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层及其特征 盖层构造特征

作者&投稿:笪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扬子准地台及浙东南隆起区由于大地构造性质和类型不同,构造层特征也有较大区别。自印支运动后,两大构造单元均进入活动陆缘发展阶段,构造层特征才具有较大的一致性。

全省自古元古界至新生界列于表1-1-1(俞国华等,1996,略作修改)。据《浙江省数字地质图》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浙江省地质图(数字化图件),1999。和《浙江省构造纲要图》描绘了各构造层的展布。

浙江两大构造单元的地层建造共划分构造层6个,亚构造层14个,其中燕山构造层第二亚构造层(Y2)及第四亚构造层(Y4),根据工作需要还分别划分出3个及2个构造小层(表1-1-2)。

(一)地槽阶段构造层

浙东南隆起区主要发育中条(吕梁)构造层及晋宁构造层,扬子准地台仅发育晋宁构造层,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构造层。

1.中条(吕梁)构造层(Z)

主要出露于浙东南隆起区之龙泉、遂昌、松阳、云和及龙游等地,呈天窗或构造断块出露,面积约800km2。该构造层由古元古界八都岩群组成(胡雄健等,1991),为一套富含石墨的变粒岩、片岩、长石石英岩及少量斜长角闪岩,原岩为基性火山岩花岗质陆源碎屑岩-粘土岩建造。变质岩系构造变形强烈,处于无序状态,经受中压相系高角闪岩相变质,混合岩化强烈。副片麻岩类两组钐-钕等时线年龄(各由3个全岩样、1个斜长石、1个石榴子石组成)分别为2199±95Ma和2059±62Ma,可能是八都岩群沉积成岩和区域变质年龄的综合反映。侵入于本岩群的淡竹混合花岗闪长岩的结晶锆石铀-铅法年龄为1878Ma。与本构造层有关矿产主要有金、银、铅、锌、铜等。

表1-1-1 浙江省地层简表

续表

表1-1-2 浙江省构造旋回及构造层一览表

本构造层是在具有硅铝质陆壳的古陆块裂陷槽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反映浙江早期构造层的基本特征。

2.晋宁构造层(J)

在浙东南隆起区及扬子准地台两个构造单元中均有发育,但构造层特征差异较大。

1)浙东南隆起区的晋宁构造层:主要发育于诸暨、嵊州、大衢山岛等地,呈构造天窗或构造断块出露,面积约500km2。主要由中元古界陈蔡群(龙泉群)构成,岩石组合以含石墨的变粒岩、斜长角闪岩、浅粒岩及石英岩为主,夹大理岩、石英片岩等。原岩为基性火山岩-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龙泉和陈蔡地区斜长角闪岩钐-钕等时线年龄为1486Ma、1385Ma、1356Ma、1279Ma,可视为陈蔡群变拉斑玄武岩的成岩年龄。岩系经受中压相系角闪岩相变质(孔祥生等,1995)。该构造层中火山岩较发育,主要为细碧-角斑岩建造,此外尚有蛇纹岩、辉石橄榄岩及辉石角闪石岩等侵入岩。与本构造层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金、银、铜、铅、锌、大理岩,以及矽线石、蓝晶石等富铝矿物。从上述分析可知,该构造层是在较薄陆壳背景上拉张裂陷环境下形成之产物,处于陆壳增生的发展阶段,反映了浙东南隆起区第二个构造层的基本特征。

2)扬子准地台的晋宁构造层:主要由中元古界的平水组及双溪坞群、新元古界骆家门组、虹赤村组及上墅组构成,相应划分为3个亚构造层,为准地台的基底构造层。出露面积总共约860km2

第一亚构造层(J1):相当于平水组及双溪坞群,主要分布于富阳-萧山、绍兴平水、浦江、金华洞井及浙赣、浙皖边界一带。平水组为硅泥质岩-细碧角斑岩建造,形成于洋内弧-边缘海沉积环境,厚3000m左右;双溪坞群主要为一套陆相酸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建造,形成于成熟陆缘环境,厚1800m左右。第一亚构造层的火成活动主要表现为海相细碧-(石英)角斑岩及陆相酸性、中酸性火山岩。成岩年龄,平水组钐-钕等时线1012Ma,铷-锶全岩法972Ma;双溪坞群年龄在875~914Ma之间(偏新)。平水组及双溪坞群为一套浅变质岩系,产有铜、锌、金、黄铁矿、明矾石等。侵入岩不发育,经历了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反映了扬子准地台基底固结程度不高。

第二亚构造层(J2):由骆家门组构成,分布于萧山、富阳一带、球川-萧山断裂带的南东侧及开化、淳安西部。沉积建造类型多样,底部为磨拉石建造,下部为硬砂岩建造,上部为浅海相粉砂岩、泥质岩组成的复理石建造,夹薄层沉凝灰岩,厚300~1600m。该亚构造层一般为弱变质,片(劈)理化,局部可达低绿片岩相变质。构造变形简单。未见明显的火成活动。

第三亚构造层(J3):由虹赤村组及上墅组构成,其分布与第二亚构造层基本一致。下部为复陆屑杂砂岩建造,上部为陆相双模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钐-钕等时线年龄为894Ma,厚1000~2000m。该亚构造层主要为弱变质,构造变形不强烈,局部片(劈)理化。上墅期形成1700m左右的基性、酸性火山岩,为地壳扩张期形成的钙碱性系列火山岩。产有铜、金、叶蜡石等矿产。

(二)地台(或隆起)阶段构造层

自晚晋宁运动之后,扬子准地台及浙东南隆起区基本结束了地槽发展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准地台或隆起的地史发展阶段,但在两大构造单元的发展过程中仍有较大差异。本阶段主要由加里东构造层和华力西-印支构造层构成。

1.加里东构造层(C)

扬子准地台的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一般为整合接触,仅局部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因此将震旦系归入加里东构造层,同时将其划分为第一、第二亚构造层。其分布面积分别为1800km2和11057km2

第一亚构造层(C1):休宁期形成最大厚度可达百余米的磨拉石建造和潮坪相、浅海陆棚相的类复理石建造,和较多的沉凝灰岩。南沱期冰成岩系发育,在间冰期,形成以白云岩为主的浅海或滨海沉积。晚震旦世的陡山沱期、灯影期及与其时代相当的板桥山期、蓝田期、皮园村期的沉积,从整体上看是在台地背景上沉积的硅泥质-碳酸盐岩建造。自南侧的江山—绍兴一带至北西侧的昌化—安吉一带,其沉积环境分别由蒸发岩台地—局限海台地经开阔海台地—台地斜坡带,最后则过渡为盆地—广海陆棚相沉积,即由南东向北西,沉积盆地水体由浅变深,水动力条件由强变弱(静水环境),碳酸盐岩由多变少。上述环境的变化,概括反映了浙西北进入准地台阶段的岩相古地理面貌。休宁组受到轻微的片(劈)理化,区域变质作用不明显,火成活动除休宁期的沉凝灰岩外,未见其他产物。与其有关矿产主要是:含钾岩石、磷、黄铁矿、白云岩及铁锰矿等。

第二亚构造层(C2):由寒武系、奥陶系和中下志留统组成,是扬子准地台进入地台发展阶段后又一个重要的亚构造层。在震旦纪海盆基础上,历经退积型和进积型沉积,构成一个完整的由海侵到海退的大型沉积旋回。受加里东运动影响,浙西北大部分地区海水退却,抬升成陆,从而结束了扬子准地台准稳定阶段的发展历史,进入晚古生代的稳定发展阶段。

该亚构造层在寒武纪初期,沉积了碳硅质泥质岩(含石煤)或含碳砂泥质-碳酸盐岩建造;中晚寒武世为泥质碳酸盐岩建造,构成第二亚构造层第一个次级沉积旋回。奥陶纪自印渚埠期海侵至文昌期,构成第二个次级沉积旋回。主要的沉积建造为钙泥质页岩-含碳硅质岩-泥质碳酸盐岩建造及复理石-类复理石建造,在杭州—嘉兴及常山地区,则为碳酸盐岩建造。早中志留世时期沉积了一套厚度巨大的进积型沉积——以类复理石-陆源碎屑岩建造为主的沉积组合。后期由于受加里东运动影响,浙江大地整体抬升,海水退却,海盆缩小,江山—绍兴一带未见康山期、唐家坞期沉积。局部有小规模的火山喷发,形成厚为2.5~5.5 m的酸性凝灰岩堆积。

该亚构造层的主要特征是:沉积厚度巨大,最大厚度超过11500m,在紧接浙东南蚀源区的海盆边缘,沉积厚度最小处亦在1500m以上;火成活动微弱,也未见明显的变质作用。除存在大型宽缓隆起和拗陷外,未见明显的褶皱构造。以上特征表明,该构造层是在较大活动性背景上形成的,沉积建造具有地台型特点,但仍处于准稳定阶段。下部碳酸盐建造,上部复理石建造的沉积表明,加里东期的钱塘海盆具有大西洋裂谷型海盆特征,是在初始裂谷构造背景上不断扩张裂陷形成的准稳定地台型沉积。

与C2亚构造层有关的矿产有:磷、含钒石煤、铅、锌、重晶石,以及镍、钼硫化物薄层等。

浙东南缺失加里东期沉积,全区隆起,局部热流集中发生混合岩化。没有划分构造层。

2.华力西-印支构造层(Ⅵ)

本构造层主要出露于浙西北,浙东南仅零星分布,两区发育程度差异较大。出露面积1250km2

(1)扬子准地台

受中志留世后期加里东运动影响,浙西北地区整体抬升隆起成陆,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具有正地台性质的稳定阶段。按岩性组合及沉积旋回,本构造层自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可划分为第一、二、三亚构造层。

第一亚构造层(Ⅵ1):由五通群、叶家塘组构成。加里东运动使浙西北区抬升成陆,长期遭受剥蚀,晚志留世、早中泥盆世未接受沉积,直至晚泥盆世西湖期海侵,开始沉积滨岸陆屑滩相及沼泽相的单陆屑建造。其后因柳江上升及淮南上升影响,海侵范围未能进一步扩大,而处于缓慢的海退环境,沉积了单陆屑建造及陆屑含煤建造。

第二亚构造层(Ⅵ2):主要由上石炭统的藕塘底组、老虎洞组、黄龙组及船山组构成。淮南上升后,晚石炭世海侵逐步扩大,在江山—绍兴一带形成滨岸陆屑滩相砂砾岩,由此向北西海盆水体加深,沉积了一套以开阔盆地相为主的(镁质)碳酸盐岩建造。

第三亚构造层(Ⅵ3):包括二叠纪及中三叠世的沉积,在长兴及江山等地,因地层均为连续沉积,由两个从海侵—海退的次级旋回组成。

扬子准地台区的华力西-印支构造层的基本特征是:碳酸盐岩沉积几乎均为陆表海沉积,各类沉积建造中缺少深水沉积;沉积厚度小,最大厚度仅2800m左右,不及加里东第二亚构造层的1/4;沉积建造中的单陆屑、硅泥质岩、高铝粘土岩、含煤及碳酸盐岩等成分常有见及;火成活动微弱,未见区域变质岩分布,受印支运动影响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形成浙西北区主要的构造格架形式。综合上述资料可知,本构造层为典型的稳定型陆台构造层,印支运动使浙西北区褶皱成陆,从此进入活动陆缘发展阶段。

与Ⅵ构造层有关的矿产有层控性铜、铅、锌、硫铁矿,优质碳酸盐岩,少量煤质(欠佳)、耐火粘土等。

(2)浙东南隆起区

本区华力西-印支构造层零星分布4~5处,总面积在数平方千米以内。依据芝溪头杂岩的岩性组合特征,为单陆屑含煤建造,是在滨岸—潮坪环境下形成的海陆过渡相沉积。据露头观察,多处见及背斜等宽缓型褶皱构造,具低绿片岩相变质。未见火山活动,但混合花岗岩类较发育,主要分布于江山-绍兴断裂带的东南侧。该杂岩铷-锶等时线年龄值为231±7Ma,将其时代定为石炭-二叠纪,主变质期则为三叠纪。由此可见,本区该构造层亦具稳定型沉积之特征,其浅变质作用可能与区域断裂作用有关。

(三)活动陆缘阶段构造层

印支运动促使海水退却,全省形成统一的大陆环境,进入滨西太平洋活动陆缘发展阶段。该阶段主要有燕山构造层及喜马拉雅构造层构成。

1.燕山构造层(Y)

本构造层根据沉积建造、构造特征及成矿作用之不同,划分为第一、二、三、四亚构造层。

1)第一亚构造层(Y1):浙西北区由王沙溪组、马涧组、渔山尖组,浙东南由乌灶组、枫坪组、毛弄组构成,分布面积910km2左右。印支运动后,浙江大地造山隆起,堆积巨厚的磨拉石建造及河流相的复陆屑含煤建造。印支运动的余波亦延伸到早中侏罗世,致使本亚构造层在兰溪马涧一带形成宽缓背斜及向斜构造。火成活动强度不大,仅在浙东南区的毛弄期有厚度不大的酸性火山岩,说明此时已有零星的火山活动,但未见相应的侵入活动。

2)第二亚构造层(Y2):主要由上侏罗统建德群、磨石山群构成。分布面积达45330km2。浙西北区由火山洼地构造控制,呈北东向分布;浙东南区大多由大型火山构造控制,呈面式分布。本亚构造层由陆相火山岩间夹河湖相沉积层组成,为活动陆缘环境、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以酸性岩为主的钙碱性系列火山岩。该亚构造层又分为3个构造小层:第一构造小层(Y2-1)由劳村组、黄尖组或大爽组、高坞组构成;第二构造小层(Y2-2)由寿昌组或西山头组构成;第三构造小层(Y2-3)由茶湾组、九里坪组及祝村组构成。该亚构造层断裂构造发育,岩浆侵入活动强烈。有关矿产主要有:铁、钼、锡、钨、铍、金、银、铅、锌、铜,以及膨润土、沸石、地开石、明矾石、叶蜡石、伊利石等非金属矿。

3)第三亚构造层(Y3):由下白垩统横山组或永康群、小平田组构成,为杂色、红色复陆屑建造及陆相火山-沉积建造。分布面积6785km2。该建造早期常为冲积扇相沉积,其后过渡为湖泊相—河流相,在其发展过程中,常有不同程度的火山喷发。主要为酸性火山岩及少量的中性、基性熔岩。由此可见,本构造层是在拉张背景下,湖盆不断扩大,同时伴有火山喷发,堆积物充满盆地。晚期由于受燕山Ⅲ期构造运动影响,盆地抬升,湖水退却,湖盆消亡。发育于本亚构造层中的断裂,主要为早期断裂的复活,以盆边断裂最为发育,对盆地具控制作用,一些盆地边缘的生长断裂亦不少见。褶皱作用不明显,局部见由断裂活动引起的背斜状隆起和向斜状凹陷。变质作用不明显。火成活动特别是侵入岩发育,火山作用常呈间歇性喷发,局部地区则为强烈的连续喷发,以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的钙碱性系列火山岩最为常见。相应的侵入岩广泛发育于浙东南地区,以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为主,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由拉张转变为挤压构造环境的产物。与本构造层有关的矿产主要有:明矾石、萤石、膨润土、沸石、银、铅、锌等。

4)第四亚构造层(Y4):主要发育于金衢、天台及仙居等盆地中。分布面积2450km2。分别由衢江群、天台群构成,为河湖相—冲积扇相沉积的红色复陆屑建造。依沉积物组成和沉积间断,划为两个构造小层。第一构造小层(Y4-1)浙西由中戴组构成,浙东南由塘上组构成。第二构造小层(Y4-2)浙西由金华组、衢县组、桐乡组构成,浙东南由两头塘组、赤城山组构成。盆地的形成常与早期断裂有关,常见者由北东或北北东与东西向、北东与北西向等断裂联合控制。在燕山Ⅲ期构造运动影响下,地壳抬升,剥蚀强烈,气候炎热,同时在燕山Ⅳ期的拉张构造环境下堆积了巨厚的红色砂砾岩、砾岩等沉积物。构造活动以断裂为主,主要为北东、北北东、东西及北西向断裂,断裂性质常由早期的冲断裂转化为张性或张扭性断裂,因此在本亚构造层中所见之断裂常见多次活动迹象。火成活动较弱,其中以仙居盆地火山岩最发育,早期为厚度可达2300m以上的酸性火山岩。侵入岩主要发育于沿海一带,主要为A型晶洞花岗岩、碱性花岗岩及石英正长岩等。常见矿产有:萤石、沸石、珍珠岩、石膏等。

2.喜马拉雅构造层(H)

按岩性组合及沉积建造之不同,可分为第一、二亚构造层。

(1)第一亚构造层(H1):主要由长河组及嵊县组构成。长河组分布于慈溪、平湖及嘉善至湖州一带,为海湾—河口湾沉积的以泥岩及粉砂岩为主的陆源碎屑建造,为地壳沉降期的陆缘凹陷沉积;分布面积约270km2,隐伏于全新统之下。嵊县期的堆积物主要分布于三门湾至嵊州一带的北西向条带上,发育钙碱性—碱性的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组合,为大陆裂谷型拉张构造背景下的火山喷发产物。分布面积550km2。有关矿产主要有:硅藻土、褐煤等。

(2)第二亚构造层(H2):地表所见主要由全新统组成。相应发育风化壳型矿床,如稀土、高岭土、铁帽金等矿产。



构造层次及其构造变形特征~

同一地区在同一应力场的作用下,处于不同深度(或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岩石的变形机制不同,形成不同样式的构造,或构造变形过程中,由于地壳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所导致的构造分带现象,称为构造层次。由于地壳物理化学环境的变化最直观的表现是由地表到地球深部的垂向变化,因而地壳相对活动性层次的构造分带也相应显得更为明显。
Mattauer(1980)根据造山带的构造分带提出将地壳构造层次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部(表)构造层次,主导变形机制剪切作用,以脆性断裂为主,是断层分布区域;中部(浅)构造层次,主要是弯曲滑动,以塑性变形为主,产生等厚褶皱;下部(深)构造层次,主导变形机制有两种,先是压扁作用,然后是流动作用,因此,主要构造样式是顶厚褶皱。下部构造层次又分为两个亚层,上部构造亚层,以广泛发育劈理的或顶厚褶皱为特征,故下部构造层次的上限为劈理前峰面。在下部构造亚层中,温压条件已经达到或接近岩石的正常熔点,岩石已经部分或全部重熔,呈不同黏性的流体状态发生柔流,劈理消失。
在模拟自地表到地壳深部约40km压缩变形的各种条件时,受压岩石处于压力和温度逐渐增大的状态,最初,岩石的力学习性表现为脆性,随后,当压力和温度继续增大时,便表现为韧性;最后,当达到熔点时,便呈黏性极低的流体状态。随着岩石物性的变化,岩石的变形机制也相应发生了更替。岩石的变形机制与岩石的变形习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当岩石呈脆性时,变形只出现破裂,即发育节理或断层。许多无褶皱区的断裂网络均在这一层次形成,其变形机制为脆性剪切(图2-1-1a)。当岩石具有一定韧性时,就会形成褶皱,但褶皱的形成有不同方式。在最初阶段,当韧性尚不明显时,岩层只发生简单的等厚褶皱,岩层厚度一般无多大变化,只转折端处才有较显著的变形。这种情况下,褶皱形成机制以弯滑褶皱为主导(图2-1-1b)。但随着变形时温压条件的升高,岩石的韧性变得很大,变形作用的透入性也相应提高,岩石普遍遭受韧性剪切和压扁作用的改造,出现了力学性质上呈各向异性的构造,如劈理,褶皱顶部相应递进增厚。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的变形机制被认为是韧性剪切和压扁作用,褶皱也相应呈被动褶皱(剪切褶皱)和准弯曲褶皱(图2-1-1c)。最后,当温度接近或高于熔点时,岩石呈现黏性不同的流体状态发生流动,其中高熔点的某些岩层或脉岩,形成柔流褶皱。这种情况下,变形机制以深熔流动为主导。这类构造一般只在深变质或超变质混合岩区才广泛出现,与一般中、浅变质岩区的构造具有明显的差别(图2-1-1d)。

图2-1-1 不同构造层次地壳断面上出现的构造变形状态立体图

(据Mattauer,1980)
虽然不同构造层次的构造各以一种变形机制为主导,但各层次之间变形机制的转化并不是突变的,而是逐渐过渡的。因此,在某些过渡层次上会同时存在多种变形机制。然而,更多的情况是,从地壳浅部到深部,从低温低压环境到高温高压环境,总是具有符合上述从脆性到高韧性,乃至熔融状态的构造变形特征,而且在一定层次范围内总是存在一种主导的变形机制形成的构造要素组合。

二连盆地盖层构造是在基底构造基础上通过拉张断陷和差异升降两大不同应力场环境逐渐继承发展和改造变化而来的,具体可分为早白垩世断陷湖盆沉积时的成盆构造和早白垩世晚期以来的较为明显的3次抬升。
断陷湖盆沉积是二连盆地的沉积主体,也是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沉积盖层,据石油勘探资料,此时凹陷结构多以单断箕状为主,陡坡侧受正断层(同生断层或生长断层)控制,为深水区,发育扇三角洲及水下扇;缓坡侧为浅水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及低弯度曲流河三角洲。

图2-13 2081地区—2082地区构造纲要略图(据核工业208大队修改)

早白垩世晚期以来的坳陷沉积的厚度远远小于断陷湖盆沉积的厚度,虽然各层位发育齐全,但是除赛汉组分布较广外,其余都分布局限,这与构造活动造成的3次抬升有关,从古近纪-新近纪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变化也能说明。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但影响着目的层的沉积,更关系到渗入水的成矿作用,类似于次造山作用,但在幅度上不如中亚卡兹库母地区那么强烈。
从现有资料看,第1次抬升在局部地区曾造成腾格尔组湖相泥岩接近地表,如川井坳陷德日斯背斜,还有一些盆缘断层在抬升背景下发生逆冲而使扇三角洲相沉积地层出露或其上没有接受或接受很少沉积。当然抬升是有差异的,相对低洼或稳定的地区能接受并保存沉积,古近纪-新近纪沉积沉降中心逐渐向东向南的迁移,及其造成的“跷跷板”式新构造活动就说明了这一点。另外,升降是相对的且往往与NW向构造有关,如塔布河的流向、朱日和—赛汉塔拉—齐哈日格图古近纪-新近纪古河道的流向、阿巴嘎第四纪玄武岩分布的方向等。
近EW向基底断裂、NE-NNE向盆缘同沉积断层(成盆构造)和NW向沉积后断层(成盆后构造)等三大主要方向构造交织在一起,把二连盆地分成9大稳定区块(图2-12)。此时的盖层沉积构造格局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
三大方向构造围成的相对稳定区块,有利于含铀目的层的长期发育和保存。当各区块的构造-沉积演化具备目的层的形成条件时,便发育有一定规模的目的层,若又叠加了还原和氧化作用,就会出现铀成矿,2081地区—2082地区就位于④号、⑤号和⑥号构造分割的2个稳定区块内(图2-13)。

元古宇含矿建造的地质特征
答:这两大构造层的形成是该区大地构造发展史上早期的两次重大地质事件,对华南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和矿产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并对江南造山带周边地区自震旦纪以后的沉积建造及重要矿床的成岩成矿物质来源有重大影响。 一、冷家溪群的地质特征 冷家溪群是迄今本区发现的最老的地层,可与黔东的梵净山群、桂北的四堡群、...

新生界地层层序及沉积特征
答:古近系断陷构造层为一套含生油岩的湖相沉积,分割性强,每个凹陷为一个沉积和沉降中心,每个坳陷都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湖盆体系。断陷主要沿北北东、北东和近东西向两组断层发育,形成长条形单断半地堑和双断地堑。本次重点以济阳坳陷、苏北盆地为代表研究新生界层序发育特征。 (1)济阳坳陷 通过研究,将济阳坳...

地层、岩性、岩相
答:相山火山盆地盖层火山岩系由多种产出相的酸性、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及少量正常沉积夹层构成。晚侏罗世火山岩层均向中心倾斜,总厚度大于2000m,分为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每组分四个岩性段,每组的特点总体是由沉积到爆发再到喷溢式侵出,由此构成一个大的火山喷发旋回(表2.5)。大规模火山...

学习任务岩层产状、出露特征及厚度
答:它的特点是分布面积较小,与古地貌直接有关。原始倾斜岩层对分析古地理和古构造及寻找近海地带的沉积矿产、潜山及生物礁油气藏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平岩层 岩层层面保持水平或近水平状态,即同一层面上各点海拔都基本相同,这一状态的岩层称水平岩层。人们通常将倾角为5°~10°以下的岩层统称为水平岩层。 水平岩层...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岩溶储集体特征
答:普光气田自2003年普光1井发现工业气流,至2007年,仅用5年时间累计已提交探明地质储量3812.57×108m3,成为我国陆上海相发现的最大气田,主要产气层位为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气藏类型为碳酸盐岩礁滩沉积组合的孔隙型构造-岩性气藏(图7-18)。 (二)区域地质背景 1.区域构造特征 宣汉-达县地区位于...

构造岩石地层组合特征的研究实例
答:早期深部构造层次(高温高压)环境中发生的近水平顺层滑脱变形的强烈影响,不仅使得原始地层的组成、结构和构造发生了重大转变,同时,不同规模、强度的顺层滑脱作用也使不同岩石地层单位之间及单位内的地层关系、厚度等特征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岩石地层单位在空间展布上出现“地层缺失、隔组相触”的基本特征;而后期变质...

盖层建造
答:按照“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的意见,走廊带内地层属于华南地层大区的扬子地层区和东南地层区。根据岩石组合区域性不整合面或大的沉积间断,研究区内盖层建造分为三个大的断代,即南华纪—志留纪地层、泥盆纪—中三叠世地层、晚三叠世—第三纪地层。 南华纪—志留纪地层:扬子地块内发育浅海相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为...

区域构造特征
答:2.2.2.1 构造基本特征 在洋壳板块俯冲和碰撞造山作用下, 区内断裂、褶皱发育, 由一系列北北西向紧密线性褶皱和同向断裂组成, 是控制沉积建造、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及其有关矿产的主要构造, 而次级同向断裂及近东西向断层则为容岩 (矿) 构造, 晚期发育规模较小的北东向断层, 切错了早期断裂及褶皱...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答:各个地域有不尽相同的地壳演化历史与区域地质特征,然而它们之间有一个类似的起始状态和类似的褶皱结晶基底,以此同周围地区地质演化相异而作为重要的区分标志之一。 华夏古陆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起始于古元古代之前的以内硅铝层为基础的岩石之上。 2)地壳类型属典型的大陆型地壳,厚度为27~36km,一般在30~32...

河南平原第四系含水岩组空间结构及其建造特征
答:河南平原地区第四系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的砂、砂砾、卵砾石层的孔隙中,局部分布在黏土裂隙、黄土裂隙孔隙中。根据上述储水地层的介质特征及空间分布区(段),可将河南平原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两个含水岩组。第四系浅层含水层岩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