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形象设计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影响全球数千万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到底有什么不同

作者&投稿:啜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非常感谢教研室给我提供这个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的机会,今天能和你们在一起交流,我倍感荣幸,因为咱们在坐的都是我县的省市教学能手,可以说是我县课堂教学的精英,你们都是各个教学区、各个教学领域内的领头雁,带头人。所以呀,今天和大家交流我不仅荣幸更感紧张,因为你们对于改革最有发言权,你们是直接的执行者。但是我想:今天就是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的,所以我也很有信心。那么,今天我和大家谈什么呢?我不想谈什么高深的理论,只想就大家每天耕耘的“课堂”,通过我下乡听课、研讨、座谈发现的一些现象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我们都知道: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积极稳步地进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也知道: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落脚点的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没有课堂教学的改革,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换句话说:“课堂改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近年来,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在积极的进行着、尝试着。通过听课、座谈我们欣喜地看到:各个学校都立足本校实际,制定了适合各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展示、教师解疑、巩固训练等环节贯穿课堂。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公地位,极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讲堂”变成“学堂”,努力为学生发展创设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建立自信。老师们不断反思、不断成长。各个学校也都在以课堂改革为抓手的机制中,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我们的课堂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静心思忖:我们也应当看到,咱们的课堂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课堂环节过于程序化、缺乏深刻性,为模式而模式,许多课堂教学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仍然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活力依然得不到最大限度地充分释放。课堂的一些细节问题仍然处理不当,这些都在不同层次上制约着课堂的健康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一直在低层次上徘徊,等等。我们只有透过课堂改革的表层去探究问题的本质,通过冷静、客观、科学的分析来澄清认识上的困惑,以积极有效的探索来纠正课堂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从而才能推进课堂改革良性发展。所以今天我和大家探讨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这个是我自己根据平时下乡听课、研讨归纳总结的一些东西,因为准备的时间较仓促,在遣词造句上可能不太精当,还请谅解。)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滞后,改革步伐不一致
我们都知道:观念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改革课堂,教师的观念尤为重要。但是在课堂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表现及思想有以下三种情况:一部分老教师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借口年纪大,改不动了,怕实施教学改革影响教学质量,因而驻足不前,根本就不动。(干脆不改型);二是大多数教师虽有改革的欲望,但没有高效易行、得心应手的教学模式作引领,先进的理念无法真正落地,忘而生畏,不敢进行大胆的改革(想改不敢改型);三是部分教师(也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大胆上路,积极改革,奋飞在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在摸索中挣扎,在挣扎中前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愈挫愈勇型)。正是观念的不一致,我们改革的步伐不整齐,以至于出现了学区、学校间、教师间课堂教学改革水平的参差不齐。(这是我从大的改革状态来分析的)。
(二)理念认识的肤浅化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的课堂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有些是我们期待已久、体现新课程本质的变化的,有些行为却是出乎意料、背离或误解新课程理念而产生的变化。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甚至不看课程标准,导致学习目标、教学目标不清,教学仅定在教材的知识点上,很少考虑如何用教材来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多教学任务囿于习题;大多数教师没有树立新的课程观,缺乏对课程的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等等。我们知道: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改的前提,新课改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由专家、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一起共同建构的新课程的和;教师再也不是那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应该是一批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善于合作的探究者。但是,目前我们大多数教师缺乏深入的学习,大家扪心自问:我们又有多少教师手中有课程标准,又有多少教师把课程标准读过一遍,更不用说深入、细致的研讨了。
(三)教师课堂教学形式化的倾向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我们试着回想一下咱们的课堂,看是否有一下现象。为了让学生“主动”,就兜圈子提问;为了师生、生生“合作”,就进行小组讨论;为了完成多个教学环节,课堂上就开展许多活动,占用有效的学习时间。为了便于学生展示,故意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对文本、教学内容把握肤浅。这表明,高效课堂改革已经步入了轨道,但是距离新课程倡导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原因在于:有的教师将高效课堂改革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上。教师把探究变成一种点缀,一种形式,总有一种贴上去的感觉,好像在完成一个过程、一道工序。粗看上去很有创新,细细品味又感到缺乏深入的思考。比如,语文教学提倡“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欣赏”。而有些教师的课只有读而没有感悟,没有欣赏,欣赏的环节被黑板上花花绿绿的图画代替了,被教师的描绘代替了。应当明确的是,读仅仅是一种手段,感悟、欣赏才是目的。而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展示的是手段,目的则显得不重要了。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闪现出的思维火花,就在“读”中被教师忽略了。(举例)
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更不能是虚拟的。追求表面形式,反而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四)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没说几句,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还有的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我大致总结了一下,概括起来,合作学习的形式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有的学校在让学生合作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只是坐在一起,并没有按老师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在埋头写作业,有的在三三两两、津津有味地闲聊题外话,有的因害羞内向而沉默不语、独自发呆。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
2. 合作目的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不分主次轻重,每节课都用,不管有没有合作的价值和必要都让合作,并且认为一节课内用得越多越好,走入了教学误区。
3. 合作无序
有的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人组织,没有人记录,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小组间缺乏竞争,产生不了合作的效果。
4. 合作问题过于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
在教学中也常看到这种现象,不管所提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教师都要求合作学习,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学生就已说出了答案。
5. 学生没有经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开始合作
教学中常看到有些老师不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直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感到措手不及。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讨论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独立思考而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
6. 教师不能有效指导帮助,一味放手让学生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常见到有些老师给学生发布完“下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就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不指导、监控学生的交往活动。当然也就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点拨、引导作用,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谈,不了了之。
7. 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草草收场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言、补充、自查、更正以及小组讨论中辩论的时间,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为走形式而草草收场。有时,大家还没凑到一起,还没有开始讨论,老师就手掌一拍:停。
8. 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这点我想大家深有体会:特别是展示汇报时,基本上是那几个组长,就是老师让其他学生补充,也由于长期以来被优秀生独霸小组,其他学生想说恐怕都没有热情和自信了。
9. 合作过于频繁
现在一提到公开课,有的教师就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万能钥匙,不论什么内容的课,动不动就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忽视了传统教学的方便获得与使用的实际价值,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咱们老师评课时,似乎认为没有合作学习的课就是失败的课。
10. 合作没有结果
合作学习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而积极合作、共同讨论、交流信息,最后达成共识。这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可是有的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合作任务,而这个任务又比较难,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需要多种查询途径才能解决。于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只能做无谓的争执,结果是不了了之。
(五)教学模式的统一、僵硬化(一刀切)
前面我讲过,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各个学校都纷纷创建了本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什么“三部五查”“四步一反馈”“三环五步教学法”等等。教学模式固然很好,但教学模式改革一刀切,不但缺少教育的个性化,也违背了教育“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不同的学科教学都有自己的特定内容、方法和活动方式,即使是同一门学科,因教学内容等差异,而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教学模式,必须从教师、学生等实际状态出发,因“班”选模,因“生”用模,教师决不能成为教学模式化的机械重复者,更不能失去自己的个性化追求。如果一成不变的死板硬套,那就失去教学模式应有的价值,出现“东施效颦”的后果也在所难免。但是我们反思身边的课堂,在一个学校,不管什么课,不管能不没能用都要用一个模式,就连体育课的热身活动也美其名曰“温故互查”。有的课为了完整套用模式,不惜失去学科本身特点,不能紧跟学生思维,顺学而导。比如(成庄一节语文课)。所以,我们用模的最高境界是(脱模)而不能“套模”。只有在结合教学实际、学科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模式,才能达到用模式进行教学的目的。同时,我们还要强化教学模式的学科化,即尊重学科特点,如语文学科强调文本教学,数学学科要强化训练,英语学科要注重听说读写,科学理化要注重实验教学等。

课堂教学结构的具体设计内容有哪些~

主要包括:

● 提供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反映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客观上为我们的教学顺序安排提供了依据。明确清晰的知识结构不仅可使知识体系完整、系统,使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更为直观,而且也能较容易地鉴别出重难点的内容,为确定教学策略、安排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有导入教学、告知学生学习目标、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讲解知识、辅导答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活动,充分展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程序安排等将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中。
● 努力创设学生参与教学的各种机会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但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发展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素质教育呼唤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多种学习模式,特别是发现学习模式倡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过程。基于这种观点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参与教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多观察思考、实际操作、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角色扮演、游戏模拟、练习作业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活动因素,师生活动协调进行,是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基本要素。
● 媒体设计
在完成教学媒体工作表的前提下,对媒体使用时机、使用次数的考虑设计,直观地反映在课堂教学过程流程图中。

教学活动设计是指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遵循"生活化原则""主体性原则""层次性 原则""协作性原则""综合性原则",通过"时政演讲""主题辩论""角色扮演""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深入

如何打造高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答: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

小学语文教学改进方法及措施
答:语文教学尤其讲究教师真情实感的传送,教师富于感情地朗读能架起作者心灵与学生情感的桥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波澜。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改进 方法 及 措施 ,希望对你有帮助! 1小学语文教学改进方法及措施 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不好教,难就难在如何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难就难在如何把握教学...

如何挖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细节
答:三、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化 语言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够集中...

如何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答:一、 课标中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建议 第一学段:1.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

师徒结对计划师傅指导计划及措施师徒结对计划
答:在这过程中,确实让我们都有所收获,交流心得,相互切磋,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具体措施。 1、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为徒弟做出榜样。 2、要切实担负起对徒弟的辅导工作。听徒弟的课,及时指出徒弟上课中的优缺点,对如何改进给出建议。

美术老师课堂教学计划模板
答: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以下是我整理的美术老师课堂教学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美术老师课堂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

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设计技能
答: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是对一学期教学工作的规划和设计。制订教学计划一定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根本,从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其内容主要包括确定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规定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教学活动,分配授课时数,制定相关措施等。学期教学计划对教师一个学期教学工作起具体指导和约束作用,使教学活动安排有序...

如何设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活动
答:二、主体教学活动特色化教师在执教一篇课文时,开展的课堂活动应有主次之分,突出课堂特色的主体活动教师应精心设计,做到因课而异,因生制宜,具体可设计为如下几种:(一)表演活动表演活动就是将课文改编为剧本,以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呈现。课本剧的表演能形象地再现课文内容,展现文本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很快走进文本。

美术老师课堂教学计划范文模板
答: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
答: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