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的寓言故事(文言文)

作者&投稿:谢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有关龙的寓言(成语故事,古文)4个

人中龙虎 〖解释〗比喻人中豪杰。

虎踞龙蟠 〖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虎据龙蟠 〖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虎超龙骧 〖解释〗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变龙蒸 〖解释〗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龙的故事 一 早已讨厌过着隐居生活的龙们终于骤集在一起,召开一个关于龙的前途的讨论会。 “我觉得咱们不能再隐居下去了,应该向世界公开我们身份。”

一条年轻的龙首先发言。 “可是,隐居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咱们怎么能随便更改呀?”一条上了年纪的龙眉头紧皱。

“那怎么办?难道要咱们世世代代都过着这种生活?我可受不了。”又有龙发表见解。

“就是,同样是动物,你们看,熊猫、老虎、还有狼,他们都能光明正大的活在世界上,多好呀!哪像咱们。

唉!” “大概老祖宗是怕咱们受到伤害,才立下这样的规矩吧。” “不管怎么说,我反对过着这种隐居的生活!” “你反对也没用,规矩是老祖宗立下的。”

老龙说。 “规矩是死的,咱们龙可是活的!”年轻的龙冒出了这么一句。

“要不,这样吧,咱们通过投票来决定要不要继续过着隐居的生活,怎么样?”有龙提议。 龙们都没意见。

于是,经过投票,反对隐居的票数一举击败了赞成隐居的票数。 龙们决定向世界公开身份。

整个寂寞已久的龙家族顿时沸腾起来。 二 当龙们出现在街头上时,人类都被吓坏了,他们纷纷抱头鼠窜,全世界进入了紧张状态。

“怎么回事?”一脸茫然的龙们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场面。 “人类是不是害怕咱们?”一条龙猜测。

“这怎么可能?他们不是自称是‘龙的传人’吗?”另一条龙这么说。 “龙的传人?是什么意思?”一条头脑比较简单的龙不解。

“就是说人类是咱们的后代!”一条见多识广的龙解释。 “人类是咱们的后代?” “没错,听说过去的皇帝都欢喜拿咱们龙当标志呢。”

“那他们怎么一见到咱们,就吓得乱跑?” “大概人类是在欢迎咱吧。” “这么欢迎咱们?” “也许人类的欢迎仪式就是这样。”

恍然大悟的龙们得意了。 人类对龙们动用了导弹。

然而,导弹根本就伤害不了龙们。 “人类还挺讲礼貌,居然放鞭炮欢迎咱们!”把导弹误以为是鞭炮的龙们陶醉了。

数百架飞机吊着大网扑向了龙们。 毫无防备的龙们被一张张大网牢牢地套住了。

人类欢呼起来。 三 龙们愣住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人类竟然会用这种方式来欢迎他们的祖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龙们惑然。

“咱们应该派一个代表去向人类问个明白。”老龙提议。

那条年轻的龙成了龙们的代表。 “我们是龙——也就是你们人类的祖先,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龙代表质问人类。

“你们是龙?”一位画家使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龙们。 “是呀。”

龙代表肯定。 “你别蒙人了,龙怎么会是你们这个样子?”画家不信。

“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龙代表认真的说。

“就算你们真的是龙,可你们一点也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龙,就不能算是龙了。” “你们想像中的龙?那是什么样子呀?”龙代表反问。

画家拿来一幅龙的画像。 “这画上的龙一点也不像我们呀!” “就是,咱们那有角呀!” “你看,他们还把身子画得那么长,真够难看的!” “可不是嘛。

” 龙们七嘴八舌。

“这就是你们想像中的龙?”龙们觉得好笑。 “没错。”

画家点头。 “你们以前又没见过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什么模样?” “我们认为龙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可我们才是真正的龙呀!” “要我们承认你们是龙,除非你们长得跟画里的龙一样。” 龙们叹息,他们没想到自己还不如画像上的龙。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龙们决定再度隐居。 大网难不住龙们,他们轻轻一挣扎,大网顿时裂开了。

龙再次在人间消失。

2. 关于龙的寓言故事,必须是古文和翻译

叶公好龙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说:“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译文:

子张去拜见鲁哀公,过了七天鲁哀公仍不理他。他就叫仆人去,说:“传说你喜欢人才,因此,冒着风雪尘沙,不敢休息而来拜见你。 结果过了七天你都不理我,我觉得你所谓的喜欢人才倒是跟叶公喜欢龙差不多。据说以前叶子高很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来到了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 ,龙尾伸进了大厅。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色骤变,简直不能控制自己。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呀!他所喜欢 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现在我听说你喜欢英才,所以不远千里跑来拜见你,结果过了七天你都不理我,原来你不是喜欢人才 ,你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似人才非人才的人罢了。诗经早说过:‘心中所藏,什么时候可以忘!’,所以很抱歉,我要离开了!”后来,大家就用“叶公好龙”来形容一个人对外假装自己很爱好某样事物,其实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欢!

3. 有关龙的寓言故事古文

1、叶公好龙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

托仆夫而去,说:“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译文: 子张去拜见鲁哀公,过了七天鲁哀公仍不理他。他就叫仆人去,说:“传说你喜欢人才,因此,冒着风雪尘沙,不敢休息而来拜见你。

结果过了七天你都不理我,我觉得你所谓的喜欢人才倒是跟叶公喜欢龙差不多。据说以前叶子高很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

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来到了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 ,龙尾伸进了大厅。

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色骤变,简直不能控制自己。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呀!他所喜欢 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现在我听说你喜欢英才,所以不远千里跑来拜见你,结果过了七天你都不理我,原来你不是喜欢人才 ,你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似人才非人才的人罢了。

诗经早说过:‘心中所藏,什么时候可以忘!’,所以很抱歉,我要离开了!”后来,大家就用“叶公好龙”来形容一个人对外假装自己很爱好某样事物,其实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欢!2、画龙点睛 张僧繇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

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

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

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

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4. 有关龙的传说故事,寓言也行多点

传说:龙生九子龙长子,名赑屃(bi xi),样子像龟,善于背负重物,还喜欢文字,爱扬名,因此,让它驮石碑. 龙次子,名螭(chī)吻,喜欢登高望远,能喷浪降雨,因而它通常被装饰在建筑物的屋脊上,用以防火. 龙之三子,名蒲牢,爱吼叫,喜爱音乐,因而它常被用来装饰大钟,做钟顶的钟扭. 龙之四子,名狴犴(bi an),样子像老虎,是威力的象征,因此把它装饰在监狱的大门上,用来威吓罪犯. 龙之五子,名饕餮(tāo tie),生性贪吃,所以人们把它装饰在食物的器皿上. 龙之六子,名蚆嗄(bā xia),平日最喜水,所以它大都被装饰在桥头处,桥洞和桥栏等处. 龙之七子,名睚眦(ya zi),传说中它性情凶残,爱争斗厮杀,所以它被装饰在刀剑的柄上. 龙之八子,名金猊,样子像狮子,喜欢烟火,它一般被装饰在香炉. 龙之九子,名椒图(jiāotu)样子像螺蛙,善于封闭和保护自己,因此人们把它装饰在大门上,用来守门.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 寓言:我觉得写叶公好龙、画龙点睛都可以.成语故事也算中国寓言。

5. 带龙的寓言故事 文言文

龙阳泣鱼

“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6. 关于龙的寓言故事

画龙点睛,画龙点睛

张僧繇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叶公好龙

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爱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的墙壁上也画着龙,叶公的家简直成了龙的世界。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口伸进来,尾巴拖到客堂里。谁知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 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

猫叫文言文
答:(4)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安于享乐,终究会被淘汰等。 7. 给猫起名文言文翻译 译文: 齐奄养了一只猫,自认为它很奇特,告诉别人说它的大名是虎猫。客人劝他道:“虎的确很猛,(但)不如龙的神通,请改名为龙猫。”另一个客人劝他道:“龙确实比虎更神通,龙升天必须浮在云上,云比龙更崇...

文言文《杂说》
答:《杂说》 作者:唐·韩愈 杂说一《龙说》 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鬼神之说,我们儒家弟子从不轻信,所以我就从这个故事中选择了愤世嫉俗的一面,来发表一些感想而已。 杂说四《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文言文《龙说》阐述了怎样的君臣关系?启示?
答: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大,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

龙说文言文翻译“穷”的意思
答:“茫洋穷乎玄间”中的“穷”是穷尽,达到极点。《龙说》唐·韩愈,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说明了圣君与贤臣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圣君是要依靠贤臣建功立业,贤臣又要仰仗圣君的识拔才能荷重行远,如此才能相得益彰。原文: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

龙说韩愈文言文答案
答:1. 文言文翻译 《龙说》(韩愈) 要准确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关于龙的诗句和文言文
答:7.关于龙的古文有哪些 1、《杂说一·龙说》唐代: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 异哉!其...

杂说一·龙说文言文翻译
答:《杂说一·龙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杂诗。该诗全文大意是鼓励有志之士要自己创造出可以施展抱负的有利条件。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杂说一·龙说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

有关于人与龙的成语故事
答:⑸ 请写出与龙有关的寓言故事或成语故事 【注音】yè复 gōng hào lóng 【成语故事】春制秋时期,楚国叶地诸侯子弟沈诸梁自称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的屋梁、柱子、门窗及所有家具甚至连衣服上都雕刻或绣制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得知后,专程去探望叶公,从窗户上探进头去。叶公一见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跑。

谁知道跟龙有关的成语还有寓言故事?
答:谁知道跟龙有关的成语还有寓言故事? 除了叶公好龙以外。一些龙的简介呀什么的都行。... 除了叶公好龙以外。一些龙的简介呀什么的都行。 展开 4个...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

班里开展活动,要求讲有关龙的成语丶寓言故事,你会怎样讲?
答:成龙配套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乘龙佳婿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乘龙快婿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打凤捞龙 凤、龙:这里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