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众生平等”....众生会(有)可能平等吗?何解? 佛说,众生平等,真的平等吗

作者&投稿:裘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世间众生都不在佛性上用功,却在财色名食睡上下苦功夫。众生平等是因为众生都有阿赖耶识,这是纯粹的心性上的理论。当然也有人把这个理论用在世间法。
佛法可以分成性宗,相宗我、二宗。结合点就是佛性。
在心性上的平等,就是因为众生都能成佛,只是因为业障的深浅,所以使自己堕落,有人 有动物 有鬼等等不同的生命。
在相上的平等,一切众生都是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走。这是绝对的平等。不平等的只是在活着的这段时间里,有人因为往昔的福报,所以学习能力好,过的很舒服;有人因为往昔的福报,虽然笨也活得舒服;也有人一辈子努力却过的不好;这些人,因为不懂因果的道理,不能建立自己的未来,所以只能被往昔做的业所控制,称为命运。懂得因果道理,知道有种子才会有果子,就能控制自己的未来,称为运命。第二者是佛教宣扬的,因为这个所以佛教徒 知道杀害众生,将来也会被杀,故真正的佛教从来不鼓励战争,杀害。

众生皆有佛性,本质上是平等的,但众生被执着妄想所困之时,相上体现出来是不平等的。

释迦牟尼佛在成佛时说:“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颠倒梦想,不能证得。
这句话我想不用翻译,大家都能看明白。释迦牟尼佛说的是,众生与佛在根本上是一般无二的。
但是众生之所以是众生,是因为迷而不觉。觉者即是佛。
佛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众生平等这句话,既是理论,也是方法。不要想的太简单。

生死平等 造化在人 精神和物质是永远不能平等的

佛法非宗教,是自然论。说“能起到给人精神安慰的作用”是对佛法的无知。你会非线性逆向推衍吗?你知道混沌中的内在秩序吗?

去读读书吧,别在这里起哄了。

众生因为都有佛性都可以作佛,所以才平等。但是成佛不是说说而已,要修

佛说:众生平等。这‘众生’代表何意?~

佛教说的"众生平等"是在诸法实相基础上说的平等.也就是在真谛意义上说“众生”指大地上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平等,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皆有佛性,都可成佛.
首先说明的是,在真谛意义上说"众生平等",如果在俗谛意义上,诸法相状各自不同.山是山,水是水,你不能说山和水平等,如果山和水平等,你应该在山上游泳,在水面上开车行走了,事实不然,这是显然的,你说呢?
同时,佛教有谈到众生包括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的问题.这也只能从形象界上谈,有情众生不可能跟无情众生平等,无情众生不会讲话、走路,你有见过石头会跑步否?当然是没有的。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很好说了,我们喝水,吃植物,那是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要切实注意的是,佛教不是教条主义,更不是极端主义,佛教是非常人性化的中道的教育。我们要生存,必须要有最基本的生存因素,水、空气、植物,都是我们必须要吸收的,不能说,因为众生平等,那么就连无情的也不能吃了,这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外道当中就有这种思想,是受到佛陀的批判的。正如孔子说的“过犹不及”,走两个极端都是不对的,都要受到批判!
另外,一方面,也要提醒的是,佛陀讲说,世界的形成是无情首先形成的,有情是依托无情而生存的,脱离了无情也不可能存在有情生命体,两者是辨证的,且相互依存,佛陀教导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和尊重自然界的无情资源。

李炳南老居士---讲解众生平等,苦从何来一、众生平等,是说本性上、生命上、改恶向善上、超凡入圣上,皆是平等。并非在众生造业上皂白不分,受报上苦乐不辨。彼造业千差万别,受报亦是千差万别。此皆自作自受,如是因如是果,非是佛示赏罚。虽众生造业不同,六道受报不同,然在本性等条件上,仍无不同。今以人喻,有总统、院部长官、军、农、工、商等身份;有富翁、乞丐、囚犯等享受。但总称是人,不得称为非人,此平等之义。且其初生时,赤条条不将一物来;其死时,两手空空,不带一物去。自始至终,亦无不平等也。
二、苦从何来?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其来处。
三、苦之标准: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水、火、刀兵、饥寒、灾害,皆是苦之标准。
四、如不能达物之情,自然不明物之感想。其实此亦无甚难体会处,鸟兽见人而飞避,是恐怖苦;鼠遭机械蚊遭击拍而毙命,是饥饿苦;鸡鸭猪羊之被宰杀,哀鸣不止,是畏惧疼痛苦;而曰彼不知苦,是未居其地也。如曰其平时不知苦,此正是愚迷不醒,浑浑噩噩之可悯处,如能醒悟则思解脱矣。
五、人不如畜,其在享受上或有此现象,如洋人之狗食牛肉面包,中国饥民食糠食野菜。此亦偶然,并非多数,决不能全称肯定,谓‘无论哪方面’皆胜于人也。

佛说众生平等 为什么佛门慈悲地为何会有
答:李炳南老居士---众生平等,是说本性上、生命上、改恶向善上、超凡入圣上,皆是平等。并非在众生造业上皂白不分,受报上苦乐不辨。彼造业千差万别,受报亦是千差万别。问:佛说众生平等,为何却又有六道轮回之苦?苦从何来?。。。李炳南老居士答:此需分五段解之:一、众生平等,是说本性...

据说大家都曲解了众生平等,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众生平等?
答:它所谓的平等,不是说每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平等,与现在所说的人人平等是有区别的。现在所谓的平等,是以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出发的。而佛教的众生平等说的是“心”的平等,“性”的平等,因为一切皆空,自然都是平等的。而这个平等具体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有因果...

如何理解佛法中的一切众生皆平等
答:一切众生平等是很高的境界,不但理上平等,事上也平等。看看这几天,如果时间要够的话,我们底下这段经文正好讲到这个地方。“缘起甚深”,真的是甚深,缘起甚深讲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统统是《般若心经》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头才...

佛说众生平等又说犯xx罪来世就会变成动物,众生平等为甚么变动物是种惩罚...
答:佛为我们讲述宇宙人生的真相,一般归纳为三个方面,六个字:事理、性相、因果。众生平等,是说本质,我们本质的佛性,真如本性,就是理上,性上是平等的。不平等的,是事、相上。人人善根因缘福德都不同,高矮胖瘦、贫富贵贱不同,这个也是事实。事理、性相、因果都是同时存在的,我们要清楚明白。至...

众生平等,并非全无分别;放下傲慢,才是平等真谛
答:所谓“众生平等”,说的并不是所有众生都一样。它的意思是,众生都有成佛的条件,只是迷而未觉。人为何修行?是因为我们需要破开迷障,寻找智慧。人生在世,有多少烦恼啊!破除这些烦恼的方式,就是增长智慧。怎么增长智慧?那只能是修行。每天被各种烦恼缠身,不知道怎么化解的人生是浑浑噩噩的。而...

众生平等下一句是什么?
答:众生平等的下一句: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人无贵贱,众生平等,为人处事,谦卑先行。谦卑,就是自重;傲慢,就是自轻。谦卑在人前,所向尽通;傲慢在人前,寸步难行。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人生不要设计得太挤。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好让自己可以从容转身。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人生留点余地...

众生平等下一句
答:该句下一句是“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平等”是一句佛教术语,意味着每个生命都有其尊严和价值。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无论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或别的身份特征。“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则是指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行和悟道成为佛陀,拥有智慧和德行。

众生皆平等。?
答:佛说的众生平等,当然不单单是指人类,而是指有生命的一切动物,佛说的众生平等是指任何众生都有佛性,都是佛,只是因为贪嗔痴,因为妄想执着,因为迷惑颠倒,把自己的本性给掩盖了,所以才会造作种种恶业,才会沦为畜生,但是,佛却从来没有舍弃一切众生,他们以各种化身度化这些苦难众生,《地藏经》...

佛说众生平等,为什么还有男女不平等
答:说众生平等,是说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修行,待因缘成熟,皆可成佛。但是众生本身无始以来,流浪生死,种下了无量的善业、恶业,也得了自己或好或坏的果。条件不一样,肯定有好有坏,这也正常啊。

怎么样是众生平等?
答:你好。众生平等和弱肉强食是两个概念。众生平等的意思是所有的生物和植物,都可以享受在大自然生存的机会。而佛家弟子大部分都相信众生平等。因为他们不杀生,只吃素。但殊不知素也是有生命的。所以生物要进行存活,是需要摄入能量的。而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