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申遗最早什么时候提出的?是谁提出的? 西安历史的简介

作者&投稿:丰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红旗渠申遗最早是2006年提出的,是赵河铭提出的.
2015年4月,红旗渠通水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批示中提出:对红旗渠申报世界遗产的建议,应给予关注和重视。之后,安阳市、林州市正式启动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016年2月17日,河南省安阳市王新伟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推进红旗渠申遗”,作为建设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市和国际旅游城的一项基础工程提了出来。
这对于红旗渠申遗第一建议人、市政协常委赵河铭来说,十分欣慰和感概!
红旗渠,这条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的 生命之渠穿梭于太行山腰间,至今已流淌50余年。
2006年,安阳市政协一件“红旗渠申遗”提案,首次用世界文化遗产的理念去审视认识一个意识形态的政治精神经典,是对红旗渠价值的一个新认识、新定义。提案突破传统认识和概念,洞开红旗渠认识的新视角,立即引起全国媒体关注,掀起新一轮红旗渠热。
 红旗渠申遗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7月,在市政协征集“文化兴市”调研文章中,市政协委员、常委赵河铭提出了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意见,当年,赵河铭把这一想法写入“关于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中,被市政协重视,并把此意见列为政协十届九次常委会重点发言。2006年十届市政协三次全会上,在联组会上作重点发言,得到与会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人和委员的普遍认同。同时,本次全会上,赵河铭委员提交了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案。
2006年4月初,市政协将红旗渠申遗建议在《社情民意》2006年4月4日第4期刊发,并送达市委市政府领导。之后,在这个建议上批示的领导人有市委书记、市长、副书记等九名常委以上领导。他们都对建议给予热情评价,并同意做先期论证等准备工作。
2006年6月10日,河南报业集团《内部参考》第18期全文刊登赵河铭的建议文章《以“世遗”眼光看“天河”》 。当年,《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河南日报》、《大河报》、《香港文汇报》以及国内知名主流网站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几十家媒体对此报道。
2006年7月24日,市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答复建议人:“红旗渠申遗建议已经由林州市政府批准。”
2015年4月,红旗渠通水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批示中提出:对红旗渠申报世界遗产的建议,应给予关注和重视。红旗渠申报世界遗产再次提到议程。
2015年,安阳市重点项目推进会议公布了全市29个重点建设项目,红旗渠申遗位列29个重点项目第三个,对申报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红色经典红旗渠申遗由来

2015年4月,红旗渠通水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批示中提出:对红旗渠申报世界遗产的建议,应给予关注和重视。之后,安阳市、林州市正式启动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016年2月17日,河南省安阳市王新伟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推进红旗渠申遗”,作为建设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市和国际旅游城的一项基础工程提了出来。
这对于红旗渠申遗第一建议人、市政协常委赵河铭来说,十分欣慰和感概!
红旗渠,这条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的 生命之渠穿梭于太行山腰间,至今已流淌50余年。
2006年,安阳市政协一件“红旗渠申遗”提案,首次用世界文化遗产的理念去审视认识一个意识形态的政治精神经典,是对红旗渠价值的一个新认识、新定义。提案突破传统认识和概念,洞开红旗渠认识的新视角,立即引起全国媒体关注,掀起新一轮红旗渠热。
 红旗渠申遗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7月,在市政协征集“文化兴市”调研文章中,市政协委员、常委赵河铭提出了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意见,当年,赵河铭把这一想法写入“关于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中,被市政协重视,并把此意见列为政协十届九次常委会重点发言。2006年十届市政协三次全会上,在联组会上作重点发言,得到与会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人和委员的普遍认同。同时,本次全会上,赵河铭委员提交了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案。
2006年4月初,市政协将红旗渠申遗建议在《社情民意》2006年4月4日第4期刊发,并送达市委市政府领导。之后,在这个建议上批示的领导人有市委书记、市长、副书记等九名常委以上领导。他们都对建议给予热情评价,并同意做先期论证等准备工作。
2006年6月10日,河南报业集团《内部参考》第18期全文刊登赵河铭的建议文章《以“世遗”眼光看“天河”》 。当年,《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河南日报》、《大河报》、《香港文汇报》以及国内知名主流网站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几十家媒体对此报道。
2006年7月24日,市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答复建议人:“红旗渠申遗建议已经由林州市政府批准。”
2015年4月,红旗渠通水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批示中提出:对红旗渠申报世界遗产的建议,应给予关注和重视。红旗渠申报世界遗产再次提到议程。
2015年,安阳市重点项目推进会议公布了全市29个重点建设项目,红旗渠申遗位列29个重点项目第三个,对申报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什么叫历史?~

西安,古称长安;曾用名: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大区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别是我国历史上较辉煌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主流。
大西安有汉长安城、阳陵、茂陵等文化遗址。汉开辟了“丝绸之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汉承秦制,在长安建立了持续200余年的西汉政权和空前强大的西汉王朝。汉确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和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因此,外国把研究中国的学问叫汉学。
大西安有唐皇城、大明宫、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等文化遗址。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唐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开放的城市,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
唐王朝延续近300年,融合了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以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整个东方乃至世界。所以,以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大西安,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扩展资料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参考资料:西安-百度百科

红旗渠申遗最早什么时候提出的?是谁提出的?
答:红旗渠申遗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7月,在市政协征集“文化兴市”调研文章中,市政协委员、常委赵河铭提出了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意见,当年,赵河铭把这一想法写入“关于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中,被市政协重视,并把此意见列为政协十届九次常委会重点发言。2006年十届市政协三次全会上,在...

手工艺申遗报告怎么写
答:每年春季,田野里既空旷又显得生机勃勃,我时常来到这里的河提上,极目远望,周围景色尽收眼底,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这里远离村庄,更远离喧嚣的闹市。眼前除了有田间农耕的人们到处是纯自然的风光。碧绿万顷的麦苗早已把四周大地盖严,田野里阡陌纵横的道路就像一个大棋盘,不时会有人骑车来到自己的地头察看。躲藏在麦垅...

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
答:成功申遗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古丝绸之路的东段:“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

兴教寺事件的社会各界评议
答:2012年10月,兴教寺第一次得到消息,因为申遗需要,该寺许多建筑需要拆迁。2013年3月8日,兴教寺收到长安区民宗局限期拆迁的通知。通知要求兴教寺的整个拆除工程在5月30日之前完成。这个过程当中,兴教寺的僧人作为利益相关方提出不同意见,请求不拆迁居住功能建筑,并未被相关部门采纳,更未达成共识,直至“被通知”拆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