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节日寓意有哪些

作者&投稿:方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节 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春节的节日寓意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节日寓意有哪些

一、贴春联,贴门神

春联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门神则有辟邪之用,这都是要在 除夕 贴好的,门上红彤彤的春联,崭新的门神,都向人们昭示着:过年啦!

二、祭祖:

古人非常重视过年祭祖这一习俗。虽因各地习俗不同,祭祖形式各异,但都表示着后辈儿孙节日之际不忘先人,对先人的追思,并祈求得到祖先的庇佑,一年里顺利吉祥。

祭祖的地方,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去祖坟祭拜,还有的是到宗祠拜祖,但为了祭拜的方便,很多人是在家中,将祖先牌位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每顿饭前先请先人们用过之后,一家人再开始用餐。

三、除夕守岁

一家人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除旧迎新之际,人们要许下自己的新年愿望,也要 总结 一下过去一年的收获。这个时候,是一家人乐享天伦之时,也是展望未来之际。所以,在外的人们,都要在除夕夜之前赶到家,和家人一起团聚。

四、生旺火

除夕守岁时,屋外点起篝火,火越旺越好,寓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有的地方,把点燃旺火的举动,称为“发旺火”,意指旺火一点,新的一年兴旺发达。

五、吃年夜饭

传统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北方人的饺子、南方人的馄饨是必备的,取其形状如同元宝,寓意来年财源滚滚。“鱼”谐音“余”,也是年饭桌上年年有余的吉祥菜品。

六、接神

腊月二十三诸神上天向玉帝汇报完工作后,要在除夕夜返回人间,所以家家户户在子夜过后,就开始迎接神灵返回,用此起彼伏的爆竹,指引着方向,请神仙到自己家中,为家人降福。

春节的别称

我们都知道时间可以使很多的事情都改变,比如服装每一个朝代都不一样,节日也是一样,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岁首”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 元旦 ”、“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春节的简介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 文化 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 立春 ,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春节的节日寓意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春节都有哪些意义

★ 春节有哪些象征和意义

★ 春节象征意义

★ 春节的风俗及寓意

★ 春节的含义是什么

★ 春节的风俗以及寓意

★ 春节传统习俗有哪些象征意义

★ 春节有哪些节日习俗

★ 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春节有哪九大习俗?



~

端午节的美好寓意和象征
答:端午节的美好寓意是祈福,象征着对自然的热爱。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气候转热、虫蚁活跃的时候,所以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虫。端午也具有着以下的美好寓意以及象征。祈福平安、驱邪消灾、自然崇拜等等。每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习俗和寓意,比如在端午节期间,们要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打午时水...

端午节的寓意和象征有哪些
答:端午节的寓意和象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祈福驱邪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寓意着祈福驱邪。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活动和习俗,祈求平安吉祥,驱除疫病和邪恶。端午节的起源与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疾病的敬畏有关,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驱邪避害。二、纪念历史名人 端午节也是纪念历史名人...

春节的节日寓意有哪些
答:春节 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春节的节日寓意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春节的节日寓意有哪些 一、贴春联,贴门神 春联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门神则有辟邪之用,这都是要在 除夕 ...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有哪些寓意?
答: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习俗主要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这些不同的习俗寓意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些常见的习俗和寓意吧~~1、吃粽子。粽子是中国传统的节庆...

上元节有什么寓意 上元节的寓意有哪些
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

中秋节的寓意和象征 中秋节有哪些寓意和象征
答:导读: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在这天会吃月饼,赏月,团圆等活动。那么中秋节的寓意和象征有哪些?中秋节有哪些寓意和...

重阳节的风俗有哪些 重阳节的风俗寓意
答: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三、登高的风俗寓意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

你知道七夕节的节日节日风俗和寓意是什么
答:略 端午节:与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纪念他。七夕节:天上的织女嫁给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传承下来的节日和风俗具有除旧布新、增进亲情友情、祭祀祖先、吉祥如意等特点,舍弃的节日和风俗具有封建性、愚昧性...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有哪些?
答: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