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在古代人眼里有多重要,古代地理学有哪些著作? 中国古代地理学名著有哪些?

作者&投稿:地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中国古代,历史学与地理学密不可分,又互相独立,地理学还有个独特的名称——“舆地”,就是取自《淮南子》以地为舆的说法。


地理学的开端到现在已经有四千余年的历史。

最早的记载在周代,周朝设立有专门的官职,掌管方志和地理,但是第一次把地理学列为史部的是唐朝编纂的《隋书》,此后直至清朝的《四库全书总目》,都相沿不改。中国古代以经史子集四部为列,地理与历史有极其密切联系。

历史地理也叫沿革地理,其重心是从历史沿革与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几千年的地理变迁,和现代的地理学并不完全相同。

古代的地理学著作,也是后人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社会发展,人事变迁,古书上的地名、山名、河名、城市名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不了解历朝历代地名、山名、河名、城市名的异同演变的历史,就没有办法分析历史事件所发生的具体条件和了解当时的具体历史事件。

我国最早的地理志主要是记载山川、疆域、物产和风俗等,偏重于自然地理方面。比如《尚书》中的《禹贡》,《周礼》中的《职方》,还有《山海经》和《汉书·地理志》都是偏重于自然地理方面。

其中《山海经》以山为经,以海为纬来记述上古中国地理,对了解中国上古文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汉书·地理志》则是首次专门记述中国地理的史料文献。自此之后,史书都继承了专门记载地理学的传统。比如《后汉书》有《郡国志》,《晋书》有《地理志》,《宋书》有《州郡志》,《魏书》有《地形志》,《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有《地理志》,《旧五代史》有《郡县志》,《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及《清史稿》均有《地理志》。

地理学得到长足发展的朝代是宋朝,其地理水平非常发达。

主要表现为:

一、历史地理/沿革地理的空前发展;

二、地志编纂的发达和编纂形式的规范化。

宋朝随着毕升的活字印刷术的推广,整个社会的印刷业比较发达,很多书籍都流通方便,便于对照研究,为沿革地理长足发展、空前发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历史地理/沿革地理成为一门学问就是从宋朝开始的。

在宋朝绝大部分地志中,都专门列一章进行叙述。比如《太平寰宇记》叙述郡县,便首先介绍建置沿革。宋代地图也注重沿革关系。

传世的税安礼《地理指掌图》,便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通贯古今的沿革地图。

南宋学者郑樵也是一位研究历史地理/沿革地理的专家。他在《通志》中撰写了《地理略》和《都邑略》。这两略书都是重要的沿革地理著作。《地理略》中的《历代封畛考》,主要讲述历代疆域沿革;《开元十道图考》则专门讲述唐朝一代的疆域情况。最独特的是《都邑略》,它属于郑樵呕心沥血而新创的体例,叙述了历朝历代的国家都邑,还附述历朝历代的四裔都邑。

南宋末年学者王应麟对历史地理/沿革地理也研究颇深。他撰写《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以《通鉴》名书,只不过是借《通鉴》之名来表示通贯古今之意,实际上是一部历史地理书。里面讲述了历朝历代州域、都邑以及山川、各国形势等内容。除此之外,王应麟还著有《诗地理考》一书,是利用《诗经》的相关地名来考证上古三代时期的疆域。


元明时期,历史地理/沿革地理一直都在进步和发展,直到明末清初之际再一次迎来了大发展。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鉴于故国灭亡的心痛事实,把地理研究作为自己抒发抱负和理想的途径,从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出发,撰写了长达一百二十卷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为了这本专论地方利弊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炎武参阅了上千部各种志书,抄录了“四十余帙”的草稿,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整合,从中探求出了一些有益国计民生的知识,作为拯救时弊改造社会的根据。

而且因为他心怀故国的思想感情和起兵抗清的实际行动,使得其爱国思想渗透于著作的字里行间。


与顾炎武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学者顾祖禹则撰写了《读史方与纪要》。

顾祖禹,字景范,江苏无锡人,生于常熟,常住无锡宛溪,学者称宛溪先生。这位大学者隐居乡里,历三十余年,参考了二十一史和几百种方志,以明末时期的政区为根据,重新考订古今郡县的沿革变迁和山川险要、战守利害,著成了皇皇大著《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也是一名对故国有着强烈热爱情感的学者,他研究地理沿革注重实用的目的是为了抵抗清朝,恢复故国作准备。


为此,他还自述著书的动机:“凡吾所以为此书者,亦重望夫世之先知之也。不先知之,而以惘然无所适从者任天下之事,举宗庙社稷之重,一旦束手而畀之他人,此先君子所为愤痛呼号,扼腕以至于死也。”

他痛心于故国明朝不会利用山川形势的险要,不会吸取古今用兵成败的教训,因而详细论述古代山川险要难易程度与用兵战斗、防守、攻打、占领之间的关系,认为古代战争中“在德不在险”思想是错误思想,品德重要,险要之地也重要,两者不冲突。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全书一百三十卷,前九卷,记述历代州域形势,后七卷,记载山川、分野,其余的一百十四卷,分叙省、府、州、县。每省先作总序,再附地图,再下为正文。正文顶格写,注低格写,注中之注夹行写。

卷首还有三篇《总叙》,叙述自己著书的目的,又有凡例,概述自己撰书的要旨。因此,整册书条理分明、一目了然。顾祖禹治学严谨,考核精审。

这册书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历史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还有学者李兆洛撰写的《历代地理志韵编今译》,编录《汉书》以下各史地理志中所载郡县名称,按韵部加以排列;再按年代的先后,叙述每一郡县的沿革变迁,并且指明近现代这些郡县的所在地,十分方便一般的读者查阅。

除此之外,还有一本古代奇书也算地理学书籍的范畴,那就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水经》是我国古代专门记述河流水道的地理书。相传记述河流水道一百三十七条。《水经》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万幸的是北魏郦道元曾经为《水经》作注,那就是流芳百世的名著《水经注》。

《水经注》补充记述的河流水道达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注文为原书的二十倍。全书大约30万字,分四十卷,注文引用书籍多达四百三十七种,详细记述了中国古代各水道所经地区的地理情况、建置沿革以及古迹故事等,内容丰富多彩,文笔绚烂,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珍贵的历史地理专著之一。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是什么?~

《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山海经第一山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招摇山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1983年12月,我国第一次全国性山海经学术研讨会“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研讨会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试论招摇山的地理位置》,论证山海经第一山招摇山是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的猫儿山。

扩展资料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
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两大部分中,《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水经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还有《徐霞客游记》等

地理在古代人眼里有多重要,古代地理学有哪些著作?
答:在中国古代,历史学与地理学密不可分,又互相独立,地理学还有个独特的名称——“舆地”,就是取自《淮南子》以地为舆的说法。地理学的开端到现在已经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最早的记载在周代,周朝设立有专门的官职,掌管方志和地理,但是第一次把地理学列为史部的是唐朝编纂的《...

古代战争中,地理位置有多重要,是不是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答:是的。我们可以从楚国迁国都,和秦国的对楚国发动战争选择的地点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地理位置非常适合行军打仗,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古代战争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没有选择好分分钟钟集体见阎王爷。01、楚国迁国都 在楚国时期,帝王楚考烈王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就决心把自己的国都迁...

古代战争中,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答:蕲南是原来宿国的都城,是楚国都城寿春在东北方向上的门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给养供给之处。鄢陵是公元前五七五年爆发的“晋楚鄢陵之战”的发生地。彭城相传为黄帝最初的建都之地,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彭城原本是宋国的领地,后来,齐国灭宋,将彭城纳入到了自己的领土当中。此后,彭城一直都是楚国边境...

荆州的地理位置究竟有多么重要,以至于古代的人都想要拿下荆州?_百度知 ...
答:古代的荆州并不是现在的荆州,那时的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在今河南南部、两湖地区以及两广北部,地方广阔,面积可比现在大多了,除此之外,荆州的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地形主要为平原和丘陵,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种植,粮食的生长,如此一来,荆州的物资就不成问题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荆...

古语云天下已平蜀未平,古代川蜀的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
答:川地险峻,古代川蜀的地理位置拥有着天然的防御工事,如果想要攻破川蜀在冷兵器时代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古语云天下已平蜀未平深刻的揭示了这一点。历史上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人物,都是在川蜀之地发家,第一个就是草根人物逆袭的代表刘邦,当初项羽推翻秦朝的统治分封诸侯,他已经意识到刘邦是自己最大的...

古代地广人稀为什么农民宁可为地主打工,也不去自己开荒种地呢?_百度...
答:其二,古代人民即使非常智慧,但是那时候还没有机器,所有的农作劳动都要由人来完成。一般肥沃且水源充足的土地周围,会早早地围成居住区域,形成农耕生态圈。而那些荒地距离居住区域往往遥远而又偏僻。古代的代步工具就只有马,穷苦百姓哪儿有钱去买马匹啊,所以交通闭塞也阻碍了劳动人民的开垦步伐。其三,...

古人如何有理有据地厚古薄今?
答:上面还刻出九条龙的图案,功夫精细得十分神奇。世人都说古代人习性质朴,制作的东西是很粗笨,这是不对的。古代器物非常精巧,这正是由于古代人习性质朴、不虚华的缘故。民性质朴,各种工匠工作才一点也不马虎。后代人的风俗虽然奢华,但在工作上用的工夫比不上古代人的,所以制作的物品多数不够精美。

襄阳在古代为什么是兵家必争之地?襄阳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答:古代,襄阳这块土地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只要出现分裂,那在襄阳绝对是要拼个你死我活。为什么襄阳的地理位置会这么重要呢?襄阳处于湖北的东北方向,从襄阳出发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都非常方便,而且还有长江流域作为据点。可以说拿下襄阳就掌握了交通重地,基本上不管去哪都会经过襄阳。而古代行军速度往往决定了...

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的意思
答:意思是天上有日月星辰,所以称为天文,地上有山川岭谷,所以称为地理。“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出自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自纪篇》,此即天文地理的源头。天文:“文”的意思是:自然界的某些现象,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古人把风、云、雨、露、霜、...

在古代,头发真的比头还重要吗?
答:说古代人觉得头发比头都要重要,头发不仅是父母给的,不可以随意剪短,还和很多重要的事情有联系。头发和结婚联系在一起,有时候还会被当成定情信物,第一次结婚的时候,就叫做结发夫妻,还有祝福词白头到老,姑娘有时候遇到喜欢的意中人,也会剪一簇头发装在盒子里,当作定情信物交给意中人,这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