动的典型代表,是我国体育中的一项绝技,国家体委在1989年命名莫旗为“曲棍球之乡”。达斡尔传统曲棍球运动,达语称作“贝阔他日克贝”。据史料记载,唐代盛行“步打球”运动,这种运动与当代的曲棍球运动极为相似。步打球在辽代依然盛行,《辽史》中称为击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