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王安石“缥缈云飞海上山,石林水府隔尘寰”的全诗是什么 赞美舟山的诗歌

作者&投稿:孟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网上可以从《补陀洛迦山传题辞 》中找到,原诗名可能已经佚失,至于为何在现代文引用中“缥缈云飞海上山,石林水府隔尘寰”这样的联句,估计都是从旅游景点处直接摘取过来并未查阅过资料所致。我没有全宋诗,估计里面会有。

  名贤诗咏第七

  缥缈云飞海上山,挂帆三日上孱颜。两宫福德齐千佛,万里恩光照百蛮。涧草岩华多端气,石林水府隔尘寰。鲰生小技真荣遇,何幸凡身到此闲。

  《补陀洛迦山传题辞 》

  大元丘兹 盛熙明 述

  九州之山川,具载于书傅,山海之诡奇,亦见于图记,其来尚矣。谨按:补陀洛迦者,盖梵名也。华言小白华,方广华严言,善财第二十八,参观自在菩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盖此地也。然世无知者,始自唐朝梵僧来睹神变,而补陀洛迦山之名,遂传焉。盘礴于东越之境,窅芒乎巨浸之中,石洞嵌岩,林峦清邃,有道者居之,而阿兰若兆兴焉。自非好奇探幽,乘桴泛槎者,罕能至也。惟我皇元,际天所覆,均被化育,梯航所及,灵迹悉著,至于兹山,瞻拜相继肸蚃昭答,不可胜纪矣。然图志脱漏,言辞庸谬,四方不传,仆,顷因谢病,偶在海滨,恭叩灵躅,旁搜经籍,首集自在之功德,继考洞宇之胜概,若夫由心所见,光景斯彰,因缘有时,庙塔兴建,具载于篇,能游目者,不起于坐,飞神于大方之外,当知清净光明广大悲心,与菩萨无二,推恻隐之端,躬行于日用之间,非徒空言也。傥欲南询,亦必问津于此,而与善财同乘般若慈舟,共达毗卢性境,入海印之三昧,证大悲之法门,圆解脱之深因,满普贤之愿海,普令法界含生,尽登菩提彼岸者,岂虚谬哉。

  补陀洛迦山传

  自在功德品第一

  释典所载菩萨名号,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计,惟观自在洋洋赫赫功德,独显乎世间,凡遇厄难,竭诚称念,稽首请命,亦往往如影响,诚由行愿弘深,大悲无碍之力也。广如藏教,今略陈之。
  梵云阿哩耶婆卢吉帝,此云圣观世音,又梵云阿[口+缚]卢枳帝湿伐罗,此云观自在,诸经所称,或单云观世音,或云观自在,或兼云观世音自在。观音三昧经,及大悲经,悲华诸经说:此菩萨,久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又云:后成正觉,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楞严经云:观世音菩萨言:我昔于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现,名观世音,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从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灭世出世间十方圆明,上合十方诸佛本觉妙心,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同一悲仰。由于供养观音如来,蒙授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所谓佛身独觉、缘觉、声闻、梵王、帝释、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将军,四天王及天王太子、人王、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女主、童男、童女、天龙、药叉、乾闼婆、阿修罗、紧那罗、摩呼罗伽、人非人等,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令诸众生,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彼佛,叹我善得圆通法门,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想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法华经说:若有众生受诸苦恼,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既得解脱。若水火雷电,龙蛇恶兽,夜叉罗刹,王难枷锁,军阵怨贼,诸难之中,能施无畏。于苦恼死厄,能作依怙,现三十二身,随类说法,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大悲心总持经云:若有诵持大悲咒者,即灭百千亿劫生死重罪,不堕恶趣,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随愿往生诸净土中,能获无量等持辩才,解脱八难,灭除三毒,一切所求,无不成就。大悲总持具载别本。
  藏教密乘经中所载,观自在菩萨,为莲华部主,现诸神变,忿怒则称马首明王,救度则圣多罗尊,满诸愿则大准提尊,及如意轮王,不空罥索,乃至师子吼,并毗俱胝,一髻青项,白衣叶衣,千首千臂,皆有仪轨。真言略举其名,若西天,未译番本,师传本续,真言要门,未易悉究。
  今上即位之初,圣师大宝葛噜麻瓦,自西域来京师,解行渊深,福慧具足,明通三世,阐扬一乘,同自在之慈悲,宣六字之神力,上自宫庭王臣,下及士庶,均蒙法施,灵感寔多,不可备录,将非大士之应化者乎!然江南未之闻也。故略纪其实,若六字咒,师所常诵:
  唵麻尼巴能[口+迷]吽
  功德具在庄严宝王经

  洞宇封域品第二

  世传:蓬莱方丈,在弱水中,非飞仙莫能到,昔秦皇汉武穷年远讨,劳神苦体,卒如捕风追影,终不得其涯涘。今小白华山,距四明不远,为圣贤托迹之地。石林水府,神光瑞像,虽在惊涛骇浪之间,航海乘风,刻日可至,故特举其胜概如左。
  昌国志云:昌国州,在东大海西,星纪之次,在牵牛婺女分野,昔夏少康,封世子於越,至句践,灭吴获夫差,欲使居甬东百家。杜预云:句章县,东海中洲也。国语,以为甬句东,今州有甬东村,是也。由秦历汉,属鄮县,唐开元二十六年,以鄮县,置明州,领县四翁山,今之昌国也。五代后,改鄮为鄞,则又属鄞。宋熙宁间,创县为昌国,东控日本,北接登叶,南恒瓯闽西通吴会,寔海东之巨障,皇元至元十五年,升县为州。
  宝陀寺,在州之东海梅岑山。世传:梅福炼丹之所。释所言,东大洋海,西紫竹旃檀林者,是也。自四明陆行,东九十余里,过穿山渡,至大谢,再经嵩子渡,至昌国州,陆行七十里,沈家门止一渡至山,周围仅百里许环绕大海,凭高望昌国诸山,隐隐如青螺,东极微茫无际,日月出没上下若鉴,微风时来,雷轰雪涌,奇极孤回,非复尘世也。山茶树高数丈,丹葩满枝,犹珊瑚林,水仙紫荪,芳菲满地,金沙玉砾,的落璀璨。
  潮音洞,菩萨示现之所,去寺三里,至洞皆黄砂,石洞巉岩,瞰海回顾无畔岸,人迹不及,洞上有穴如天窗,下属洞前,旧有石桥横恒,可以瞻礼,今崩废。
  善财洞在潮音洞右,亦祥异显现,岩石有罅,峭峻蹙逼中,窅叵测,其外则石崖壁立,泉溜如珠不涸,谓之菩萨泉,瓶罂盛贮,以洗目疾。
  盘陀石,平广上坐百余人下瞰大海,五更远见扶桑,五色光发,顷有一轮极大,从海涌出,真奇观也。
  三摩地,在寺西偏,登山由此,有亭,曰极清净,嘉木森秀,清泉甘冽,乱石错出,有耸立者踞伏者,诡奇万状。
  真歇庵,在寺后山深处,真歇了禅师,修道庵中,后圆寂立塔。
  无畏石,在真歇庵前,突然方广,然峻不可陟。
  师子岩,在无畏石侧,形如师踞。
  正趣峰,灵鹫峰,观音峰。

  应感祥瑞品第三

  尝读楞严,谓: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是山,自梵僧启其端,而始知大士之宫宅,其信然乎哉!或因风涛怖惧而致祷,或好事寻幽而有遇,使者衔命,至诚所格,缁素夙缘,目击道存,如镜中像水中月,皆由清净心现,往往不同,自昔多失纪录,今姑存一二,俟来者继述焉。
  唐大中,有梵僧来洞前燔十指,指尽,亲见大士说法,授与七宝石,灵感遂启。
  日本僧慧锷,从五台山,得菩萨像,将还国,抵焦石,舟不能动,望潮音洞默叩得达岸,乃以像舍于洞侧张氏家,屡睹神异,遂舍居作观音院。郡将闻之,迎像入城,为民祈福。未几,有僧,不知何许人,索嘉木扃户刻之,弥月像成,僧不知所在,今所奉菩萨像,即此也。元丰中,谒者王舜封,使三韩,遇风涛,大龟负舟,惶怖致祷,忽睹金色晃耀,现满月相,珠璎粲然,出自岩洞,龟没舟行,洎还以奏。上闻,始锡寺额,曰观音宝陀。自是海东诸夷,如三韩日本扶桑阿黎占城渤海,数百国,雄商钜舶,繇此取道放洋。凡遇风波寇盗,望山归命,即得销散,感应颇多。
  崇宁间,户部侍郎刘逵,给事中吴栻,使高丽,及还,自群山岛,经四昼夜,月黑云翳,海面冥蒙,不知向所。舟师大怖,遥叩宝陀,未几,神光满海,四烛如昼,历见招宝山,遂得登岸。
  宋给事中黄龟年,恭礼洞前,亲睹大士,紫金自在相,朗然坐石上,偕游老[禾+犀]俱见,备作赞颂。
  绍兴戊辰三月望,鄱阳程休甫,四明史浩,至此翼早诣潮音洞,寂无所睹,炷香供茶,盏浮花瑞。归寺食讫,哺时,再至洞门,俯伏苔磴,凝睇嵚空,惟乱石累累,兴尽欲返。有僧指曰:岩顶有窦,可以下瞰。攀缘而上,瞻顾之际,瑞相忽现,金色照耀,眉目了然,二人所见不异,惟浩更睹双齿洁白如玉。于是庆快,用书于壁,庶几来者观此无疲,不以一见不见而遂已也。
  又传,史卫王弥远,见茶树上示一目,盖二十年相业之谶也。
  咸淳丙寅三月,范太尉,以目疾,遣子致祷洞下,无所遇。汲泉归洗目,既愈,复命子来谢,洞左大士全现,淡烟披拂,犹隔碧纱,继往善财洞,童子忽现,大士亦现缟衣缥带,珠璎交错,精神顾盼,如将示语。
  绍定庚寅十月,庆元昌国监胡炜,登大士桥,礼潮音洞,倏现光明,左则月盖长者,与童子并立;一僧居右,师子盘旋,两目如电;及至善财,岩童子再现,黛眉粉面,宝盖珠鬘,森列于前,傍现一塔,晶彩焕发。众僧曰:我等云集,历年未睹,今承恩力,共觌色相。遂刻山图于石,以示悠久。
  嘉定岁,僧修者,所礼大士栴檀像,偶毁亡一指,心甚懊惋,后于洞前波间浮一花。视之,乃向失像指,众尤异之。
  淳佑,连岁苦旱,制帅颜颐仲,祷雨洞中,大士并童子,喜悦出迎,自是,随求辄应。
  皇元至元十三年,丙子六月,丞相伯颜定江南,部帅哈剌歹,来谒洞下,杳无所见,乃张弓引矢,射洞而回。及登海舟,莲花满洋,遂惊异悔谢,徐见白衣大士并童子像,于是,施财庄严像设,并构殿于洞上。
  大德五年,集贤学士张蓬山,奉旨祝厘潮音洞,见大士相好,仿佛在洞壁。次至善财洞,童子倏现,顶上端蔼中,大士再现,宝冠璎珞,手执杨枝,碧玻璃[木+宛],护法大神,卫翊其前久之,如风中烟,渐向锁没,但祥光满洞,如霭霞映月,见数尊小佛,作礼慰快而去。
  致和元年戊辰四月,御史中丞曹立,承上命降香币,至洞求现。忽见白衣瑞相,璎珞被体,次及善财洞,童子螺髻素服,合掌如生。适以候潮未行,再叩再现,而善财洞大士亦在,童子鞠躬,眉目如画,七宝璎珞,明洁可数,群从悉见。

  尝询诸耆老,云:自昔游者,至今为盛,若夫西域名师王公贵人,备极精诚,有睹白衣禅定,或冠佩庄严,或千首臂,或坐立异相,有眉目俨若,亲承于咫尺;或景像缥缈,若瞻对乎绘素,至有罗汉长者,童子天龙,前后翊从,宝瓶莲花,森列乎海波,频迦鹦鹉,飞翔于香霭,或共见如一,或独见非常,变化示现,殊不可诘。若夫竭力远来,罔遇恍惚,常居其境,终不得瞻望余光者,亦多有之。

  兴建沿革品第四

  海峤孤绝,蛟龙呵护,自非遗世高蹈者,鲜能栖息也。草茅以为庐,术芝以为食,岁月既久,辉光焕发,致感王臣之崇重,士民之归仰,大其宫室,广其田畴,以养其徒侣,修习至道,将与山川增重,助益风化于无穷也。
  梁贞明二年,日本僧惠锷,首创观音院,在梅岑山之阴。
  宋元丰三年,王舜封,使三韩,遇风涛有感,以事上闻,赐额曰宝陀观音寺。置田积粮,安众修道,岁许度一僧。
  绍兴元年辛亥,真歇禅师清了,自长芦南游,浮海至此,结庵山椒,扁曰海岸孤绝禅林。英秀多依之,郡请于朝,易律为禅。
  嘉定三年庚午八月,大风雨,圆通殿摧。住山德韶,言于朝,赐钱万缗,七年殿成,潮音洞,无措足地,凿石驾桥,凡六年,御书圆通宝殿,大士桥以赐。建龙章阁以藏之,植杉十万。是时,有田五百六十七亩,山千六百七亩。是年,丞相史弥远,承父志,舍财庄严,殿宇廊庾备具,香灯供养。上闻,赐宸翰,并金襕衣,银钵,玛瑙数珠,松鹿锦幡,陈帅机,施钱一百六万,置长明灯。
  淳佑八年戊申,制帅颜颐仲,祷雨有应,施钱二万,米五十石,置长生库接待,庄仍请于朝免租役。
  皇元大德二年戊戌春,中宫,命内侍李英,降香修缮寺宇像设。明年春,宿卫孛罗奉旨降香,赐金百两,命江浙省臣董其事,一新栋宇,供严之具,金碧璀璨。四年春,遣使魏也先等,饭僧转经,及归,以玉琢圣像献。四年,复遣大出赍彩幡缄香,降内帑二千缗,建演法堂,益修从宇,俾浙省,割官田二千亩供僧,于正五九月,讽诵祈祷,特颁玺书护持。自是,祝香赉锡,岁以为常,敕翰林直学士刘赓制文,集贤直学士赵孟俯,书丹刻石,以彰圣化。
  皇庆二年冬皇太后,遣使法华奴等降香,赐主僧袈裟,饭十方僧,敕浙省,赐钞八百六十八锭,买田三顷,以给佛灯长明。
  泰定四年夏,中宫遣中政同知贴闾,赐钞千锭,僧衣百八,黄金织文幡,金彩绮帛等,供圣饭僧,买田二顷二十六亩,以其入供营缮。
  致和元年四月,中丞曹立,降香币及钞百锭。
  元统二年,宣让王,施钞千锭,建石塔高九丈六尺。
  至顺二年,江西之万安陈觉和,率众化财凡八载,范铜为大士像,千尊佛,钟磬幡盖供具,今置阁上。
  我朝列圣相承,信崇佛法,遣使锡予,实不能备纪,今上践位以来,尤加尊异,祝香集福以锡下民,络绎不绝。

  谨考此寺,自日本锷兆基,真歇了禅师,道风振起,改讲为禅,继以然自得晖办至澜,而恢大基业,恩球以次相续者,曰:雪屋立,坦堂圆,蘧庵成,还庵深,鉴庵宝,小庵高,间云韶,大川济,铁脚清,古岩颛,深谷唤,无咎吉,寒岩悟,梦窗清,石屋环,寒岩举,松州基,东岩日,混溪清,白云恭,愚溪智,东州永,一山宁,次翁元,险崖遇,太虚冲,孚中信,古鼎铭,大方聘,朴翁淳,元虚照,竺芳联,所庵睿。

  附录第五

  长安南五台,乃观音降火龙处,灵异甚多,难以具载。
  武林西山上天竺寺,自昔相传,海上浮香木现光湍,因刻为观自在菩萨像,多现祥异,士民归向,自春至冬,焚香叩礼,雨旸急难,感应如响,积有年矣。至正二十年庚子,杭城荐罹兵燹,西山祠宇尽毁,圣像不知所在,众共追慕。丞相太尉开府康里公,出金旁求,乃于草莽中得之。遂卜日,斋戒徒跣,率僚佐士庶,自北关恭迎圣像,安奉于今丞相公所建,清平山之西天寺中。时圣像上,大放光明,照耀云汉,分为三道,其一,远属东方,若向补陀山者,其一,属上天竺寺,其一,径属今西天寺。一时咸睹益加敬仰焉。
  大都蓟州之境,控接澶州,有雾灵山。山谷高深,林峦清邃,古昔相传,为菩萨道场。山之上下,旧有寺宇,每岁,士庶敬礼求现当,有绵云起自谷中,洁白弥满,凝蔽天日。或变琉璃境界空洞一碧,次现蒲萄累垂遍布,光映远近,忽见白衣端正之像,陵空而立,鲜见面目,然亦往往或异。夜有天灯,或如列宿,或如爟火,联辉接焰,陵虚远来,殊不可测。山顶寒甚,涧有泉水,起落应潮。传云:潜通大海也。仆,尝游五台山,从密得哩室利师,获聆番本补陀洛迦山行程记。始自西竺,至葛剌拶迦罗国,有灵塔,当昼夜绕道叩礼,自有告以道里方所,乃可前进。中间历罗刹鬼国,诱以声色饮食,慎勿犯之,及种种魔碍之所,但勇往毋退。复遇宝池,获饮甘露,身力增倍,备践胜境,亦莫贪恋,一心径往,渐近圣地,当有马首金刚,远来迎导。至于下岩,圣多罗尊,摄受慰喻。然后诣岩中,紫竹栴檀森橱交荫,流泉清洁,纤草如菌,菩萨充满。观自在菩萨,常住其中,天龙围绕。行者至此,蒙宣妙法,即得开悟。凡有所求,依愿圆满,此其大略,不能具录。以是考之,则决非凡境,岂造次所能至哉!似匪此地比拟也。后至四明,屡有邀余同游补陀山者,心窃疑之,不果往也。一夕,忽梦有人谓曰:经不云乎?菩萨善应诸方所,盖众生信心之所向,即菩萨应身之所在,犹掘井见泉,然泉无不在,况此洞,神变自在,灵迹夙著,非可以凡情度量也。既觉而叹曰:嗟!夫诸佛住处,名常寂光,遍周沙界,本绝思议,何往而非菩萨之境界哉!断无疑矣。既集成传,附以天竺雾灵事迹,并以旧闻,庶显非同非异,无别无断,用祛来者之惑也。

  至正辛丑岁四月望,寓四明之盘谷,玄一道人盛熙明记

  补陀洛迦山传(终)

  观音大士赞第六 唐王勃制

  盖闻,圆通大士,乃号观音,接物利生,随机应现。向乾坤东畔娑竭海中,云涛涌金色之山,圣阁起琉璃之界,巍巍宝座,凝然居自在之身;荡荡慈容,皎若现白衣之相。身挂云罗素服,藕丝织而色映寒霜;体严璎珞同心,衣缕盘而丽晶皓雪。翠迎仙岛五云之宝盖玲珑,艳迸摩尼百宝之花冠赫奕。眉横纤黛,如海门之秋月初弯;目绀重瞳,似水面之青莲乍秀。齿排珂玉,舌莹紫檀。丹珠一点艳频婆,两脸朦胧匀琥珀。向静绿波上,圆相舒而有金毫玉毫;虚白光中,胜境现而有佛界仙界。于是,云雷吐辩,宣诸佛秘密之金言;释梵雨华,叹圣德希奇之妙事。献宝子有龙王龙女,奏乐子有天仙地仙。向孤绝回处作津梁,于浩渺波中拔急难。寻声救苦,赴感随缘,如万水之印孤蟾,似洪钟之应千谷。是以,经云:王法贼盗,水火漂焚,恶龙恶鬼,毒药毒蛇,或被人推落金刚山,或恶风吹入罗刹国,或临军阵,或值雷霆,若能仰告观音,应时即得解脱。菩萨有不思议之弘愿,无尽意之神通,悲心誓救于娑婆,遗教遍临于秽土。诚以周尘周刹,普应普观。无遐无迩尽归依,有愿有求皆赴感。河沙功德,亿劫难量,遥望洛伽之山,稽首聊伸歌赞:
  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伽山,自在观音于彼住。宝陀随意金鳌载,云现兜罗银世界,众玉装成七宝台,真珠砌就千花盖;足下祥云五色捧,顶上飞仙歌万种,频伽孔雀尽来朝,诸海龙王齐献供;宝冠晃耀圆光列,璎珞遍身明皎洁,脸如水面瑞莲芳,眉似天边秋夜月,绣衣金缕披霞袂,缥缈素服偏袒臂,荢珈珂佩响珊珊,云罗绶带真珠缀,红纤十指凝酥腻,青莲两目秋波细,咽颈如同玉碾成,罗纹黛染青山翠,朱唇艳莹齿排珂,瑞坐昂昂劫几何,化生百亿度众生。发愿河沙救鼻阿,我惭我愧无由到,遥望观音悲赞歌,大圣大慈垂愍念。愿舒金手顶中摩,观音满愿真言曰:唵阿噜力伽娑婆诃。

  名贤诗咏第七

  缥缈云飞海上山,挂帆三日上孱颜。两宫福德齐千佛,万里恩光照百蛮。涧草岩华多端气,石林水府隔尘寰。鲰生小技真荣遇,何幸凡身到此闲。

  集贤学士吴兴赵孟俯

  金碧玲珑塔影双,绮霞香雾湿疏窗。蛟人织贝为华盖,龙女献珠持宝幢。震海云雷音缥缈,弥山潮汐响舂撞。愿求示现将军相,一鼓群魔尽摄降。

  一轮宝月海波澄,海上观音现大乘。剑佩鬼神来剡剡,烟霞楼观起层层。烧香使者天台客,说法高人日本僧。安得此身生羽翼,还从彼岸快先登。

  江淅分省郎中天台刘仁本

  缥缈蓬莱未足夸,海峰孤绝更无加。入门已到三摩地,携手同游千步沙。碧玉镜开金菡萏,珊瑚树宿白频迦。殷勤童子能招隐,共辨芝英和紫霞。

  惊起东华尘土梦,沧州到处即为家。山人自种三珠树,天使长乘八月槎。梅福留丹赤如橘,安期送枣大于瓜。金仙对面无言说,春满幽岩小白花。

  丘兹盛熙明时图秩八叶芝同游

  宝陀品畔礼慈容,满袖香吹菡萏风。海市障天番雾黑,地轮推日上潮红。悟迷不必分明暗,观照何须了色空。不涉音闻三际断,大千尘刹尽圆通。

  返视何妨更返闻,须知了妄即同真。十虚影现尘沙界,万像光含刹土身。转物头头皆妙境,穷源处处尽通津。普门廓彻无边表,紫竹红蕖别是春。

  灵隐住山沙门竺昙送僧礼补陀

  补陀大士镇南海,弘慈广度娑婆界。三十二相应群机,眼听耳观常自在。蔼若春行陆,皎如月印空。一念超去来,触境皆圆通。东吴沙门乘愿起,笔锋倒蘸九河水。于一毫端转法花,百亿毫头显真谛。一文中现无尽身,一句中含无尽义。一文一句妙难思,了心证入三摩地。是身非相空名模,莲花舌滴香醍醐。见超文句会真说:普门有路升天衢。

  豫章沙门蒲庵为升天衢赞普门品观音

  一毫端现菩萨身,大悲光相离诸尘。无量句中无量义,炽然常说开迷沦。圆音遍法界,万像皆玄文。耳观入真境,眼听融真闻。言词寂灭相非有,心本无生法无咎。香风冉冉散红蕖,甘露溥溥洒青柳。普门妙境包大千,物物显示超虚玄。我愿瞻依发弘誓,利生同证菩提缘。

  天台沙门全室赞普门品观音

  余洪武十七年孟夏上旬,泛海游山,谛观圣境。顿见水天一色,净若琉璃,万像森罗,炳然齐现所睹灵异,难以具陈。是故,踊跃欢喜,自不知形身在于人间世也。信知,如来说华严时,入海印三昧,岂欺我哉!偶于洪武乙亥仲冬,梦游是境,与昔无别。遂乃焚香遥礼,辄伸鄙见,说偈赞曰:
  菩萨常居娑竭海,悲愿弘深无向背。分明化境沧溟东,应现诸方无不在。所证三摩地,那分西与东。突出摩醯眼,八面虚玲珑。海印发辉炳然现,悬河四辩明真宗。花开小白岩,天香吹遍界。紫竹栴檀尽作林,孔雀频伽歌梵呗。昔年亲曾海上游,露山倒卓波面浮。可是圆通真境界,白衣妙像乘莲舟。四围纵周览,浩渺难可穷。上极通宵汉,下瞰龙伯宫。波先潋滟吐阴火,潮音日夜号天风。云铺白银界,地布黄金沙。琉璃相间错,有若优昙花。磐陀上看扶桑日,红轮涌现犹天车。览斯妙境非实相,普门示现如梦想。幻出楼台缥缈间,宝网珠光递辉朗。闻声岂是声,见色原非色。别是一壶天,智识谁能测。经行宴坐水晶宫,受用风清与月白。十圣及三贤,到此应难渡。万派洄漩任参互,潜流密布四神洲,润湿群萌为雨露。我今亲礼赞,惟垂遥鉴知。并却见闻知觉,扫除语默离微。彻底揭翻生死海,普令顿证佛菩提。

  古并崇善住山雁门野衲了庵性彻洞然拜赞

  补陀洛迦山传一卷,元盛熙明撰。案陶九成书史会要曰:盛熙明,其先曲鲜人,后居豫章,清修馑饬,笃学多材,工翰墨,亦能通六国书。今此书,题龟兹盛熙明述,籍贯正合。熙明尚撰有法书考八卷,辨入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熙明传。原仅五篇,其王勃观音赞,名贤诗咏,皆元释所附益者。观音赞,文笔疲俗,必非子安之制。钦定全唐文凡例,指为伪托,信然。释子无识,阑入俗文。幸熙明原书,未经窜乱,读者分别观之可也。光绪甲申十月,吴县蒋清翊,识。



谁有赵孟《游补陀》的全诗?~

http://www.foxue.org/article/go.asp?id=5439

《元,吴兴,赵孟(兆页),游普陀》

缥缈云飞海上山,挂帆三日上潺(暖)。
两宫福德齐千佛,一道恩光照百蛮。
涧草岩花多瑞气,石林水府隔尘寰。
鲰生小技真荣遇,何幸凡身到此间。

  现代诗还是古诗?
  现代诗的话有这个

  舟山群岛(白马长诗选)


  1

  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照映在浩淼的海洋

  当晨曦中第一声汽笛唤醒梦中的群岛

  当清晨的第一丝炊烟升起在渔家村庄

  当朝霞中第一叶风帆迎着风浪走向远方


  走向你,我的舟山群岛——

  走向你,海洋新世纪第一缕阳光

  照临的东福山、大青山、佛顶山

  走向你,新千年第一缕阳光照临的

  定海、普陀、岱山、嵊泗

  这大大小小的舟山群岛……


  新世纪之晨 新千年之晨

  我看到岛屿有力的手掌

  将世纪的火球托向飞翔的高度

  神圣的时刻,我想抓住一束曙光

  而一束曙光抓住了整个群岛与大海

  此刻,我的群岛 焕发荣光 灿烂无比


  2

  沿着第一缕曙光铺展的金色道路

  舟山群岛 我走进你千万年的沧桑

  群岛 你生长着多少不老的传说

  大海 你淹埋了多少桑田沧海的疑问


  是谁将一千三百多颗珍珠水

  撒在辽阔的东海洋面

  是谁将这波浪拥抱的家园终生热爱

  我看到 海伸出波浪的手掌

  托举着群岛 不知疲倦

  在岁月之中 在岁月之外


  马岙九十九座土墩前

  站在这尘封不住的“海上河姆渡”遗址前

  我惊奇得说不出话来

  海岛 你曾是富饶的大陆吗?


  在徐福广场上暇思

  遥着当年船泊蓬莱的情景

  我看到孤独的群岛

  因为这支远航的船队 而擦亮眼睛


  岛屿仰望天空

  天空阅读岛屿

  彼此的阅读与热爱

  谁能诠释这永恒的凝望


  3

  波涛一层层铺展铺展

  铺展着千年的苦难与热爱

  千年的苦难 与浪涛一起诉说

  与柳永的《煮海歌》一起诉说


  此刻,我满含泪水将一种热爱赞美

  我的父老兄弟,一代代守望海岛 守望家园

  浪尖上的岁月 学会劳动承受苦难征服风暴

  这就是全部的人生


  当大海与风暴埋葬我的亲人

  当海难带来的哭声让黑夜抽泣

  渔姑的泪水让海水变得更加咸涩

  蓝色的海水也因为太多的苦难变得浑浊


  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呵

  为什么不肯去遥远的东洋救苦救难

  我相信 不是因为群岛的美丽风光

  而是这片土地太多的苦难

  更需要她用一千倍的悲悯来注视、抚爱……


  而我的父老兄弟

  对于家园的热爱

  如岛耸立着千年不变

  并坚信 活着象岛一样坚强


  禁海、迁徙 禁海迁徙之后

  仍将家园孜孜不倦地怀念

  割不断海的情结

  而动听的渔谣早已深入子孙的血液


  谁的家园象我的群岛

  经历如此多的动荡变迁

  船能载动海 却载不走半座岛

  载不走父老兄弟的家园情结


  一代代子孙重又回到海岛家园

  而一种热爱使辽阔的大海更加辽阔

  我的父老兄弟姐妹

  在生活中去爱去恨

  然后,把爱与恨一起倾入大海


  他们把生命和爱情

  毫无保留地许给大海和岛屿

  把灵魂和肉体袒露无遗地呈给风暴和海浪

  就这样坚定地守望群岛 与海为伴


  4

  一代代繁衍生息

  一代代劳动创造

  光荣与梦想

  写满岁月的额头


  定海,这千年的古城

  这曾是放逐吴王夫差的流放之所

  这侵略者的前门这避难者的后门

  见证了多少血与火的历史


  硝烟在辽阔的大地千年燃烧

  硝烟沿着波浪的道路在海岛燃烧

  鲁王抗清的悲壮

  三总兵抗英的热血

  染红了一个民族不屈的尊严


  5

  此刻,我带着祝福与礼赞

  歌唱我们美丽的家园

  船与岛屿砌成的景致

  渔火点点 显得如此温暖动人


  蓝色的海面

  奔跑着洁白的云朵

  就象茫茫的草原上

  放牧着诗意的羊群


  而我的渔民兄弟说:

  浪花是最美丽的花朵

  大海是最大的宝藏

  闯海的汉子是真正的汉子


  航行在岁月的海面

  我的渔民兄弟

  踏浪而歌 踏浪而行

  把幸福的日子收获


  6

  海风翻动历史的书页

  将往昔的一页翻过

  我的群岛 我的舟山

  迎来了新的世纪 新的时代


  舟山,美丽的群岛

  黄金海岸,颗颗明珠闪烁光芒

  舟山,美丽的家园

  千岛新城,编织新世纪的希望


  海天佛国 沙雕故乡

  东海蓬莱 列岛晴沙

  东方大港 旅游圣地


  我的舟山,我的群岛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圣洁

  我的舟山,我的群岛

  你是我梦里永远的依恋


  多少风情我们视而不见

  多少美景就在我们的家园


  名山佛国 大海慈航 祥云朵朵

  我想说,这是爱的国度

  来吧,来普陀山朝圣

  你会得到爱,也得到善


  来吧,来金庸笔下的桃花岛

  让你看不尽桃花灿烂

  来吧,来东海蓬莱岱山岛

  让你听不完天风海涛


  来吧,来历史文化名城定海

  让你听不够历史的心跳

  来吧,来列岛晴沙嵊泗

  让你看不够如画风光……


  7

  海岛人民一代代航行在蓝色的大海

  是谁 仰望天空的鸥鸟掠过

  第一次有了飞翔的渴望 航天的梦想

  要美丽的梦想 才有辉煌的腾飞


  因为我们的发明与创造

  没有路的地方有了桥

  没有路的海上有了船

  更因为我们有着美丽的梦想

  蔚蓝的天空才有飞机在翱翔


  1997年8月8日

  海岛机场的诞生 多少人的光荣与梦想

  当第一架飞机从朱家尖升腾

  这金色的日子 永远写着舟山人民的骄傲


  从此 春夏秋冬 秋冬春夏

  当蓝色的大海托起一轮火红的太阳

  展翅的凤凰腾飞在普陀山机场

  腾飞起舟山新的希望


  8

  我的群岛 千百座岛屿在海水中站立

  岛与岛相望了千万年

  终于有一天 把手伸出水面相握


  我的群岛 千年前我是你的子民

  千年后,我走过朱家尖大桥

  走过册子大桥、桃夭门大桥

  我走过一座座跨海大桥

  我看到太阳在高高的天空远远眺望

  这一道道海上凝固的彩虹


  仍记得千年前彩虹般的梦想

  海上升起的彩虹产生的梦想

  如今,千年的梦想凝固成大桥

  彩虹般的梦想定格成不朽的彩虹


  就让大桥彩虹般伸向远方

  就让桥下的海水河水般流淌吧

  听听 这个时代早有人说地球是个村庄


  9

  波浪是大海的回声

  回声是天空的波浪


  没有一颗心不能发出回声

  也没有一座岛屿能够永久保持沉默

  我的群岛 你早已告别沉默

  从内心深处开始歌唱


  象灯塔守望海洋

  我的群岛,父老兄弟

  一代代将你忠诚守望

  养育生命的岛屿 在你之上

  生活 爱情 劳动 歌唱


  波浪拥抱着波浪

  把往昔与苦难抛进大海

  让嘹亮的渔歌 将日子擦亮

  让幸福潮水般激荡


  10

  曾在群岛之上眺望陆地

  把陆地想象成天堂

  如今 人们从陆地上眺望岛屿

  海水铺展的岛屿

  海水环绕的岛屿

  才是美丽的天堂呵


  又看到海鸥了

  海鸥的双翅煽动岛屿的希望


  海风一阵阵吹来

  抬起头 把目光投向前方

  此刻 我看到

  金灿灿的太阳映照辽阔的海洋

  把舟山群岛照得更加明亮

请问王安石“缥缈云飞海上山,石林水府隔尘寰”的全诗是什么
答:网上可以从《补陀洛迦山传题辞 》中找到,原诗名可能已经佚失,至于为何在现代文引用中“缥缈云飞海上山,石林水府隔尘寰”这样的联句,估计都是从旅游景点处直接摘取过来并未查阅过资料所致。我没有全宋诗,估计里面会有。 名贤诗咏第七 缥缈云飞海上山,挂帆三日上孱颜。两宫福德齐千佛,万里恩光照百蛮。涧草岩华多...

为何普陀山是观音道场?
答:“缥缈云飞海上山,石林水府隔尘寰。”这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描写四大佛山之三的普陀山的名句。普陀山属浙江省普陀县,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与我国最大的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岛呈狭长形,南北长八点六公里,东西宽三点五公里,面积十二点五平方公里,其最高峰佛顶山海拔百九十一点三米。

谁有赵孟《游补陀》的全诗?
答:缥缈云飞海上山,挂帆三日上潺(暖)。两宫福德齐千佛,一道恩光照百蛮。涧草岩花多瑞气,石林水府隔尘寰。鲰生小技真荣遇,何幸凡身到此间。

天医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答:普陀山最高山峰为佛顶山,海拔约290米,有石阶1088级。全岛最东为青鼓垒,最西为风洞嘴,最南为南天门,最北为伏龙山。岛上风光旖旎,峰峦郁翠,洞岩奇异,古刹古庵遍布;海岸金沙盖地、礁石嶙峋;目眺重洋,四时景变,崇岩曲涧,云蒸霞蔚,晨昏各异,确为"缥海云飞海上山,石林水府无尘寰"的...

关于四大阁楼的诗句 谁知道啊?
答:--《登岳阳楼》唐. 杜甫3.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唐. 李白---滕王阁---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滕王阁诗》唐. 王勃2.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重登滕王阁》唐. 李涉3.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滕王阁感...

赞美舟山的诗歌
答:1 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照映在浩淼的海洋 当晨曦中第一声汽笛唤醒梦中的群岛 当清晨的第一丝炊烟升起在渔家村庄 当朝霞中第一叶风帆迎着风浪走向远方 走向你,我的舟山群岛——走向你,海洋新世纪第一缕阳光 照临的东福山、大青山、佛顶山 走向你,新千年第一缕阳光照临的 定海、普陀、岱山、嵊泗 ...

春季登山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春季登山的注意事项1、首先要准备好装备。一双登山鞋。鞋底沟纹深一些,免得打滑;最好高帮的,可以护住脚踝,下雨、下雪不会湿到里面。鲜艳好洗的衣服。山里树密,很容易掉队,衣服鲜艳容易发现。最好准备一根登山杖。下山时身体前倾,容易摔倒,下雨、下雪山路湿滑有杖支撑保险系数高多了。如果遇到野兽...

浙江舟山及其部队相关资料
答:并以其得港独优、得景独秀、得海独厚的区位优势而闻名遐尔。舟山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也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鱼类有400多种,虾类60多种,藻类150多种,贝类130多种,主要品种有大小黄鱼、带鱼、墨鱼等,有“祖国渔都”...

命书里说“四月长明”是什么意思?
答:缥缈云飞海上山,挂帆三日上孱颜。两宫福德齐千佛,万里恩光照百蛮。涧草岩华多端气,石林水府隔尘寰。鲰生小技真荣遇,何幸凡身到此闲。 《补陀洛迦山传题辞 》 大元丘兹 盛熙明 述 九州之山川,具载于书傅,山海之诡奇,亦见于图记,其来尚矣。谨按:补陀洛迦者,盖梵名也。华言小白华,方广华严言,善财第二...

《天医》最新txt全集下载
答:岛上风光旖旎,峰峦郁翠,洞岩奇异,古刹古庵遍布;海岸金沙盖地、礁石嶙峋;目眺重洋,四时景变,崇岩曲涧,云蒸霞蔚,晨昏各异,确为"缥海云飞海上山,石林水府无尘寰"的一个海天佛国。普陀山现开放的著名寺院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禅寺及大乘、梅福、紫竹林、杨枝等30余处……...