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人与龙的成语故事

作者&投稿:墨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⑴ 谁知道与龙有关的成语故事

画龙点睛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 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东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 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 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当人们走近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 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 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

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答应给龙"点睛"。这一天,在寺庙墙壁 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刚点过第二条龙眼睛,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 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 向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了。

⑵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

画龙点睛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一个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去。听的人不相信,偏要让他画上。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用毛笔在龙头上点上了眼睛。谁知道,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天上就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墙壁也震破了,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墙上就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了。
“画龙点睛”赞美了画家画龙的技艺。“画龙点睛”现在已成为一句成语。比喻说话和作文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内容更加精辟有力。
叶公好龙
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爱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的墙壁上也画着龙,叶公的家简直成了龙的世界。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口伸进来,尾巴拖到客堂里。谁知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
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

⑶ 与龙有关的成语故事

龙飞凤舞、
画龙点睛、
龙潭虎穴、
笔走龙蛇、
鱼龙混杂、
老态龙钟、
降龙伏虎、
叶公好龙、
望子成龙、
大水冲了龙王庙、
鲤鱼跳龙门、
强龙不压地头蛇、
龙马精神、
龙凤呈祥、
卧虎藏龙、
攀龙附凤、
人中之龙、
神龙见首不见尾、
生龙活虎、
群龙无首、
龙争虎斗、
车水马龙、
来龙去脉、
鳌愤龙愁、
人中龙虎、
成龙配套、
龙行虎变、
龙骧蠖屈

⑷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 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 假龙。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⑸ 请写出与龙有关的寓言故事或成语故事

【注音】yè复
gōng
hào
lóng
【成语故事】春制秋时期,楚国叶地诸侯子弟沈诸梁自称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的屋梁、柱子、门窗及所有家具甚至连衣服上都雕刻或绣制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得知后,专程去探望叶公,从窗户上探进头去。叶公一见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跑。
【典故】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用法】作定语、宾语;指表里不一
【相近词】表里不一、言不由衷
【相反词】名副其实、名实相符

⑹ 有关龙的成语故事(要有出自···以及寓意最好是白话文)

1 鳌愤龙愁 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2 扳龙附凤 指依附龙凤而升空。
3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5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6 藏龙卧虎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7 车水马龙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8 乘龙配凤 比喻得佳偶,结良缘。
9 乘龙快婿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10 成龙配套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11 乘龙佳婿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12 禅世雕龙 指文章世代相传。
13 大水冲了龙王庙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14 得婿如龙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15 鼎成龙去 指帝王去世。
16 打凤捞龙 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17 打虎牢龙 犹言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18 鼎成龙升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19 雕龙画凤 刻绘龙凤。
20 打凤牢龙 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21 鼎湖龙去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22 伏虎降龙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23 凤箫龙管 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24 凤毛龙甲 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25 凤舞龙蟠 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26 飞龙在天 比喻帝王在位。
27 凤臆龙鬐 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28 凤翥龙翔 翥:鸟向上飞;翔:盘旋飞翔。龙飞凤舞,形容气势非凡。
29 凤翥龙蟠 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30 凤子龙孙 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31 凤翥龙骧 形容奋发有为。
32 凤舞龙飞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33 凤附龙攀 指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
34 风从虎,云从龙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35 放龙入海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36 飞龙乘云 龙乘云而上天,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得势。
37 附凤攀龙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38 凤狂龙躁 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39 凤髓龙肝 比喻珍奇美味。
40 凤骨龙姿 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
41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42 凤表龙姿 形容英俊的仪表。
43 伏龙凤雏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
44 凤楼龙阙 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
45 贯斗双龙 形容才能拔萃超群。
46 龟龙麟凤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47 龟龙鳞凤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48 龟龙片甲 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49 鹤骨龙筋 指瘦挺虬曲的样子。
50 虎据龙蟠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51 虎步龙行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52 虎变龙蒸 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53 活龙鲜健 形容健壮有活力。
54 虎斗龙争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55 画龙不成反为狗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56 虎踞龙盘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57 虎超龙骧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58 虎窟龙潭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59 活龙活现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60 火龙黼黻 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61 画龙点睛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62 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63 虎踞龙蟠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64 黄龙痛饮 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65 画龙点晴 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66 虎略龙韬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
67 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68 虎穴龙潭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69 虎掷龙拿 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70 画龙刻鹄 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71 酒虎诗龙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72 蛟龙得水 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73 踞虎盘龙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74 矫若惊龙 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75 蛟龙戏水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76 矫若游龙 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77 骥子龙文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78 酒龙诗虎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79 亢龙有悔 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80 跨凤乘龙 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
81 龙蟠虎伏 雄踞的样子。
82 龙鸣狮吼 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83 龙蟠虎踞 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84 龙肝豹胎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85 龙马精神 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86 龙腾虎踯 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
87 龙骧虎跱 雄踞的样子。
88 龙血玄黄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89 龙伸蠖屈 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90 龙骧虎啸 比喻气概威武。
91 龙骧蠖屈 比喻随时屈伸、上下。
92 龙骧凤矫 龙腾凤飞。喻指行动迅猛。
93 龙腾虎跃 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94 龙腾凤集 比喻王业兴盛,英雄会合。
95 龙多乃旱 比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96 龙神马壮 谓像骏马一样的有精神。
97 龙盘虎拏 虬曲苍劲的样子。
98 龙翰凤翼 比喻杰出的人才。
99 龙驰虎骤 指群雄逐鹿。
100 龙心凤肝 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
101 龙攀凤附 犹言攀龙附凤。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102 龙虎风云 ①比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103 龙幡虎纛 指将帅之旗。
104 龙首豕足 犹言牛头不对马嘴。指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105 龙跃鸿矫 比喻高举远逝。
106 龙驭上宾 此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107 龙翔虎跃 比喻奋发有为。
108 龙跳虎伏 犹言龙腾虎卧。比喻笔势。
109 龙荒朔漠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
110 龙楼凤城 犹言龙楼凤池。指禁省,皇宫。
111 龙腾虎蹴 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112 龙威燕颔 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113 龙潭虎穴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114 龙腾豹变 比喻议论风发,能言善辩。
115 龙盘凤舞 比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
116 龙拏虎攫 犹言龙争虎斗。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117 龙骧虎视 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118 龙盘凤翥 比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亦比喻书法笔势飞动。
119 龙眉豹颈 形容勇士的长相。
120 来龙去脉 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121 龙蟠虎绕 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22 龙翰凤雏 比喻杰出的人才。
123 龙蹲虎踞 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24 龙蟠凤逸 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
125 龙精虎猛 比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126 龙雕凤咀 比喻辞藻之美。
127 龙断可登 指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128 龙荒蛮甸 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129 龙化虎变 比喻变化莫测。
130 龙飞凤翔 ①指帝王的兴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
131 龙举云属 比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同“龙兴云属”。
132 龙德在田 指恩德广被,无所不在。
133 龙头蛇尾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134 龙肝凤髓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135 麟凤龟龙 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136 龙举云兴 比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同“龙兴云属”。
137 龙血凤髓 比喻高贵的血统。
138 龙雏凤种 指帝王后裔。
139 龙翔凤跃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同“龙翔凤舞”。
140 龙飞虎跳 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141 龙断之登 指谋利求财。龙,通“垄”。
142 龙飞凤翥 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143 龙蟠凤翥 指贤者遁世归隐。
144 老迈龙钟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145 龙拏虎掷 犹言龙争虎斗。
146 龙门点额 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147 龙楼凤阁 ①帝王的宫殿、楼阁。②喻指封建统治者的巢穴。
148 龙江虎浪 形容惯于兴风作浪。
149 龙楼凤池 指禁省,皇宫。
150 龙驹凤雏 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151 龙凤呈祥 指吉庆之事。
152 龙肝凤脑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153 龙鬼蛇神 比喻奇诡怪僻。
154 龙腾虎踞 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155 龙拏虎跳 犹言龙争虎斗。
156 龙胡之痛 指丧亲之痛。
157 龙跧虎卧 犹言龙蟠虎踞。比喻山势逶迤起伏。
158 龙蟠虬结 犹言旋绕纠结。
159 龙眉凤目 形容贵人相貌不同寻常。
160 龙屈蛇伸 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161 龙盘凤逸 比喻怀才不遇。
162 龙蛇飞舞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163 龙飞凤舞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164 龙楼凤阙 指帝王宫阙。
165 龙言凤语 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166 龙睁虎眼 形容蛮横霸道。
167 龙盘虎踞 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还有很多的,出处的话就不好找了

⑺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

画龙点睛: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一个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去。听的人不相信,偏要让他画上。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用毛笔在龙头上点上了眼睛。谁知道,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天上就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墙壁也震破了,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墙上就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了。 “画龙点睛”赞美了画家画龙的技艺。“画龙点睛”现在已成为一句成语。比喻说话和作文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内容更加精辟有力。

叶公好龙

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爱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的墙壁上也画着龙,叶公的家简直成了龙的世界。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口伸进来,尾巴拖到客堂里。谁知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

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屠龙之技

从前,有个人一心想学到一种出奇的本领。他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

他学呀学,学了整整三年,把家产都折腾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手。可是本领学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没有龙,他那绝妙的本领到哪儿去施展呢?

“屠龙之技”比喻毫无实际用途的本领。

龙阳泣鱼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龙去鼎湖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⑻ 十个关于龙的成语故事

1、【画龙点睛】: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一个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去。听的人不相信,偏要让他画上。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用毛笔在龙头上点上了眼睛。谁知道,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天上就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墙壁也震破了,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墙上就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了。

“画龙点睛”赞美了画家画龙的技艺。“画龙点睛”现在已成为一句成语。比喻说话和作文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内容更加精辟有力。

2、叶公好龙:

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爱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的墙壁上也画着龙,叶公的家简直成了龙的世界。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口伸进来,尾巴拖到客堂里。谁知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

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3、屠龙之技:

从前,有个人一心想学到一种出奇的本领。他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

他学呀学,学了整整三年,把家产都折腾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手。可是本领学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没有龙,他那绝妙的本领到哪儿去施展呢?
“屠龙之技”比喻毫无实际用途的本领。

4、龙阳泣鱼: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

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5、龙去鼎湖:

6、人中之龙:

7、乘龙快婿:

8、笔走龙蛇:

9、龙生九子:

⑼ 与龙的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专,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属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 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 假龙。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⑽ 形容人的与龙相关的成语故事

叶公好龙_成语解释
【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
【释义】: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人与龙的成语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答:清· 褚人获 《 隋唐演义 》第九回 人中龙虎_成语解释 【拼音】:rén zhōng lóng hǔ 【释义】:比喻人中豪杰。 【出处】:《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例句】:不枉了女中丈夫,~。 明·张凤翼《红拂记·侠女私奔》 2. 关于龙的成语或词语有那些 乔龙画虎 叶公好龙 一世龙...

描写龙的成语故事精选
答:龙有着无可估量的神奇力量,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延续龙的传说!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我给大家精选整理的龙的成语故事精选,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人中之龙】: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晋时酒泉太守马岌是一位高尚的人。他久慕宋纤的大名,有一次带着仪仗队、敲著铙鼓去拜访宋纤。

形容人的与龙相关的成语故事
答:叶公好龙_成语解释 【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 【释义】: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求龙的成语故事!!!没时间了!
答:“我最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被天上真的龙知道了,真龙说:“难得有人这么喜欢龙,我得去他家里拜访拜访呀!”真龙就从天上飞来叶公的家,把头伸进窗户中大喊说:“叶公在家吗?”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龙觉得很奇怪,说:“你...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
答: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

龙的成语故事:掷杖成龙
答:关于龙的成语故事:掷杖成龙 掷杖成龙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成语】: 掷杖成龙 【拼音】: zhì zh&a...

跟人与龙有关的成语?
答:叶公好龙,人中龙凤,龙生九子,鱼龙混杂,龙马精神,龙精虎猛,生龙活虎。

龙血玄黄成语故事
答:可是,曹髦表示,宁死也不能让司马昭猖獗了。于是,曹髦召集兵士三百人,要去诛杀司马昭,王经死谏也不听,而王沈、王业则投靠司马昭,当了叛徒。还不用司马昭动手,曹髦就被司马昭的手下杀死,王经与三百兵士也—一惨遭杀害,血流遍市。坤卦上六爻为阴盛之极的物象,阴盛之极而逼阳与之交战,有龙...

十二生肖——龙的成语故事
答:龙的成语故事3 画龙刻鹄 起初,马援兄之子马严、马敦都喜欢讥议时事,而与侠客们轻相交往。马援以前在郊止,写信回家训诫道:“我想你们听到人家过失,要像听父母之名一样,耳可以听到,口不可说啊。喜欢议论人的长短,乱讥刺时政,这是我最厌恶的,我是宁肯死也不愿听到子孙们有这种行为的。你们...

龙和人打一成语
答:【出处】《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指人中豪杰 【近义词】人中龙虎 【例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回:“仲尼、阳货面庞相似的正多,叔宝乃人中之龙,龙到处自然有水,他怎么得一寒至此?”【英译】a man of men 【成语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