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在古文中的意思

作者&投稿:右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问题一:识在古文中意思的巧妙记法 一、当“识”读“shí”时
1、充当动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本义:知道;懂得.例如:《说文》:识,知也.又如:《诗・大雅・瞻n》:君子是识.笺:“知也.”再如:《周礼・司刺》:壹宥曰不识.
2) 认识.例如:《孟子・告子上》: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又如:王安石《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再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 赏识.例如:陈寿《三国志》:林识拔同郡王经于民户之中,卒为民士.
4) 感觉;识别;辨别.例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又如:《乐府诗集・陌上桑》: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再如: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2、充当名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见识;知识.例如:苏轼《贾谊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又如:清・刘开《问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再如: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识者固知元政紊驰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2) 佛教用语.思维、认识、判断等精神活动的主体.例如:识神(心识,心灵)
3) 相知的朋友.例如:唐・刘禹锡《元日感怀》:例如: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4) 思想或意识.例如:颜延年《五君咏》: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又如:识想(思想;意念)
5) 姓
3、充当副词时,其意思如下:
通“适”,刚才.例如:《左传・成公十六年》:识见不谷而趋(刚才看见我却很快躲开了).
二、当“识”读“zhì”时
1、充当名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旗帜,后作“帜”.例如《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2)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例如:《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
3) 通“帜”,标记.例如:《宝刀赋序》:以龙熊鸟雀为识.
2、充当动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加上标记.后作“志”.例如:《金史》:识以柳枝,命本部涉济.
2) 通“志”,记住.例如:《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又如:《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再如:《史记・孝武纪》:文镂无款哀.

问题二:文言文某某识,识字是什么意思 音“十”的情况下,意义有:   ①知道。   例: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②认识。   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③赏识。   例:林识拔同郡王经于民户之中,卒为民士。《三国志》   ④辨别。   例: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知识。   例: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贾谊论》   ⑥相识的朋友。   例: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刘禹锡《元日感怀》   ⑦刚才,通假字,通“适”。   例:识见不谷而趋。?《左传》 音“志”的情况下,意思有:   ①标志。做名词。   ②记得、记住。   例:默而知之。?《论语

问题三:古文落款「书并识」的「识」是什N意思? 10分 “识”在这里读zhì(志),是:标记或记住的意思。
希望能帮到你。

问题四:知在古文中都有什么意思?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know]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彻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3.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晓军事);知古今(识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 5. 懂得,了解,理会 [understand]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 韩愈《杂说》 6. 又 真不知马。 人非生而知之者。――唐・ 韩愈《师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知幸与不幸。――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8. 主持;管理 [administer]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 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温泉宫行》 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内外事(主持内政和外交事务);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贡举(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 10. 识别;区别 [distinguish]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 11. 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知人则哲(能识别人的贤愚善恶就聪明) 12. 赏识 [appreciate]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卢仝《有所思》 13. 又如:知爱(赏识喜爱);知器(赏识,器重);知遇(赏识;优待);知怜(赏识爱护);知重(赏识;看重) 14. 要好 [be close friends]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张胜相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15. 又如:知慰(关心;抚慰);知契(知心投合) 16. 感到,感觉,察觉 [perceive] [君主]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吕氏春秋・情欲》 识者固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7. 参与 [participate in;have a hand in] 高、 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 角,国子知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问题五:''得以''在古文中的意思 得以,指借某事物而能做某事;能够,可以。语出汉 晁错 《论贵粟疏》:“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问题六:文言文中自以意识别之的意思 “自以意识别之”出自《明史》。
全句是“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根据上下文理解其含义“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

~

“夷”在古文中都有什么意思
答:一、夷的意思 1、平坦;平安。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3、灭掉;杀尽。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6、姓。二、读音:yí 三、英文:danger ,defile ,narrow 三、引证 1、《诗·郑风》:“旣见君子,云胡不夷。”译文:已经见到君子,心中怎能...

文言文的具体含义或意思是什么?
答:。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

古文中数的意思
答:古文中“数”有以下10个意思:1、用作名词,意思是:数目;数量。古文出处:北宋·司马光《赤壁之战》:“众数虽多,甚未足量。”释义:数量虽然非常多,但是还不够。2、用作数词,意思是:几;几个。古文出处:战国·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释义...

以字在文言文里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答:“以”字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因为,所以zhidao,而,以为,等等。 1.表示”因为“【yīn wéi 】意思的例句:”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是说唯独这个人因为腿跛的缘故,没有参军,从而父子的性命都得到保障。出自《塞翁失马》 2.表示“所以“【suǒ yǐ 】意思的例句:{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解释为现在它的病在...

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答:中读音:zhōng、zhòng,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1、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2、通“得”义...

恨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答:1、遗憾;后悔 臣死不恨矣!——《史记·萧相国世家》白话释义:我死也不遗憾了!2、违逆;不听从。通“很”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战国策》白话释义:现在不允许,因此怨恨秦国,听的,这是恨天下啊。组词如下:恼恨、悔恨、嫉恨、怨恨、忌恨、怀恨、可恨、含恨、解恨、泄恨、厌...

施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答:根据读音的不同,“施”字在古文字的意思如下:一、读音:shī 1、用作动词,意思是:实行、推行。2、用作动词,意思是:给予。3、用作动词,意思是:加。4、用作动词,意思是:设置、安置。5、用作名词,意思是:恩惠、德泽。6、姓。如汉代有施雠。二、读音:yì 1、用作动词,意思是:及、...

古文中的“道”都有什么意思
答:根据词性的不同,“道”字在古文字的意思如下:一、用作名词,意思是:1、路;道路。2、途径;方法;3、规律;法则。4、道理;事理。5、道德;道义。6、学说;主张。7、说;谈论。8、通“导”,引导。9、通“导”。疏通。10、古代行政区域名称。11、简称道家、道教。二、用作动词,意思是:1...

古文中哪些字表示 是 的意思
答:乃:是,为:~大丈夫也。确:.真实,实在:~实。~凿。~切。~数。~证。正~。准~。的(dí)~。明~。精~。对:正确,跟“ 错 ” 相反:答~了|说得~|数目不~。善:表示应诺。对,好 王曰:“善!”然:对,是:~否。不~。不以为~。

在古文中,“以”有些意思?
答:在古文中,“以”的意思有 1.用,拿,把,将:以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依然,顺,按照:以时启闭。物~类聚。3.因为:~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